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米飯相比,白米粥的營養價值隻低不高。它唯一的優勢是容易消化,適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腸道疾病患者,或極度衰弱的病人,以及手術後首次進食。對健康人而言,白米粥並無特殊益處。白米粥怎麼喝?這個問題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研究。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白米粥清淡、不油膩,適合任何人喝。但小編今天告訴你,白米粥也不是隨便說喝就喝的。

喝白米粥的註意事項

其實,由於在熬粥過程中營養損失大,因此白米粥的營養價值並沒有你想象中高。

經過精細加工的白米,其本身的營養價值不高,主要提供大量淀粉(75%),少量蛋白質(8%),以及一些B族維生素。長時間加熱煮制成粥的過程,對淀粉、蛋白質和礦物質影響不大,但對B族維生素則有所破壞。煮制時間越長,B族維生素破壞越多。

所以,越是煮得細膩可口、爛爛糊糊的白米粥,B族維生素含量越低。如果在煮粥過程中再加入堿,則B族維生素將破壞殆盡。因此,與白米飯或白饅頭相比,白米粥的營養價值更低。

那麼,哪些人應該喝白米粥?

與白米飯相比,白米粥的優勢是容易消化。米粥加熱煮制時間更長,水分含量更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更容易被小腸內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並吸收進入血液。長時間加熱煮制,亦使少許蛋白質或氨基酸溶解其中,變得更易消化。感冒時多喝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後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因此,與白米飯等固體食物相比,白米粥可以減輕胃腸消化負擔,特別適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腸道疾病患者,如胃腸炎、嚴重消化性潰瘍、胰腺炎、嚴重肝炎等以及一些極度衰弱的病人。手術後第一次進食,需要流質食物,易於消化的白米粥(甚至米湯)可作為首選。

哪些人不宜喝白米粥?

必須指出,白米粥容易消化的特點,僅對上述一些病人格外有益,而對健康人或胃腸道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來說,白米粥並無優勢可言,還不如吃白米飯(或其他營養更好的食物)。

普遍地、籠統地給病人吃粥,認為所有病人吃粥更好的看法是錯誤的。據我瞭解,在國外的醫院裡,你看不到病人紛紛喝粥的場景(或者其他被視為易於消化的食物)。

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點其實是“雙刃劍”,即也會表現出有害得一面。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進食後升高血糖的作用更為強烈。這一點不僅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利,對健康人的餐後血糖亦有不良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很多媽媽多喜歡用白粥來當做寶寶的輔食。但是有些媽媽感覺在煮白粥時添加一些其他谷物會更加營養,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谷物一類的粗纖維事物不易消化,會讓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不易消化,因為這會增加腸胃負擔。而且在白粥中添加谷物也是分時節的,秋冬時煮粥要以大米為主,因為大米味甘平,而一些薏米性味甘微寒,不適合給寶寶吃。

還有的寶寶因為沒有味道,不愛喝白粥,媽媽會在其中添加一些調味料或者肉湯,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寶寶處於添加輔食的階段,是不應該吃一些味道重的事物的。雖然現在加上調味料能改善寶寶胃口,但是卻有很多隱患留下來。 另外和奶粉一起混合喂寶寶也是不可以的,因為這兩種食物的營養會相克,一起吃會讓減少營養。而且白粥中的脂肪氧化酶會讓牛奶中的維生素A流失。

總之,大傢不要迷信白米粥最養人的說法。在胃腸功能不佳,或大手術後首次進食時,或可把白粥作為首選食物。除此之外,白米粥對患者及健康人並無額外好處,甚至還比不上吃白米飯。

白米粥易消化但營養價值低

米粥一向被視為“最養人”的食物,不但為大眾所喜愛,還是最常見的“病人食物”——很多住院病人主動放棄正常的固體食物(如米飯等),改吃粥食,以為這樣可以補充營養,加快恢復。然而,米粥真的是最養人的食物嗎?

