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產品所含有的蛋白質是豬肉的2倍,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其吸收利用率高,屬於優質的蛋白。另外,魚肉中脂肪含量低,不會造成人體攝取熱量過多的問題,同時脂肪中的脂肪酸有降糖、保護心臟、防癌的作用。那麼冬季吃什麼魚好,下面來瞭解一下。

男人吃魚好嗎

1、草魚——溫中補虛之良品

草魚是非常普遍常見的魚類,大傢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是其卻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點買點草魚吃,屬於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2、帶魚——補五臟之良品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的功效。對於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註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3、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幹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4、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5、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6、鯽魚——養胃補脾

民間有“冬鯽夏鮎”的說法,這主要是從魚肉的味道來說的,冬季鯉魚、夏季鮎魚相對於其他季節更為肥美。而且,拿鯽魚來說,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更適合季節寒冷的秋冬食用。

中醫認為鯽魚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血脈的作用,是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水腫、胃痛等患者的食療佳品。民間有“魚生火”的說法,但鯽魚是個例外,據《本草綱目》記載“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現代研究表明鯽魚富含優質蛋白,每100克黑鯽魚中,含蛋白質高達20克,僅次於對蝦,且鯽魚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

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效果最佳,若經煎炸則食療功效會打些折扣。鯽魚豆腐湯是冬季鯽魚最佳吃法之一。

民間常給產婦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 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非常值得推廣。另外,鯽魚細刺較多, 老年人和兒童食用時需緩慢進食, 並耐心剔除魚刺。

冬季吃什麼魚好

1、鯽魚

俗話說“冬鯽夏鯉”,立冬以後,正值鯽魚產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鯽魚可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滋養通乳、清熱解毒,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腎炎水腫、肝病腹水、產後缺乳、痢疾、便血等癥有直接或輔助療效。

鯽魚紅燒、幹燒、清蒸、做湯均可,但尤以燉湯最為普遍。說到燉湯,鯽魚有3個好搭檔,那就是白蘿卜、豆腐和冬筍,用它們分別與鯽魚燉湯,不但味道鮮,而且營養好。需要提醒的是,鯽魚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食鯽魚,陽虛體質和有內熱癥狀的人也不能食用。

2、小黃魚

農歷十二月的小黃魚,肉質肥美,鮮嫩無比,入口即化。黃魚肉嫩味鮮少骨,自古有“瑣碎金鱗軟玉膏”之譽。中醫認為,黃魚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優質的黃魚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肉質堅實,富有彈性,眼球飽滿突出,角膜透明,魚鰓色澤鮮紅或紫紅,腮絲清晰。無異味。新鮮黃魚如果要儲存,先去除內臟和魚鱗,擦凈水分,放入保鮮袋,在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天。在冷凍室可長期保存。

3、草魚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對於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學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

4、鱔魚

在寒冷的冬季,患貧血的人很多,要註意補血。專傢表示,鱔魚有補血的功效,能夠有效是治療貧血。黃鱔對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中醫認為黃鱔性味甘,溫,歸肝、脾、腎三經,有補益氣血、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黃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並含鈣、磷、鋅、銅、錳、鉀、鎂等礦物質元素。而且,黃鱔含硒量很豐富,並含有黃鱔素等結合蛋白成分。鱔魚還適宜於婦女產後失血較多、血氣虧損,或大手術及大病後,體質受損而五臟虛衰所引起的氣少乏力、動則喘息、面色蒼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軟等癥。

5、帶魚

冬天的帶魚,最肥、最美。專傢介紹,冬季是帶魚的捕撈旺季,這個時候的帶魚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瞭脂肪,所以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帶魚是一種常見的魚類,能夠很好的滋補體內五臟六腑,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調養、保健作用。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隻有中間一條大骨,食用起來方便,並且鮮食、醃制、冷凍都可以。帶魚的腥味很重,可以選用白酒去腥,味道比料酒要好。

6、鰱魚

鰱魚是冬季養胃的最佳選擇,用於緩解胃痛,常用於脾胃虛弱的治療。尤其適用於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幹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為溫中補氣、暖胃、潤澤肌膚的養生食品,尤適合冬天食用。

豆腐煮魚就是一種很好的搭配方式,兩種高蛋白食物的氨基酸得以互補。用鰱魚頭煲豆腐,既養胃又有抵禦寒冷的功效。

7、鱸魚

鱸魚有越冬的習性,在江浙一帶,一般當年12月到次年3月,鱸魚是不進食的,僅依賴體內脂肪儲存的能量生存。冬天的鱸魚,隻掉肥不掉肉,冬季養殖場停止喂食,水質也更清澈,魚肉的腥味淡瞭,味道更鮮美。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8、青魚

