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由於人體骨骼的鈣流失嚴重導致的一種骨科疾病,常常到中老年時期才會顯示出來,所以應該盡早預防骨質疏松。那常見的預防骨質疏松的方法有哪些呢?多運動防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下。

骨質疏松是怎麼回事

內分泌因素(30%):

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松,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睪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松癥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松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松重要因素,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正常骨量丟失者,瘦型婦女較胖型婦女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癥並易骨折,這是後者脂肪組織中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的結果,與年齡相仿的正常婦女相比,骨質疏松癥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見有明顯差異,說明雌激素減少並非是引起骨質疏松的惟一因素。

遺傳因素骨質疏松(30%):

骨質疏松癥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指標,骨密度值主要決定於遺傳因素,其次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有報道青年雙卵孿生子之間的骨密度差異是單卵孿生子之間差異的4倍;而在成年雙卵孿生子之間骨密度差異是單卵孿生子的19倍,近期研究指出,骨密度與維生素D受體基因型的多態性密切相關,1994年Morrison等報道維生素D受體基因型可以預測骨密度的不同,可占整個遺傳影響的75%,經過對各種環境因素調整後,bb基因型者的骨密度可較BB基因型高出15%左右,在椎體骨折的發生率方面,bb基因型者可比BB型晚10年左右,而在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上,bb基因行者僅為BB型的1/4,此項研究結果初步顯示在各人種和各國傢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最終結果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如膠原基因和雌激素受體基因等與骨質疏松的關系的研究也有報道,但目前尚無肯定結論。

營養因素(15%):

已經經發現青少年時鈣的攝入與成年時的骨量峰直接相關,鈣的缺乏導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松,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可出現骨質軟化癥,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骨機制蛋白合成不足,導致新骨生成落後,如同時有鈣缺乏,骨質疏松則加快出現,維生素C是骨基質羥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質的正常生長和維持骨細胞產生足量的堿性磷酸酶,如缺乏維生素C則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廢用因素(10%):

肌肉對骨組織產生機械力的影響,肌肉發達骨骼強壯,則骨密度值高,由於老年人活動減少,使肌肉強度減弱,機械刺激少,骨量減少,同時肌肉強度的減弱和協調障礙使老年人較易摔跤,伴有骨量減少時則易發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腦卒中等疾病後長期臥床不活動,因廢用因素導致骨量丟失,容易出現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造成哪些不適

(一)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癥,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瞭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二)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三)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癥。

(四)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五)骨密度測量。

多運動防骨質疏松

一,未雨綢繆定期檢查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而導致的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常見癥狀包括疼痛:腰背痛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疼痛一般會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有所減輕,久立、久坐時加劇;身長縮短、駝背:脊椎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長期骨質疏松容易導致脊柱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癥。一次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專傢提醒,骨質疏松在早期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癥狀,許多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覺間經歷瞭骨量的丟失,等到出現疼痛、發現身高縮短,甚至骨折後再去查骨密度,骨量丟失往往已經很明顯。

因此,預防骨質疏松宜早不宜遲。人體的骨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如下階段:青年時期,骨發育成熟後骨量達到高峰值;邁入中老年後,骨量從維持階段逐漸過渡到不斷丟失。可見,如果在年輕時就註意骨量的積累,日常生活中註重飲食補鈣並堅持運動、保持合適體重,能大大降低日後患上骨質疏松的風險,或推遲發病年齡。預防骨質疏松應該從年輕時做起。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骨質疏松的預防更是刻不容緩,骨量的丟失悄無聲息,隻有在積極補鈣的同時定期檢測骨密度,才能及時掌握自身骨量的變化。尤其是以下人群,更需留意自己的骨密度變化:65歲以上的老年人、40歲以後有脆性骨折史、有傢族骨質疏松癥骨折史、女性絕經較早(45歲前停經)、體重較輕、身高縮短4厘米或年縮短2厘米、鈣攝入長期較低、嗜煙、酗酒、過度攝入咖啡因、應用類固醇激素超過2或3個月、患有性腺功能減退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專傢特別提醒,中老年女性是骨質疏松癥的高發人群。女性進入圍絕經期,即月經紊亂而尚未絕經,連續1年以上 (我國女性多在 48歲左右進入圍絕經期),應當特別重視骨質疏松的預防,最好每年做一次雙能X線吸收儀的骨密度檢測,因為絕經後體內激素水平的下降會明顯加速骨質流失。

