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女性的日常生活。以下介紹一些能有效治療痛經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自測你是幾級痛經

(1)茶療法:

痛經茶:由香附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組成。凡因外受寒濕、氣血不足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月經前或行經時小腹隱痛、時感脹滿,或時感小腹陰冷,待熱則舒者,可取上藥研碎成末,以沸水沖泡代茶,每日2劑,連服3-5天。本茶方溫經、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調經茶:由當歸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組成。凡經行腹痛,月經量少而不暢者,可取上藥研碎後,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煎煮,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服5天。本茶方補血、調經、止痛作用強。

活血茶:由紅花5克,檀香5克,綠茶1克,赤砂糖5克組成。凡月經量少,小腹脹痛,經色紫暗有塊者,可先將紅花、檀香研碎後與綠茶稍加煎煮,加入赤砂糖後飲服,每日1-2劑,連服3-5天,全方性味偏於甘溫,具有顯顯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月季花茶:由月季花10克、紅茶1.5克,赤砂糖25克組成。凡月經前1-2日或經期微有小腹脹滿隱痛,經量較少者,可在月經來潮前3-4天取本茶劑,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服;連續服用1周左右,往往可收到理想的療效。

備附9克,烏藥9克,元胡9克,肉桂3克,細辛3克,共研粗末,水泡代茶飲。用於寒濕凝滯痛經。

(2)食療法:

益母膏:經前後腹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於行經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兩次,早晚空腹吃。

生薑:經痛有寒性癥狀,如四肢發冷,面青唇白時,可用生薑加紅糖煎服。

玉簪花:無論何種痛經,可用玉簪花20克,紅糖25克,煮雞蛋3枚吃,每日一次。

牡丹花根:月經不調又有痛經者,可用紅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鱉魚:常食鱉魚治痛經,對散散瘀塊有效。中醫書上介紹痛經淤血的藥方,用鱉很多,但進服時,須按病情配合其它藥品,所以需由醫生診斷處方,才能適合病情,收到功效。

(3)外治法:

月經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調為糊狀,等分2。取膠佈2塊,將胡椒粉糊置於膠佈中,貼雙側湧泉穴,按摩10分鐘。

經前3天內每晚用雙手重疊,掌心向下壓於小腹正中,作逆時針旋轉揉摩10分鐘,同時從小腹至臍部反推30-50次。

用艾葉50克,胡椒10克,陳皮20克,焙黃為末,加白酒少許,紗佈裹,睡前放於臍下3寸處(關元穴),上壓熱水袋,具暖腎濕經止痛之效。

臨睡前將雙手心反壓於雙側腎俞穴位上,立即會感到暖烘烘的,然後仰臥10餘分鐘,雙手輕輕顫抖、揉按,達溫腎調經止痛之功效。

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藥共研細末,用黃酒適量熱敷於臍部;宜用膠佈固定,冷後可再炒熨敷,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本法治寒濕凝滯痛經。

鼻嗅法:取川芎、草烏、香附各0.5克,研末,絹包塞入兩側鼻腔10-20分鐘,即可止痛;持續10分鐘後將藥取出,一般1-3次即可。

發泡法:取臺麝0.3克,置臍部,上蓋槐樹白皮炙,臍部可起一泡,現在即愈。

食鹽250克—500克、蔥白250克、生薑200克(切碎),上藥共烘熱,裝佈袋中,溫熨下腹部,用於寒濕凝滯的痛經。

王不留行放在香桂活血膏上貼三陰交、關元、氣海,每日換1次,經前2-3天感到略有隱痛即貼;對部分患者有預防作用。

緩解痛經的最有效療法

(1)茶療法:

痛經茶:由香附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組成。凡因外受寒濕、氣血不足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月經前或行經時小腹隱痛、時感脹滿,或時感小腹陰冷,待熱則舒者,可取上藥研碎成末,以沸水沖泡代茶,每日2劑,連服3-5天。本茶方溫經、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調經茶:由當歸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組成。凡經行腹痛,月經量少而不暢者,可取上藥研碎後,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煎煮,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服5天。本茶方補血、調經、止痛作用強。

