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魚,有些人吃魚非但不能補充營養,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巨大負擔和傷害。主要有以下四類人群不適宜吃魚。

吃魚的四大法則

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祖國醫學認為食魚要講究對癥,對癥吃“魚”,它的食用和醫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

第一法則:海魚與河魚交叉吃,營養才均衡。

根據調查顯示無論是河魚還是海魚,營養價值都很高。但是長期單吃一種魚類會導致營養缺失,因此若是有條件,最好是河魚和海魚交叉來吃。

常食用的河魚有鯽魚、草魚、鱔魚等,要是給兒童烹制,最好是鱔魚,因為因為它含鐵比其他魚高,而且沒有魚刺,烹調起來美味又方便。;海魚食用的話,尤以深海魚為最佳,比如三文魚、鮭魚等。深海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以歐米伽—3脂肪酸為主,對維護心血管健康、降低炎癥反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而這種脂肪酸在傢禽、傢畜中含量很少。

還有一個小常識,我們常以為凍海魚不新鮮,不可給兒童多吃。這裡有一個誤解,因為遠洋捕撈海魚一定要冰凍魚,而迅速冷凍起來的海魚,其實能很好地保留魚肉中的營養。因此凍海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法則:不能單吃魚肉,否則健康會失衡。

魚並非吃得越多越好。因為魚類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食物,比如大多數魚肉中的礦物質鐵的含量就比不上牛羊肉。所以,應該幾種肉搭配起來吃,魚肉略多一些為佳。建議每周至少吃兩次魚,每次100~150克,至少一次為高脂魚。那麼兒童相應地減半即可。

第三法則:魚肉用蒸最健康。

媽媽們常以孩子吃得多作為衡量的標準,因此在烹調魚的方面多以煎炸、油炸方式來做孩子們喜歡魚餅、魚肉丸之類的。但為瞭孩子吸收到更多的營養,應該以清蒸為好,因為烹調溫度較低,能很好地保證魚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不被破壞。燉湯也很不錯,尤其“魚頭燉豆腐”,經過長時間燉煮,魚頭裡豐富的膠原蛋白能充分溶解,鈣也更易被人體吸收。

不采取煎炸或油炸的方式,也是避免孩子過於肥胖的情況出現。

第四法則:魚腦和魚眼可以讓兒童多吃點。

魚腦中富含俗稱“腦黃金”的DHA,還有磷脂類物質,有助於大腦發育。還有一種說法,叫“吃眼補眼”,這個說法也有一定道理,DHA還能促進孩子的眼視網膜發育。所以建議大傢在做魚的時候,不要把魚眼燒焦,保持它的完好,尤其是深海魚眼對補眼更有好處。

但4類人不宜吃魚

體質過敏者最好不吃魚

體質過敏者,特別是曾經發生因吃魚蝦類食物引起過皮膚過敏性癥狀的人士,不宜吃魚。魚類中蛋白在進入人體後會作為一種過敏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釋放出過敏物質,一般人可以承受而沒有過敏現象,但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則會誘發一系列過敏反應。輕者如皮疹、濕疹,重者出現過敏性哮喘等,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痛等癥狀。放置過久不新鮮的魚更會誘發過敏,應特別註意。

創傷者急性期不宜吃太多魚

中醫理論認為魚是發物,所以身體有傷口(尤其是燒傷)、皮膚炎癥、手術前後,不可以吃魚,而現代營養學並沒有這樣嚴格限制,但為瞭安全起見,應根據自身病情的發生、發展來選擇吃魚。創傷者急性期由於應激反應,導致胃腸道功能減弱,此時對高營養、高蛋白食物未必能消化吸收,這時如果吃較多的高蛋白魚類,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反而降低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還會影響傷口愈合,這就是俗話說的“虛不勝補”,所以在傷口發炎嚴重或急性期間,不應吃太多的魚類。

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

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而痛風病人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失常而引起的。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而慢性期間可以限量、少量吃魚,但沙丁魚、鳳尾魚、帶魚、白鯧魚等應禁食。

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限量吃魚

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因此,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在營養醫師的指導下,限量吃魚。

總之,不同的患者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有選擇性地吃魚,註意魚的種類和控制攝入量,以免加重身體病情,帶來惡性後果。

吃魚營養豐富功效多

1.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黃魚含17.6%、帶魚含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 17.3%、鯽魚含13%。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隻有1%--4%,如黃魚含0.8%、帶魚含3.8%、鮐魚含4%、鰱魚含4.3%、鯉魚含5%鯽魚含1.1%鳙魚(胖頭魚)隻含0.9%、墨鬥魚隻含0.7%。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4.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5. 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6.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7.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

另外,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松散,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肉質比較鮮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來更覺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可以看出,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

秋季進補吃什麼魚肉才好

秋季養生吃什麼魚好呢?