二,走出補鈣的飲食誤區

骨骼對鈣元素的吸收障礙,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知道補鈣的重要性,卻往往誤入歧途。

由於受到“吃啥補啥”觀念的影響,喝骨頭湯能大量補鈣,是人們的普遍想法。事實上,鈣雖然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其在湯裡的溶解度非常小,單純靠喝骨頭湯難以達到補鈣的目的。骨頭湯不僅鈣含量微乎其微,更缺乏有促進鈣吸收作用的維生素D。一般來說,一碗豬骨湯的含鈣量僅有1.9毫克,成年人每日所需的鈣量為800到1000毫克,而缺鈣、骨質疏松、骨折病人及更年期婦女每日所需的鈣要1000毫克以上,如果僅靠喝骨頭湯來補鈣的話,每天起碼要喝400碗。

有效的補鈣應該從科學飲食做起。普通牛奶每毫升大約含有1毫克的鈣,一杯牛奶約200到250毫升,大約可提供200毫克的鈣。每天喝2杯牛奶或酸奶的同時還需補充一定的維生素D,因為鈣需要在維生素D的配合下才能被身體有效吸收。

如果說喝牛奶大概隻能提供每日所需鈣量的50%,那其餘部分就應當從其他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中攝取,如綠葉蔬菜、海帶、紫菜、蝦皮以及豆類等食物。此外,也可在早、晚各喝1杯經過營養強化並富含維生素D的高鈣配方奶。

需要提醒的是,補鈣切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這不僅是因為骨量的丟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人體無法儲存過量的鈣,最佳的方式還是日日均衡地補鈣,細水長流。

三,多管齊下重視運動

由於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骨質疏松。所以,單純地補鈣並不能全面預防骨質疏松,隻有多管齊下,才能讓自身的骨量“賬戶”增值。

有規律的運動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註意飲食的同時,不能忽視定期的運動。負重鍛煉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甚至增加骨密度。走路、跑步等都可刺激骨骼,牽拉肌肉,有助於增加骨峰值。中老年人應該有規律、適度地運動。專傢建議,每天在日光下步行30分鐘,能有效預防骨質疏松。

長期吸煙、喝咖啡、喝可樂等,都會引起人體維生素D的缺乏。戒煙、限酒、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對預防骨質疏松也十分重要。

骨質疏松患者的飲食護理

1、咖啡與茶不可過量:一些研究發現,過量攝取咖啡和茶可促進鈣的排泄,導致骨質疏松癥。另外,含磷的可樂飲料也屬此類,應盡量避免過量攝取。

2、巧克力不能吃太多:可能是因為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會減少鈣的吸納量,糖則與鈣的代謝有關。而鈣又會對維持健康的骨質起到重要的作用。

3、鹽過多也不好:食物中加入過量的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還會導致骨質疏松。人體內的鈉經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會損耗鈣。人體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

4、蛋白質攝入不可過多:動物蛋白質飲食攝入量大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癥。這主要是因為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逼迫人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穩酸性血液。其次,紅肉(豬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預防骨質疏松有哪些誤區

一、僅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松:一些中老年人骨頭不疼不癢,感覺良好,就以為不會發生骨質疏松。實際上,大多數的骨質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會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當發現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已為時過晚。如早期適當進行一些檢查,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發生。

二、認為年紀大瞭才需要補鈣:實際上,年輕人也同樣需要註意骨骼健康。隻有年輕時補充足量的鈣,提高身體骨量的峰值,進入中老年時,才能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與其年紀大瞭出現骨質疏松時再補鈣,不如年輕時就註意通過平衡飲食等措施來防患於未然。

三、認為骨質疏松隻能在傢裡靜養,或躺或坐:實際上,即使已經診斷為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也應該多參加運動,因為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骨密度,更助於骨骼健康。隻是在運動中需要格外小心,以免運動不當發生意外。

四、認為防治骨質疏松隻需補鈣:這也是一種片面的看法。實際上,補充鈣片對防治骨質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單純補充鈣片還重要。因為合理膳食,不僅能夠促進鈣質吸收和利用,而且補鈣通過食補,比如多吃一些含鈣較多的奶類、魚、蝦、豆制品等,效果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