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都喜歡用倒著走這種方法健身。但是,北京體育大學的竇文浩教授告訴記者,倒著走並非想走就走,它還有不少註意事項。那麼老人倒著走健身有什麼註意事項?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盤點老人實用的幾種健身方法

一到老年期,身體就需要加強鍛煉,這樣才能預防和延緩衰老。那麼老人健身有些什麼健身方法呢?下面就針對老人健身,提供一些實用的健身方法。

一、伸懶腰。兩臂伸直舉過頭頂,兩腿夾緊形成一字形。用力伸展四肢打挺,使全身關節特別是腰椎舒展開。做五六次直挺動作後,再次兩臂拉開,兩腿叉開使身體形成大字形,向兩側伸挺五六次。

二、滾動腰。兩腿彎曲,兩手緊抱雙膝,上身盡量放平,兩腿先向左傾斜,使腰部在床上左右滾動。可以逐步加大傾斜度和滾動力度,做七八次。

三、高抬腿。先緩緩抬起左腿與腰成直角後緩緩放下再抬右腿放下,然後雙腿同時抬起,各做5次左右。

四、顫抖四肢。將四肢同時抬起,與腹部形成直角,形成四肢同時向上的姿勢,而後顫抖四肢,以促進血液循環。

五、縮腿縮肩。四肢緊貼床面,身體形成一字形仰臥。向上提縮左腿同時向下縮左肩,向上提縮右腿的同時向下縮右肩。提縮腿時應以縮胯帶動腿動作的完成。

六、仰臥起坐。這一節主要靠腹肌的抽動力來完成。如果坐不起來,可先用揮動雙臂來帶動上身立起坐下。做這一動作,如果腹肌力強,雙手可背托腦後或平放在床上。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可做5至10次。

有些老年人受年齡、身體的限制,不能到戶外運動,不妨試試以下的健身方法。您隻要在起床或睡前花點兒時間,就可以輕松健身。

方法一:坐在床上,兩腿伸直並攏,腳尖朝前,雙臂伸直,雙手掌心朝腳尖方向做推的動作。同時,上身前俯,向外呼氣,雙手應盡量向腳尖方向推,推到不能再向前時,保持姿勢3秒鐘,收回手掌,並吸氣。連續往返30次,每天早晚各做1遍。這套健身法有按摩內臟、調理腸胃功能的作用,可以預防和治療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疾病。

方法二:用棉佈縫制一個長約1米、直徑約35厘米的佈口袋,用棉絮或海綿填充好,做成一個橢圓形的長枕。睡眠時應側臥,雙臂抱枕,長枕下段可墊在大腿下面。這樣可使老年人睡眠好,還可以使肩關節拉開,減輕上肢關節的“晨僵”現象,預防和治療關節炎。

方法三:雙腿盤坐在床上,雙手掌放在膝蓋上,雙目微閉,舌舔上腭,以腰部為軸,慢慢旋轉,旋轉時腰部要盡量彎曲,上身前俯。先自右向左旋轉30次,再自左向右旋轉30次,每旋轉1次約25秒鐘,全部完成約30分鐘左右,一般在睡前進行。此法可以調節大腦,對神經衰弱、消化不良、便秘、腸胃炎等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老人倒著走健身有什麼註意事項

首先倒著走要有參照物。初練者身體先向前傾,走路時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腳指頭著地再過渡到全腳,重心要放在前面,這樣即使稍微踩空瞭,也不會摔跟頭。手臂要自然擺動,保持整體平衡。這樣走可以強化腰腿肌肉,增強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練者應選擇平坦的、人比較少的場地,最好是直道。一開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時間要短。等練習的時間長瞭,次數多瞭,則可以嘗試在彎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點,倒行的時間也可以適當延長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經很熟練的情況下,倒行者還可以加大難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

倒著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遵照大夫的意見來鍛煉。患病老人做運動時,應以稍稍出汗、不覺胸悶為宜。切不能盲目加壓,致使身體不堪重負。

適合高齡老人的健身方法

老年人的健身方式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選擇,例如健康狀況、性別、年齡等等。由於我國老齡階段的劃分是把60~69歲為低齡老人,70~79歲為中齡老人,80歲以上為高齡老人。高齡老人健身運動的方法中齡老人和低齡老人也可參照,這要因人而異。

中高齡老人(80歲以上為高齡者人)由於機體各器官功能明顯衰退,參加健身運動必須謹慎從事。高齡老人由於肌肉萎縮、骨質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強度的運動,否則容易造成骨關節、肌肉的損傷。高齡老人運動之後,身體恢復過程慢,如果一次練習過於勞累,身體得不到恢復,反而會使身體機能下降。

高齡老人應該選擇各關節、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動的全身性運動項目,動作要慢而有節奏,例如可選擇散步、慢跑、練太極拳、氣功、八段錦、保健按摩、打門球,以及日光浴、空氣浴、冷水浴等。參加健身運動時,如果身體感到不適,切不可勉強,應待恢復後再練。此外,高齡老人健身運動最好要有醫療監督,健身運動前後檢查身體,記錄運動前、中、後的心率和血壓,有條件時做心電圖,根據反應情況、及時調整運動強度,必要時要更改運動項目。

老人健身的諸多註意事項

健身運動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卻有諸多講究,老人健身不僅要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而且要在科學的運動處方指導下進行鍛煉。1990年美國運動醫學會曾推薦老年人體育鍛煉運動強度閾值為最高心率(220-年齡)的60%,相當於最大攝氧率的50%,心率為110—130次/分,每周3次,每次20—60分鐘。但以65歲以上的健康老人而言,上述運動強度就是經常參加鍛煉的,也會感到疲倦、氣喘和出汗;如果是沒鍛煉過的老人或者患病老人,馬上就會受不瞭,隻得中途停止鍛煉。

