雞蛋在我們餐桌上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但是如果細究起來對雞蛋的瞭解,很多人卻會疑問,吃雞蛋還會陷入誤區?真的是不說不知道,一說你就發現原來關於小小雞蛋,咱們不懂的那麼多。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食用雞蛋的禁忌。

雞蛋的營養價值

1.雞蛋幾乎含有人體必需的所有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被人們稱作“理想的營養庫”。

2.雞蛋中含有的營養素對人而言,僅次於母乳。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

食用雞蛋的禁忌

誤區一: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紅殼蛋更有營養,市場上紅殼蛋的價格也更貴。檢測表明,蛋殼的顏色和雞品種有關,與營養無關。

誤區二:農傢蛋更營養。真正的農傢蛋(土雞蛋)可能會更好吃一些。但檢測表明,農傢蛋的各個營養素含量並不比普通雞蛋更高。另外,放養土雞的產蛋環境衛生狀況不好把控,雞蛋受到糞便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誤區三:“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營養。一般來說,雞在生長期130~160天之內所產的蛋都會被稱為初生蛋。沒有任何檢測證據表明,初生蛋 的營養素含量比普通雞蛋更多。實際上,初生蛋個頭較小,每個約40克,因重量不夠標準,在國外是不允許出售的。功能蛋是指通過飼料技術使雞蛋富含鋅、碘、 硒、鈣等營養素。這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因為沒有標準也不好檢測,很多產品都有過度宣傳之嫌。

誤區四:蛋黃越黃營養越好。蛋黃顏色與其含有的各種色素有關,其中一些色素如胡蘿卜素等的確具有營養價值。不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很容易讓蛋黃顏色加深,不僅與營養無關,還會帶來安全隱患。

誤區五:毛雞蛋是滋補品。毛雞蛋即“死胎蛋”,是雞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在很多地區常作為滋補品食用。實際上,毛雞蛋營養價值並不高,而且往往含有很多致病菌。

誤區六: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吃雞蛋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而蛋黃處於半凝固或流動的狀態。這樣既可以保證消化吸收率,又可以避免營養素損失。

誤區七:生吃雞蛋更有營養。生吃雞蛋會幹擾生物素(一種B族維生素)的吸收,雖然偶爾生吃雞蛋不會導致生物素缺乏,但生吃雞蛋易感染細菌。

誤區八:產婦要多吃雞蛋。產婦坐月子時大量吃雞蛋是我國一個習俗,但在食物豐富的今天,已經不再適用。產婦應該保證食物多樣性,除瞭每天吃一兩個雞蛋,還要吃肉類、奶類、豆類、糧食和果蔬,以達到膳食平衡。

誤區九:雞蛋不宜和豆漿一起吃。主張這個說法的人認為,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影響蛋白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但大豆制成豆漿後,胰蛋白酶抑制物在加熱的過程中被破壞,和雞蛋一起吃沒有任何問題。

誤區十:感冒時不能吃雞蛋。感冒發燒時,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抵抗力就會下降,也吃不下什麼東西,缺乏營養,適當補充雞蛋等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對身體的恢復是有好處的。不過,雞蛋羹、蛋花湯是首選,而炸雞蛋或煎雞蛋不容易消化。

雞蛋的功效與作用

1.健腦益智:雞蛋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膽堿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2.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傢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瞭出人意料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獲得滿意效果。

4.預防癌癥: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癥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癥的死亡率與硒的攝入量成反比。而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

5.延緩衰老: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6.美容護膚:雞蛋中還含有較豐富的鐵,鐵元素在人體起造血和在血中運輸氧和營養物質的作用。人的顏面泛出紅潤之美,離不開鐵元素。如果鐵質不足可導致缺鐵性貧血,使人的臉色萎黃,皮膚也失去瞭美的光澤。由此可見,雞蛋確是維護皮膚美的重要食品之一。

雞蛋和豆奶同食會引起胃病

民間傳言:雞蛋和豆奶同食會引起胃病?

雞蛋和豆奶同食會引起胃病和降低雞蛋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每次早餐喝豆漿,就會聽到身邊的人勸你別吃雞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指出,豆漿的原料黃豆本身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這些物質會妨礙人體腸道中的胰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消化,並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癥狀。因此“相克食物”中提到的豆漿與雞蛋不能同吃,會引起胃病和降低雞蛋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聽起來蠻有道理。但事實上,黃豆中的抗營養因子隻存在於生黃豆中,我們日常吃用的豆漿、豆腐均經過加熱,不耐熱的抗營養因子在此過程中已除去。所以,隻要生豆漿完全煮透就可以和雞蛋同吃。

試驗研究:民間的“相克食物”到底科學嗎

除瞭雞蛋和豆奶之外,關於各種食物“相克”的傳說不在少數,這些究竟科不科學呢?

據鄧聰醫生介紹,我國醫學界早就對民間所謂的“相克”食物進行瞭相關的科學試驗。上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傢、營養學傢鄭集就選取民間流傳甚廣的14對所謂“相克食品”進行研究,通過動物和研究者試食兩天的方法,觀察受試者表情、行為、體溫、大便次數及外觀等,發現香蕉和芋頭、綠豆和狗肉、蜜和蔥等所謂“相克食物”均無相克現象。

蘭州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按傢常方法烹制所謂“相克食物”(豬肉和百合、土豆和西紅柿、韭菜和菠菜等),三至七天後觀察食用的志願人員均反應正常。

中醫揭秘:有些食物相克或是食物中毒或暴飲暴食引起

那為什麼還有不少人相信食物“相克”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傢食用食物後出現不適癥狀呢?鄧聰醫生指出,這通常與食物不衛生、烹飪方法不當及個體情況如自身疾病等有關。如日常生活不常放在一起吃的食物,偶爾吃一次,又吃得過多,引起“暴食傷身”;或恰巧兩種食物中有一種不衛生;或某種食物已經腐爛、變質(如食用未成熟或發芽馬鈴薯);或在同食這兩種食物之前,已有胃腸道、膽道或胰腺方面的疾病;或體內已有潛伏性疾病;或因一些人的特殊體質產生食物過敏等等。

專傢提醒:食物的營養素相互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平衡膳食可以彌補,對於“相克食物”網友應該搞清楚所謂的“相克”背後的原因,正確分辨信息,並更多地瞭解自己的身體,做到真正科學合理地搭配食物,發揮食物的協同作用,促進健康。

雞蛋仔的做法

材料:白砂糖、雞蛋、清水、玉米油、低筋面粉、玉米淀粉、泡打粉。

制作步驟:

1、將低筋面粉 140克 玉米淀粉 20克 泡打粉4克中的三種粉類提前過篩備用。

2、白砂糖 80克 雞蛋 100克.雞蛋磕開放入一個較大的盆中,放入白砂糖後用打蛋器將其打發。

3、接著將清水 100克 玉米油 50克中的清水倒入打發的蛋液中,用蛋抽將其打勻。

4、接著將玉米油倒入,繼續用蛋抽將其打勻。

5、將步驟1中的粉類一次性倒入,用蛋抽將其拌勻後靜置15分鐘。

6、將雞蛋仔模具放在燃氣灶上預熱,接著刷上一層油

7、用勺子舀取適量的蛋糊倒入模具的凹槽中,倒滿即可

8、合上模具後,翻一下面,加熱30秒

9、接著再翻個面烤1-3分鐘,然後另一面也再烤1-3分鐘

10、關火後將其取出,喜歡卷一下的要趁熱卷,依次將面糊制作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