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惡性腫瘤總稱為癌癥,癌癥對人類的生命會構成嚴重的威脅。癌癥從哪裡來?飲食不合理是癌癥的誘因之一,生活中有五個飲食壞習慣可能誘發腫瘤,如過食溫熱性食物、五味不調、肥甘厚膩太過等等。大傢可要提高警惕瞭,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怎麼理解腫瘤指標偏高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診斷原發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於大規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含量顯著升高一般提示原發性肝細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陰性並不能排除原發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應腫瘤的大小,其動態變化與病情有一定的關系,是顯示治療效果和預後判斷的一項敏感指標。AFP值異常高者一般提示預後不佳,其含量上升則提示病情惡化。通常手術切除肝癌後二個月,AFP值應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復升,除不徹底或有復發、轉移的可能。在轉移性肝癌中,AFP值般低於350-400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難測出。CEA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抗原,70-90%的結腸腺癌患者CEA高度陽性,在其它惡性腫瘤中的陽性率順序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腸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腫(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陽性檢測率更高,因為這些腫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於血中存在。

3.癌抗原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標志物,如果以65U/ml為陽性界限,Ⅲ-Ⅳ期癌變準確率可達100%。CA125迄今為止是用於卵巢癌的早期診斷、療效觀察、預後判斷、監測復發及轉移的最重要指標。CA125測定和盆腔檢查的結合可提高試驗的特異性。4.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顯升高,其含量的變化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是乳腺癌患者診斷和監測術後復發、觀察療效的最佳指標。CA15-3動態測定有助於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療後復發的早期發現。

五飲食惡習最易誘發腫瘤

咸味太過

除瞭食鹽,咸味食物還包括咸菜、咸魚、咸肉以及其他醃制食品等。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常食醃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嗜食咸味食物最容易導致的癌癥是胃癌。嗜食咸魚的日本漁民,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較為普遍。嗜食咸魚亦是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較多,原因與他們愛吃咸魚有關。我國普查資料證明,在胃癌高發區,人均每天攝人食鹽50克;而胃癌低發區,人均食鹽攝入量僅為6克左右。

五味失調

中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在引起腫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膩太過與咸味太過是常見因素。

肥甘厚膩太過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於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淀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於積證的范疇,《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濕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經常吃高脂肪飲食可促使肝臟分泌更多的膽汁,進入腸道後,膽汁中的初級膽汁酸在腸道厭氧細菌的作用下轉變成脫氧膽酸及石膽酸,而這兩種物質均是促癌劑,可以使腸道黏膜癌變。同時,脂肪還能為多種腫瘤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一是指屬於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因為過於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中國人的消化道腫瘤明顯高於西方人,就是與中國人多喜熱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熱湯,如菜湯、面糊等有關;相對於中國人,西方人的飲食較為簡單,平時少見熱湯,而多飲用果汁、可樂等冷飲。

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最常見的因素。山東西南地區為食道癌的高發區,就與這一地區飲食中嗜熱、嗜酒有關。其實,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關。在分別對江蘇啟東縣肝癌相對高發的通興鄉與相對低發的西寧鄉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後者的2.5倍。而兩鄉隻有一路之隔,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煙率也相當,所不同的是肝癌高發區的人們愛喝酒,低發區的人們則喜歡飲茶。

同樣屬於中醫熱性食物的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於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

就像中國人嗜茶一樣,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國學者在經過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後認為,咖啡因對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經常飲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的人患這兩種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於過多飲用咖啡引起的。

實際上,鹽本身並不致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就會產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隻是不可過量食用。一般認為,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食用變性食物

黴爛食物

黃曲黴毒素已被公認為是最強烈的致癌物,而黃曲黴菌富含於黴爛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易於生長繁殖,研究發現其可誘發實驗動物的多種腫瘤。這種因素是導致亞洲、非洲某些地區癌腫高發的重要原因。

醃制食品

亞硝酸鹽也是公認的致癌物,蔬菜、鮮肉等醃制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醃的幹魚中,發酵的醃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如果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險。

西洋參有抗腫瘤的作用

西洋參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它不但是名貴上品中藥,也是高級滋補佳品,它所含的化學成分包括人體必需的16種微量元素以及18種以上氨基酸和多糖、多肽及多種維生素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疲勞、抗缺氧、抗輻射、抗衰老等多種功能。

腫瘤是正常組織的突變產物,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索的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瞭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產物。腫瘤組織在士:體內可以快速無規律地生長,消耗人體的大量營養,並且還可以破壞周圍正常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人參及西洋參的對抗腫瘤作用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長白山人參對腫瘤細胞有直接的逆轉作用,也就是說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腫瘤細胞轉化為正常的細胞。

研究者將長白山西洋參葉皂苷溶液給小鼠口服,發現生曬參可以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西洋人參通過影響其DNA的復制逐漸抑制腫瘤生長,並使其向低惡性轉化,盡管這種作用發生發畏較慢。還有人將養的腫瘤細胞加入一定劑量的紅參皂苷,結果發現,移山參皂苷可以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鮮人參皂苷對實驗動物的肝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有報道說可以達到60%以上,肝癌的癌前病變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保鮮參不但可以逆轉腫瘤細胞,還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這種作用隨著提取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強。

