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物質主要在小腸吸收,而吸收後的殘渣進入大腸,與此同時腸道菌群就與殘渣一起在大腸生存。關於這些腸道菌群的構成是怎麼樣的?人體的腸道的微生態平衡是什麼,怎麼維持,意義何在?有哪些食物是腸道益生菌鐘愛的呢?針對這些大傢關心的問題我們逐一的來瞭解瞭解吧。

清淡飲食調整腸胃

清淡食物配粗糧

吃瞭幾天的大魚大肉,專傢建議,節後幾天的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要註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多喝粥和湯,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小米粥、面條湯、疙瘩湯等,不妨配點咸菜,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休息調整。

光吃粗糧也確實餓得慌,不如來點又好吃又助消化的東西吃,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小麥粉搟出來的餃子皮含有豐富的纖維質,餡又包含多種蔬菜,再加上使用蒸、煮之類的烹調手法,自然不用擔心油脂,一舉多得。

多喝開水解油膩

節日裡,每頓飯菜都少不瞭油膩,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脂肪攝入量過高的情況。利用兩三天時間,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強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多喝開水,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如果嫌開水沒有味道,那麼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吃水果平衡消化

節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點,多吃自然苦瞭腸胃。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而甜點吃得過多也會導致脾虛生濕,造成虛濕積滯,引發腹瀉。要調整節日裡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

橙汁和木瓜就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它們都有去熱滯的作用,這兩天不妨多喝幾杯橙汁,或吃木瓜,不過要在吃完飯1—2小時後再喝,否則吃飽後立即喝,隻會加重胃部負擔。此外,不妨買點銀花、菊花、木棉花,加點蜜棗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還能平衡消化功能。

甜食吃多瞭,容易引發胸悶、腹瀉、胃口呆滯、手腳不溫等癥狀,舌苔還容易呈白色。多吃些蘋果和番石榴可以慢慢減輕這些癥狀,吃適量的番石榴或喝半杯番石榴汁能有效控制腹瀉,而蘋果帶皮吃同樣也有止瀉作用。

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每天暴飲暴食,吃得很多很飽,自以為補充瞭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其實不然,很多膳食纖維都在你的大魚大肉中流失瞭。

專傢說,這幾天要特別註意膳食纖維的補充。膳食纖維之所以容易不足,是因為攝取的新鮮蔬果不足,再加上節日期間運動量減少,會出現便秘或排泄不順的情況,所以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少吃肉,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

一日三餐最好用素食慢慢調節,早餐是一定要吃菜的,像生菜、芥菜、胡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最好當主食來吃,這些攝取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纖維多的蔬菜能和大量的肉、魚、蛋類取得營養的均衡,還具有調理腸胃的意義。

五式瑜伽調節腸道菌群

我們的腸道不健康瞭很有可能是因為腸道菌群出現瞭問題,所以,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健康,成瞭我們首要解決的健康問題,怎麼辦呢?建議大傢多做一些體育鍛煉,比如說,通過有些瑜伽動作的練習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健康問題。

下面就是具體的瑜伽動作分解,大傢為瞭健康來學習一下吧!

