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現時代由於人們性意思的開放,艾滋病的患病率大大提高,人們談“艾”色變,母嬰傳播就是艾滋病的一種傳播方式,那麼如何預防艾滋病的母嬰傳播?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如何預防艾滋病的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一大途徑,預防母嬰傳播,可以:

婚前體檢應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婚後雙方應恪守對婚姻的承諾,珍愛生命。

已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產婦,應及時到醫院咨詢和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母嬰阻斷治療。

對於已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產婦,應盡量選擇剖腹產,如果選擇自然分娩,那麼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盡量避免人工破膜、使用抬頭吸引器助娩等可能增加傳播危險的操作。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產的嬰兒,無論其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是否是陽性,都應盡量避免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幾率

6周到6個月大的嬰兒如果單純使用母乳喂養,那麼從母親身上感染艾滋病的幾率隻有 4%,但那些在母乳之外還食用配方奶或其他動物奶的嬰兒,被傳染的幾率則要增加1倍,而那些還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兒,受感染的幾率幾乎增加10倍。

科學傢們解釋說,這是由於固體食物中含有更多更復雜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以破壞嬰兒的胃壁,使艾滋病病毒更輕易從其中穿過。

他們說,在發達國傢裡,由於使用瞭抗逆轉錄酶療法,再加上科學喂養和有力的醫療保障,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將病毒傳染給嬰兒的幾率已經從過去的 25%降低到不到2%。但這些方法在發展中國傢並不能得到普及,因此,科學傢們認為,在發展中國傢裡大力推廣母乳喂養,不失為一個預防艾滋病傳播的好方法。

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真相

由母親垂直傳播的兒童艾滋病最早在1982年報道。這種傳播可能發生在宮腔內,也可能發生於分娩過程中和產後哺乳時通過含有HIV的母乳傳給嬰兒。

HIV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有研究證明可從妊娠8周流產的胎兒分離出HIV。母親對胎兒的傳播率的大小決定母親感染HIV的發展階段和免疫功能狀況,如T4淋巴細胞數等。胎兒在子宮內感染HIV後,將影響胚胎發育,易出現流產,或胎兒一出生已發展為艾滋病。胎兒在子宮內被HIV感染的時間越早,越容易發生流產或影響胎兒的發育。胎兒出生後出現艾滋病相關癥狀越早,其生存時間越短。在贊比亞恩多拉兒科醫院,1989-1993年間共治療265例新生兒HIV/AIDS患者,其中86%在出生後的前3周發病,包括敗血癥、支氣管炎、深度黃疸和皮膚損害,74、5%在出生後3個月內死亡。在出生後1個月內發病的新生兒,一般生存不超過6個月。

艾滋母嬰傳播的方式有哪些

一、產道感染: 一些STD雖不能經胎盤傳染,但胎兒通過產道時,可以發生感染, 例如新生兒淋菌性眼炎、非淋菌性嬰兒結膜炎,新生兒肺炎等。HIV亦可經孕婦產道感染胎兒。

二、產後感染: 產後哺乳和母嬰間密切接觸可引起嬰兒感染。如果母親為HIV感染者,通過食入含HIV的乳汁可致嬰兒受染。

三、胎內感染: 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等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造成胎內感染。胎兒感染一般發生在妊娠4個月以後。艾滋病病毒可穿過絨毛羊膜進入羊膜腔,進而通過胎兒吞食羊膜液經腸道感染,或直接經粘膜感染, 或者病毒穿過胎盤合胞體滋養層經血感染。梅毒經胎盤感染可引起胎兒流產、早產、死胎或出生後死亡,即使嬰兒存活,也常出現畸形、智力低下等疾病。單純皰疹病毒胎傳可引起胎兒死亡、流產、畸形、腦炎、宮內發育遲緩、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

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在國內外的進展

國內母嬰阻斷逐步推進是在2000年以後。隨著國傢“四免一關懷”政策出臺,其中包含瞭母嬰阻斷的免費政策,即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免費母嬰阻斷藥物及嬰兒檢測試劑,大大降低瞭母嬰垂直傳播的概率。有資料提示,在未采取幹預措施的情況下,我國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區的艾滋病母嬰傳播率為 35%左右,與一些發展中國傢情況相類似,明顯高於西方發達國傢15-25%的傳播水平,經規范應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采取安全助產、人工 喂養等綜合措施後,母嬰傳播率可下降至2-5%,接近發達國傢水平。同時,隨著國傢宣傳和媒體傳播,HIV母嬰阻斷關註度顯著提高,逐漸受到感染者和醫務人員的重視,門診接待咨詢和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盡管目前已采取各種方式來阻斷HIV的母嬰傳播,但仍不能完全阻斷其傳播,目前雖已提倡對孕婦進行HIV檢查,但由於檢查費用等問題,在許多貧窮的發展中國傢還難以將抗-HIV檢測作為常規措施,而母嬰傳播在這些國傢中又十分嚴重。許多感染HIV的孕婦應用聯合抗病毒治療,其胎兒可能會受到多種藥物的影響,發生線粒體功能損害、神經系統疾病等。此外,剖宮產雖可降低HIV母嬰傳播,但感染HIV婦女有較高的術後病死率,尤其在不發達國傢。而且,一些母嬰阻斷技術,如HIV洗精術等,受到經濟及倫理因素的影響,在國內還未開展。所以,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母嬰傳播幾率,同時盡可能地保護孕婦和嬰兒的健康,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