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註意的是可以通過喝湯來滋補養顏,怎麼喝湯比較好呢?還有什麼是要避免的呢?有一些值得推薦的配方,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相關的知識要點吧,一定會有幫助。

清熱解毒可吃十種食物

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濕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薏仁:是緩和的清熱祛濕之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癥。

紅豆:是利水、消腫、清熱佳品,尤其適合夏季食用,能散熱燥濕、補心健脾、養肝益腎。

黃瓜: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並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是難得的排毒食品。黃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美白皮膚、抑制脂肪形成。

苦瓜: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濕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濕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芹菜:可清肝熱、養血。此外,芹菜還有清胃熱、通血脈、健齒潤喉、明目醒腦、潤肺止咳的效果。因此,體內熱盛、食欲不佳、疲倦無力的濕熱體質者可常食用。

芥藍: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風、消暑解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潤腸祛熱氣、下虛火、止牙齦出血,對腸胃熱重、熬夜失眠、虛火上升、牙齦腫脹出血等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荷葉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減肥、降脂、祛痘產品中都含有荷葉。

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可以用於胃中煩熱不適、惡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濕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濕熱體質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餐桌上的健康營養搭配學問

一、海鮮、奶制品配蔬菜

海鮮是“高嘌呤”並呈極高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血尿酸濃度,引發痛風。如果吃海鮮時,多吃些蔬菜、喝點牛奶,這些堿性食物就可以中和尿酸鹽濃度,有利於尿酸排出,大大降低得痛風的危險。

能夠中和嘌呤的堿性食物還有:雞蛋、玉米、生菜、冬瓜、芹菜、萵筍、蘿卜等。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為奶類及其制品、各種主食、蔬菜、水果等。

二、豆腐配海帶

豆腐營養豐富,含皂角苷成分,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分解,阻止動脈硬化的過氧化質產生。但是,皂角苷會造成機體碘的缺乏,而海帶中富含人體必需的碘(每100克海帶含碘24克)。由於海帶含碘多,也可誘發甲狀腺腫大,二者同食,讓豆腐中的皂角苷多排泄一點,可使體內碘元素處於平衡狀態。

但需要註意的是,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患有甲亢的病人不要吃海帶。孕婦、乳母不宜吃過多海帶,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循環進入胎(嬰)兒體內,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三、玉米配豌豆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豌豆味甘,具有調和脾胃、利腸、利水的功效;它還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可使皮膚柔嫩光滑;其中的粗纖維還能預防直腸癌

玉米和豌豆搭配在一起,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價值。因為不同食物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不同,玉米中賴氨酸含量低,與含賴氨酸高的豌豆混合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將玉米與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沒過它們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許精鹽、味精、幾粒花椒,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後,在炒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蔥花爆香,放入已準備好的玉米和豌豆,加鹽、味精炒熟即可。

四、魚配豆腐

營養學傢經研究發現,在大豆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魚脂肪中含有名為二十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具有使血流更順暢、流動不易凝聚、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魚肉中含有的牛黃酸成分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豆腐和魚搭配著吃,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被大大強化瞭。

需要提示的是,做魚燒豆腐或魚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都更加誘人。

五、豬肝配柿子椒

對貧血的人群及兒童青少年來說,補血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和瘦肉。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但是很多膳食因素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的吸收必須由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的復合物,其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

而豬肝搭配柿子椒正是一舉多得,因為柿子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0克柿子椒中維生素C含量為72毫克,是菠菜的2.3倍、西紅柿的4倍。同時柿子椒中的膳食纖維素能促進食物中膽固醇排泄。還有,柿子椒和豬肝同熘炒,其中富含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能夠完全被吸收利用。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二、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後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三、站著吃飯

醫學傢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松之故。

四、吃飯說話

傳統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在一些保健專傢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裡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欲,還可興奮中樞神經,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於最佳消化狀態。

五、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苦味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苦瓜、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六、營養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七、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物質是膽堿,它存在於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8款滋補湯喝出紅潤彈力肌

1、蟹味菇玉米排骨湯

原料:排骨、玉米、蟹味菇、小油菜、枸杞、生薑。

做法:排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過冷水;玉米洗凈切段,蟹味菇洗凈,排骨、玉米、蟹味菇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1個半小時。再加入蟹味菇和枸杞繼續小火煮半個小時。最後加入小油菜煮兩分鐘,調入少許鹽即可。

功效:滋補秋躁,潤肺養顏。

2、羅漢果白菜幹湯

原料:羅漢果、白菜幹、瘦肉。

做法:清水將羅漢果、白菜幹洗凈,豬肉洗凈切片,一起放入煲中,武火30分鐘,文火1小時。

功效: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3、木瓜花生排骨湯

原料:木瓜、花生、排骨、蜜棗、生薑。

做法:排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過冷水;木瓜切塊,花生蜜棗洗凈,排骨花生蜜棗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開15分鐘,小火2小時,放入木瓜煲30分鐘。

