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品種繁多、味道鮮甜,讓人忍不住多吃幾頓。但是,有關專傢指出,海鮮雖然含有豐富的物質營養,但是不宜暴吃。如果大量食用海鮮容易造成脾胃受損,從而引發胃腸道和消化系統等的疾病,出現過敏、腹脹、腹痛、嘔吐、泄瀉等現象。

海鮮的營養價值

1、鰻魚的營養價值

鰻魚的營養價值——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對於預防視力退化、保護肝臟、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同樣很豐富。此外,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松癥也有一定的效果。最讓女士動心的是,鰻魚的皮、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故被稱之為“可吃的化妝品”。在鰻魚的肉質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D、E、礦物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DHA/EPA。它能提供人類生長、維持生命所需的營養成分。長期食鰻,對於強健體魄、增進活力以及滋補養顏上極有幫助,特別是孕婦與嬰幼兒。

2、幹貝的營養價值

幹貝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黃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高達61.8%,為雞肉、牛肉、鮮對蝦的3倍。礦物質的含量遠在魚翅、燕窩之上。幹貝含豐富的谷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幹貝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功能,能治療頭暈目眩、咽幹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癥,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據記載,幹貝還具有抗癌、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

3、蝦的營養價值

蝦是一種蛋白質非常豐富、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其中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無機鹽含量比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蝦的肌纖維比較細,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松軟,水分含量較多,所以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適合病人、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不同的蝦除瞭口味的差異外,營養價值其實差不多。海蝦由於肉的韌性好,吃起來有嚼頭,所以口感比河蝦要好一些。我國常見的海蝦就有500多種,不同的品種在各地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常見的有龍蝦、對蝦、皮皮蝦、白蝦、基圍蝦、蝦米等。

在所有的海蝦中,對蝦的味道比較鮮美。由於中國對蝦前些年受一種病毒性傳染病的感染,差不多全軍覆沒,目前市場上人工養殖的對蝦,大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南美白對蝦。基圍蝦原本是廣東等地蝦場裡養殖的一種新對蝦,由於其體長一般為七八公分,後來人們就把這一長度的蝦統一叫做基圍蝦。龍蝦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則和螃蟹差不多,肌肉纖維比較粗糙,不像其他蝦那麼鮮嫩,目前市場上龍蝦價格比較昂貴,主要因為大部分是從澳洲進口的。皮皮蝦又名蝦蛄,產於長江口以北的海域,春天其生殖腺發育成熟時味道最為鮮美,甚至超過瞭其他任何一種蝦;但產卵後,皮皮蝦的味道就變差瞭,身體也會變得很瘦。

另外,中醫上認為,海蝦性味甘、咸、溫,具有開胃化痰、補氣壯陽、益氣通乳等功效,對腎虛陽萎、腰酸膝軟、筋骨疼痛、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不過,蝦為發物,人身上生瘡或陰虛火旺時,不宜吃蝦。

蝦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鮮蝦中的含量約18%,蝦幹中的含量高達50%左右。蝦中礦物質含量很豐富,每100克海蝦含鈣146毫克,磷196毫克,鐵3.0毫克,鋅1.44毫克。而每100克蝦皮中鈣含量高達1760毫克,磷1000毫克鐵6.7毫克。

中醫認為:蝦性味甘咸,有補腎壯陽的功效。治腎虧、陽衰、腰痛、乏力:以蝦肉炒韭菜,食之有效。

4、螃蟹的營養價值

螃蟹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的青睞。明代李時珍贊雲:“鮮蟹和以薑醋,侑以醇酒,嚼黃持鰲,略賞風味。”清朝李漁更稱螃蟹:“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因此,素有“螃蟹上席百味淡”的美稱。

螃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 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鐵2.8毫克。螃蟹殼除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

螃蟹不但為食中佳肴,作為藥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遺》說:“其功不獨散,而能和血也。”祖國醫學認為螃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熱、散血結、續斷傷、理經脈和滋陰等功用;其殼可清熱解毒、破淤清積止痛。