針對這些情況,美國心臟學會於1992年發表正式聲明,一反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傳統觀點,明確指出:1、缺乏體力活動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任何強度或類型的體力活動,均能減少冠心病的危險性。3、無論是冠心病患者,還是健康人群,均可從體力活動習慣中受益。為瞭鼓勵更多的美國人參加健身活動,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和美國運動醫學會聯名推薦,並經美國心臟學會、美國體力和運動總統委員會、美國衰老研究所等數傢學術團體贊同,於1995年1月發表瞭題為《體力活動和大眾健康》一文,對強度運動提出質疑:

第一、認為美國運動醫學會原來推薦的體育鍛煉方案,運動強度偏大;新方案將上述傳統模式擴展為體力活動——健康模式,強調隻要進行活動,即便運動量小,也可取得同樣健康上的好處。

第二、認為間歇的、短時間的(如10分鐘)體力活動的積累,也是健身運動的適宜方法。文中還介紹瞭有關研究結果,如強度相同,一組30分鐘,另一組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兩組鍛煉後體力都有明顯提高,兩組之間並無明顯差別。

第三、認為運動方式可以靈活多樣,隻要活動就好。把過去列為生活、工作和娛樂的一些項目也包括進來,提出既可參加常規項目(慢跑、步行、蹬健身車、遊泳、打球等)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幾次不同活動。如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以步行取代坐汽車;一面看電視一面做體操或蹬健身車;搞園藝、傢務、跳舞以及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等均可。並特別指出,像男人們常做的剪草坪和傢庭修理等都是典型的中度體力活動。

第四、建議每個美國成人每天從事中度的體力活動,包括短時間活動累計達到30分鐘即可。這大概相當於每天消耗200千卡熱量。

第五、認為不應忽視體操、拉力和負重等活動,這些伸展性和力量性鍛煉,過去認為能引起猝死而列為禁忌,現在認為並無此等危險,且可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增強肌力。中國的太極拳經美國學者研究,認為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受到西方人的普遍歡迎。

根據國際上體力活動和康復理論及實踐的發展趨勢,我們認為我國的老年人健身運動也應註意以下幾點:

1、老年人健身運動強度應從輕度活動開始。據研究發現,長期堅持低能量運動的中老年人較不參加或偶爾參加劇烈運動的人,不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癡呆等患病率減少瞭35%,而且降低瞭死亡率。運動時間每天可一次或幾次相加在30分鐘以上,行有餘力者可以過渡到中度,身體健康者也可直接從中度運動開始,重度運動應慎重,劇烈運動應列為禁忌。至於每天消耗熱量在開始階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2、老年人健身運動類型應靈活多樣並註重康樂。太極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門球、作體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70歲以上老年人堅持每天步行30分鐘者,在男性對骨鹽含量、肺功能和上樓梯能力;在女性對肌力和上樓梯速度,都有明顯好處。我國對高齡老人和久病臥床老人健身運動研究不多,國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動項目,值得借鑒和進一步研究。

3、如在清晨鍛煉,運動量應小一些。人們習慣於清晨運動,但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無痛性心肌缺血、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和猝死發病也多在早晨6時至中午12時,因此應盡量選擇下午和晚上活動為妥。

4、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宜慎重行事。中國有句古話:“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從近代醫學觀點來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飯後百步走,因為吃飯特別是吃飽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種負荷。河北省老年醫學研究所於數年前研究老年人餐後運動時發現,在餐後60分鐘血壓由餐前的139毫米汞柱降到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分,中度運動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者占25%,說明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負性作用,但心電圖並無改變。因此老年人應避免在餐後特別是飽餐後兩小時內進行健身運動。

5、維持體力活動的健康效果有賴於長期堅持。一般停練數周後這種效果逐漸消失,至於生病或在酷暑嚴寒季節,可以暫時停練。

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運動方式

進入50歲後,人們的肌肉和關節疼 痛會越來越明顯,這時需要進行一些能提高心率的有氧鍛煉,同時對關節的沖擊力又不能太強。可以采用遊泳和騎車的鍛煉方式來代替跑步。如果非常酷愛跑步而舍 不得放棄,那就需要選擇一雙質量好的運動鞋以減輕地面對膝蓋的沖擊力。如果你是個一直不怎麼運動的人,進行有氧鍛煉之前一定要咨詢專科醫生的意見,充分認識到各種可能的風險因素。後背疼痛也是困擾50歲以上老人的一個常見癥狀。保護後背的最佳辦法就是塑造強壯的核心肌肉群。

進入60歲之後,老年人應該加強平衡性和腿部力量鍛煉,這兩種鍛煉方法能增強身體的柔韌性,避免意外摔倒。散步和瑜伽等鍛煉能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性和增強其腿部力量。這個階段進行負重鍛煉還能讓老年人保持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癥。

很多60歲的老人都存在關節炎的癥狀,這讓他們難以進行鍛煉。隻要方法得當,鍛煉有助於緩解關節炎患者的癥狀。能讓心跳速度增加的散步就是不錯的鍛煉方式,關節炎和纖維肌痛患者在水中進行鍛煉(如遊泳)更合適。

對於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來說,老年癡呆癥是困擾他們的最大隱患,體操、散步、太極拳、園藝勞動都能預防。體育鍛煉如果和正確的飲食習慣結合起來,老人生活質量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