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角度來看,胃病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實證,一類是虛證。實證患者病情來勢較急,癥狀較重,但治療後預後較好,不容易反復;虛證患者一般病程較長,癥狀不一定很嚴重,但容易反復且難以痊愈。在臨床上,多數“老胃病”就屬於虛證。那麼中醫專傢對老胃病的飲食建議有哪些?

常按足三裡能治胃病嗎

合谷止牙痛

人們早就有“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的俗語,可見牙痛對人的影響不小。合谷穴是治牙痛的要穴,中醫有“面口合谷收”的說法,即指面部和與口有關的疾病,可以使用合谷穴來治療。合谷穴位於手臂第一、第二掌骨之間,患者可將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就是此穴。可采用拇指點按、按揉合谷穴的方法止牙痛,操作持續3~5分鐘,要做到均勻有力,使局部產生酸脹感,並向周圍或上肢放射;或用市售的中藥艾條點燃,距離皮膚2~3厘米,熏烤合谷穴,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對於各種牙病如齲齒、牙齦炎、冠周炎等引起的牙痛,均有緩解作用。但頑固性牙痛或不明原因的牙痛,即便癥狀緩解後,也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足三裡治胃病

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思是說人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賴於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應酬多,很多人生活起居和飲食不規律,吃生冷瓜果和不幹凈的食物,或暴飲暴食,都很容易導致胃部疾病,或使疾病纏綿難愈或容易復發。

足三裡是預防和治療胃病的有效穴位,它位於髕骨下緣3寸(患者可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即為3寸,下同),脛骨前嵴外一橫指(患者拇指指關節橫度)處(見圖2)。可采用拇指點按、按揉或艾條熏烤穴位的方法,每次3~5分鐘,一日數次即可。操作時要使穴位局部取得酸脹感,並向周圍放射,使用艾灸時註意不要燙傷皮膚。中醫把艾灸足三裡的保健作用比做每天吃一隻老母雞,說明它的效果非同一般。對於胃部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引起的疼痛、噯氣、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都有良好效果。

三陰交防痛經

痛經是困擾許多年輕女性的病痛,表現為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後小腹部疼痛,甚至痛連腰骶,難以忍受。長期使用止痛藥則容易形成依賴性,往往使得疼痛發作更加劇烈。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如果能在每次經期來臨前三天,采用拇指或掌根按揉或艾灸三陰交穴的辦法,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一直使用至月經第三天,則可有效防治痛經。按揉穴位時力量要連續均勻,艾灸時溫度要適中,均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並沿大腿內側向上放射、停止施術後感覺持續1~2分鐘為佳。對月經周期不規則的患者,可於經期的前三天運用此法緩解疼痛。

太陽穴解頭痛

頭痛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常見癥狀,對高血壓、感染性發熱性疾患、五官科疾病等引起的頭痛,關鍵是治療原發病。而神經功能性頭痛每因勞累、緊張或用腦過度引發或加重,可使用點按或按揉太陽穴得到緩解。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向後約1寸(患者拇指指關節橫度即為1寸)處凹陷中,每次操作3~5分鐘。力量要適度,以局部有酸脹感並向眼周放射、不引起難以耐受的疼痛為度。此法有止痛醒神的功效,也能減輕因睡眠不足、用眼過度引起的頭部不適。

中醫專傢對老胃病的飲食建議

虛證的胃病患者胃痛一般不劇烈,以空腹或晚上疼痛為主,進食或飲水後疼痛可減輕,吃瞭生冷的東西容易出現胃痛反復或容易出現腹瀉等癥狀。因此,在飲食上要特別小心。

牛奶

牛奶富含蛋白質,呈弱堿性,進入胃中不僅可以中和胃酸,而且可以在胃的糜爛面或潰瘍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總的來說牛奶對胃是有保護作用的。但單純飲用牛奶作用不大,應加上淀粉類食物,因為進食後1小時左右胃酸分泌達到高峰,正常胃排空的時間約為2小時,胃酸可以和食物充分融合。單純喝牛奶,過瞭半小時,牛奶就已經消化吸收,已經排到小腸,而胃裡產生的胃酸來不及與牛奶中和,就隻能“自己消化自己”,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中醫專傢建議:胃病患者飲用牛奶時可同時進食淀粉類食物,例如面包、點心、饅頭、蘇打餅幹等,這樣可以延緩食物的排空時間,避免加重癥狀。

甜食

引起胃黏膜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胃酸,甜食進入胃中後經過發酵會變酸,會增加胃內的酸度,從而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傷。

中醫專傢建議:胃病患者尤其是以胃痛為主的患者,不主張吃甜食,但如果做菜放一些糖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一點糖所變成的酸很快會被食物所中和。

水果

水果不是甜就是酸,胃病患者是不是不能吃呢?陳延說,消化內科醫生的確不太建議胃病患者經常吃水果,對水果的限制主要是從胃酸的角度出發的。因為甜的東西會變酸,酸的東西更容易增加胃的酸度。

中醫專傢建議:在胃炎的急性期,尤其是以胃酸過多為主(表現為反酸、胃痛)的人,水果還是少吃為好。另外,水果以寒涼屬性居多,而慢性胃病患者體質多偏虛,也不宜多食用水果。