活血茶:由紅花5克,檀香5克,綠茶1克,赤砂糖5克組成。凡月經量少,小腹脹痛,經色紫暗有塊者,可先將紅花、檀香研碎後與綠茶稍加煎煮,加入赤砂糖後飲服,每日1-2劑,連服3-5天,全方性味偏於甘溫,具有顯顯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月季花茶:由月季花10克、紅茶1.5克,赤砂糖25克組成。凡月經前1-2日或經期微有小腹脹滿隱痛,經量較少者,可在月經來潮前3-4天取本茶劑,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服;連續服用1周左右,往往可收到理想的療效。

備附9克,烏藥9克,元胡9克,肉桂3克,細辛3克,共研粗末,水泡代茶飲。用於寒濕凝滯痛經。

(2)食療法:

益母膏:經前後腹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於行經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兩次,早晚空腹吃。

生薑:經痛有寒性癥狀,如四肢發冷,面青唇白時,可用生薑加紅糖煎服。

玉簪花:無論何種痛經,可用玉簪花20克,紅糖25克,煮雞蛋3枚吃,每日一次。

牡丹花根:月經不調又有痛經者,可用紅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鱉魚:常食鱉魚治痛經,對散散瘀塊有效。中醫書上介紹痛經淤血的藥方,用鱉很多,但進服時,須按病情配合其它藥品,所以需由醫生診斷處方,才能適合病情,收到功效。

(3)外治法:

月經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調為糊狀,等分2。取膠佈2塊,將胡椒粉糊置於膠佈中,貼雙側湧泉穴,按摩10分鐘。

經前3天內每晚用雙手重疊,掌心向下壓於小腹正中,作逆時針旋轉揉摩10分鐘,同時從小腹至臍部反推30-50次。

用艾葉50克,胡椒10克,陳皮20克,焙黃為末,加白酒少許,紗佈裹,睡前放於臍下3寸處(關元穴),上壓熱水袋,具暖腎濕經止痛之效。

臨睡前將雙手心反壓於雙側腎俞穴位上,立即會感到暖烘烘的,然後仰臥10餘分鐘,雙手輕輕顫抖、揉按,達溫腎調經止痛之功效。

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藥共研細末,用黃酒適量熱敷於臍部;宜用膠佈固定,冷後可再炒熨敷,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本法治寒濕凝滯痛經。

鼻嗅法:取川芎、草烏、香附各0.5克,研末,絹包塞入兩側鼻腔10-20分鐘,即可止痛;持續10分鐘後將藥取出,一般1-3次即可。

發泡法:取臺麝0.3克,置臍部,上蓋槐樹白皮炙,臍部可起一泡,現在即愈。

食鹽250克—500克、蔥白250克、生薑200克(切碎),上藥共烘熱,裝佈袋中,溫熨下腹部,用於寒濕凝滯的痛經。

王不留行放在香桂活血膏上貼三陰交、關元、氣海,每日換1次,經前2-3天感到略有隱痛即貼;對部分患者有預防作用。

教你按摩穴位緩解痛經

1、三陰交穴

按揉三陰交: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2、太沖穴

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

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3、子宮穴

點揉子宮穴: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宮穴位於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按壓血海穴能夠緩解月經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7款養生茶趕走痛經

一、紅棗玫瑰花茶

材料:玫瑰花10克,紅棗5克。

做法:

1、將玫瑰花用清水略微沖洗。紅棗洗凈後去核,從中間斷開。

2、將玫瑰花和紅棗一起放入杯中,用煮沸的開水沖泡。

3、蓋上杯蓋,悶5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本品對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先期有較好的作用。