現代研究發現,蟹殼含有一種物質——甲殼質,甲殼質中可提煉出一種稱為ACOS-6的物質,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質,動物實驗已證實,該物質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

5、魷魚的營養價值

也稱柔魚、槍烏賊,營養價值很高,是名貴的海產品。海鮮的營養價值豐富,魷魚和墨魚、章魚等軟體腕足類海產品在營養功用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等,並含有十分豐富的諸如硒、碘、錳、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魷魚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元素,對骨骼發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預防貧血。魷魚除瞭富含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外,還是含有大量牛黃酸的一種低熱量食品。可抑制血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成人病,緩解疲勞,恢復視力,改善肝臟功能。其含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抗射線作用。中醫認為,魷魚有滋陰養胃、補虛潤膚的功能。

海鮮雖好吃食用禁忌須知道

海鮮啤酒同吃惹痛風

在吃海鮮時最好別飲用啤酒。因為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癥,海鮮中的嘌呤、苷酸與啤酒中的維生素B1 混合在一起,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鮮的時候,千萬別喝啤酒,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你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再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

海鮮與維C

雖然同時食用海鮮和維生素C等於服用砒霜是誤傳,但也盡量不可與海鮮同吃。未經醫師允許,不要擅自吃大劑量的維生素C片嗎,若服用每日超過5片以上,要忌食海鮮。

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

魚、蝦、蟹等海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產品後,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因為在海產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鈣,而水果中則含有豐富的鞣酸,如果兩者同時食用的話不但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同時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對胃腸道造成不良的刺激,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正確吃法

海產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不宜多吃。所以,食用海產品要註意適量適度,一般每周一次即可。

海魚

吃前一定要洗凈,去凈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蝦蟹

清洗並挑去蝦線等臟物,或用鹽漬法,即用飽和鹽水浸泡數小時後晾曬,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後烹制。

貝類

煮食前,應用清水將外殼洗擦幹凈,並浸養在清水中7-8小時,這樣,貝類體內的泥、沙及其他臟東西就會吐出來。

隔夜海鮮還能吃嗎

首先,魚和海鮮等海產品,隔夜最好不要食用。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

同時,海產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不宜多吃。如果大量食用海產品容易造成脾胃受損,引發胃腸道和消化系統等疾病。出現過敏、腹脹、腹痛、嘔吐等現象,需要及時吃進行調理,重者會發生中毒的情況,更嚴重者將會導致死亡,這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搶救和治療。

特別是隔夜海鮮涼吃容易引發疾病,這是由於海產品體內存在的某些細菌在高溫下並沒有完全殺除掉,經過冷卻之後,細菌會自然再生或者重新復活,所以,如果要隔夜食用海鮮,還得要有一個加熱的過程。

此外,所有隔夜的食物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亞硝酸鹽,但是所產生的亞硝酸鹽是人體能夠代謝出去的,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更何況不是每個傢庭天天都要吃隔夜的海鮮,隔夜海鮮吃一次就可以瞭。

因此建議吃海鮮一定要煮熟,盡量不要吃隔夜海鮮,更建議不要連頓吃隔夜海鮮。

吃海鮮的食前處理

3.白帶魚

近海撈捕的白帶魚,體色銀亮易辨認,盛產期為6~11月。市場上也有遠洋撈捕的白帶魚,體色灰黑,比較便宜,但因長途冰鎮,肉質粗糙,內藏血水也影響魚肉風味。

特別應註意的是,魚皮銀粉含較多嘌呤,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不可多吃,或在吃之前先將魚皮刷洗掉。

食前處理:

海魚:吃前一定要洗凈,去凈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貝類:煮食前,應用清水將外殼洗擦幹凈,並浸養在清水中7-8小時,這樣,貝類體內的泥、沙及其他臟東西就會吐出來。

蝦蟹:清洗並挑去蝦線等臟物,或用鹽漬法,即用飽和鹽水浸泡數小時後晾曬,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後烹制。

鮮海蜇: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需用食鹽加明礬鹽漬3次,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經以上處理後可食用。或者清洗幹凈,用醋浸15分鐘,然後熱水焯(100℃沸水中焯數分鐘)。

幹貨:海鮮產品在幹制的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蝦米、蝦皮、魚幹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鐘再撈出烹調食用,將湯倒掉不喝。

總共就這幾步,簡單易學而且很實用哦!

