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心腦血管疾病又到瞭高發期,到醫院心腦血管科就診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心腦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脅老年人的最大病患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心、腦血管血流受阻所致。如血液中血脂過高,沉積物過多,動脈硬化,會使血流受阻引起或腦血管不通,從而形成。秋季養生著重4方面?秋季養生如何護心?一起來看下。

秋季養生著重4方面

精神調養 秋天的蕭瑟之景,往往使人觸景生情,多愁善感,難免情緒低落,甚至悲憂。中醫認為,肺外應於秋,在志為憂,悲憂最易傷肺。《黃帝內經》指出:“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秋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即秋天要使意志保持安逸寧靜,借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候對人體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為瞭適應秋天的“容平”之氣,減輕秋季對人心理上的不良反應,關鍵在於培養樂觀情緒,以使神志安定。經常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培養廣泛的業餘興趣愛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這些對精神健康都大有裨益。此時,最好外出旅遊,去遊山玩水,因為臨水使人開朗,遊山使人幽靜,年齡大的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紀輕的攀山登巖,礪煉意志。當處於“秋風秋雨秋愁”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曲,或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這樣,苦悶的情緒也隨之而消。

飲食調養 伴隨自然萬物水分蒸發、幹枯萎黃,秋天人體也會出現口鼻咽喉幹燥、皮膚幹裂、大便幹結等津幹少液的“燥”象。因此,秋日飲食應以清潤甘酸為宜。根據“燥者潤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則,可適當多吃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薺、橄欖、百合、銀耳、蘿卜、鱉肉、烏骨雞、鴨蛋、豆漿、乳品等,以養肺陰;另外酸甘化陰,還宜進食一些帶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楊桃、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既可化燥,還能防止肺金過甚對肝木的克伐。此時,應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蔥薑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鍋之類大辛大熱之品,以防助“燥”為虐,化熱生火,加重秋燥。秋天除適食時令蔬果之外,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將上述潤燥之品與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補充營養,又能增液去燥,實乃一舉兩得。

起居調養 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這時應根據“秋冬養陰”的法則,適當調整“生物鐘”,將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時間調整為早睡早起,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註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需要註意的是,心臟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腎病、胃病患者莫要“貪黑”,切忌過勞。室內可盆栽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中、晚秋入寢時要註意關好門窗,適加薄被,以防虛邪賊風侵入,發生傷風和中風。秋天溫差較大,早秋濕熱,晚秋寒冷。在中秋前後較長時間,雖涼風習習,卻不甚寒冷,根據我國傳統養生“秋不忙添衣”的觀點,可適當讓身體“凍一凍”。這樣既順應瞭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需要,防止厚衣覆蓋而致身熱汗出,損陰傷陽,同時也有助於提高人體禦寒能力。但“秋凍”要因人、因天氣變化而異,到瞭深秋要註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生理功能相對較差,抗病能力較弱,不可一味追求“秋凍”,應適時增衣。

運動調養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輕風陣陣,菊黃楓紅,景色宜人,既是運動鍛煉健身的好時期,又是飽覽大自然綺麗風光的好季節。我國民間素有九九重陽登高的習俗,在此季節,宜外出登山旅遊,不但“練腿腳防衰老”,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提高機體耐寒及抗病能力,還能增添雅趣,陶冶情操。同時,應多出戶外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快走、慢跑、騎行、遊泳、打乒羽、太極劍、交誼舞等,在室內宜練呬字功、吐音導引功、健鼻功,並洗冷水浴等。需要註意的是,在室外運動後,要及時擦汗、穿衣,以防感冒。

秋季9大養心護心食物

1、杏仁 預防血小板凝結。研究發現,即使每周隻吃一次堅果,也能減少1/4患心臟病的風險,其中特別推薦杏仁。

吃法:將杏仁磨成粉狀,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營養。

2、薏仁 降低膽固醇。薏仁降膽固醇效果不輸燕麥。它屬於水溶性纖維,可加速肝臟排出膽固醇。

吃法:薏仁湯易增加熱量,最好將薏仁煮成飯。

3、黑芝麻 防止血管硬化。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吃法:嚼碎。芝麻的營養成分藏在種子裡,必須要咬碎殼才有效。

4、黃豆 降低膽固醇。黃豆含多種必需氨基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十分適合素食者當主食。