二、山楂桂枝紅糖湯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

做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溫經通脈,化淤止痛。主治婦女寒性痛經癥。

三、薑糖茶

材料:老薑15公克,紅糖10克,水800ml。

做法:將老薑切片、紅糖入鍋中,加800ml水煮,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當茶飲,早、中、晚溫服。每日1劑,3日為1療程,病情緩解即停用。

功效:疏散風寒、溫中散寒。適用於感受風寒、生理期經痛。

四、益母草紅糖茶

材料:益母草1錢,香附1錢,紅糖、水各適量。

做法:先將材料放入滾水中,小火煮10至20分鐘,再加入紅糖調味。也可以放入保溫杯中,沖熱水燜30分鐘。

功效:紅糖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對月經調理有提供營養幫助。益母草可以使血氣順暢,經血排得更幹凈,香附能調經止痛,對生理期的調理有不錯的功效。

五、桂圓紅棗茶

材料:桂圓肉、紅棗、冰糖各適量。

做法:

1、先將紅棗清洗一下,放到已註水的鍋子或茶壺中,用中火煮個十幾分種。

2、然後可以用筷子輕戳紅棗,確定已經煮軟瞭,再加入桂圓肉和冰糖就可以瞭,糖化關火。

功效:在生理期的時候,可以當作飲料喝,熱熱的茶,可以減緩痛經的疼痛程度。

六、當歸川芎茶

材料:當歸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

做法:取上藥研碎後,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煎煮,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服5天。

功效:當歸是女性養生必不可少的藥材,本茶方補血調經止痛作用強。適用於經行腹痛,月經量少而不暢者。

七、香附烏藥茶

材料:香附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

做法:取上藥研碎成末,以沸水沖泡代茶,每日2劑,連服3~5天。

功效:本茶方溫經理氣止痛作用較強。適用於因外受寒濕氣血不足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月經前或行經時小腹隱痛時感脹滿,或時感小腹陰冷,待熱則舒者。

協調全身解決痛經困擾

大腦

研究發現大腦緊張會降低人體對疼痛的忍受度,因此痛經的嚴重程度與大腦緊張度成正比。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更證實,大腦感受她人痛苦的區域與感受自己疼痛的區域相同,也就是說,見到她人痛經可能導致你的痛經加重。

建議:避開那正“痛”的人;看一部爆笑喜劇放松大腦。

分析:當我們全神貫註於影片時,體內產生大量內啡肽,能切斷疼痛信號,暫時止痛;一旦感到愉悅,身體更釋放出多巴胺,活化腦細胞膜發揮止痛功效。

雌激素

處於經期的女性,體內雌激素含量減至最低,對疼痛的忍受度也降至最低,使得經期的疼痛顯得比其他任何時期的疼痛更讓人難以忍受。

建議:利用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

分析:女性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和體內雌激素的多少密切相關,通過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能增加女性對疼痛的忍受度。

血管

疼痛導致交感神經緊張、引起血管收縮,而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又進而加重痛經,形成惡性循環。

建議:加熱身體。

分析:通過喝熱水、多穿衣服等方法加熱身體,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流、對抗子宮平滑肌收縮,進而減輕疼痛。實驗證實,加熱身體同時口服安慰劑的止痛效果可媲美口服止痛藥物,若在加熱身體的同時口服止痛藥則能將藥物起效時間提前一半。

子宮

經血若不能通暢地從子宮頸流出,而是瀦留在子宮內慢慢流出,就會造成盆腔瘀血,加重經期疼痛和腰背酸痛。

建議:保持頭低臀高姿勢。

分析:痛經時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這種頭低臀高的姿勢能改善子宮的後傾位置,方便經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減輕疼痛和腰背不適癥狀。

大腸

便秘引起的應激反應使消化道蠕動加快,刺激子宮緊張收縮,引發短時間的劇烈疼痛或加重痛經癥狀。

建議:飲食清淡易消化。

分析:攝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就可以避免因消化道劇烈蠕動而加重經期疼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