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傳染病,全球HBV感染者約3.5 億,其中33% 感染者在中國[1].在我國,母嬰傳播是HBV 感染的主要途徑.近年來,許多學者在HBV 的母嬰傳播方面進行瞭大量的臨床研究,並取得瞭一定的進展,現綜述如下。那麼怎樣才能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

乙型肝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肝臟會影響人體全身,因肝功能受損,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腫,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失眠、多夢等乙肝癥狀。少數人還會有類似感冒的乙肝癥狀。

2.消化道癥狀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明顯的乙肝癥狀。

3.黃疸

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乙肝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會出現黃疸,皮膚、小便發黃,小便呈濃茶色等乙肝癥狀。

4.肝區疼痛

肝臟一般不會感覺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分佈,當乙肝惡化時,乙肝患者出現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等乙肝癥狀。

5.肝脾腫大

乙肝患者由於炎癥、充血、水腫、膽汁淤積,常有肝臟腫大等乙肝癥狀。

.6.手掌表現

不少乙肝患者會出現肝掌等乙肝癥狀。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會充血性發紅,兩手無名指第二指關節掌面有明顯的壓痛感等乙肝癥狀。

7.皮膚表現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稱肝病面容,這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形成的乙肝癥狀。同時,乙肝患者皮膚上還會出現蜘蛛痣等。

怎樣才能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

一、HBV 宮內感染與免疫耐受我國HBV 感染方式主要是母嬰傳播,而宮內感染是導致HBV 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 在正常情況下,胎盤中的滋養細胞與母體血液直接接觸,不僅為胎兒生長、發育提供營養物質,也是HBV 侵入胎盤的首要屏障。研究資料顯示,新生兒HBV 感染與其胎兒期的免疫耐受狀態有關.CD4+ Th 細胞屬於輔助/ 誘導性T 淋巴細胞,可分化為Th1 和Th2 細胞,分別介導兩種不同的免疫效應,Th1/Th2的平衡決定瞭免疫應答的有效性餘敏敏等報道HBV 感染的新生兒CD4+/CD8+T 淋巴細胞的比例呈明顯低下狀態[8].張恒輝等對HBV 陽性產婦臍帶血的樹突狀細胞(DC)進行瞭研究,結果顯示HBV 陽性產婦臍帶血的DC分泌白介素-12 (IL-12)的水平顯著低於健康孕婦[9].Moser 等研究表明,IL-12 是Th0 細胞向Th1 細胞分化的關鍵因子[10]. IL-12 含量低下,則不能有效拮抗微循環中的IL-4、IL-10的作用,致使Th0 細胞向Th1 分化障礙,使機體不能產生有效的細胞免疫應答,導致胎兒免疫耐受,說明CD4+Th細胞數量的減少和功能的降低是導致胎兒發生HBV 宮內感染的重要機制。

二、HBV 母嬰傳播的阻斷(一)母體傳播的免疫阻斷越波等研究顯示,妊娠期在無任何幹預措施的情況下,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 )陽性的孕婦,HBV母嬰傳播率為80.0% ~85.0%.針對母體免疫阻斷,目前80% ~90% 的相關文獻均采用傳統免疫阻斷法,即妊娠第28W 開始給予HBIG200IU 肌肉註射,1 次/四周,共3 次。劉式景等對采用傳統免疫方法的HBeAg 陽性孕婦所生產的新生兒追訪至12個月齡,結果顯示有17.5% 的新生兒存在HBV 阻斷失敗 ,所以針對HBeAg 陽性的孕婦,傳統免疫法還不足以有效地阻斷HBV 的母嬰傳播。 (二)HBIG強化免疫阻斷與作用機制針對HBV 感染孕婦的母嬰傳播阻斷,新近文獻主張於妊娠20W 開始給予HBIG ,並取得瞭良好的阻斷效果。韓國榮等於妊娠20W 給予HBIG,每四周肌肉註射一次,共5 次,可使HBV 阻斷成功率達到96.5%,其應用的理論基礎是妊娠20W 時,胎盤滋養細胞已經具有主動將母體IgG 型抗體轉運給胎兒的能力[13]. 早期應用HBIG,除直接中和病毒顆粒外,主要刺激母體的免疫系統,增強網狀內皮作用,活化巨噬細胞功能,促進機體T 細胞分化增殖,產生白介素-2(IL-2)和幹擾素,提高孕婦的細胞免疫功能,從而快速降低HBsAg 滴度和HBV DNA 載量,減少HBV 的侵襲能力,阻斷HBV對滋養細胞的感染,恢復胎盤屏障功能,減少HBV 的母嬰傳播機率。

