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質增生怎麼辦?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骨質增生怎麼辦呢?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頸椎骨質增生的運動療法

第一套:頸椎操:

預備動作:取坐位,全身放松,頸伸直,雙手自然交叉置於腿上。第一節:①頭正位。②頭低下至最大限度。③抬頭回到正位。4頭仰至最大限度。⑤恢復頭正位。第二節:①頭向左轉至最大限度。②頭回到正位。③頭向右轉至最大限度。4頭恢復正位。第三節:①頭正位。②頭向左轉,下頜盡量夠左肩。③頭回到正位。4頭向右轉,下頜盡量夠右肩。⑤頭恢復正位。

第二套:縮頸揉肩操:

預備動作:可坐位或站立,全身放松,雙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①聳肩縮頸,雙肩向前順時針揉動。②頸肩收回到中立位。③聳肩縮頸,雙肩向後逆時針揉動。4頸肩恢復到中立位。

第三套:頸椎“米”字操:

即以頭為筆頭,用頸作筆桿,按下述順序反復書寫“米”字,每次書寫5~10個“米”字。

準備動作同第一套。整套操連續做,不分節。具體書寫方法為:

①先寫一橫,頭盡量由左到右劃一橫線。②頭回到正位。③再寫一豎,頭盡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劃一豎線。4頭回到正位。⑤頭頸盡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後斜行劃線拉伸至右下45度。⑥頭回正位。⑦同法書寫米字右上點。⑧頭回正位。⑨頭頸盡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劃一撇。⑩頭頸回到正中位。11頭盡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劃一捺;12恢復頭頸正位。以上為一個“米”字。

這三套操,可活動頸椎關節和肩關節,保持關節的靈活度,鍛煉頸部肌群的伸縮功能,增強頸肌肌力,維系頸部軟組織的自然彈性,避免或松解粘連,糾正頸椎小關節的錯位,恢復或改善頸椎的生理力線平衡,增進頸椎的穩定性。有助於治療或預防頸椎病和頸性肩周炎。患者可酌情任選其中一套,或按順序三套一氣合成。但“米”字操動作較大,病情較重者,應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即可先做頭兩節,後做“米”字操。動作宜柔和,切忌用力過猛。這三節操,一般每天做1~2次,見縫插針,靈活安排運動時間,其運動量因人而異。一般以操後感覺頭、頸、肩輕快,舒適為度。持之以恒,必收良效。

頸椎骨質增生怎麼辦

1.藥物治療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註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3.牽引治療

“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後,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瞭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得頸椎骨質增生並發癥

頸椎骨質增生主要是發生在現代都市人身上,原因是工作時長時間伏案、低頭打字,容易引起頸肌疲勞,時間久瞭就引起頸椎損傷,在椎體邊緣出現血腫並逐漸骨 化形成骨刺,造成食管周圍炎癥或水腫,進食時有異物感,其特點是吞咽困難時輕時重,胸骨後產生燒灼感,並且引起並發癥如下。

1.吞咽障礙: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會產生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幹咳、胸悶等癥狀。

2.視力障礙: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

3.頸心綜合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

4.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

5.胸部疼痛: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

6.下肢癱瘓: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

7.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無後遺癥。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

頸椎骨質增生的按摩手法

一、用拇指點、壓或撥患者的合谷、陽池、曲池、風池等穴位1分鐘左右。

二、用食指、中指點或撥患側少海穴1分鐘,或者以第2、3、4指點、壓患側肩井穴1分鐘左右。

三、以中指或拇指輕輕點、壓患側缺盆穴1~2分鐘,或以雙手拇指點、撥風池穴1~2分鐘,或經中指點、壓患側腕骨穴l~2分鐘。

四、用雙手輕持捋兩側頸肌,用食、中、環三指向正中線撥患側頸肌2分鐘,撥健側頸肌1分鐘。

五、雙手十指交叉,用手掌根部向後夾提頸肌2分鐘,然後用手由肩至手反復按摩多次。

六、自我鍛煉活動頭頸部,前屈(盡量低頭)、後仰(盡量向後抬頭),左右轉動,左右旋轉,先健側,後患側。徐徐轉動,不可用力過猛,每個動作2分鐘左右。次數多少因人而宜。

頸椎骨質增生食療

偏方1:醋搓治骨刺

買一瓶山西老陳醋,用醋搓患處,搓熱後(越熱越好)用一光滑平坦的東西(瓶底也行)慢慢拍打骨刺處,這樣一日反復幾次,一瓶醋用不完就會好。

偏方2:蚯蚓白糖液

用法

活蚯蚓數條加白糖適量,使其化為粘液,塗抹患處,覆以幹凈白紙,紙外再包白佈,用暖水袋加熱至適量溫度,反復加熱,直至粘液燙幹為止。每天2次。此方治療骨質增生療效較佳。

偏方3

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醫用凡士林少許。

用法

將加山西老陳醋調成糊狀,然後混入少許制劑用凡士林調勻。隨即將配好的貼膏塗抹在患者增生部位,塗好後蓋上1層塑料紙再貼上紗佈,用寬膠佈將紗佈四周固封。2天換1次,10次為1療程。

療效

治療20例,其中頸椎骨質增生9例,肱骨外上踝骨質增生7例,腰椎骨質增生2例,腳跟骨質增生2例。經治療後自覺癥狀消失者13例,好轉者5例,有2例在敷中出現局部灼癢,起丘疹停止治療。治療次數最多18次,最少7次。

偏方4

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頸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懷牛膝各12克(亦適用於膝關節以下骨關節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顯可逐漸增至60克。若有腹瀉,可加炒白術15克、茯苓12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療效

治頸椎病85例,腰椎骨質增生60例,其它處骨關節病15例,頗有一定療效。服制劑數最少的3劑,最多的1例100劑,平均21劑。

偏方5:雞腳桑枝治腳跟骨刺

買15克桑枝和250克雞腳,煲一個小時左右,將雞腳和湯全部吃光。煲時,放水以能一次全部吃光為宜。吃瞭幾次以後,走路腳跟就可以著地瞭,不痛瞭。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偏方6:通化調理湯

藥物組成:丹參、葛根、黃芪、大棗各18g,桂枝6g,赤芍12g,當歸12g,白芷9g,羌活12g ,地龍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通絡。

主治:頸椎綜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7:鹿丹湯

藥物組成:鹿銜草、丹參、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苡仁、威靈仙各12g。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補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悶肋脹,肢體腫脹不適者加木香、元胡、枳殼、烏藥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點加桃仁、紅花、制乳沒等;風濕寒邪留而不去,癥見遊走疼痛,或痛遇寒加重,或沉重身困等,選加防風、秦艽、桂枝、羌活、獨活等。

功效:補腎通絡,養血榮筋。

主治:椎骨質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8、桂枝葛根湯

組成:桂枝18g,白芍18g,甘草12g,葛根25~40g,生薑6g,大棗6g。

用法:水煎服,20天為1療程。

功效:解肌舒筋,調和營衛。

主治:頸椎病。

加減:局部冷甚加附子;頸項沉困加羌活、獨活;手臂麻木加當歸、川芎、川牛膝;病程較長者加天麻、全蠍、地龍;腎虛加鹿角霜、山萸肉、仙靈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