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牛奶通過乳酸菌發酵而來,與牛奶相比降解瞭一部分乳糖、蛋白質和脂肪,提高瞭可溶性鈣和磷的含量,並合成瞭一些B族維生素,由於抑制瞭一些腐敗菌的繁殖,故還有調整腸道菌群的作用。因此酸奶是一種容易消化和吸收的,老少皆宜的奶類。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喝酸奶,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糖尿病的危害是什麼

1 糖尿病的危害包括易並發呼吸道及尿道感染、肺結核、皮膚感染及牙周炎等。並發代謝紊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

2 糖尿病的危害還體現在慢性並發癥,是致殘、致死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

1) 心臟病變:糖尿病可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發生猝死。

2) 腦梗塞,導致癱瘓、昏迷。

3) 腎臟損害,最終可導致尿毒癥。

4) 視網膜病變和白內障,視力減退,重者失明。

5) 神經損害,出現四肢麻木疼痛、感覺喪失、出汗異常、胃輕癱、膀胱尿瀦留、陽痿、便秘、腹瀉等。

6) 糖尿病足,重者導致截肢。

7) 骨質疏松、骨折。

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喝酸奶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酸奶的,可以在早餐或晚上臨睡前食用。不過,在選擇酸奶時,應盡可能挑選低糖的酸奶,並將酸奶的熱量計算入一天的飲食總熱量中。

酸牛奶是非常適合於糖尿病患者飲用的一種食品,含有大量的水分,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適量的脂肪,能給糖尿病患者提供多種營養成分,且對血糖、血脂影響不大。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國人普遍缺鈣,進入中、老年後,缺鈣更加嚴重,得瞭糖尿病後缺鈣的問題更是顯著,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甚至造成肌折的情況相當普遍,所以補鈣是糖尿病所必需的。

酸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鹽,每天吃兩瓶半磅的酸牛奶,對鈣的補充有很大意義,現在多數學者主張,吃藥補鈣,不如喝斤牛奶。每天500克酸牛奶,補鈣足矣。

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一般用作早餐或者加餐,需要註意的是糖尿病喝奶時不能加糖,當然適量加甜味劑是可以的

調味酸奶在制作時為瞭滿足健康人群尤其是年輕人的口感和風味,在牛奶中加入瞭一定量的白砂糖等蔗糖,所以含糖量較高,不適合糖尿病患者經常選用,隻有在出門在外饑餓難耐又買不到其他品種時偶而飲用,平時還是選擇原味酸奶、無蔗糖酸奶或木糖醇酸奶比較安全。酸奶一般放在早餐和加餐時品嘗,每天喝1-2小杯即可(每小杯一般為100-125克)。有些患者聽說酸奶有營養,每天都要喝好幾小杯,這也不可取,因為過多飲用酸奶,會影響對其他食品的攝取,不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則,況且無論是牛奶還是酸奶,都屬於貧鐵食品,長期以酸奶為主打食品,久而久之,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過多攝入蛋白質,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過度攝入脂肪,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高脂血癥等糖尿病的合並癥,況且糖尿病合並痛風的患者過多攝入乳酸,會影響尿酸的排泄,誘發痛風發作。

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1、長期的精神壓力

現代社會生活的高節奏性及世事的變化不定。過度的學習及工作壓力,均可造成人的緊張情緒,長期處於精神緊張及高壓力狀態下,會使你的糖尿病加重。這是導致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2、服用副腎皮質激素和降壓利尿劑

如上所說人體內過多副腎皮質激素會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而降壓藥和利尿劑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加重糖尿病。這也屬於引起糖尿病的病因。

3、飲食因素

4、手術及重大創傷

手術、麻醉以及病人受到重大創傷時,對機體都是應激因素,均可使腎上腺素及糖類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如果是糖尿病易發人群即可誘發糖尿病,正常人群應激狀態過後血糖便可恢復正常。這就是導致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5、妊娠

糖尿病的病因還有妊娠期的激素如泌乳素、生長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另外,胎盤可產生胰島素酶,加速胰島素的降解。同時近年有報道80%的孕婦的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這些糖尿病的病因也是較為常見的。

糖尿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1、突如其來的視力減退

糖尿病病人的晶狀體會因水分滲入而膨脹,變凸,增加屈光力,發生近視;還會因視神經損害和眼底血管病變、視網膜靜脈擴張、出血,甚至剝離,導致視力模糊。對發生突然、迅速加重的近視和視力模糊者,應查一下血糖。

2、餐後低血糖

在糖尿病早期,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去,會發生低血糖反應,表現為餐後3-5小時出現頭暈、眼花、心慌,甚至昏迷。屢發餐後低血糖者,應警惕患糖尿病的可能。

3、無痛性心肌梗塞

糖尿病可影響心臟的神經、心肌、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時由於痛覺神經變性而不敏感,有24%-42%的人無疼痛反應。對發生無痛性心肌梗塞者,或出現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衰者,應考慮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4、迅速發展的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眼內房水中滲透壓的變化,使晶狀體纖維腫脹、斷裂、崩解,最後混濁而形成白內障,患者視力會迅速下降,甚至失明。當出現突然發生、迅速發展的白內障時,應警惕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5、皮膚水皰

