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明,註意好不讓自己出現脫水的現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白內障這種常見的眼部疾病。由於近年來白內障的患病人群越來越多,大傢對白內障的預防方法也都比較關心。白內障的預防工作要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那麼,預防白內障有什麼關鍵點?我們一起看看吧。

白內障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先天性白內障

又叫發育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多為靜止型,可伴有遺傳性疾病,有內生性與外生性兩類,內生性者與胎兒發育障礙有關,外生性者是母體或胎兒的全身病變對晶狀體造成損害所致,先天性白內障分為前極白內障,後極白內障,繞核性白內障及全白內障。

2、後天性白內障

出生後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營養代謝異常,中毒,變性及外傷等原因所致的晶狀體混濁,分為6種:

①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又叫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多見於4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多,與多因素相關,如老年代謝緩慢發生退行性病變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日光長期照射,內分泌紊亂,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根據初發混濁的位置可分為核性與皮質性兩大類。

②並發性白內障(並發於其他眼病)。

③外傷性白內障。

④代謝性白內障。

⑤放射性白內障。

⑥藥物及中毒性白內障。

預防白內障有什麼關鍵點

1.戴深色眼鏡:接受太陽光紫外線照射時間越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者指出,外出時戴有簷帽或深色眼鏡,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線照射量大大減少。60歲以後視力下降的老年,如戴上黃褐色太陽鏡,就可以防止視力進一步減退和預防白內障的發生。

2.預防脫水:在發生脫水情況下,體內液體正常代謝紊亂,就會產生一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害晶狀體,導致白內障發生,而對已有白內障患者,脫水可使病情加劇。因此,一旦遇到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嘔吐,或在高溫條件下大量出汗,都應及時補充液體,一般情況下,隻需喝白開水、茶水即可。

3.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約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隨著年齡的增長,營養吸收功能與代謝機能逐漸減退,晶狀體營養不良,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導致白內障發生。維生素C還能減弱光線和氧對晶狀體的損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

白內障術後的註意要點

1.手術當天回病室時,要求患者放松,仰頭,頭略抬高,平臥,不可震動頭部。

2.術後進軟食,如粥、蛋羹、面條、面片一天,然後給予含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不得吃帶有刺激性(大蔥、大蒜、辣椒、煙、酒)骨刺難易咀嚼的硬性食物。有高血壓病病史的給予低鹽飲食,(做菜時盡量少放鹽),有糖尿病史的除瞭給予降糖的藥物控制血糖外,同時也要嚴格控制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

3.保持術後大小便通暢,術後8小時不能自行排尿必須引起註意,應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消除他的緊張情緒,或采取引尿幫助排尿,術後三天無便者,給予通便處理,常用開塞露、塞腸、或口服中藥,並囑咐患者不要用力排便及多吃粗纖維食物。

4.觀察瞭解手術後的疼痛,若患者反映頭痛,術眼劇痛,異物感,同時伴有心煩、惡心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白內障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一般檢查

(一) 視力:視力檢查實際上是中心視力檢查,即瞭解視網膜黃斑中心凹及其相應系統功能。由於晶狀體是僅次於角膜的重要屈光介質,晶狀體病變會直接影響視網膜成像的質與量。現代眼科由於手術技巧與儀器的進展,臨床視力檢查結果往往作為晶狀體病手術的重要參考。如世界衛生組織從群體防治的角度考慮將晶狀體混濁並矯正視力在0.5以下才納入白內障診斷范圍。

(二) 散瞳檢查:晶狀體位於虹膜後,暴露於瞳孔區的僅僅晶狀體中央部分,因此小瞳孔不能瞭解晶狀體的全貌,必須進行散瞳檢查(對老年人有青光眼傾向者應在散瞳前後測量眼壓並做相應處理)。

(三) 斜照法:聚焦手電筒成45度投照於晶狀體,於正面觀察晶狀體是否有混濁,混濁的形態和部位。通過虹膜與晶狀體周邊表面的投影寬窄可以瞭解晶狀體周邊表面於虹膜的間隙是否變寬,從而判斷是否存在晶狀體半脫位。在無晶狀體眼和脫位范圍較大的病人可以看到虹膜震顫。晶狀體明顯混濁至不透明時斜照的虹膜在晶狀體表面的投射寬窄說明晶狀體前皮質混濁的程度。

(四) 澈照法:直接檢眼鏡距離角膜約10cm將屈光度置於+8D-+10D,正常可見瞳孔內呈紅色均勻一致的反光,若晶狀體混濁時可見紅光背景有暗影,其形態和晶狀體混濁形態一致。用澈照法可以鑒別晶狀體硬化與混濁,晶狀體硬化沒有明確的暗影。在晶狀體脫位時可見月牙型暗影甚至可以看到眼底。

裂隙燈檢查:

(一)概述:裂隙燈檢查法是應用裂隙燈角膜顯微鏡以投射光線的不同角度和寬窄,焦點或彌散方法經角膜顯微鏡觀察晶狀體的光學特性,從而對晶狀體的位置,病變情況作出判斷。一般檢查越是近軸位的部位投射角度越小如15-30度,周邊部則可達45-60度。

(二)晶狀體裂隙燈檢查常用方法

1.彌散照明法:將裂隙燈的光源開大呈彌漫光斑投向角膜晶狀體,通過透明的角膜可以看到晶狀體的全貌。檢查晶狀體有無移位,有無明確的斑點狀或楔形混濁,晶狀體表面是否光潔一致等。但不能明確晶狀體各層較細微的改變。

2.直接焦點照明法:將投射光線的焦點和角膜顯微鏡的焦點調至完全一至,這是檢查晶狀體的重要方法,其中可分寬光帶照射和窄光帶照射。

(1)寬光帶照射:將照射光線呈較寬的光帶(如1-2mm),主要用來觀察晶狀體周邊前表面與瞳孔位置的關系。其間隙是否有不同,相應的晶狀體前面的虹膜有無顫動。觀察晶狀體表面及前皮質的光學特性。

(2)窄光帶照射:將光帶調的很窄(如0.4mm),此時晶狀體各層的光反射帶上的細小改變就可以反映出來,病變定位較寬光帶明確。因為晶狀體厚4-5mm,所以檢查時必須焦點從晶狀體前囊開始順序向後至後囊逐層觀察。並且從顳側至鼻側連續觀察各光學切面才能對檢查的晶狀體有一個全面的印象。在實際檢查中往往寬窄光帶結合可以得到一個明確的晶狀體病變位置、形態甚至性質。

3.間接焦點斜照法:將焦點照射光線放在需要觀察部位的側方,利用其間接光反射可以看到並非完混濁但折光有改變的病變,如水隙、空泡及輕微的混濁。

4.後映光照射法:將照射光線通過被觀察部位的後方,通過其後的反射光線來觀察較細微的直接焦點照射法不易發現的改變,如晶狀體後囊下的混濁、後發障、前囊膜色素、微小混濁等。

5. 鏡面反光照射法:將晶狀體囊膜作為鏡面反光區,當照射光投射角等於反射角時可看到晶狀體囊的鏡面反光。晶狀體囊膜組織不均勻則鏡面反光出現相應的反射與折射。如正常晶狀體的前囊可看到鯊魚皮樣反光。

白內障會引發什麼疾病

(1)對於切口滲漏引起的淺前房,多主張重新縫合切口;如果程度較輕,可通過加壓包紮術眼,有時淺前房可以恢復,如果脈絡膜脫離伴有切口滲漏時應重新縫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脈絡膜脫離范圍較大,脫離區後鞏膜切開引流可加速眼壓的恢復和脈絡膜脫離復位;如脫離范圍較小,無明顯的切口滲漏,可加強抗炎,加壓包紮數天後脫離多能逐漸消失,在瞳孔阻滯的早期可用強的散瞳劑,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減輕炎癥或全身用高滲劑,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溝通前後房的交通,虹膜切開術可達到此目的,YAG激光進行周邊虹膜切開則更為簡便。

(2)由於角膜內皮的損害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瞭持續性角膜水腫,角膜光學性恢復有賴於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對於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過高滲劑,配軟性接觸鏡或去除病變區的上皮細胞層後用結膜瓣遮蓋來緩解癥狀,術中應避免器械和人工晶體接觸角膜內皮,使用粘彈劑保護角膜內皮,避免長時間沖洗前房;術後盡快處理玻璃體及其他組織與角膜內皮的接觸,均可在較大程度上減少術後持續性角膜水腫的發生。

(3)少量前房積血一般數天內自然吸收,積血充滿前房伴高眼壓則應立即進行前房沖洗,玻璃體積血少量時多能吸收,大量時應進行後段玻璃體切除術,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療效果不好,預後較差,一經診斷,應立即切除病變區切口附近的深層鞏膜,並冷凍受累區角膜後面的增生上皮組織,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凍或切除受累的睫狀體,為確保玻璃體不與角膜粘連還應進行前段玻璃體切除,術後的葡萄膜炎一般應用皮質類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劑及散瞳劑等藥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時尋找病因,進行病因治療。

(4)白內障術後一旦懷疑眼內炎,應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體進行細菌或真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用玻璃體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體,並向玻璃體腔,靜脈和球結膜下註射抗生素,術後青光眼的治療應局部和全身進行降壓處理的同時進行病因治療,人工晶狀體位置異常保守治療無效時一般均采取手術復位,必要時將人工晶狀體取出或更換人工晶狀體,YA G激光囊膜切開術是治療後囊膜混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體,激光切開時應避免損傷人工晶體;此外,也可用穿刺刀從睫狀體平坦部進入眼內,將混濁及增厚的中央部後囊膜切開,對視網膜並發癥,如黃斑囊樣水腫可應用消炎痛,皮質類固醇,而視網膜脫離者當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