五式瑜伽調節腸道菌群

動作一:摩天式直立

摩天式直立,兩腳與肩同寬。吸氣時雙臂慢慢高舉過頭部伸直,雙手交叉,轉動手腕,掌心向上。

呼氣時,雙臂帶動上身慢慢彎下,直到身體與地面平行。再次吸氣,雙手慢慢舉起,呼氣時雙手分開,在體側落下。

動作二:風吹樹式直立動作

首先,呈直立姿勢。

雙腳並攏,兩臂放在身體兩側。

吸氣時,雙手慢慢高舉過頭部,在頭頂合掌,同時提起腳後跟。呼氣時,上身從腰部彎曲,傾向右側。

保持幾秒,吸氣時收正。呼氣向左,吸氣時收正。

動作三:腰部旋轉動作

放松全身,輕呼吸。

腰部旋轉式直,雙腳分開,略小於肩寬。

吸氣,兩臂高舉過頭,雙手交叉;轉動手腕,掌心向上。

呼氣,雙臂帶著上身慢慢彎下,直到身體與地面平行;兩眼註視兩手。

吸氣時,雙手帶動身體盡量轉向右方,呼氣時將則盡量轉向左方。

動作四:俯臥動作

蛇扭轉式俯臥地上,手掌著地,平放在胸膛兩側的地板上。

吸氣,雙手撐地抬起身體,直至兩臂完全伸直。呼氣保持一會。

吸氣,頭帶動身體轉向右側,呼氣時,眼睛看著左腳跟。保持幾秒鐘。吸氣,頭帶動身體轉向左方,呼氣時看著右腳跟。

身體條件較好的人,可以試著看自己的背部。

動作五:下蹲動作

腹部按摩功蹲下,兩手放在兩膝上。彎曲左膝,將膝蓋置於地上。

吸氣時將身體轉向右方,呼氣把下巴放在肩頭上,雙眼註視身後。

傷胃的五種喝湯方式

一:喜歡喝剛煲好的熱湯

剛煲好的湯往往很燙,而很多人卻偏偏喜歡喝這種很燙的湯,認為喝進去更暖胃暖身。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隻能忍受60度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消化道黏膜惡變,因此50度以下的湯更適宜。

二:喝湯去“渣”

有人做過試驗,用魚、雞、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隻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說,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湯裡。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

三:湯泡飯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後便於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濕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於將飯泡軟瞭,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咽,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瞭,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瞭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四:愛喝“獨味湯”

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鮮味極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濃湯”,仍會缺少若幹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因此,提倡用幾種動物與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湯,不但可使鮮味互相疊加,也使營養更全面。

五:飯後才喝湯

這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因為最後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勢必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確的吃法是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先潤滑一下,以減少幹硬食品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並促進消化腺分泌。

腸胃不好先管住嘴

1、炸雞塊

當你將食物放在面裡,然後油炸,這樣是在把它變成一種傷害消化道的食物。

油炸的食物難免是油膩並且高脂肪的,兩者都對腹部有害。

2、辛辣食物

辣椒如紅辣椒或者賈拉普辣椒,都能夠給食物增添精彩的辣,但同時也會擾亂食道。結果是會有一陣燒心的感覺,就如你吃進去的感覺一樣。

3、巧克力

單純吃巧克力並不是引起問題的源頭,而是在於持過量的巧克力。一小塊的巧克力是可以的。

4、柑橘類果汁

這種酸性的飲料會擾亂消化道,刺激敏感神經發熱等,感覺就像胃酸倒流,但實際上隻是一種幹擾而已。

5、薯蓉

如奶油般的薯蓉,容易入口,難怪可以登上“最舒服的食物”的前列。

但如果你是糖類過敏的人士,則不會覺得舒服瞭,因為裡面添加瞭牛奶和很多的奶油等。自己在傢制作無糖德薯蓉可以減低其影響。

6、生洋蔥

洋蔥和蒜頭、韭蔥和青蔥等的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植物基化合物。其中有些具有可以保護心臟的功能,但有一些可能會引起腹痛。

7、雪糕

如果你是乳糖過敏的人士則一定要禁食雪糕。臃腫、痙攣等都是讓你遠離這些奶制品的警告。

8、西蘭花和生包心菜

這些富含纖維素和營養素的蔬菜毫無疑問十分健康,但它們會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9、豆類

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也能引起胃痛等問題。因為分解豆類需要的酶隻能在腹部的細菌中找到,但如果你沒有保持吃豆類的習慣,腹部可能沒有足夠的酶去消化豆類。

腸道最喜歡四種食物

1.大蒜。大蒜不僅有助益生菌的生長,而且還有助抗擊“不友好”的腸道細菌。

2.韭菜。韭菜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和類黃酮,而且含有大量的錳。錳有助生成消化酶,而且產生大量維生素A,有助腸道內壁修復。

3.胡蘿卜。胡蘿卜有益腸道健康,因為其含有阿拉伯半乳糖,它是一種天然益生元(有利益生菌生長)。

4.薑黃。薑黃是天然的抗炎食品,有助腸道修復,促進益生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