(三)拉米夫定的母嬰阻斷實踐證實,HBV 活躍復制是母嬰傳播的高危因素。蘇關關和李凡文等分別對HBV DNA 陽性的孕婦於妊娠中期給予拉米夫定進行HBV母嬰傳播阻斷 ,取得瞭良好的阻斷效果。國內繆曉輝、陳成偉等學者就拉米夫定應用於HBV 母嬰阻斷的安全性方面提出瞭質疑,原因是拉米夫定屬於C 類藥,缺乏妊娠動物實驗資料,對人類胎兒的危害尚待明確.三、新生兒的免疫阻斷新生兒出生後立刻肌肉註射HBIG,除有效中和已侵入新生兒體內的 HBsAg 和病毒顆粒外,還能提高新生兒HBVac 接種的應答水平,延長保護性抗體的持續時間,激活補體系統、改善新生兒免疫耐受狀態,增強體液免疫而減少HBV 感染. 故此HBsAg 陽性的孕婦所生產的新生兒,出生後肌註HBIG 200IU已成為瞭臨床常規手段. 新生兒註射HBVac 的價值已得到公認,具有預防和阻斷HBV 感染的雙重作用.目前多采用標準免疫法,即0 、1 、6 月齡各給予HBVac10 μg 肌肉註射。但針對HBsAg 、HBeAg 雙陽性的孕婦,韓國榮等主張宜加大HBVac 劑量或增加註射次數,以有效提高免疫成功率。母嬰聯合免疫是目前阻斷HBV 母嬰傳播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方案。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將有更有效、更安全的HBV 母嬰阻斷方法的出現,在我國不久的將來,可使自然人口的HBV 感染率有望大幅度下降。

乙肝攜帶者需警惕肝癌找上門

從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預防肝癌)的三步曲,影響著每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敏感神經。傅彪、陳毅飛......這些明星肝癌(預防肝癌)病例的媒體披露,使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兩個字:殘酷!

但是,實實在在的預防行動卻是每一個攜帶者都可以采取的,隻是其中的大部分人還存有一舉轉陰的幻想。。。多少年過去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肝、養肝、預防肝癌,才能真正受益!所幸的是,專傢們已經高度重視瞭肝癌的預防,北京一些大醫院已經建立瞭專門的預防肝癌門診。

據肝病專傢介紹,目前我國約有1.2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丙型肝炎流行率也高於亞洲地區平均水平。據統計,大多數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及50%―85%的急性丙肝患者將發展成慢性肝炎。我國現有慢性肝炎病人3000萬,其中一部分逐步發展成為肝硬化、原發性肝癌。我國肝癌患者總體5年生存率為2.7%。全國每年死於肝臟病的患者約為50萬,其中約30萬是原發性肝癌,肝癌死亡率居我國腫瘤死因第二位。

專傢說,肝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為肝臟是個很“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待到有癥狀確診時已多為中、晚期。此外,90%的原發性肝癌由肝硬化發展而成,這些病人即使早期發現,大多也難以耐受手術治療;即使肝功能比較好,能耐受肝癌根治手術,術後5年復發率也高達60%以上。此外,經觀察發現,9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澳抗陽性)存在輕度肝臟病變。臺灣學者經長期觀察還發現,在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中,肝癌發生的危險性比澳抗陰性者高約200 倍;澳抗陽性且肝硬化的男性病人中,發生肝癌的高危性是陰性無肝硬化者的1000倍。因此專傢呼籲:對肝癌高危人群加強預防,並提醒慢性肝炎患者、有肝癌傢族史者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無論有無不適癥狀,都應盡早積極預防,以防發展為肝癌。

乙肝患者結婚後需註意的事項

乙肝患者結婚雙方都是應該有所註意的,健康者應提前檢查乙肝表面抗體,對於未接種過乙肝疫苗且為陰性的應及時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對於乙肝抗體滴度小於10,不能達到所謂的抵禦乙肝病毒能力時,應需要加強接種。不論是健康人還是乙肝患者對此都不可掉以輕心。

想必我們大傢都知道乙肝是屬於一種傳染性疾病。乙肝患者方結婚前應註意進行全面檢查,通過肝功、乙肝病毒DNA、影像學檢查等指標,以綜合而全面地瞭解自身的病情,對於伴有異常情況的應及時查明原因,進行針對且適宜的治療,當然對於病情較嚴重的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結婚為宜,以免因結婚過於勞累而不利於疾病的治療與恢復。還有就是以免將疾病傳染給下一代,減少對後代的影響。

由於乙肝的發病率不斷的上升,人們更應該做好預防措施。與乙肝患者結婚雙方在性生活上應有所註意與防護,避免血液接觸的可能,註意個人衛生,並且婚後性生活不宜過於激烈、頻繁,適度為宜,總之,雙方在婚前婚後都有所註意對雙方的健康及乙肝病毒的防禦都是很有益的。隻要大傢做好日常的預防措施,就會有效的避免病菌的侵害。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會感染乙肝嗎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會感染乙肝嗎?專傢指出,乙肝主要通過母嬰傳染、血液傳染、性接觸傳染及日常密切接觸傳染,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飯、共用餐具是不會被傳染的。

但是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健康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牙齦出血的現象,此時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過破損的傷口進入人體,進而造成乙肝傳染。因此,為瞭避免傳染,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飯時,餐具要分開使用。

由此可見,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也有可能會被傳染,所以為瞭安全起見,專傢建議你極好去正規的肝病醫院,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查,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沒有感染,且體內沒有乙肝保護性抗體,需要及時註射乙肝疫苗,致使體內產生抗體,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預防乙肝的傳染。如果感染上瞭乙肝,也不必過於恐慌,積極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乙肝病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