為瞭避免混亂,此文討論隻針對白米粥,即用普通大米煮制,不添加其他原料,如豆類、肉類、皮蛋、中藥材等。額外添加這些材料的粥,或許有其他好處,但這些好處隻與額外添加的原料有關(如瘦肉營養豐富,中藥材有滋補作用等),而與白米無關。

與白米飯或白饅頭相比,白米粥的營養價值更低

經過精細加工的白米,其本身的營養價值不高,主要提供大量淀粉(75%),少量蛋白質(8%),以及一些B族維生素。

長時間加熱煮制成粥的過程,對淀粉、蛋白質和礦物質影響不大,但對B族維生素則有所破壞。煮制時間越長,B族維生素損失越多。

所以,越是煮得細膩可口、爛爛糊糊的白米粥,B族維生素含量越低。如果在煮粥過程中再加入堿,則B族維生素將損失殆盡。

因此,與白米飯或白饅頭相比,白米粥的營養價值更低。

消化功能不佳及手術後首次進食,宜喝白米粥

與白米飯相比,白米粥的優勢是容易消化。

米粥煮制時間更長,水分含量更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更容易被小腸內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並吸收進入血液。長時間加熱煮制,亦使少許蛋白質或氨基酸溶解其中,變得更易消化。

因此,與白米飯等固體食物相比,白米粥可以減輕胃腸消化負擔,特別適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腸道疾病患者,如胃腸炎、嚴重消化性潰瘍、胰腺炎、嚴重肝炎等以及一些極度衰弱的病人。手術後第一次進食,需要流質食物,易於消化的白米粥(甚至米湯)可作為首選。

糖尿病人尤其不宜喝白米粥

必須指出,白米粥容易消化的特點,僅對上述一些病人格外有益,而對健康人或胃腸道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來說,白米粥並無優勢可言,還不如吃白米飯或其他營養更好的食物。

普遍地、籠統地給病人吃粥,認為所有病人吃粥更好的看法是錯誤的。

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點其實是“雙刃劍”,即也會表現出有害的一面。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進食後升高血糖的作用更為強烈。這一點不僅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利,對健康人的餐後血糖亦有不良影響。

喝粥千萬要杜絕以下幾個誤區

1、三餐不能總喝粥

這個錯誤老人常犯。陳霞飛說,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於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吃時覺得飽瞭,但很快又餓瞭。長此以往,老年人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註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菜,或在兩餐之間吃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2、冰粥並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熱賣食品,但它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瞭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3、糖尿病人喝粥要適量

陳霞飛說:“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餓,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點,所以很容易讓人吃瞭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內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陳霞飛建議,糖尿病患者要適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4、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認為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裡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於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咽,促進消化。

喝粥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

養生的事情,不過就是每天喝一碗大米粥這麼簡單。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睡覺,好好地過日子,就行瞭。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三伏養生可以喝黃芪粥,若想省事也可改成喝黃芪水。那健脾祛濕的荷葉粥,可不可以改成喝荷葉水呢?

倒也不是不可以。然而,這樣就變成喝藥水瞭,捏著鼻子好像完成任務一般地灌下去,失去瞭飲食的享受。更重要的問題是,這個效果不能與做成的粥品相比。

原因在於,在這兩個食療方中,不是隻有黃芪或者荷葉在起作用的。還有一味被大傢忽略的東西,那就是大米。

大米也是補氣的,古人把大米稱為“五谷之長”。古代醫傢治療虛病,如果是有錢的病人,就叫他用上好的人參,如果是窮人,就叫他每天喝濃濃的米湯。所以米湯又被稱為“窮人的人參湯”。人參還有諸多禁忌,而米湯卻是平和無偏,再沒有比它更安全可靠的補品瞭。

黃芪與大米煮粥,二者相得益彰,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荷葉粥也是同理。大米入脾經、胃經,大米煮成米粥,和中益氣的效果更佳,中氣一和,陰陽之氣自然貫通。米粥可以補脾、和胃、清肺。人在夏季脾胃最弱,又需要大量水分,喝粥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會問能不能將粥方中的大米改成小米?這也可以,不過要註意皮用范圍會有局限性,不是人人皆宜。

人多數的養生粥都選用大米,取其平和無偏之性。可以保護胃氣,避免藥性傷胃。

小米也入胃經,它的作用是健胃除濕,養腎陰,清虛熱,補虛損。然而小米性微寒,用它做藥膳一般是取其偏性,針對特定的體質和癥狀進行調理。小米用來做黃芪粥,更適合於體內有濕熱的人。

