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用面做皮,用菜、肉或糖等做餡兒包成的一種食品,它是中國傳統食品之一,價格便宜、實惠。包子的種類有很多,如叉燒包、奶皇包、豆沙包、肉包子、灌湯包、狗不理、韓包子、燒賣,其中有種包子是沒有餡的,稱為饅頭。包子是餐桌上的常客,用鮮肉、蛋、魚、蝦和時令新鮮蔬菜做餡,再放些喜愛的調料,制作簡單,方便食用。從營養角度看,包子該怎麼吃才健康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包子饅頭發面註意事項

找個大點的盆子篩入150克面粉,加入1克泡打粉拌勻

幹酵母加入40°溫水(50克)拌勻放置10分鐘看到水面有些許小氣泡

紅糖加入牛奶中攪拌至無顆粒

幹酵母水倒入面粉中,牛奶紅糖水逐次倒入面粉中,揉至軟軟的但不粘手(此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面粉或水/牛奶)

蒸鍋加水加蓋加熱5分鐘左右,面團蓋保鮮膜(戳一些洞)放入其中,置於蒸屜上,發半個小時左右,看到面團膨脹至之前的兩倍大左右

取出面團整形(可用糕粉做手粉)

註:此時用刀切面團不會粘到刀上才是正確滴~

蒸屜上放蒸籠佈,將整好形的包子或者饅頭什麼的依次放入其中,保持一定的空隙,再次發面15分鐘左右後開火蒸包子啦!

上汽後15分鐘左右就好~關火後燜5分鐘左右再揭蓋

五種包子這樣吃最健康

醬肉包口感好熱能低。張曄表示,醬肉包一般都把肉煮醬之後包進餡中,可去掉大量油脂,飽和脂肪酸相對少,味道咸甜,適宜膽囊炎、食欲較差的人和心腦血管病人吃。叉燒包外形類似開花饅頭,肉香汁滑,甜咸適口,滋味鮮美。無論是醬肉包還是叉燒包,內餡的原料都以肉為主,加工方法和口味有很大差別,食用時需搭配足夠的蔬菜,尤其是綠葉菜,以彌補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的不足。徐靜說,標準大小的醬肉包或叉燒包,成年人一餐2~3個即可。

肉菜包營養較全面。肉菜包的餡料種類非常豐富,大部分蔬菜都可以入餡,如白菜、韭菜、茴香、胡蘿卜,蘿卜等,此外菌類、豆腐、雞蛋也可入餡。自己在傢做餡時,盡量做到菜多肉少,用豆制品和菌類替換部分肉類,肉類以瘦肉為主,不再額外添加植物油。肉菜包子是最傢常的包子品種,適合大部分人,特別是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或因咀嚼蔬菜困難的老年人,可以在吃包子時多補充些蔬菜。

素包子搭配八寶粥營養更好。張曄表示,常見素包子分兩種,一種是有雞蛋、蝦皮等食材,蛋白質較多,飽和脂肪酸少,適合高血脂的人;另一種是純素包子,味道一般、營養不全面,應放入豆腐、香菇等食材,補充植物蛋白。在傢包包子,和面時最好加入玉米面、蕎麥面等雜糧面,可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食用純素包子可攝入大量蔬菜,但缺乏優質蛋白質,最好搭配八寶粥或補充動物蛋白,使營養更全面。

帶皮的豆餡包營養更好。豆沙包軟糯甜美,做主食,需搭配蔬菜、肉類、豆制品、菌藻類等副食一起食用。自己在傢做豆沙包時,帶皮的豆餡比去皮細篩的豆餡好。很多地方做豆包餡料時,會丟掉煮豆的水和豆皮,把紅豆沙做得特別細膩、甜味特別重,然後用精白面粉做成豆沙包,這樣會損失豆包本身的健康特性。傳統豆包是用整粒的紅豆一次煮制後碾碎制作,保留豆皮中的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成分,維生素保存率更高。

奶黃包熱量高不宜多吃。奶黃包有濃鬱的奶香和蛋黃味道。徐靜表示,奶黃包含有一定量的糖和奶油,熱量比較高,最好不作為三餐中的主要主食,可作早餐或加餐少量食用。

中國十大包子排名

1、北京慶豐包子

慶豐包子鋪始建於1948年,開始僅是一傢普通的小飯館,隻因所營包子口味地道,自56年起專營包子,並正式打出“慶豐包子鋪”的招牌。經營至今,小小的包子已經成為北京市特味小吃,而老字號慶豐包子鋪也逐步引入國際快餐經。

2、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3、新疆烤包子

烤包子(維語叫“沙木薩”)和薄皮包子(維語叫“皮特爾曼吐”)是維吾爾族同胞喜愛的食品之一。城鄉巴紮的飯館、食攤多銷售這種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搟薄,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馕坑裡,十幾分鐘即可烤熟,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4、廣東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與幹蒸燒賣、蝦餃、蛋撻同譽)。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5、廣東奶皇包

