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讓人多瞭一份積極的心態和掌控感;該出手時不出手,畏縮不前、極力克制內心情緒,壓力激素反而會驟升。長此以往,心臟病就會“盯上你”。

學習影響長壽因素

老年人晚年的時候,時間相對於年輕人是比較充裕的,除瞭一些退休之後還在工作的老年人,或者是幫助子女帶孩子的老年人,基本上他們的時間是比較充分的,他們在晚年的一個目標就是追求長壽,但是我們知道,導致長壽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根據近些年來的一些最新的研究發現,長壽它們也是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小編就為你整理瞭相關的小知識。

適當憂慮。研究發現,那些被父母說成“異常快樂與性情樂觀”或“從來不發愁”的孩子,長壽幾率反而低。弗雷德曼說:“我們經常聽到的勸告是:要快樂,要高興,這樣才會健康。然而,新研究結果顯示,發愁有時也是件好事。”多項研究證實,適當憂慮有益健康,對男性而言,尤其如此。因為心中擔憂某事,便會全盤考慮各種可能性,做到有備無患。

做喜歡的事。研究發現,中年積極運動對長壽很關鍵。身體出問題才發誓要開始運動的人,往往難以持之以恒。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更能堅持。弗雷德曼表示,隻要能從椅子上站起來,做什麼都行,如種花種菜、做木匠活、遛狗、去博物館等。

不過度樂觀。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一項4萬名人參與的研究發現,過度樂觀的人更可能做一些高危險行為,如抽煙、酗酒、吸毒、飆車等,在10年裡遭遇殘疾或死亡的風險更高。而對未來較悲觀的人可能會更重視健康與安全,更懂得自我防護,並鼓勵身邊人一起行動。

喜愛社交。《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無論內心是否感到孤獨,沒有社交都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相反,社交生活能增壽,與親友保持聯系、幫助他人等都可以。朋友不多的人,積極參加社區活動或志願活動也有相同效果。

保持成就感。很多人認為,早退休早享福。但新研究發現,與早早退休無所事事的老人相比,退休後繼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老人壽命更長。科學傢表示,舒適的工作環境、事業成就感能讓人保持快樂。馬丁博士表示,事業越成功的人早死的可能性越小。有很多追求目標的人往往更長壽。

態度認真。研究發現,童年時期態度認真是預示長壽的一大信號。認真的人會多做有益健康的事。弗雷德曼表示,有韌性、值得信賴是長壽者的兩大特點。此外,節儉、堅持、註重細節和有責任心都是長壽秘訣。

六壞習慣助老人更長壽

合理發怒有益血壓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發現,在壓抑的情況下恰當地以憤怒回應,血壓不但會維持正常水平,制造壓力感的激素皮質醇的分泌量也會相應減少。

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讓人多瞭一份積極的心態和掌控感;該出手時不出手,畏縮不前、極力克制內心情緒,壓力激素反而會驟升。長此以往,心臟病就會“盯上你”。

電子遊戲幫你鍛煉

科學傢發現,人在玩電子遊戲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體因此消耗更多的能量。阿萊特·佩裡博士認為,如果不能參加真正的體育鍛煉,玩遊戲也能幫著減肥,至少比傻坐在沙發上,吃著薯條看電視好,但前提是玩的時間不能太長。

說點粗話緩解疼痛

說粗話是被人不齒的壞習慣,但卻有緩解疼痛的好處。心理學傢認為,說粗話和腎上腺素的調節作用有關,它加重瞭人的侵略傾向。

研究表明,一個人越想侵犯別人,他對痛越不敏感。

偷點小懶助你長壽

天天早起,忙忙碌碌的人可能過早地“鉆進墳墓”。不時地偷個小懶,不僅能減輕工作壓力,還是長壽的關鍵。研究表明,中午小憩片刻比打網球更有助長壽。老人總是跑步鍛煉反而會消耗本來用於細胞再生或抵抗疾病的能量。心理專傢稱,就算躺在傢裡做白日夢,那也是大腦在處理重要的信息,你的思維反而更活躍。

短期壓力增強記憶

長期的生活壓力,如離婚等,能破壞人的免疫系統,讓人容易感染。研究發現,短期的緊迫性事件能提升大腦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這是因為,壓力激素影響大腦主管情感和學習能力的部分區域。壓力劇增會使傳遞信息的物質谷氨酸鹽的傳播速度加快,從而增進記憶力。