但對於萎縮性胃炎,胃酸不足,表現為消化不良、沒有胃口、胃脹者,進食一些水果則有益處。

粥、粉、面

沒有一種食物比粥更柔軟、更好吸收瞭,可是偏偏有胃病患者吃瞭白粥不舒服,甚至會出現反酸的情況。

粥中的淀粉質容易發酵而增加胃中酸度。

中醫專傢建議:喝粥是嶺南人的飲食習慣之一,因此,喜歡喝粥胃又不好的人,可以在粥中加一些肉類或皮蛋,緩解反酸的情況。其實,不僅是粥,凡是由米做的食物如米粉、沙河粉等食物都存在易造成胃酸增多的情況,因此胃病患者都不適合食用。

而面食略偏堿性,而且與粥、牛奶相比,排空時間較長,既易於消化,又不會反酸,因此,較適合胃病患者食用。

常吃9種食物易得胃病

1.西蘭花和卷心菜

西蘭花和卷心菜都是“十子花科”蔬菜中的佼佼者,不但富含大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

但即使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素,這些蔬菜也不能完全相信是健康的。因為高纖維的蔬菜能幫助撐大你的胃容量,容易導致腸胃內多餘的氣體累積。

2.巧克力

大量食用巧克力不但會帶來多餘的熱量,而且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人,都經歷過食用巧克力後帶來的難受刺激。這是因為巧克力會引起下食道括約肌的放松,使得胃酸回流,刺激食道及咽部。

3.柑橘汁

酸性飲料能夠刺激食道,使感覺神經受到刺激,刺激的部位就會變得紅腫。如果你早晨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喝下一大杯柑橘汁,就會提高胃腸內的酸性。如果此時你喝的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甜檸檬水,那就更要註意瞭,因為攝入過量的糖會造成腹瀉。

4.豆類

豆類在引起消化不良方面可謂聲名狼藉。豆類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蘇糖和棉子糖,被腸道細菌發酵,能分解產生一些氣體,進而引起打嗝、腸鳴、腹脹、腹痛等癥狀。嚴重消化性潰瘍病人不要食用豆制品,因為豆制品中嘌呤含量高,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

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也不要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5.生洋蔥

洋蔥、大蒜、韭菜裡面充滿瞭多種營養元素,它們對健康大有裨益,比如保護心臟,但是它們也會導致腸胃不適,比如脹氣、腹部絞痛等。但是通過烹飪似乎可以使引起腸胃不適的營養混合物不起壞的作用。

6.奶油土豆泥

土豆是低熱量、高蛋白、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被稱為理想的減肥食品。似乎沒有東西比一碗土豆泥更受人們歡迎的瞭。這就是為什麼當提到所謂的“方便食物”時,土豆泥總被列為榜首的原因。

但加有奶油或奶酪的土豆泥就沒有那麼想象中那麼好瞭。在美國,有3000~5000萬乳糖不耐受的人,但是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就不適合享用奶油土豆泥。這是因為,土豆泥裡加的牛奶、奶油或乳酪,會讓你的胃很難受。

7.冰激凌

沒有一種迅速的方法能測定你是不是乳糖不耐受,隻有等你坐下來吃一大碗的冰激凌才能知道。當你腹脹、腹部絞痛、脹氣時,這些身體的反應就是告訴你要遠離這些富含乳制品的食物。

像冰激凌、冰棍、冰冷飲料等生冷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就會影響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造成食物很難消化,容易損傷脾胃。吃的時候雖然美味無窮,但之後卻會導致食欲下降,也會刺激脾胃,形成腹脹、腹痛的惡性循環。

8.油炸食品

像炸雞塊、炸薯條之類的油炸食物不可避免是富含油脂和高脂肪的,而這兩種物質堆積在胃裡就會造成疾病。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很難消化。

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VIAGRA直銷官網營養學傢TaraGidus說:"如果你已經患有胃腸炎等方面的疾病,那麼尤其要註意少吃多油、多脂的油炸食品,否則會引起一些不適癥狀,比如反胃、腹瀉等。"

9.辛辣食物

紅辣椒或墨西哥胡椒能刺激食道的內壁,吃完後會有種令人討厭的心痛,並且增加胃的負擔。即使你想加一些酸奶油使它變涼,你仍然能獲得同樣的刺激。而且,加上酸奶油之類的東西反而會遭受其他的副作用。

胃病患者宜飲用的冬季養生湯

桂棗山藥湯

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後,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蘿卜羊肉湯

羊腩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薑、胡椒粉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紫蘇生薑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放在清水裡洗凈,然後去掉棗核,再把薑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薑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裡用大火煮,鍋開以後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後將紫蘇葉、薑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胡椒豬肚湯

白胡椒30至50粒,豬肚1個,食鹽、料酒、味精各少許。先將豬肚洗凈(可加鹽、醋並用開水燙洗),鍋內註水,豬肚塊(或絲)下鍋,加入白胡椒,煲兩個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湯可在飯前飲用。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有健胃養胃的功效。

4種胃病巧治療中藥偏方有絕招

1、寒邪客胃型:寒邪內客於胃,胃陽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氣機阻滯,臨床表現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溫痛減,喜熱飲,舌苔薄白,脈弦緊等。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輕者可局部溫熨,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薑12克,香附10克,蓽撥10克,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2、飲食停滯型: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致胃氣中阻,故出現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弦滑。應用消食導滯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2克,山楂15克,萊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枳實10克,連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3、肝氣犯胃型:肝主疏泄而喜條達,若情志不舒,則肝氣鬱結不得疏泄,橫逆犯胃而作痛,疼痛連脅,噯氣頻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脈弦。應用疏肝理氣何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鬱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肝胃鬱熱型: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幹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用疏肝泄熱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減:梔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陳皮6克,青皮10克,吳茱萸6克,黃連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