吃法:先將黃豆在熱水中泡4小時,再換水煮。可將黃豆中容易產氣的多醣體溶解出來,不易脹氣。

5、菠菜 預防心血管疾病。菠菜富含葉酸,比其他營養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吃法:保存葉酸的最好方式是大火快炒,營養價值能保留最多。

6、木耳 抗凝血。研究發現,木耳含九種抗凝血物質,與洋蔥、大蒜效果類似。

吃法:將幹木耳用水泡開,洗凈切絲,用熱水燙一下,撒上薑絲、糖、白醋、醬油涼拌。

7、海帶 預防血管阻塞。海帶屬於水溶性纖維,可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還能預防動脈硬化。

吃法:海帶本身含鈉,吃時少加調味料。

8、芹菜 降血壓。芹菜所含的芹菜堿,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而且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

吃法:選擇嫩葉,用熱水燙一下,做涼拌菜或沙拉均可。

9、玉米和玉米須 降血壓。玉米須有利尿作用,幫助穩定血壓。

吃法:玉米洗凈加水,煮成粥,玉米須煮水當茶喝。

秋季養生如何護心

1、飲用石榴汁

以色列蘭姆巴姆醫療中心發現,每天飲用一杯60毫升的石榴汁,連續一年,可改善血液流動,使收縮壓降低21%。

2、情緒有度

入秋後,發生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別多,這固然和天氣有關,情緒因素同樣不容忽視。古人早就註意到人的情緒和健康的關系,認為養生中養神為首,“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失調。任何惡劣的情緒,如極度緊張、焦慮、悲痛或憂愁等,均會危及心臟的健康。所以,對於心臟病人,要學會減輕壓力與寬松精神,正確對待各種精神或環境的應激事件。保持平和心境,節制情緒變化,喜怒有度,切忌大喜、大悲、大怒。

3、早搓手

早晨起床後,人體各器官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將開始新一天的工作。隨著人體活動的增加,心率會加快,因此早晨要註意調養心肺。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過刺激手心的勞宮穴,讓心臟興奮,並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時,將兩掌合並,來回對搓,盡可能地摩擦手心。此外,早晨,將兩雙手的手指相互對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4、睡眠保心

秋季天高氣爽,早睡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舒達陽氣。一般來說,秋季晚9點至10點入睡,晨5點至6點起床,可保心神安寧。進入秋季,天氣變化無常,被子要隨氣溫增減,不冷,方可安眠。睡覺時護住胸背,因五臟的腧穴都匯集於背部,若邪風侵入,易中風。

5、笑口常開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人生在世,難保無憂,關鍵是毋使太過、勿令太久。中醫“易性”的養心一法恰是“對癥”良方。可以帶孩子放放風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登山賞花,臨溪戲水,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充滿勃勃生機。也可以通過學習、娛樂、交談等方式,來排除內心的悲憤、憂愁等不良情緒,達到內心平衡。

秋季護心註意8點

1、嚴防感冒。秋季溫差大,人體的抵抗力下降,尤其當幾場秋雨過後氣溫驟降時,人們極易傷風感冒,應及時增減衣物,並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感染是誘發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對感染要特別重視,如呼吸道感染(感冒發熱、咽喉炎、氣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

2、控制血壓。時涼時熱、變化無常的天氣易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尤其男性應保持樂觀情緒,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避免酗酒。

3、情緒不能過分激動。情緒激動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增加。避免中強度體力活動,以減輕心臟負擔。

4、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飲食中過多的攝鹽是心臟疾患的“敵人”,但食鹽攝入太少又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會導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鈉血癥)。攝鹽多少才是合適的呢?一般輕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還要適度減少。

5、適量運動。特別推薦“三、五、七”運動法。“三”是指每天步行3公裡以上,且每次堅持30分鐘。“五”是指每星期要運動5次以上。“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太快心功能容易超負荷。

6、出遊時,心臟病患者最好隨身攜帶藥物,出現癥狀時及早服藥。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等癥狀要及早醫治。

7、充足睡眠。相比苦夏的濕熱難眠,秋季天氣涼爽許多,入睡也容易瞭許多,因此,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夠7個小時,且睡眠質量要高。

8、合理飲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風貼秋膘,飲食應堅持以清淡為主,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體內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飲水量,因為飲水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

