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作為一種中樞性運動障礙,給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瞭沉重的負擔,因此,及時治療腦癱尤為重要,希望大傢能夠細心地閱讀,並找尋適合您孩子的治療方法。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並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下面就為大傢詳細介紹腦癱的治療方法。

腦癱患者的日常護理有哪些

1.日常生活護理: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註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後脫。要註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這是腦癱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之一。

2.皮膚護理: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臥床,側臥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盡量減少臥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這是腦癱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之一。

3.飲食護理:需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獨立進食困難兒應進行飲食訓練,在喂食時,切勿在患兒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喂食時應保持患兒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進食可致異物吸入。要讓患兒學習進食動作,盡早脫離他人喂食的境地。如患兒進食的熱量無法保證,可進行鼻飼,這是腦癱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之一。

4.功能訓練:癱瘓患兒大腦病損是靜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陷並非永遠固定不變。若不及時治療,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同時還會造成肌腱攣縮,骨、關節畸形,進而加重瞭智力障礙。嬰幼兒腦組織可塑性大、代償能力強,若康復治療措施恰當,可獲最佳效果。對癱瘓的肢體應保持功能位,並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促進肌肉、關節活動和改善肌張力。還可配合推拿、按摩、針刺及理療。嚴重肢體畸形者5歲後可考慮手術矯形。對伴有語言障礙的患兒,應按正常小兒語言發育的規律進行訓練,尤其0—6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平時要給患兒豐富的語言刺激,鼓勵患兒發聲、矯正發聲異常,並持之以恒地進行語言訓練,以增強患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勢力,這是腦癱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之一。

腦癱找準治療方法很關鍵

一、物理治療

通過增加關節活動度,調整肌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力量和耐力等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術包括:體位性治療、軟組織牽伸、調整肌張力技術、功能性主動活動強化訓練、肌力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調控制、物理因子輔助治療理療等等。

二、作業治療

作業治療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支具和輔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環境設施的簡單改造等等。

三、矯形器的應用

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異常活動、提高穩定性、協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矯形器的應用關鍵在於根據患兒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佩帶時期和類型,因此,應由康復醫師、治療師和矯形師共同商榷決定。

四、言語治療

由醫師和言語治療師評定後,根據不同言語障礙類型進行治療,如下頜、口唇、舌肌、軟腭等運動控制訓練,以及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

五、心理行為治療

腦癱患兒有時伴發異常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自閉、多動、情緒不穩等癥狀。健康的傢庭環境,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盡早進行心理行為幹預是防治心理行為疾患的關鍵。

六、傢庭訓練計劃

治療師應為患兒及其傢長制定傢庭訓練計劃。該計劃重點應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繼發殘損方面,但是對於特別嚴重的患兒,易化護理及減輕傢庭負擔應是主要目標。通常包括:對患兒病情的瞭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針對性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訓練;痙攣肌的牽伸治療;功能性主動活動的強化訓練;輔助用具如矯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輪椅的使用等等。

七、特殊教育

小兒康復治療還應包含針對不同智力水平的特殊教育,因此,建立融醫療、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機構,是為患兒提供全面的連續性服務的很好模式。

腦癱的診斷檢查有哪些

1、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指肌肉處於一種逐年逐月變得無力的狀況。這種患兒占癱瘓兒童的2.86%左右,大多由遺傳因素造成,常常在3~5 歲時出現早期癥狀,動作顯得笨拙、遲緩,或由於腳無法放平而開始踮著腳走路,易摔跤。隨後幾年內,病情逐漸惡化,出現肌肉無力,最終變得無法行走,亦會出現關節的攣縮或畸形等。在體檢時,腱反射不易引出,沒有病理性反射。常見的早期表現為:患兒從地上爬起時,常需用手撐在大腿上才能站起。

2、小兒麻痹癥。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所致,發病年齡主要是在8~24個月的嬰兒,發生癱瘓的肢體多見於下肢,其膝腱反射或其他腱反射皆減弱或消失。此種癱瘓表現為弛緩型。另外此癥一般不影響患兒的智力、思維、感覺系統,亦不會加重。

3、先天性肌弛緩。患兒生後即有明顯的肌力低下、無力、深反射減弱或消失。平時常易並發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時誤診為肌張力低下型腦性癱瘓,但後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4、進行性脊肌萎縮癥。嬰兒型脊肌萎縮癥,於嬰兒期起病,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肉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呼吸道感染。肌肉活檢可助確診。

5、腦發育畸形。腦容易發生種種畸形,也可和顏面、臟器等畸形屏時發生。其中,狹顱癥患兒的頭顱比同齡兒小,大腦亦相應小,表現為重度智力低下和痙攣型四時癱 並常常並發癲癇。腦畸形通常以智能低下為主,時而並發腦性癱瘓,通過CT可以確診。

腦癱吃什麼好

1、容易消化吸收,並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選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同時還要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專傢指出: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以及增強食欲,同時維生素D還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比較常見的如米飯、面食、饅頭、粥、還有就是粉為食物,專傢指出,過多的雜食是會影響患者食欲的,這種現象會造成營養障礙。

3、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等,專傢指出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人類的大便通暢,如小孩子,可以把菜剁爛,做成菜肉包子、以及菜肉餃子、菜泥、菜湯,一定要教育孩子養成吃蔬菜的習慣。

4、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情況下,是早、午、以及晚各進食一次,對於有條件的人們,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一次點心,這樣可以增加食欲。

5、每日都要去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讓陽光照射皮膚,可增進食欲,以及幫助吸收。

腦癱的原因有哪些

腦性癱瘓的病因復雜,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後者又分為出生前、圍生期及出生後病因等,許多患兒找不到明確的病因。

1、出生前病因。包括胚胎期腦發育畸形、先天性腦積水、母親妊娠早期重癥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嚴重營養缺乏、外傷、中毒(如妊娠毒血癥)及放射線照射等,遺傳因素在發病中的作用不明顯。

2、圍生期病因。病例分析表明,早產是腦性癱瘓的確定病因。分娩時間過長、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羊水堵塞及胎糞吸入等所致胎兒腦缺氧,難產或過期嬰兒產程過長,產鉗損傷及顱內出血等均是常見的圍生期病因。母子血型不合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如血清未結合膽紅素>340μmol/L可能發展為膽紅素腦病而引起大腦性癱瘓。

3、出生後病因。包括各種感染、外傷、中毒、顱內出血及重癥窒息等。腦性癱瘓的高危因素包括母親產前患癲癇、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毒血癥等,妊娠末期3個月內出血事件,產期宮縮無力、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及臀位產等,嬰兒早產、出生體重低等。國內腦性癱瘓多發生於早產、出生體重低、產時缺氧窒息及產後黃疸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