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瞭老年癡呆後,記憶力會減退,而且會喪失行動能力。因此,老年癡呆癥對老人健康的影響會非常大。專傢提示對於老人來說,預防老年癡呆很有必要,這是防治疾病的關鍵。那麼,老人如何做才能預防老年癡呆發生呢?下面為大傢介紹一下預防老年癡呆十個妙招。我們一起看看吧。

老年癡呆癥出現的癥狀表現

簡單說來是“四不”:一是記不住事,主要表現為近記憶減退,患者通常對早年的事情記得清楚,剛才說的話卻忘得一幹二凈;二是算不清數,日常生活中很小的賬目算不清或不會算;三是認不得路,離傢稍遠就會找不到傢;四是說不清話,患者思維貧乏,言語單調,有時自言自語,反復訴說某件事情。

老年性癡呆典型癥狀有記憶力、抽象思維、定向力等方面障礙。老年性癡呆在早、中期多無神經系統局灶性體征,晚期則可出現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病變體征,如病理反射、肌強直、行動遲緩、步態異常等,到後來發展到不主動進食,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多因感染等嚴重並發癥而死亡。老年性癡呆平均病程8~10年。

盡管老年性癡呆目前還不能被治愈,但是通過藥物、心理等治療手段還是能夠達到改善癥狀、延緩病情進展的目的。所以,一旦發現老年人出現癡呆信號,應立即及早去醫院就醫,通過對其進行全面評估,進行必要的早期幹預,控制癡呆進展。

預防老年癡呆十個妙招

第一,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一天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動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都要均衡攝取。多吃健腦食物如:核桃、芝麻、蓮子、松子、黃花菜、花生、大棗、山楂、魚、蛋類、大豆、木耳、山藥等。

第二,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做深呼吸可讓腦部充分吸氧,讓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癡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癡呆。抽煙不隻會造成腦血管性癡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險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生活習慣病。早發現、早治療。

第五,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癡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

第六,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註意力,防止記憶力減退。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

第七,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第八,隨時對人付出關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第九,保持年輕的心,適當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過於深沉、消極、唉聲嘆氣,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高齡者常須面對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經驗,很多人因而得瞭憂鬱癥,使免疫機能降低,沒有食欲和體力,甚至長期臥床。

導致老年癡呆的原因有哪些

1.腦變性疾病: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有許多種,最為多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在老年前期發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癡呆。其發病緩慢,為逐漸進展的進行性癡呆。除此之外,還有皮克病、廷頓舞蹈病性癡呆、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癡呆等等。後面的這些癡呆都比較少見。

2. 腦血管病:最常見的有多發性腦梗死性癡呆,是由於一系列多次的輕微腦缺血發作,多次積累造成腦實質性梗死所引起。此外,還有皮質下血管性癡呆、急性發作性腦血管性癡呆,可以在一系列腦出血、腦栓塞引起的腦卒中之後迅速發展成癡呆,少數也可由一次大面積的腦梗死引起。總之,腦血管病也是老年癡呆較為常見的病因。

3. 遺傳因素:國內外許多研究都證明,老年癡呆患者的後代有更多機會患上此病。但是,其遺傳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認為是顯性基因遺傳;有人則認為是隱性基因遺傳;也有人認為是多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且遺傳作用可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突變所制約,以致中斷其遺傳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認為老年呆屬非遺傳性疾病,如血管性癡呆與遺傳無直接關系。

4.內分泌疾患: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癥都可能引起癡呆。

5.營養及代謝障礙:由於營養及代謝障礙造成瞭腦組織及其功能受損而導致癡呆。如各種臟器引起的腦病,像腎性腦病,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引起腦的缺血、缺氧,可以導致癡呆;其他如肝性腦病、肺性腦病等都可導致癡呆。營養嚴重缺乏,如維生素B1、B12以及煙酸、葉酸缺乏癥均可導致癡呆。糖尿病及高脂血癥都可引起大、中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小血管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可引起腦梗死及腦出血,導致血管性癡呆。

6. 腫瘤:惡性腫瘤引起代謝紊亂可導致癡呆,腦腫瘤也可直接損傷腦組織導致癡呆。

7.藥物及其他物質中毒:酗酒、慢性灑精中毒者引起的老年癡呆並不少見,中是還沒有被人們所認識。長期接觸鋁、汞、金、銀、砷及鉛等,防護不善,引起慢性中毒後可以導致癡呆。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常見的導致急性癡呆的原因之一。

8. 艾滋病:艾滋病是導致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目前已知老年患艾滋病早期即可出現進行性癡呆,並已證明是中樞神經系統可以直接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9. 梅毒:梅毒螺旋體可以侵犯大腦,產生精神和神經癥狀,最後導致麻痹以及日益加重的智力減退和個性變化,即所謂的麻痹性癡呆。

10.其他:腦外傷、癲癇的持續發作,以及正常壓力腦積水等原因均可引起老年癡呆。此外,老年長期情緒抑鬱、離群獨居、喪偶、文盲、低語言水平、缺乏體力及腦力鍛煉等,也可加快腦衰老的進程,誘發老年癡呆。

哪些中藥可治療老年癡呆

1、黃芪:有免疫增強和免疫調節作用。可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環和腦的灌流量。黃芪中含有鋅等微量元素對防治老年癡呆有一定作用。

2、黃精:補脾益氣,滋腎填精,養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老年癡呆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筋骨軟弱,食少口幹等癥。還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防治動脈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等。

3、人參:人參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勞、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調節神經系統和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改善中老年人的微循環,提高記憶、學習能力。常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老年癡呆,尤其適用於心脾氣血兩虛癥,或兼肺氣虧虛、神疲乏力、虛咳喘促、自汗暴脫等癥。發熱感冒、咳嗽痰多、心肝火旺、濕熱蘊阻、食滯不化者慎用。

4、川芎:川芎可擴張腦血管,改善腦的血管灌註。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對外周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可持久地降低血壓。常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老年癡呆,對氣滯血瘀,阻滯腦絡者尤其適宜。

5、枸杞子: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老年癡呆肝腎虧虛癥,兼有虛勞咳嗽、心煩消渴等癥。

6、肉蓯蓉:適宜治療各種老年癡呆及肝腎虧虛偏於陽虛,兼有腰膝酸冷、頭昏耳鳴、腸燥便秘等癥的病人。陰虛火旺、實熱便秘、大便溏泄、痰濕積者忌用。

7、冬蟲夏草:具有補腎益肺、益氣養腦等功效。尤其適用於老年癡呆病,也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預防血管硬化。

8、石菖蒲:有改善記憶能力、擴張血管、降壓等作用。常用於治療老年癡呆病,對痰濁阻閉腦絡癥尤其適宜。

老年癡呆出現後的檢查

1、神經心理學測驗: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癥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癥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癥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癥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復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癡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癡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癥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癡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癥、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癡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包括血鈣、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癥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

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癡呆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癡呆診斷可信度。

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癡呆的鑒別診斷。

淀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癡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淀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94%,特異性為83%~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癡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傢族性早發型AD中占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