秋季多騎自行車護心瘦身

騎車鍛煉益處多

預防大腦老化 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騎自行車是大腦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騎車時由於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鮮空氣,能提高智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提高心肺功能 騎自行車和跑步、遊泳一樣,是一種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煉。騎自行車是有氧運動,對身體生理機能的促進作用很明顯。騎車時,通過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鍛煉心肺功能,提高人體有氧工作能力。

減肥 騎自行車時,由於周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煉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

改善性功能 每日騎自行車4~5公裡,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強,有助於夫妻間性生活的和諧。

益壽延年 有調查統計表明,在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郵遞員的壽命最長,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在傳遞信件時常騎自行車的緣故。

騎車鍛煉要得法

錯誤的騎車方法不僅影響鍛煉效果,而且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因此選擇騎車鍛煉,要註意正確的方法。

姿勢要正確 心情要放松 騎車時,通常上身要稍微前傾,兩臂伸直,兩眼平視,註意力要集中。蹬車時,前腳掌用力,身體保持平衡不搖晃。遇到上坡和 逆風時,身體要前傾;下坡或順風時,身體要正直,註意下坡安全。同時,呼吸要與車速配合好,采用腹式呼吸,盡量用鼻呼吸。

一般人認為, 所謂的騎車蹬踏就是腳往下踩,腳蹬子轉一圈,能前進就行瞭。其實不然,正確的蹬踏應分為踩、拉、提、推4個連貫的動作。腳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後收縮回 拉,再向上提,最後往前推,這樣正好完成一周蹬踏。如此有節奏地蹬踏,不僅節省力氣,還能提高速度。初學者要避免錯誤姿勢,如雙腿向外撇、點頭哈腰等等。

註意變換姿勢 騎車時間較長時,要註意變換騎車姿勢,使身體的重心有所移動,以防會陰部某一點長時間著力。每天站立10分鐘,這對於山地自行車選手來說是每天必做的功課。而對於那些在平地上騎自行車的人來說,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用力要均衡 騎車時臀部坐正,兩腿用力均衡,防止一側用力過猛。在踩踏腳蹬時,盡量確保膝蓋不要完全地伸展,以免使重心移至胯部,造成身體的傷害。

車座要合適 如果自行車車座太高,不僅騎自行車時身體不舒服,動作不協調,且因騎車人隻能勉強上下左右搖擺地踏,使會陰部與車座不斷摩擦。舒適的車座 位置應當呈水平或者略微向下傾斜一點。如果車座向上翹,即使其材質再好也會壓迫臀部動脈。此外,還要選擇那些比較寬的車座。

循序漸 進 量力而行 許多年輕人騎車貪圖多量和快速,如沒有長途騎車就一下子騎瞭50公裡,而且隻追求速度、力量,這樣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嚴重的膝蓋會出現 積水。騎車健身要掌握好姿式和動作,先慢後快,這是初入門騎車鍛煉者要掌握的原則。初騎變速車時,速度不要太快,時間也不要太長,待身體適應後再加速和加 時。

騎車鍛煉有禁忌

車流大的馬路不適合騎車 由於市區環境污染較大,汽車尾氣及粉塵會對人產生很大危害,騎自行車 時,由於運動量加大,被動吸入的有害氣體將會隨著心肺功能的加強而快速傳遍全身,進而毒害到全身臟器。短期內使人感到心裡不舒服、幹咳;時間長瞭人會頭 疼、渾身無力。長年累月在馬路上騎車鍛煉,被動吸入的廢氣還可能引發肺部疾病。另外,機動車眾多,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還有,夏季馬路溫度很高,容易使人 中暑。因此騎車出行要盡量避開污染嚴重的馬路,而選擇環境較好的路線。那些工作地點較遠,不方便騎自行車出行的人,也可選擇室內固定自行車來鍛煉。

裝備不齊不適合騎車 因頭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車時發生腦震蕩的幾率,所以美國保險條例中規定騎車必須戴頭盔,否則發生意外無需賠償。但在我國,騎車者很 少能註意到這一點。除此以外,騎車時常用的護具還有護膝、護踝、護肘和護腕,可以防止行車中發生扭傷、挫傷等傷害。如果把騎車當作運動來做,那麼這些保護 器具一定要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