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裡最負盛名的一種。但咸口人並不十分喜歡。

6、南翔小籠包

小籠包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起源自上海南翔。常州味鮮,無錫味甜。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瞭。餡要有汁才好吃,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吃瞭,為瞭避免小籠包被蒸鍋裡的水浸濕,可以在包子的底部墊些東西。

7、四川韓包子

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瞭。包子應該是中國最普遍的小吃瞭,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能見到包子,做出名的也很多,成都韓包子便是其中一例。原料特級面粉、肥瘦豬肉、化豬油等及各種調料。韓包子其特色是:花紋清晰,皮薄餡飽,松軟細嫩。在做韓包子要註意制作方法。共有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蘑、附油等8種,另外還有韓包子系列套餐供應。

8、開封灌湯包

灌湯包就是包子裡面有湯。灌湯包以前是北宋皇傢食品.開封灌湯包不僅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9、山東水煎包

“水煎包”是魯西南名吃之一,在當地人們簡稱它為“煎包”,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外酥裡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薑、五香粉、香油、細鹽調制,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10、西安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陜西省漢族特色小吃之一。以陜西地區的“臘汁肉夾饃”(豬肉)和寧夏地區的“羊肉肉夾饃”為主。臘汁肉夾饃是陜西省著名西府(寶雞市)小吃和西安市著名小吃。寧夏的肉夾饃為羊肉餡。每個攤前擺有爐子,和西北其他地方的饃沒有區別。

包子的做法

豆沙包制作材料:紅豆、冰糖、白砂糖、豬油、標準粉、全麥面、30度溫水、幹酵母各適量 豆沙包的做法步驟:

1. 首先制作豆沙餡,先將紅豆洗凈,浸泡一夜,將紅豆放入燉鍋,放水沒過紅豆半指並加入冰糖,大火燒開後,改小火將紅豆煮爛。

2. 將煮好的紅豆取出,分次放入篩子中,用勺子將沙擠壓出,然後將豆沙放入炒鍋內,起火,不停的用勺子攪動,以去除大部份的水份。

3. 看豆沙餡已經開始發幹,表面的水份沒有瞭時,加入白糖,繼續不斷攪拌使糖完全融化後,分次加入豬油,攪勻。這樣豆沙餡就做好瞭,放入冰箱冷藏一下。

4. 現在是發面和包的過程,先將酵母放入溫水中和勻,然後將酵母水緩緩地倒入面粉中,一邊倒一邊用筷子劃著圈地攪拌,直至水倒完,面成大雪花狀。

5. 將面揉成面團,蓋上濕佈,

放入烤箱中層,在下層放一盤水,將烤箱調成下火,約30分鐘後,面會發成二倍大,用指按下去不反彈。 6. 取出面團,把它大小一樣的小球,然後把面球放到案板上,按壓成圓皮。

7. 從冰箱中取出豆餡,分成約35克一個,稍搓成球,放入面皮中,打褶,成形。

8.在蒸屜上抹一層薄薄的油,放入包子坯,蓋上鍋蓋,進行最後15分鐘的醒發。

9.將鍋密封好,上火,大火燒開後,改中火,蒸10分鐘關火,再保持2分鐘後,再緩緩揭開鍋蓋便成。 青菜包子制作材料:粉面、幹酵母、泡打粉、白糖、溫水、小油菜、香菇、胡椒粉各適量

青菜包子的做法步驟:

1. 青菜包子的做法跟豆沙包子的做法大同小異,就是包子餡的做法不同,首先將青菜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焯燙,然後馬上過涼。

2. 將焯過的青菜切末,並擠幹水分,香菇洗凈後也切成末,香菇不必焯水瞭,將青菜末與香菇末混合,加入鹽、糖、油、香油和胡椒粉拌勻成餡備用。

3. 包子餡就做好瞭,剩下包的過程跟豆沙包子的做法是一樣,包好後的包子放鍋裡一蒸就好瞭。

包子的介紹

包子的起源:包子,在中國擁有多年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就流行用包子和饅頭做幹糧。當然,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對包子也是情有獨鐘。

包子起源於三國,它背後的故事講的是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軍隊車馬準備渡江時,然狂風大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江。後面諸葛亮分析原因是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裡與傢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止軍士回朝。

後來諸葛亮為瞭軍士能順利返朝,吩咐下人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肉,捏塑出49顆人頭,然後,陳設香案,灑酒祭江。之後,人間就有瞭饅頭之說。日常生活中,人們食用的“饅頭”,也是屬於一種用面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 本來這種食品最初是有餡的,發展到後來,出現瞭一段糧荒,貧窮的人們都買不起陷,就用純面做包子,發展到後來,我國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包子的營養分析:各種包子的營養都會有所差異,取決於裡面包的是什麼餡。而對於包子的主要成分——面粉,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