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老年人口迅速增長,老年人已成為藥品市場的最大消費人群。據統計,老年人消費的處方藥品占23%~40%,非處方藥品占40%~50%。專傢指出,由於老年人用藥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在劑量和用法上都應加以註意。那麼老人用藥要註意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老人用藥的五個原則。

老年人吃藥不可一把吞

一直都有高血壓的王老先生前段時間突然出現胃出血,醫生找瞭很久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他把幾種藥物“一把吞”,造成不良反應。王老先生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前不久因為有點發燒,所以老伴讓他服用佈洛芬,結果中午他把阿司匹林、佈洛芬還有一種感冒藥一起放進嘴、吞下肚,不到下午,這些藥物就在他的胃腸中起反應瞭,出現便血,診斷為消化道出血。

事實上,像王老先生一樣,喜歡吃藥“一把吞”的人不在少數。據報道,美國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老年人,同時服用5種或更多的處方藥、非處方藥和保健品。65歲以上的美國老人中,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被送進急診室的超過瞭17.5萬人。對此,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張亞同說,中國老年人混合用藥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一把吞”的確會帶來很多隱患。中國住院老人中同時有3至4種並發疾病者占50%以上。張亞同藥師說:“由於多種慢性病纏身,老人們經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無形中就增加瞭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尤其是經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不要與治療心腦血管的銀杏葉制劑和抗凝血藥物華法林一起服用,否則會增加出血危險。阿司匹林與抗炎鎮痛藥如佈洛芬也不能一起吃,因為會有胃腸道出血的風險。

老年人吃藥除瞭避免“一把吞”,還要註意用藥數量、用藥劑量和時間。老年人同時用藥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藥物以下的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專傢指出,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藥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藥數目。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藥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藥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一般使用成人藥量的3/4。另外,老年人服藥更要講究擇時原則,就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藥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藥時間進行治療。例如心絞痛患者,變異型心絞痛多在 0點~ 6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6點~12點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

當懷疑藥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藥一段時間。老年人用藥期間,一旦發生新的癥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癥狀,都應考慮藥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暫停用藥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幹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

老人吃藥正確順序及註意事項

1、先明確診斷,後確定治療

當發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找醫生明確診斷,而後根據病情參考醫生建議,確定治療方案。不可自己想當然亂用藥,否則易導致藥不對癥及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2、先食療,後藥療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食療後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後選擇用藥物治療。

3、先外用,後內服

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可先用外用藥解毒、消腫,萬不得已再內服消炎藥。

4、先用口服藥,後用註射藥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註射針劑,以為用註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註射針劑時藥物會直接通過血液流向全身,進入心臟,危及血管壁和心臟。

5、先用中藥,後用西藥

中藥多屬於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要比西藥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兒,一般情況下,最好是先服中藥進行調理。

6、先用老藥,後用新藥

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湧現,一般來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於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經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老藥,確實需要使用新藥、特藥時也要慎重。

老人什麼時間吃藥最好

1、哮喘用藥:

哮喘多在凌晨發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減壓藥:

晚上臨睡前不宜服用分別早上7點、下午2點和晚上7點服用,早晚兩次的用藥量應適當比下午少。

3、降膽固醇藥:

宜在睡前服用。肝臟合成膽固醇峰期多發生在夜間,晚餐後服藥有助於提高療效。

4、降糖藥:

晚上臨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點用藥,作用強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對胰島素最敏感,這時註射胰島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類藥:

早上7點一次性給藥療效最好。

6、助消化藥:

前者促進消化液分泌、後者使之充分與食物混合宜在飯前或飯後5分鐘服用。

7、強心藥:

心臟病患者對西地蘭、洋地黃、地高辛等藥物在凌晨時最為敏感,此時藥物作用比其他時間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老人服藥一次不要超過4種

每種藥物對身體的反應、影響都是不同的,如果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而不註意時間的話,很容易讓多種藥物發生反應,不僅沒有效果,可能還會增加毒性。而老人身體的吸收、代謝和排泄等功能減退,所以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

因此,老年人在服用藥物時,應遵循簡單的原則,一次最多不要超過4種,並且不同藥物服用時間最好有1至2小時的間隔。

如果老人有多種疾病需要用藥,可以根據病情先重後輕的原則合理用藥,待病情得以控制後,再服用其他的藥物;遵循減量的原則,一般老人的服用量是成人量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要超過成人量的四分之三。如阿莫西林膠囊,成人每次服用2至3粒,老人服用時就應減量到每次1至2粒;不要重復服用。

一些中成藥,如重感靈中加入瞭西藥撲爾敏的成分,這和一些感冒藥的成分是相同的,因此,不能重復服用;遵醫囑服藥。老人的疾病以慢性病居多,藥物都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服藥時都有最小劑量和最大劑量,服藥前一定要問清楚用量,切不可擅自調量。

這類的藥物也不可隨意停用,如高血壓等疾病,不能隨意停藥,否則會加重病情;不能隨意更換藥物。如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但不同的藥物對腎臟的影響效果不一樣,因此,不能自行更換藥物品種,應咨詢醫生。

老人用藥應遵循五個原則

1.受益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藥適應癥,另外還要保證用藥的受益/風險比大於1。即便有適應癥但用藥的受益/風險比小於1時,就不應給予藥物治療。

2.五種藥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藥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藥物以下的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要明確治療目標,抓住主要矛盾、選擇主要藥物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藥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藥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藥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藥物原則。

盡量選擇一箭雙雕的藥物,比如應用p阻滯劑或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和心絞痛。使用a阻滯劑治療高血壓和前列腺增生,可以減少用藥數目。另外,要重視非藥物療法,這仍然是有效的基礎治療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飲食療法,輕型高血壓可通過限鈉、運動、減肥等治療,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纖維食物、加強腹肌鍛煉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無需用藥。

3.小劑量原則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藥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藥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由於現在尚缺乏針對老年人劑量的調整指南。因此,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態、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指數、蛋白結合率等情況具體分析,能用較小劑量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沒有必要使用大劑量。

應註意的是,也並非保持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藥物類型有關。對於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藥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為瞭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而對於其他大多數藥物來說,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開始用藥階段,即開始用藥就從小劑量(成年人劑量的1/5~1/4)開始,緩慢增量。以獲得更大療效和更小副作用為準則,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劑量。

4.擇時原則

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藥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藥時間進行治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發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常在夜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高峰在上午);藥代動力學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藥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藥效學也有晝夜節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於下午)。

舉例來說,抗心絞痛藥物的有效時間應能覆蓋心絞痛發作的高峰時段。變異型心絞痛多在零點到六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上午6時到1 2時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

5.暫停用藥原則

當懷疑藥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藥一段時間。在老人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生新的癥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癥狀,都應考慮藥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對於服藥的老年人出現新癥狀,停藥受益明顯多於加藥受益。所以暫停用藥原則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幹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