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吃魚的人多聰明,這個說法在中國由來已久,但是你吃魚的方法對嗎?有人喜歡吃魚頭,有人喜歡吃魚肉……看你吃魚先吃哪,就知道你吃魚的方法對不對啦!

冬季吃什麼魚好

鯽魚的營養價值

鯽魚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果經常吃鯽魚的話,益體補人。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A、B族維生素、尼克酸等。

據測定,每百克黑鯽魚中,含蛋白質高達20克,僅次於對蝦;含脂肪達7克。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氨基酸種類較全面、易於消化吸收。鯽魚含有少量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鯽魚和其他淡水魚比較,含糖量較高,多由多糖組成。

鯽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鈣、磷、鉀、鎂含量較高。鯽魚的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蛋白質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於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鯽魚湯對孕婦的好處也非常多,有催乳、下乳的作用,對母體身體恢復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鯽魚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

尤其對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皺紋,有奇特的緩解功效。

營養學認為,鯉魚肉中含鉀離子豐富,每百克肉中含鉀334毫克,可防治低鉀血癥,增加肌肉強度,與中醫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

黃醇和維生素

每百克鯉魚中,含視黃醇25微克,維生素A25微克,這對提高視力有益。

卵磷脂

魚頭中含豐富的卵磷脂,對維護大腦營養,增強記憶頗有好處。

氨基酸

現代研究表明,鯽魚肉中含有很多水溶性蛋白質、蛋白酶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

魚油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和不飽和脂肪酸等,這些物質均可影響心血管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常食鯽魚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鯽魚含動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

盤點魚各部位的營養價值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還含有鈣、磷、鉀、碘、鋅、硒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等。魚肉有暗色、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較多的脂質、糖原、維生素、酶類等,味道較腥,如金槍魚、沙丁魚等;白色肉腥味較輕,如大黃魚、比目魚等。

魚腦:富含俗稱“腦黃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還有磷脂類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發育,對輔助治療老年癡呆癥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魚腦膽固醇含量較高,應控制食量。

魚鰾:古代有“海洋人參”之稱,與燕窩、魚翅齊名。魚鰾含有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有改善組織營養狀況,促進生長發育,延緩皮膚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通常制成幹品,稱為魚肚。魚肚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潤、細膩,有濃厚感。

魚鱗:含有膽堿,可增強記憶力。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臟病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魚鱗凍食用。此外,鰣魚和鰳魚的魚鱗含有一定的脂質和鮮味成分,烹飪時可不去鱗直接蒸制;帶魚魚鱗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鳥嘌呤,吃時也不必刮。

魚尾和魚骨魚尾:營養和魚身的肉差不多。魚骨確實有補鈣的效果,但是一般人們吃得很少,鯊魚的魚骨可做成魚骨粉。

魚唇:多以鱘魚、鯊魚、鰩魚上唇部的皮及連帶組織幹制而成,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雖屬海味八珍之一,其實沒多少營養。

魚眼:維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由於魚眼小,營養價值不大。

多吃魚的九大好處

保護視力

中央視網膜退化是老年人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而法國大規模研究發現,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可以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降低心臟病風險

在美國,心臟病仍是導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不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

提升腦力

“如果即將面臨一個重要任務或考試,建議你多吃點魚。”一項刊登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上的研究指出,將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油作為膳食補充劑提供給一組18~25歲的年輕人,6個月後,他們的腦力得到瞭穩步提高。究其原因,研究人員認為,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影響記憶的存儲功能。

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針對3.2萬名婦女的研究顯示,每天攝取210毫克歐米伽—3脂肪酸,相當於每周吃1條多脂魚或4條瘦肉魚,可以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降低52%。

促進發育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飲食對孕婦格外重要,可以促進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200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研究發現,每周食用3~4份包括魚類在內的海鮮食品(約340克),可以顯著提高出生後嬰兒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運動能力。

延長壽命

一項經過16年觀察的新研究發現,吃魚的確可以助人長壽。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預防哮喘

兒童時期多吃魚可以有效預防哮喘。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在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到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研究人員推論,這可能和多吃魚有助抗炎有關。

