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豬肉中脂肪含量高達90%,其中含有37%左右的飽和脂肪酸,46%左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燉爛的肥肉真的有益健康嗎

從營養上來說,適當地吃些肥肉有益於人體的健康,特別是老年人適量吃燉得熟透瞭的肥肉(燉兩小時左右),還可以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延年益壽並且益智美容。

有專傢通過實驗得出,隨著肥肉燉的時間的增長,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下降,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不斷增加。同時,燉爛的肥肉保留瞭豬肉原本的營養成分,如豐富的維生素B1、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而且膠質部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這是一個“三無”發現:無具體“專傢”、無具體數據、無論文來源。作為一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三無”特征本身就已經難以讓人信服。 下面再具體分析一下這條流言的“理由”:

肥肉主要由脂肪組成。跟其他動物脂肪一樣,其中飽和脂肪的比例很高,這也是豬肉的脂肪在常溫下成為固體的原因。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的區別在於後者含有雙鍵。流言沒有說明“煮肉過程飽和脂肪含量下降而不飽和脂肪含量上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隻能有兩種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一是飽和脂肪轉化成瞭不飽和脂肪;二是飽和脂肪溶到水中而不飽和脂肪留在肉中。這兩種可能都不現實:燉煮過程無法使飽和脂肪中產生雙鍵,自然也就不會產生新的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並不比不飽和脂肪更容易熔化進入湯中。實際上,煮熟的肥肉中脂肪含量接近90%, 而其中飽和脂肪的量通常在35%以上。更長時間的燉煮可能讓更多脂肪進入湯中,但是不會對飽和脂肪的比例產生大的影響。一般推薦每天攝取的飽和脂肪不要超過20克,而“三高”病人還應該更低。光是60克肥肉中的脂肪就已經超過這個量,此外人們還要吃其他食物,其中不可避免地還含有一些飽和脂肪。

豬肉中的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但主要是在瘦肉中。而且,維生素B1很容易溶解於水,對熱也不穩定,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肥肉中的含量會變得很低。1杯煮熟的肥肉(國外的度量標準)中含有113克脂肪,而維生素B1不超過人體每天需求量的3%,熱量卻超過普通人每天需求量的一半。

豬肉脂肪中也含有一些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是並不“豐富”,卻還要伴隨著大量飽和脂肪。常用的植物油都要更加“豐富”而飽和脂肪含量低得多。

肥肉中的蛋白質本來就很少,上面所說的一杯肥肉中蛋白質含量不到5克。其中的“膠質部分”也就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這些蛋白質中必須氨基酸的含量較低,從營養學角度而言並非優質蛋白。即使長時間燉煮使得它們“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在營養方面也沒有多大意義。

謠言破解。 肥肉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長時間燉煮也並不能使得它“有益健康”。不僅是“三高”病人和老年人,普通人也應該盡量減少肥肉的食用量。

男人要少吃肥肉

榜首:肥肉

後果:讓男人不舉

原因:紅肉(牛肉、熏肉、香腸、午餐肉)讓你無法剛強。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讓血管變窄,包括輸送血液至性愛部位的血管,小弟弟在性愛時血供不足,難以高潮!

措施:又想吃得好有勁又想舉得起帶勁,吃點牡蠣!一直以來牡蠣被譽為“愛情名品”,科學也確實證明瞭這一傳統說法。2-3個牡蠣即可滿足全天人體對鋅的需求,而鋅恰恰就是保持男性生殖系統正常功能的重要的礦物質來源。鋅會讓男人“性”致勃勃!

第二名:高脂牛奶

後果:易患前列腺癌

原因:那些每天通過奶制品攝取鈣質超過600毫克的男性,與那些每天攝取鈣質不到150毫克的男性相比,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要高出32%!每天通過奶制品大量攝取鈣,會抑制血液內維生素D的水平。維生素D除瞭作為一種重要的營養素,還是一種能防止前列腺癌腫瘤細胞增生的激素,從而起到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措施:須多註意飲食健康,如少吃肉類、定期運動及多吃低脂肪食物、黃豆類食品和蔬菜水果。

第三名:精面粉

後果:讓男人不舉

原因:白面包、糖果吃起來味道不錯,可如果從營養角度來看,就不是這回事瞭。在全麥加工成精面包的過程中,鋅元素會損失四分之三,而對於性欲的培養和生殖的健康,鋅恰恰是至關重要的。人體中鋅儲量最高處也是在前列腺,一份高鋅含量的飲食有助於防止前列腺增生。

措施:少吃精糧,多食粗糧!

