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吃豬肉比吃蔬菜還要頻繁。豬肉幾乎成瞭每天必備的食物。有些人以為開水洗豬肉可以殺菌,真的是大錯特錯。那麼,吃豬肉有哪些誤區呢?下面為大傢詳細講解一下。

如何烹飪豬肉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3、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絳蟲。

4、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瞭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吃豬肉要註意的七大誤區

1、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2、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

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幹凈。

3、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

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瞭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如果人吃瞭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並發癥,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4、不要吃豆豬肉

豆豬肉也不能吃。豆豬肉是豬囊蟲寄生在豬體內引起的病致死的豬肉,人如果吃瞭未煮熟的豆豬肉,囊蟲會在人的小腸中發育為鉤絳蟲。

蟲卵在豬腸內孵化成細蟲,再通過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部,會在肌肉或腦中發育成囊蟲,所以切忌食用豆豬肉。

5、忌食用高溫油炸的咸肉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魚、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

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6、不要吃肉疙瘩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7、吃瘦肉也應適量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豬肉的吃法大全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豬肉哪些人可以吃哪些人不宜吃

一般人都可以吃,適宜陰虛、頭暈、貧血、大便秘結、營養不良之人、燥咳無痰的老人、產後乳汁缺乏的孕婦。

體胖、多痰、舌苔厚膩者慎食、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忌食豬肉。凡有風邪偏盛之人應忌食豬頭肉。

豬肉忌與烏梅、大黃、桔梗、黃連、首烏、蒼耳、胡黃連等中藥及羊肝、龜肉、驢肉、馬肉、甲魚一同飲食。燒焦的豬肉千萬不可吃。

食用豬肉後忌飲用大量的茶水,因為這樣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瞭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

怎樣做自制豬肉松

主料:豬肉(瘦)500克

調料:醬油3克,鹽2克,白砂糖50克,薑3克,大蔥10克,料酒3克,味精2克

傢制豬肉松的特色:

呈蓬松的纖維狀,富於彈性,色澤金黃,酥疏柔軟,香味純正,油而不膩。

傢制豬肉松的做法:

1.原料處理:將瘦豬肉洗凈血水,切成約2厘米的肉塊放入鍋中。

2.煮制:加少許清水置於旺火上煮沸,然後放入醬油、精鹽、料酒、薑片和蔥段,改用文火煮5至6小時,待湯汁稍幹後,用鏟子將肉攪碎。

3.烘炒:將平底鍋置於文火上燒熱,倒入碎肉反復翻攪烘炒,待其成為不含水份的細碎肉末時,撒入白糖和味精,繼續翻攪烘炒,直至將碎肉末炒成蓬松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