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腳部有眾多穴位,每個穴位都關乎女性健康。手腳冰冷的女性,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穴位,調理身體各器官,有促進血氣循環、安眠養生的作用。雖然泡腳對日常保健舉足輕重,但泡腳也有很多相關的禁忌,下面幾個講究,你都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生薑泡腳好處多

1、保養腎臟

生薑泡腳改善供血不足,配合補腎食材能夠很好的起到暖腎養腎的作用。

2、減少手腳冰涼

生薑能夠驅寒,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供血不足達不到身體末端所致。生薑泡腳能夠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冷的癥狀。

3、延緩衰老

腎臟衰而人老,生薑泡腳改善氣血、保養腎臟,能夠有效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4、改善睡眠

生薑泡腳時加入適量黑醋,能夠很好的刺激足底穴位,增強各系統的新陳代謝,從而使人體放松、緩解疲勞,從而改善睡眠質量。

5、治療感冒

將一塊拇指大的生薑加水煮沸或放入熱水中浸泡,待水溫合適(40度左右)給感冒病人泡腳,能夠有效地防止癥狀進一步發展,阻止感冒。即使沒有感冒的人,生薑泡腳也可以起到驅寒的作用,以此來預防感冒。

6、治療風濕

生薑以其特殊的驅寒祛風功效,風濕患者每天晚上持續泡腳半小時能夠有效地減輕病癥。泡腳木桶過小腿能夠更好的緩解風濕關節炎等癥狀。

冬季泡腳的8大禁忌

1、水溫太高

泡腳的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隻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

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而且還會使皮膚角質層幹燥、皸裂,甚至燙傷皮膚。

2、泡桶清潔不徹底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復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3、水量太少

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4、泡腳時三心兩意

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5、泡腳後立刻睡覺

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效果最好。

6、泡腳時間太長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傢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7、經期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復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癥狀。

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等經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咨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癥用藥。

8、飯泡腳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

吃完飯後,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泡腳。

泡腳最佳時長

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常見病、多發病的保健效果不錯,但要註意根據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一味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瞭,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

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還有中藥熱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裡放入煎煮過的藥液(可對水稀釋),然後按普通熱足浴的方法進行。

但是,特別提醒老年人,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因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正確的泡腳方法

第一,要選對泡腳桶。

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裡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腳,而不是泡腳。

正確的選擇是,買一個比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個放進去的那種。為什麼要選擇木桶呢?一是比較容易保溫,二是貼近自然。

第二,要選擇加熱設備。

市場上賣的這種泡腳桶,沒有加溫設備,這樣,我們在泡腳的時候,有時感覺水涼瞭,不得不往裡加熱水,所以泡腳前我們可以多準備些熱水瓶,灌滿熱水備用。

第三,如何確認泡腳效果。

怎樣算是泡好腳瞭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瞭,就算是好瞭。註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隻要出微汗就OK瞭,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瞭。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

4類人泡腳需謹慎

1.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2.靜脈曲張患者。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隻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靜脈回流負擔, 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腳越泡越腫,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浴。

3.足癬等皮膚病患者。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癥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於皮膚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幹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濕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皮膚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4.兒童。如果孩子的腳不是很涼,就沒必要泡腳。人體足弓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此時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松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