民間常說胃病喝小米粥,其實要分寒熱。有胃病的人,如果嘔吐酸水,口幹舌燥,那是胃熱,喝小米粥最好,可以養胃陰。如果嘔吐清水,胃痛的時候熱敷按摩會感到舒服一些,那是胃寒,要暖胃散寒,就不能喝小米粥。

產婦喝小米粥,是因為產婦失血較多,需要滋補陰血,而小米既養陰血又補腎,所以適合產後食用。

小米是安神的,最好晚上喝。大米則不拘時間。小米涼胃,適合冬天喝。大米則四季皆宜。

另外,大米分粳米和秈米,秈米較硬,粳米較柔。一般煮幹飯用秈米,而熬粥用粳米。粳米熬出來的粥口感好,容易消化。古人用大米入藥,是要用粳米的,還講究要用秋季收獲的晚稻,這樣的米滋補作用最強。

當然,如果不是做藥,傢常飲食無須如此講究。不管用什麼樣的米,隻要經常喝米粥,就是很好的養生之道。這個道理太普通,反而容易被人忽視。正如陸遊說的:“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隻將食粥致神佃。”

8款冬季養生粥健康過冬

1、早上喝粥最養人

專傢認為,冬天喝粥特別養人。 初秋,經歷瞭一個夏天的冷飲“轟炸”,非常容易導致人體脾胃功能減弱,免疫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以粳米或糯米做成的藥粥,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熱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也不會導致肥胖。同時,感冒時也建議多喝熱粥,因為喝粥有助人體發汗、散熱、祛風寒,能夠有效促進感冒的治愈。

2、老人不宜天天喝粥

我國有句俗話“老人喝粥,多福多壽”。人老瞭,消化系統衰退瞭,適當喝粥的確有利於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對身體不利。長期喝粥有以下不利因素:因為喝粥不用細嚼,缺少咀嚼會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類食物中纖維含量較低,不利於老年人排毒。

3、粵式粥不適合糖尿病患者

粵式粥基本上都是咸粥,比如最常見的皮蛋瘦肉粥。這些粥都是加入各種魚肉蛋類作為配料,魚肉蛋類或多或少地含有鹽分。所以,喝這種粥,得到的總鹽量是相當不少的,按300克一碗粥來算,一碗粥中就有3克鹽,對於高血壓病人並不合適。 由於粵式粥都以白米粥為基礎,一碗粥的量又比較大,所以不適合糖尿病人吃。

適合冬天喝的八款粥

1、羊肉粥。

選瘦羊肉250克,洗凈,切成肉丁,與1個蘿卜同燉,去膻味。然後取出蘿卜,放粳米150克熬粥。羊肉性溫熱,系高蛋白、低膽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能益腎壯陽。最適宜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證患者食用。

2、韭菜粥。

先把粥煮熟,再將適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內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C和鈣、磷、鐵等物質。熟韭菜甘溫補中。經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陽緩下、補中通絡。適合背寒氣虛、腰膝酸冷者食用。

3、核桃粥。

核桃仁30克,大米適量,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補益身體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小孩體弱者。

4、栗子粥。

粳米250克,栗子50克,水煮成粥。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5、芍藥知母紅糖粥。

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癥。

6、人參粥。

取人參3克,置沙鍋內,加水文火慢煮20分鐘,再加粳米100克煮至粥稠,放入適量蜂蜜或冰糖調味服食。適合於病後體虛,或畏寒食滯、便溏泄瀉的老年人食用。經常食用人參粥,對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及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癥患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二乳粥。

鮮牛奶250克,鮮羊奶120克,粳米90克,白糖適量,水煮成粥。二乳粥具有補虛損、潤五臟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衰弱、氣血虧損、病後虛羸、便秘等病癥。

8、雞汁粥。

母雞1隻,粳米100克,精鹽少許,水煮成粥。雞汁粥具有滋補氣血、安養五臟的作用。適用於虛勞諸證、精血虧損、腎氣不定、產婦營養不足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