哪些人群不宜吃海鮮

1.小型青花魚

近海野生魚種,是優良的歐米伽3脂肪酸來源,產量大,魚齡短,體內不會累積有害物質。

不過專傢提醒,此種魚是運動量最大的魚,魚肉中有1/3是“血肉”,因此很易腐敗,捕撈後必須立刻冷凍才能保鮮。

2.秋刀魚

迴流寒帶魚,體內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痛風患者要適量食用。

痛風病人少吃蝦蟹

海鮮是一種高蛋白質也是高嘌呤食物,如果確定患有高尿酸血癥或者通風病史的患者,過量的食用蝦蟹這樣,容易加重或誘發痛風的發生。這類市民往往在病情未發作前,和平常人並無兩樣,但一旦發作起來,嚴重時連基本的行動能力都無法正常進行,需要傢人攙扶方能行動。

過敏體質者、皮膚病患者不宜食用海鮮

吃海鮮、水產易引發的疾病,除瞭痛風外,還易誘發過敏體質的人皮膚過敏。海鮮對於有皮膚病、瘡瘍患者也不宜食用。過敏體質的人食用後,容易出現全身性瘙癢,出現風團樣的疙瘩,然後就是奇癢不已等過敏表現。由於患者在個人體質上往往存在差異,病情也有輕重緩急,一旦出現過敏癥狀後,最好的建議還是前往專科醫院進行治療,不要盲目地自行用藥。

孕婦、哺乳期婦女別吃金槍魚、劍魚

隨著近年來海水污染越來越嚴重,海鮮的含汞量也越來越高,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食用海鮮達每周四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就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因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最好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汞含量高的海魚。

脾胃不好想多吃海鮮先健脾

專傢表示,入秋後是中醫界定的脾胃疾病高發時節,這和進食海鮮確實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入秋後,脾胃不好的人要註意健脾。脾胃不好就是消化功能比較差,體質偏虛寒。而海鮮性平,多偏涼,含蛋白質高,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大量吃海鮮就可能消化不好、腹瀉等。如果脾胃不好,又想多吃海鮮怎麼辦?那就需要健脾,“按中醫理論來講,諸如高尿酸血癥、脾胃不適往往屬於濕熱留置體內引發的病變,在飲食保健方面,應該多吃祛濕熱的東西,比如祛濕茶,比如薏米、土茯苓、茯苓、木棉花、茵陳等一類的湯水”。脾胃功能調理好後,消化功能增強,吃海鮮就不用太多顧慮瞭。

腎功能不好的吃海鮮忌過量

專傢認為,腎功能不好的人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因為海鮮不油膩,很容易攝入過量。“比如吃2兩肉與吃2兩蝦的感覺不同,吃蝦很容易一吃就吃很多,導致蛋白質超標,這對腎功能不好的人來說很不好。”

吃海鮮時別吃葡萄

菊香蟹肥固然可以讓人大快朵頤,但秋季吃海鮮還是有其一定的禁忌的。比如吃海鮮時不能搭配寒涼食物或高嘌呤食物一起進食。具體來說,如果吃海鮮的時候同時吃柿子或葡萄或石榴或山楂,會降低海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因為這些水果本身就是“寒涼性”食物,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致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引起腸胃不適、嘔吐、腹瀉,引發脾胃失調。

吃海鮮時別喝啤酒

廣州人吃海鮮時喜歡喝啤酒的飲食習慣也不健康。海鮮與啤酒同吃,海鮮中的嘌呤、苷酸與啤酒中的一些物質混合後,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尿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以鈉鹽的形式沉淀下來,容易形成結石或引發痛風。

專傢介紹的哪些人群不宜吃海鮮您知道瞭嗎?對於海鮮產品,因為其味道鮮美很多人都很喜歡,但是其實任何一種食物都有其禁忌人群,希望對您和您的傢人有所幫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