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重要的部位,支撐整個人的身體。腳的重要性無需多說。經常泡泡腳,尤其是在冬日,對人體好處多多,這是眾所周知的生活經驗。經常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此外,泡腳還能調理內分泌系統,有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但是泡腳並不是百無禁忌的,錯誤泡腳,不僅起不到保健的效果,還會招惹各種高危疾病。下面編輯告訴你泡腳的6個禁忌,教你如何正確泡腳。

冬季泡腳水裡加點料才好

★手腳冰涼者→加點生薑

具體方法:取生薑50克(切片),放入泡腳的溫熱水中,或將生薑片在鍋中熬10分鐘左右,再將熬好的薑水倒入泡腳水中。薑既是調味品又是一味中藥,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特別適合虛寒體質者。有慢性胃腸問題、經常失眠多夢、怕冷而手腳冰涼的人,睡前都可以用生薑水來泡腳。

★關節痛患者→加點酒

具體方法:在調好溫度的泡腳水中,加入兩湯匙白酒或黃酒。酒有通絡止痛、舒筋活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特別適合有痛癥的人使用,如關節痛患者等。

★常感疲勞者→加點醋

具體方法:在調好溫度的泡腳水中,加入兩湯匙醋。醋有很好的收斂作用,適合經常感覺疲勞的人泡腳使用。

★失眠患者→加點合歡皮等

具體方法:取合歡皮、酸棗仁、當歸、素馨花各3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溫熱水調溫到45℃左右,於睡前1小時泡腳,具有養心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慢性胃腸病患者→加點幹艾葉等

具體方法:取幹薑、幹艾葉、厚樸、川芎各3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酒(白酒或黃酒均可)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

★月經不調或痛經的女性→加點素馨花等

具體方法:取素馨花、玫瑰花各15克,當歸、川芎各30克,加水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醋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通絡止痛、活血調經的功效。

★慢性頭痛患者→加點川芎等

具體方法:取川芎、蔓荊子、白芷、菊花各2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酒(白酒或黃酒均可)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

泡腳的六大禁忌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註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癥、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泡腳不要泡太久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泡腳水不宜過燙

每天用溫水把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溫馨提示:泡腳時除瞭謹記以上六大泡腳禁忌外,還要學以致用,掌握好水溫、時間等事項。

什麼時候泡腳最好

泡腳最佳時間

泡腳最好的時候應該選在晚上9點鐘左右,這個時候泡腳最補腎。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晚上泡腳還能消除白天神經的緊張感,讓勞累的腎臟得到休息,人也會感到更舒適。

泡腳泡多長時間最好?

1、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容易導致,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從而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秋冬季節,皮膚如果在熱水中浸泡的時間過程的話,還容易導致皮膚變得幹燥。

2、水溫不能太高。

泡腳並不是水溫越高越好,最佳的水溫應該控制在50℃以下,並且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有一定溫度的水溫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的作用。

泡腳有什麼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

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也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有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對於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促進血液循環的最好的辦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按壓腳步還能反射出相對應的肝臟是否有問題,做足療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而按完之後,會感覺渾身輕松。腳底有6條主要的經絡,泡腳能刺激這六條經絡,有利於活血。

3、輔助治療疾病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民間有俗語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由此可見泡腳的作用之大。現代人長期待在空調房內,並且喜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部分人會體內多寒濕,而通過泡腳能加速體內排寒。

4、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癥

堅持泡腳對改善睡眠也有不錯的作用。用43攝氏度的水浸泡雙足30分鐘,能使血液中的乳酸降低。而且,足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用熱水泡腳對神經和毛細血管有溫和良好的刺激作用。這種溫熱刺激反射到大腦皮層,對大腦皮層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癥。泡腳能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從而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負荷,促進新陳代謝,還可調節經絡和氣血。

熱水泡腳千萬別超過半小時

都說“冷水洗臉、熱水泡腳”,專傢指出,熱水泡腳的確可以起到舒經活絡、溫暖全身的作用,但泡腳時間太長則有害無益。

用熱水泡腳,對身體很有好處,特別是在冬天。中醫有一個說法,叫作“風寒從腳下生”,冬天天氣寒冷,人體更容易出現寒性肌肉酸痛、手腳冰涼以及寒性胃痛等各種不適,堅持用熱水泡腳則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尹志超建議,可以在熱水中加入生薑片、花椒等輔料,對祛風散寒的效果較好。

熱水泡腳並非人人適用。比如,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泡時,就不宜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有人喜歡用電動足浴器泡腳,一泡就是幾個小時。

一般來說,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特別是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孕婦也不宜長時間用熱水泡腳。部分足浴器在宣傳時誇大其詞,聲稱能治療某些疾病,尹志超指出,足浴主要是保健,並沒有治療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在使用足底按摩器的時候,直接調到按摩的功能,這不夠科學。

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氣血循環加快,使肌肉、韌帶放松,避免在按摩時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