第四名:黃豆

後果:影響男性性征 減少精子數量

原因:黃豆是一種含有雌激素特質的食品,過量攝入會提高機體雌激素水平,因而影響到男性性征。研究人員認為,大豆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可以“模擬”雌性激素雌二醇的功能,從而導致精子數量減少。

措施:註意食用量即可,要註意是“過量”,隻要不是每天大量的攝入,是不會過量的。

第五名:油炸食物

後果:減少男性荷爾蒙分泌

原因:在植物油中加氫,可將油轉化成固態,其所含脂肪即為反式脂肪。要論破壞度,反式脂肪比飽和脂有過之而無不及。薯條和其他油炸類食物、餅幹、曲奇中都含反式脂肪。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稱,反式脂肪酸可增加人體“不良膽固醇”,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同時,反式脂肪酸還會減少男性荷爾蒙分泌,對精子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中的反應。

肥肉的食用誤區

肥肉不是致使肥胖“元兇”

人們常有這樣的疑問:“有的人為瞭防止肥胖,一點肉也不吃,可到頭來照樣胖;可有的人經常吃肉卻不見肥胖,這是為什麼?”

的確,肥肉和油光滿面的樣子是很容易讓人聯系在一起的。給人的印象是,吃肉是致胖的元兇。但事實上,不吃肉變瘦瞭是因為它減去瞭肉中含有的那部分熱量,“瘦”是自然的事。若把不吃肉改為不吃其它東西,如改為不吃魚,即減去吃魚吸收的那部分熱量,結果也是一樣。

防止肥胖的根本原理是控制飲食的總熱量。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是互相聯系的。通過體內的化學反應,糖可以變成脂肪,蛋白質也可以變成糖、變成脂肪。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並沒有天天吃肥肉,但吃瞭過量的

糖與蛋白質,總熱量超過瞭人體消耗的熱量,也會發胖。因為胖的原理主要是能量失衡,既進入人體的熱量多於消耗的熱量。

“肉”是指動物的肌肉,裡面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如果每天不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就會營養不足。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及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我國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米、面類、副食品等。從能量角度來看,主食與副食同樣提供熱量。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必要原料,如利用不完,便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想減肥的人如果隻減少或不吃肉而不減少淀粉(主食)及各種油類的攝入,即不控制總熱量,結果往往是仍然肥胖。

總之,我們應該平衡膳食,應瞭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及熱量,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合理飲食,保持能量平衡,才能預防肥胖的發生。而不隻是不吃肥肉就行瞭。

肥肉的食用價值

脂肪因為含有人體需要的卵磷脂和膽固醇。膽固醇,這是組成腦、肝、心、腎必不可少的物質,還是人體內不少內分泌激素如性激素的主要原料。有一部分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化為維生素D。含脂量高的食物吃瞭以後比較耐饑,還可以維護蛋白質的正常代謝,溶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同時也能促進這些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倘若人們長期不吃或吃很少的肥肉,容易使機體處在低膽固醇狀態下,嚴重的可繼發其他疾病,同樣會導致動脈硬化,還特別容易患貧血、癌癥及營養不良等疾病。因此,適當吃些肥肉是有好處的,中國也有很多深受人們喜愛的用肥肉做成的菜肴,像紅燒肉、東坡肉、虎皮扣肉、紅燒肘子等。這些菜雖然不宜多吃,但是適量吃一些是可以的。

適宜人群:

身體消耗大的人群應多吃肥肉,肥肉更能滿足他們的身體需要。

肥肉吃還是不吃好

肥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一說起肥肉,首先映入腦子的是油膩而不健康。

其實,飽和脂肪酸與其他脂肪酸一樣,除瞭參與構成人體組織外,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供給能量。同樣,膽固醇除瞭參與構成人體組織,還是內分泌腺合成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類固醇激素和皮膚合成維生素D 3的原料,在腸道以膽酸鹽形式乳化脂肪,促進脂肪的消化。

所以,適當吃點肥肉不會損害健康。但過多吃肥肉會引起血脂升高,進一步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引發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此,肥肉可以吃,但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