腫瘤的標志物有哪些

腫瘤標志物是人體內一種異於正常人群、可科學檢測的標志物,主要與腫瘤相關。部分腫瘤標志物有預警作用(如EB病毒抗體與鼻咽癌有關、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有關)。部分腫瘤標志物可反映腫瘤的存在,有助於臨床輔助診斷和監測腫瘤的治療效果。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腫瘤標志物:

甲胎蛋白(AFP):60%~70%原發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特別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應定期監測。

癌胚抗原(CEA):胃腸道腫瘤,特別是腸癌,癌胚抗原會升高。癌胚抗原對手術後監測有重要意義,腸癌患者經過治療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復正常,如果手術後癌胚抗原持續升高,就要考慮復發、轉移的可能,所以應定期監測。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廣泛應用於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65歲以上老年男性特別要註意,前列腺癌與前列腺肥大癥狀相似,兩者都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夜尿增多等表現,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務必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類抗原19-9(CA19-9):對於診斷胰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高敏性為91.7%,特異性為85%。

糖類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類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惡性腫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腸癌、乳腺癌。

如果您在檢查中發現某項腫瘤標志物的指標有輕度升高,不要就自認為得瞭癌癥。因為目前所知的腫瘤標志物絕大多數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

在很多生理情況下,腫瘤標志物也會升高,如妊娠3個月後甲胎蛋白可升高,分娩3周後恢復正常;吸煙者癌胚抗原可出現升高;如果抽血、標本保存不當等也可能引起一些腫瘤標志物升高;還有使用一些藥物,如狂犬疫苗、胸腺肽等,也會出現腫瘤標志物輕微升高;有些膠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腸炎也可有癌胚抗原上升。5%~90%的胰腺炎患者血清中也有糖類抗原19-9的異常升高,還有膽道結石、肝臟疾病也可使糖類抗原19-9升高。

腫瘤患者放療期間如何護理皮膚

ⅰ、ⅱ度皮膚反應護理

一般照射10次後皮膚開始發幹,出現紅斑、潮紅,有燒灼和刺癢感(ⅰ度),最後逐漸變成暗紅,表皮脫落稱幹性皮炎(ⅱ度)。ⅰ、ⅱ皮膚反應患者一般不停止放療。對於皮膚瘙癢的患者,可用手輕拍瘙癢部位,或外塗冰片、滑石粉、薄荷淀粉、痱子粉,既能止癢,又能使局部皮膚幹燥。但冰片、滑石粉等不能用得太多,以免堵塞毛孔,引發毛囊炎。患者切勿用手抓撓,否則會導致皮膚破潰、感染、長期不愈合。幹性皮炎可局部外塗比亞芬2~3次,以保護放療野的皮膚。勿在局部塗抹乳液、乳霜、vitc溶液或保濕霜等,以免造成放療區皮膚反應加劇。蘆薈雖有抗炎效果,但並不具備保濕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出現對蘆薈有過敏的現象。因此,在放療期間並不建議使用。類固醇類藥膏雖可減少放療後皮膚反應,但對於發癢及疼痛則無效,還會出現局部燒灼感而掩蓋感染現象,影響傷口愈合,宜慎用。勿使用凡士林,因其較難祛除,且在治療時會增加放療後反應。

ⅲ度皮膚反應護理

隨著照射次數的增加,局部皮膚出現充血、水腫、水泡,嚴重時發生糜爛,有滲出液,稱濕性皮炎(ⅲ度)。此時宜停止放療,對癥處理。對於小水泡不宜刺破,如皮膚糜爛時,每天局部可塗擦2~3次1%的龍膽紫。切勿使用爽身粉、滑石粉,因其會阻塞汗腺及毛囊加重反應,同時皮膚若有破損或傷口時兩者會集結成塊,形成細菌感染的媒介。對於大水泡,立即消毒水泡,用無菌註射器抽出滲液,在創面上敷無菌凡士林紗佈,保護局部皮膚,並留取滲液和表皮組織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以便盡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在水泡吸收後,即采用暴露創面療法,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幹燥,外塗美寶燙傷膏,1周後滲液明顯減少,待愈合後可繼續放療。

ⅳ度皮膚反應護理

如果濕性反應不能及時控制,則局部皮膚進一步發生壞死脫落,潰瘍形成(ⅳ度),表現為灰白色壞死組織覆蓋,邊界清楚,底部較光滑,呈火山口型形成痂下潰瘍,有劇痛。此時需停止放療,經對癥處理愈合後方可繼續放療。可采用暴露療法,外用抗炎藥膏,如紅黴素、氯黴素軟膏;當感染較重時,可肌註或靜滴抗炎藥物。同時保持創面清潔、幹燥,以利愈合。潰瘍面積大時,需要植皮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