吵鬧音樂激發腦力

參加搖滾派對,調高音樂的音量都有助於激發大腦的活力。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人內耳裡的球囊隻對超過90分貝的音量敏感。而球囊和大腦處理性、快樂和饑餓感的區域相連。如果通過高分貝音樂的刺激使這些欲望得到滿足,我們內心就會非常平靜、幸福。不開心時,可以用高分貝音樂激發你的“快樂激素”。

最不靠譜的5大長壽謠言

快樂者一定能長壽

“笑一笑,十年少”,意指人常歡樂可延年益壽。然而,事情並非絕對如此。研究證實;人越快樂,對人和事物的主觀臆斷越偏執。因為他們總有一種“對什麼事都無所謂”的心態,結果他們進行分析思考的動力比那些總覺得有“壓力”者要小,往往使自己陷於“人雲亦雲”境地,從而常常不能適應復雜的社會,引起心理和精神上的混亂,造成心身傷害。

悲傷不利於身體健康

人們隻知道“滿面愁容”、“情緒低落”等是抑鬱癥的表現,其實抑鬱癥表現多種多樣,少數抑鬱癥患者內心常感到極度地痛苦和壓抑,但他們仍要“堅強”地表現出若無其事、快樂不已。這種“快樂”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自於某些“需要”竭力壓抑自己的情感。結果,“真實的自我”由於得不到及時和流暢的宣泄,使身心備受煎熬。現實生活中,因“心境開朗”、“不知憂愁”的人突然自殺而引起人們迷茫不解的事情並不鮮見。

不少醫學傢提倡“中和以養生”,即無論飲食起居、思慮情感等身心活動,都要有所節制,恰到好處。“能中和者必久壽”,隻有保持不偏不倚的和諧狀態,才能延年益壽。

勞動者一定能長壽

資料表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生存能”,其釋放速度快慢與壽命長短相關聯,釋放越慢則壽命越長,反之則越短。劇烈的體能消耗加快瞭生命過程,加速瞭身體某些重要器官的“磨損”和“創傷”,會導致早衰發生。

足夠的證據表明,過度運動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傷。流行病專傢調查瞭2500名從事長跑運動的男女,一年後,擴3以上的人因肌肉拉傷等原因縮短或放棄瞭這項運動,1/7的人由於運動過量而引起損傷,不得不進行治療。

因此,許多學者提出瞭新口號——“生命在於運動加靜養”。眾多以終生靜養為主的作傢、畫傢、科學傢、作曲傢等長壽的事實也證明瞭這一點。

吃素者一定能長壽

營養學傢認為,人類所需要的蛋白質有兩種。一種是完全蛋白質,又稱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所必需氨基酸在內的所有氨基酸,奶類、精肉、禽蛋和魚蝦等動物性食物是此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另一種是不完全或半完全蛋白質,所含氨基酸數量不足,而且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植物性蛋白質即屬此類。如果長期吃素,完全蛋白質得不到及時與足夠的補充,則會引起血漿蛋白降低、體重減輕、貧血、浮腫、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骨折不愈合等。

低膽固醇者一定長壽

很多中老年人為預防動脈硬化癥,對動物內臟、蛋黃、肥肉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敬而遠之。但有人指出,對膽固醇不必“聞風喪膽”。一是膽固醇有好壞之分,其中的高密度膽固醇是良性膽固醇,可預防動脈硬化發生。因此,在膽固醇總量內,如果高密度膽固醇占大多數,即使膽固醇含量高也不會導致動脈硬化。反之,如果低密度膽固醇含量占大多數,即使膽固醇總量不高也可以導致動脈硬化。

二是膽固醇對人體有重要和必需的一面。如類固醇激素、性激素、皮質激素、維生素D等,這些維持人體正常生理與代謝功能的重要物質,其合成的原料就是膽固醇。另外,人體的免疫功能隻有在膽固醇的參與下才能發揮作用。實驗證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與癌癥的發病率呈反比例關系,尤其是食道癌、直腸癌、淋巴瘤等。長期不吃高膽固醇含量食物的人,由於血液中膽固醇過低,其癌癥的發病機會是膽固醇正常人的3倍。