1、草魚---溫中補虛之良品

草魚是非常普遍常見的魚類,大傢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是其卻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點買點草魚吃,屬於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2、帶魚---補五臟之良品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的功效。對於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註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3、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幹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4、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需要註意的是部分的人對黑魚過敏,癥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癥狀。一般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時候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註意。

5、墨魚---清胃去熱

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效。

按照中醫理論,烏賊味咸、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之功效;用於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水腫、濕痹、痔瘡、腳氣等癥。墨魚肉、脊骨均可入藥。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藥”,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閉的良藥。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蕁麻疹、痛風、腎臟病、糖尿病、易過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

6、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魚要怎麼吃才健康

魚肉富含蛋白質,其中的脂肪雖少卻含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那麼,這麼好的營養食品該怎麼做才更健康呢?有人馬上會說“水煮魚”、“烤魚”!

的確,水煮魚或烤魚都是時下流行的美食,尤其是水煮魚竟然流行瞭十多年而不衰!但有所遺憾的是,您還沒有讀懂它們。

“水煮魚”好像顧名思義應該是魚經過“水煮”的方法烹制而成的,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它是用非常新鮮的魚肉經過上漿,在開水中汆熟的不假,然後卻又在大量的(或稱海量的)熱油澆灌中成菜!它的前半部分烹調方法無可厚非、非常符合營養健康的需求。而後來的關鍵步驟卻出瞭問題。一份水煮魚少則用兩斤油,多則用四斤油,而這油又用過量的辣椒、麻椒和其它中草藥香料熬制。您可以算算看:這油的成本絕不比魚便宜,這也就是很多餐館水煮魚油不打包的原因!

那麼,這麼多的水煮魚油怎麼處理呢?很大的選擇是重復利用,這些剩油會被加溫處理,然後重復利用。反復高溫處理的油脂中或許沒有什麼過多的細菌病毒存在,也不宜傳染疾病,但是這種油中致癌的氧化聚合物會非常多,尤其是3-4苯並芘超標。所以,本來非常健康營養的魚肉就被糟蹋瞭!

再有,就是時下流行的烤魚,且不說很多烤魚其實並非烤制,而是炸完瞭燒制而成的。就算是烤制成熟再燒制的也不是很健康,肉類食物在烤制時蛋白質會受熱變性嚴重,產生有害的硫化物,甚至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魚肉中的優質脂肪酸也會經過高溫後產生大量有害物質。這種烤魚的湯汁中油脂的含量過高、非常辛辣,對於工作壓力大、肉食過頻、飲食無味的朋友們,這種尋求刺激的食物倒非常受歡迎。但是它已經失去瞭魚類美食應該具備的營養功效瞭。

那麼,魚肉的哪些做法比較好?非常有利於我們的健康需要呢?在此我簡單列舉幾例,象清蒸魚、汆魚丸、砂鍋豆腐燉魚頭、侉燉魚(非油炸)、燜鍋魚、醋椒魚、麒麟魚、炒魚球、蒸魚糕都是不錯的選擇,三文魚、金槍魚等鮮魚刺身比起水煮魚、烤魚也不錯,隻是這種吃法雖然營養損失少,未必到瞭體內吸收的就多,尤其是胃腸不好的朋友會吃瞭之後會不舒服,所以偶爾為之尚可,不可嗜吃。

說到最後,咱們還需要瞭解魚肉美食的哪些搭配比較合理。眾所周知,魚肉是高蛋白食物,本著營養均衡的膳食原則,我們吃魚肉等高蛋白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搭配低蛋白的食物,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或薯類、雜糧;還要有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菌藻類食物,如果能用豆制品取代一部分肉類則更好,不但減少膽固醇攝入,還會讓氨基酸更好互補,增加蛋白質的生物利用價值。

單單一個魚類食物我們就可以說出這麼多的問題,其它食物也是一樣的。隻要我們掌握瞭“營養均衡、合理搭配、低溫烹調”的膳食原則,都可以讓我們餐桌上的美食充分發揮應有的食療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