保護皮膚

魚油對皮膚有很多好處,可以調節油脂分泌、有助保濕。另外,研究表明,多吃魚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利於保護皮膚膠原蛋白,從而防止皮膚松弛,出現皺紋或下垂。

提高精子數量

飲食習慣對想要懷孕的朋友相當重要。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生育中心發現,喜歡吃鮭魚、青魚和金槍魚等的男性,精子數量比其他人多出34%。

吃魚應該註意什麼

1、空腹吃魚——導致“痛風”

在減肥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隻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堿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傢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癥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3、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

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

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4、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癥。

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專傢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

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癥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以上小編告訴瞭大傢吃魚應該註意什麼,魚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一種食物,所以很少會有人覺得吃魚也要講究方法,隨便吃也不會有什麼危害。今天看瞭小編的文章,相信大傢都知道瞭吃魚還是不能亂吃,要用正確的方法吃魚,這樣既吸收瞭魚的營養,又不會傷害身體。

想吃魚要先學會選魚

魚,在遠海城市的孩子來說,是很常見的,尤其是經常去湖泊,小溪抓魚,也是他們的兒童時期的美好的樂趣。同樣,魚肉裡含有的營養物質對兒童的腦部發育以及治理發育有著很大營養價值,一般傢長都喜歡買魚熬湯或是做菜給自己的孩子吃。

科學傢們經過研究認為,魚體內重要的營養物質-DHA,對大腦細胞,特別是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育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實驗表明,隻要經常吃魚,大腦中的DHA值升高,就會活化大腦神經細胞,改善大腦機能,提高判斷力,減少失誤。所以,想要生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就應該多吃魚,同時,在哺乳期經常吃魚也能為嬰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提供豐富的DHA,使寶寶們記憶能力提高,讓我們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而對於那些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多吃魚,攝入足夠的DHA,可刺激大腦細胞,增強記憶力。另據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DHA還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作用,並有抑制炎癥、抑制癌癥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素以魚、貝等海產品為主食的愛斯基摩人很少患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原因。

莫吃不熟的魚

科學研究和測試發現,魚的體內含有—種叫二惡英類的致癌物質。由於這類化學毒物是隨水內沉淀物沉到水底的,故生活在水底並食用水底腐物的魚類身體內含量相當高,尤以海洋四大經濟魚類中的墨魚及淡水魚類中的鯉魚等為重。

魚類雖含有二惡英類致癌物質,但隻要烹調得法,是可以除掉的。據試驗對比表明:如果將魚肉燒透煮熟則可將絕大部分的致癌物質去除幹凈。因此,勸君莫吃生或半生不熟的魚肉,特別是墨魚和鯉魚。另外,常吃生魚,還容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不少人以為生魚片用醬料和醋拌過就能殺死其中的肝吸蟲,但事實}:一般的調味品,如醬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難殺死它們,就算把魚片投入90℃熱水中,煮的時間不足也不能將之殺死。因此,生魚片還是少吃為妙。

不吃有毒的魚

全世界的水域中有魚類3萬多種,大部分都可以食用,但有600餘種魚類含有毒素,不能食用。我國的海魚和淡水魚約有2 000種,體重大小差異很大,其中有毒的魚約有170餘種。魚體內的毒素主要有下列幾種:①肉毒:肉毒魚多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域,這類魚的肌肉和內臟中含有毒素,這些毒素主要是因為魚吃下瞭含有生物堿的浮遊生物,該類物質對魚類沒有毒性,而人類吃瞭這些含有生物堿的魚類卻會發生食物中毒。②血毒:鰻等水產品有毒,加熱可使其毒性物質分解,故食用時應熟食。③刺毒:淡水魚中的鱖魚以及海水魚中的某些魚類,它們的鰭棘有毒腺。④肝毒:魚類的肝臟一般無毒性,但過量食用馬鮫魚、鯊魚等魚類的肝臟也會引起中毒。⑤膽毒:魚膽中含有膽汁毒素等有毒物質,膽汁毒素的毒性很強,耐熱、耐酸,不易被酒精破壞,即使將魚膽煮熟或用酒沖服仍會引起中毒。

另外,工業廢水和農藥會污染溝渠中的水,使水中的魚類受到污染。人食用瞭這種被污染的魚類也會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