老年人如何才能長壽呢

一是培養或發揮愛好。以前沒有愛好的老人,可以重新培養,如練字、繪畫、集郵、收藏、種花、養魚、喂鳥等等。若老人以前有愛好,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予以發揮,這樣能使老人更快樂,生活更充實。

二是訂閱喜歡的報刊。報刊能夠使人從中汲取精神營養,豐富人生。尤其是老年人易患慢性病,更應註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可以通過閱讀書報增長健康知識,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三是安排適宜的勞動。老人在離退休以後,可以承擔起一定的傢務勞動,如買菜、做飯、打掃、接送小孩等等,這樣既增加瞭對傢庭的責任性,又增加瞭自己的體能鍛煉,還可使生活更充實。

四是選擇合適的運動。運動能夠促進生命的活力,有益身體健康,是健康長壽的一條有效途徑,是任何營養補品都無法替代的。如慢跑、打拳、遊泳、打門球等等,都很適合老年人。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緩慢的有規律的深呼吸可促進肌體放松,緩解精神緊張,保持思維敏捷。

五是保持良好膳食習慣。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飲食結構不合理,人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由於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機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和年輕時相比都相對較差。因此,合理飲食對於老年人來說更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定時定量攝取合乎營養的膳食,提倡平衡飲食,包括奶、肉、蛋、水果、蔬菜和五谷雜糧,常吃低脂肪、少鹽、高蛋白質食物。這樣有助預防老年易患的常見疾病發生,如高血壓、冠心病等。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每餐應以八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六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定時入睡,盡量不用安眠藥,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不必固定,以醒後感覺舒服為標準,白天也要註意休息和放松。如能養成睡午覺的生活習慣最好。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不要抽煙。要使生活環境充滿新鮮空氣。

七是結交知心的朋友。老年人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必需遠離孤僻。可結交一些知心的或相似的朋友,以便有機會、有對象傾訴自己對生活感受,相互分享喜悅和快樂。

吳允華還提醒,老年人一定要保持精神愉悅,樂觀開朗。她說,老年人偶爾追溯往事,懷古憶舊,是人之常情,無礙健康。但不能過度沉湎於往昔,否則容易增加寂寞、孤獨、憂鬱情緒,使人茶飯無心,夜不成寐。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導致神經系統機能紊亂,出現焦慮、憂鬱、自卑等,內臟器官和免疫系統功能也會失調,使機體免疫力、代謝力和抗病能力進一步下降,各種病魔接踵而至。老年人要善於在生活中尋找樂趣,根據自己的精力、體力、愛好和興趣,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等,在老有所為中,精神得以寄托,樂以忘憂,保持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促進健康長壽。

老人吃什麼有助長壽

1、胡蘿卜

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不僅能夠保護基因結構,預防癌癥,還能改善皮膚,增強視力。

2、大蒜

大蒜不僅能夠防治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另外大蒜還能很好地凈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

3、草莓

隻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補充維生素C,草莓同時富含鐵,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草莓中的染色物質和香精油,能形成特別酶,預防癌癥。

4、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美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松等癥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5、大白菜

大白菜,是一種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白菜味道鮮美、勞素皆宜。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可見,常吃白菜有利於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能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6、小米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谷雜糧,谷子為首”的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7、粥

從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看無一不喜歡喝粥,建議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8、魚

關心心臟健康的人應當多吃魚,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9、蘋果

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蘋果含有的櫟精不僅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10、香蕉

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還含有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進入血液,其中鎂含量豐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滿足人體24小時所需鎂元素的1/6。

11、綠茶

要想長壽絕對不能少瞭綠茶,而決定它神奇功效的便是其中的兒茶酚,這種生物活性物質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前列腺癌,同時還能達到有效地減肥作用。對於減肥的人來說,要想利用綠茶來減肥,每天必須要喝4大杯綠茶水,這樣才能更好的燃燒脂肪。

12、辣椒

辣椒也是長壽者的法寶之一,適量的食用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同時還能達到減肥的功效。在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素還能刺激胃液分泌,防止腸胃中有害細菌的滋生。就算是甜辣椒同樣也具有長壽的功效,它富含維生素C,能夠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