糖代謝異常導致皮膚營養障礙和微血管損害,引發皮膚水皰,特點是:好發於指、趾、手足的背部;單個或多個出現,大小不等;皰壁薄,內含透明漿液;無痛,皰周有紅暈;發生突然,可以自愈,但反復出現。故對反復發生灼傷樣皮膚水皰者,應檢查血糖。

6、陽痿

男子性功能受植物神經控制和調節,糖尿病病人因植物神經功能降低或喪失,會導致陽痿。陽痿病人,特別是中年、肥胖的陽痿患者,應考慮到患糖尿病的可能。

7、尿瀦留、尿失禁、“氣尿”

高血糖會損害盆腔的神經系統,導致逼尿肌張力下降,出現排尿困難或尿瀦留。膀胱括約肌麻痹時,出現尿失禁。含糖的尿液易生長產氣菌,排出的尿液多泡沫,稱為”氣尿“。凡有上述排尿異常,特別是原因不明者,應當檢查一下血糖。

8、纏綿不愈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白細胞的防禦和吞噬能力降低,高糖又有利於致病菌生長,常使皮膚、口腔、肺臟、尿路、陰道等器官發生感染。所以反復發生感染,並纏綿不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查尿糖和血糖。

9、發展迅速的肺結核

資料顯示,約10%-15%的糖尿病病人並發肺結核。由於病人抵抗力降低,高糖環境又有利於結核菌的生長繁殖,所以肺結核病灶容易蔓延、惡化。因此,結核病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病情重、發展快、療效差,應進一步檢查血糖。

10、肢端麻木

糖代謝障礙常並發周圍神經炎,出現手足麻木,感覺減退或消失,行走時似踏在棉墊上。此類癥狀在40%的糖尿病病人中出現。所以,有原因不明的手足麻木者,應查血糖。

11、肩周疼痛、僵硬

糖代謝紊亂會導致動脈硬化和神經炎,導致肩關節周圍神經、肌肉組織發生病理改變,出現肩周疼痛、僵硬、抬手和轉肩吃力。因此,肩周不適且經久不愈的人,最好查一下血糖。

12、娩出巨大胎兒

孕婦患有糖尿病,高濃度的葡萄糖可刺激胎兒的胰島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加速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胎兒的生長發育特別快。凡娩出的胎兒重達4000克以上的婦女,均應檢查一下尿糖和血糖。婦女腰圍和臀圍的比值大於0.85 研究資料顯示,婦女上體肥胖者,不論體重多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都比正常婦女高8倍,而下肢肥胖者無此現象。因此,腰圍與臀圍之比值大於0.85的女性,應做有關糖尿病的檢查。

13、頑固或間歇性腹瀉

糖尿病病人易發生胰源性腹瀉,特點是:日排便2—10次不等,常於餐後、夜間或清晨發生;大便呈糊狀或水樣,或表現為脂肪瀉;腹瀉可與便秘交替出現。有上述特征的腹瀉,特別是脂肪瀉,應做有關糖尿病的檢查。

糖尿病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

1、散步。散步簡單易行,隻需一雙合適的運動鞋,隨時隨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沒有參加鍛煉,那麼可以從每天散步10—15分鐘開始,之後逐漸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鐘。或者戴一個計步器,爭取實現每天步行1萬步的目標。

2、做傢務。有些人不愛運動,其實做傢務也是很好的鍛煉,有助於消耗熱量和降低血糖。養花種菜、打掃房間、洗車、遛狗、與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極拳。練習太極拳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補充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糖友每周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每周再在傢練習三次,每次20分鐘,可以使血糖水平明顯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質量。

4、平衡鍛煉。平衡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腳部感覺通常會更加遲鈍,因此平衡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態。平衡能力訓練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專傢建議,選擇桌椅附近,單腳著地,做做“金雞獨立”。能夠單腳著地站立後,再練習“閉眼金雞獨立”,雙腳可輪流練習。

5、舉重。糖尿病患者練習啞鈴等抗阻訓練或力量訓練,可鍛煉肌肉,增加肌肉熱量儲存,降低血糖水平。開始鍛煉時候,不妨使用小啞鈴,或自制礦泉水瓶中裝半瓶沙子,每周鍛煉2—3次,每次15—20分鐘。之後根據鍛煉情況,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啞鈴重量,此時半瓶沙子可換成整瓶的。

6、水中運動。糖友參加遊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熱量和改善身體靈活性。水中鍛煉尤其適合神經病變的糖友(手腳常出現無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癥狀)。由於水中鍛煉對關節沖擊更小,因而也很適合同時患有關節炎的糖友。

7、間歇式運動。間歇式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幾次強度更高的運動,比如慢跑與快跑結合,散步與快走結合等。研究發現,間歇式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強運動毅力。科爾伯格博士建議,插入高強度運動的時間一開始可以是15—30秒,之後逐漸增加到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