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女性朋友在搭公車,搭地鐵,辦公室,教室,甚至走在大街上,用手捂著自己的肚子,仿佛很痛苦的樣子,這都是由於女性的特殊時期引起的,天氣一轉涼,這種現象就更明顯瞭,有的美女朋友甚至痛得滿床滾,什麼也做不瞭,面色灰黃,仿若得瞭一場大病。那麼,痛經怎麼飲食調養?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關於痛經怎麼飲食調養

一、合理營養,補充維生素E類食品。合理營養的要求,主要是指食物中應該含有機體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素,它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和纖維素等七大營養素。維生素E有維持生殖器官正常機能和肌肉代謝的作用,其含量高的食物有谷胚、麥胚、蛋黃、豆、硬果、葉菜、花生油、香油等,痛經患者應多吃些此類食物。

二、根據痛經不同表現的辨證需要,分別給予溫通、順氣、化瘀、補虛的食品。寒凝氣滯、形寒怕冷者,應吃些溫經散寒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雀肉、雀蛋、海馬、栗子、荔枝、紅糖、生薑、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氣滯血瘀者,應吃些活血通氣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菠菜、香蔥、香菜、空心菜、生薑、胡蘿卜、枳實、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蘋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吃些補氣、補血、補腎之品,如雞、烏骨雞、雞血、豬瘦肉、豬肝、豬血、牛肝、羊肉、鹿血、蛋、奶、魚、鱔魚、鱉肉、海參、鯊魚、核桃仁、荔枝、桂圓、大棗、桑椹、枸杞子、山藥等。

三、可適當喝酒。酒類溫陽通脈、行氣散寒、適當喝些米酒、曲酒或酒釀等,可起散瘀緩痛的作用,對防治痛經有利。

痛經引發的危害

1、衰老:女性氣血失調,體內自由基異常活躍,其衰老年齡比正常女性總體提前5年。尤其是經期痛經女性總是面色灰暗、皮膚幹燥,容易形成色斑、痤瘡等面部問題的隱形禍首。

2、影響工作和學習:經期或其前後小腹疼痛難忍,坐臥不寧,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必須臥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乏力,嘔吐腹瀉,或肛門墜脹,采用止痛措施無明顯緩解。

3、不孕:如果是繼發性痛經,很有可能是一些婦科疾病引起的,如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慢性宮頸等,這些疾病可能會引起不yun。因此,如果女性有痛經的情況,不可小視,應該及時去檢查,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調養。

4、影響夫妻生活:痛經隻是子宮異常最明顯的外在表現。子宮異常還會使陰道內表層細胞數和分泌液逐漸減少,引起陰道萎縮、幹燥不適,產生痛苦的性生活不悅感。60%的痛經女性,婚後易出現性欲底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後盆腔酸漲感、子宮炎等癥狀,這直接導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女孩為什麼會痛經呢

大傢都知道痛經與排卵的月經周期有關。痛經的機制與前列腺素活性有關。痛經患者體內的前列腺素的含量高於沒有痛經的患者。前列腺素(PG)釋放增加:分泌期子宮內膜及血中PGF2a異常升高,誘發子宮肌收縮/產生痙攣性疼痛;同時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催產素是目前所知的一種最強烈的子宮收縮劑,通過催產素與其受體與G蛋白相耦聯後,激活磷脂酶C,通過細胞內的磷酸肌醇信號系統,誘導細胞質Ca2+濃度升高,導致子宮在分娩時強烈收縮。此外,催產素可能作用在子宮動脈,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在子宮動脈的收縮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除調節子宮的正常功能外,催產素可產生子宮暫時性缺血[4],這種機制亦可能參與原發痛經的發生。

其他研究證實增多的白細胞三烯與痛經相關。血管加壓素升高:晚黃體期雌激素水平高者,刺激垂體後葉釋放過量血管加壓素,引起子宮過度收縮。

精神因素可能也是痛經的原因之一,包括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女孩最好在月經初潮前能夠瞭解月經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由父母、老師或醫生來傳達。來自於學習或社會方面的焦慮情緒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同時,有報道約50%患者僅用安慰劑可緩解癥狀。

原發性痛經的高危因素常見的有:1.青春期;2.壓力性焦慮;3.體重指數30kg/㎡;4.與飲食紊亂相關的抑鬱;5.傢族史;6.初潮早;7.月經量過多;8.不規則子宮出血;9.未產婦;10.吸煙。

有一種方法治療痛經,是最自然的,就是生孩子,當然不排除特殊情況。快速解決痛經的話,一般喝紅糖水,配合暖水袋放在小肚子上,不建議吃止痛藥,是藥三分毒啊,而且很容易影響受孕跟將來的胎兒。

痛經有什麼辦法

1.一般治療

月經是女子發育漸趨成熟的一種生理現象,可能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小腹墜脹,輕微腰酸均屬正常范疇,當經血外流通暢,癥狀會很快消失。原發性痛經者隨著多次月經來潮或生育後癥狀自然消失,如在小腹疼痛時熱敷小腹部可使癥狀減輕。

2.藥物治療

(1)鎮痛、鎮靜、解痙藥 可抑制外周副交感神經系統等。

(2)口服避孕藥 避孕藥中的雌孕激素聯合治療,也可達到抑制排卵的目的,使痛經消失。

(3)前列腺素拮抗物 月經來潮前與來潮時每日肛塞1次可降低子宮活動力,減少子宮收縮頻率,使宮內壓力降低,疼痛明顯減輕,主要是可拮抗前列腺素的分泌。

女人痛經的癥狀有哪些

痛經又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月經疼痛, 又稱功能性痛經,常發生在月經刊潮或刊潮後不久,多見於未婚或未孕婦女,往往經生育後痛經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知子言粘膜下肌瘤等引起的月經疼痛。

痛經大多發生在月經前1一2日或月經來潮時,常為下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也放射至陰道、肛門及腰部,可同時件有惡心、嘔吐、尿頻、便秘或腹瀉等癥狀。腹痛可持續較長時間,偶可長達1一2日,經血排出通暢時疼痛消失。疼痛劇烈時可發生面色蒼白、手足冰涼、出冷汗,甚至昏尿。膜樣痛經的病人,一般在月經的第3—4日時疼痛最劇烈,膜狀物排出後疼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