青魚富含硒、碘、鋅元素以及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常用於食療。青魚體內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擴張血管,防止血液凝結。青魚適宜水腫、肝炎、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硬化患者食用,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和患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食用。

青魚油脂較多,適合烤著吃,保證肉的鮮嫩度。

9、泥鰍

泥鰍有藥用價值,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的功效。泥鰍富含亞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膚彈性和濕潤度,並提高身體的抗病毒能力。泥鰍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體虛盜汗的人食用,對急性黃疽型肝炎的治療十分有益。

泥鰍可能帶有寄生蟲,所以不能生吃,宜燉著吃。

寶寶吃魚最佳食譜

1、炒鮁魚

鮁魚200克,蔥薑末10克,花生油10毫升,食鹽、醬油、米醋、芝麻油、香菜末各適量。

鮁魚去頭和內臟後用白水煮10分鐘,撈出晾涼。將鮁魚去骨刺,撕成碎條。起油鍋,下入蔥薑蒜末熗鍋,再下入鮁魚絲,煸炒片刻後下入食鹽、醬油、米醋、芝麻油、香菜末,略翻即可。

2、拌魚米

鮮黃花魚1尾,食鹽、米醋、味精、芝麻油、香菜末、蔥薑末各適量。

將魚按常法洗凈蒸熟後,去骨刺,凈肉碾碎。魚肉與調味料拌均,撒上香菜末即可。

3、熘魚片

鯖魚或草魚一條,胡蘿卜片、青椒片各20克、花生油10毫升,食鹽、醬油、米醋各10克,植物油30毫升?實耗15毫升?,雞蛋清1個,食鹽、料酒、淀粉各5克。

魚去頭後,片成兩片,去骨去皮,取中段肉約150克切成1~2毫米厚的片,再在魚片中放入雞蛋清1個,食鹽、料酒、淀粉各適量,拌均。

旺火起油鍋,油四五成熱時滑入魚片,小心翻炒,至魚片變成乳白色斷生後,撈出。

鍋內留底油,下入蔥薑蒜末炒香,再下入胡蘿卜片、水發木耳和青椒片,接著下入食鹽、料酒適量,待菜炒熟後,下入魚片,略翻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魚

1、體質過敏者最好不吃魚。體質過敏者,特別是曾經發生因吃魚蝦類食物引起過皮膚過敏性癥狀的人士,不宜吃魚。魚類中蛋白在進入人體後會作為一種過敏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釋放出過敏物質,一般人可以承受而沒有過敏現象,但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則會誘發一系列過敏反應。輕者如皮疹、濕疹,重者出現過敏性哮喘等,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痛等癥狀。放置過久不新鮮的魚更會誘發過敏,應特別註意。

2、創傷者急性期不宜吃太多魚。中醫理論認為魚是發物,所以身體有傷口(尤其是燒傷)、皮膚炎癥、手術前後,不可以吃魚,而現代營養學並沒有這樣嚴格限制,但為瞭安全起見,應根據自身病情的發生、發展來選擇吃魚。創傷者急性期由於應激反應,導致胃腸道功能減弱,此時對高營養、高蛋白食物未必能消化吸收,這時如果吃較多的高蛋白魚類,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反而降低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還會影響傷口愈合,這就是俗話說的“虛不勝補”,所以在傷口發炎嚴重或急性期間,不應吃太多的魚類。

3、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而痛風病人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失常而引起的。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而慢性期間可以限量、少量吃魚,但沙丁魚、鳳尾魚、帶魚、白鯧魚等應禁食。

4、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限量吃魚。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因此,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在營養醫師的指導下,限量吃魚。

吃魚肉會胖嗎

魚肉就是魚類的肉,魚肉是非常細嫩和鮮美的,魚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魚肉不但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而且還有食療的作用,常吃魚肉還可以起到健脾胃,預防高血壓等好處呢。

魚肉味道鮮美,不論是食肉還是作湯,都清鮮可口,引人食欲,是人們日常飲食中比較喜愛的食物。魚類種類繁多,大體上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兩大類。但不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隻不過是各種營養成分的多少而已。魚肉營養價值極高,經研究發現,兒童經常食用魚類,其生長發育比較快,智力的發展也比較好,而且經常食用魚類,人的身體比 較健壯,壽命也比較長,其奧妙在於魚類的以下營養特點:

1.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 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3.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

5.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黃魚含17.6%、帶魚含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17.3%、鯽魚含13%。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6.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隻有1%--4%,如黃魚含0.8%、帶魚含3.8%、鮐魚含4%、鰱魚含4.3%、鯉魚含5%鯽魚含1.1%鳙魚(胖頭魚)隻含0.9%、墨鬥魚隻含0.7%。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7.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另外,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松散,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肉質比較鮮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來更覺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可以看出,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