功效:清熱潤燥、美容。

4、百合蜜棗豬肺湯

原料:豬肺、白杏仁、百合、蜜棗。

做法:豬肺洗凈切件,杏仁、百合、蜜棗洗凈,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武火煲開,文火3小時。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幹燥天氣最適宜。

5、魚頭川芎湯

原料:川芎、鳙魚頭,瘦肉、白芷、白芍、圓肉。

做法:魚頭切開洗凈淤血,所有洗凈材料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2小時。

功效:祛頭風、用腦過度。

6、鯉魚烏豆湯

原料:鯉魚一條約、烏豆、紅棗、陳皮。

做法:魚洗凈瀝幹水,稍煎香;烏豆用鍋爆炒過即倒清水,鏟起置清水中洗凈撈起豆衣不要,紅棗去核洗凈,陳皮浸軟刮瓢洗凈,先清水滾開放入所有材料煲開後,慢火煲約3小時即可。

功效:溫腎,補中益氣。

7、青紅蘿卜豬舌湯

原料:豬舌一條約、青蘿卜、紅蘿卜、蜜棗、陳皮。

做法:豬舌用開水燙過,刮去舌苔洗凈,青、紅蘿卜去皮洗凈切角塊,陳皮浸軟刮瓢洗凈,先清水滾開放入青、紅蘿卜、陳皮、蜜棗煲1小時,加入豬舌再煲至豬舌夠稔為止調味。

功效:秋冬季節合時湯水。

8、五味子人參豬腦湯

原料:豬腦、人參、麥冬、五味子、枸杞子、生薑。

做法:將豬腦和人參、麥冬、五味子、枸杞子和生薑分別洗凈,一起放進燉盅內,加適量的開水,燉盅加蓋後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養陰滋補。

餐桌上6大營養全能王

蘑菇

美國人把蘑菇譽為“上帝的食物”,日本人認為蘑菇位於“植物食品的頂峰”……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糖。

1.蘑菇是維生素D的唯一植物性來源。美國生化與微生物學學會研究發現,吃鮮蘑菇前把它放在陽光下曬一曬,其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堪比膳食補充劑。

2.蘑菇還有“維生素A寶庫”之稱,因為它富含胡蘿卜素,攝入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3.蘑菇也是防癌、抗癌高手,尤其是香菇中富含香菇多糖,可有效提高人體抑制惡性腫瘤的能力。

提醒:泡幹香菇時,時間不要過久,20~40分鐘為佳,否則香味和營養會流失。

南瓜

秋天正是吃南瓜的好時節。南瓜含有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膳食纖維、氨基酸、多糖,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1.南瓜中富含的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有效保護視力,促進骨骼發育,維護皮膚健康。

2.南瓜是一種高鈣、高鉀、低鈉食物,利於防治骨質疏松和高血壓。

3.南瓜中的鉻可促進胰島素分泌,高纖維可以延緩小腸對糖的吸收,因此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4.南瓜中的果膠有極強的吸附性,能清除人體內的有害物質,提高人體免疫力,還可以促進潰瘍愈合。

5.食用南瓜還可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少食量、控制體重,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

6.常吃南瓜還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保護前列腺,抗癌,促進睡眠。

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優先選擇嫩南瓜。如果想用南瓜當主食,每天不要超過一頓主食的量。

紅薯

紅薯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冠軍蔬菜”。紅薯營養價值較高,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據美國農業部國傢營養數據庫統計,一個中等大小的紅薯能滿足人體每日對維生素A需求量的400%,對維生素C需求量的37%,對維生素B6需求量的16%……

1.紅薯的最大特點是含有豐富和優良的膳食纖維,利於腸胃蠕動,能預防便秘。

2.紅薯是絕對的“高鉀低鈉”之王。美國《預防》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紅薯等富鉀食物可將中風風險降低20%。

3.紅薯還能抗癌。紅薯曾榮登日本國傢癌癥研究中心公佈的“抗癌蔬菜排行榜”榜首。

4.日本東京大學對130種食物的功效進行研究後發現,紅薯抑制膽固醇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

5.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白皮紅薯提取物後,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改善,利於控制血糖。

6.紅薯中含有豐富的黏蛋白,對養護關節有一定好處。鈣、鎂含量較多,能防治骨質疏松癥。

提醒:最好不要生吃紅薯;烹飪方法上以蒸煮為宜,別油炸;不要一次吃太多,應部分替代主食;不要空腹吃,容易泛酸、燒心。

西蘭花

日本研究表明,西蘭花平均營養價值名列第一,是一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的蔬菜。比如,其中礦物質成分就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

1.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所化驗分析,每100克西蘭花可食部分所含維生素C高達110毫克,是番茄的5倍;所含維生素B、胡蘿卜素、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高於白菜花、甘藍和白菜。

2.西蘭花還富含維生素K。研究表明,維生素K不但與凝血功能有關,還有益於骨骼健康。

3.作為十字花科蔬菜的一員,西蘭花富含多種抗癌、降脂成分,有防過敏、抗氧化、護心等功效。

提醒:烹飪西蘭花時,加熱過度會破壞活性物質“硫代葡萄糖苷”,使防癌效果大大降低,所以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清蒸、涼拌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