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立冬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而立冬進補應以食補為主。立冬吃什麼養生?立冬養生飲食四要點?一起來看下。

立冬養生根本

●立冬開始藏腎精

“養藏”是冬天養生的重中之重。“藏”即儲藏在體內的精氣神,而臟腑之中的腎與“藏”的關系最為緊密,腎乃封藏隻根本。

《皇帝內經》等傳統中醫典籍認為,藏精是腎的首要功能,包括生殖之精(精液、白帶)、生長之精在內的腎精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若腎精能夠得以“藏”,人必精神抖擻、充滿活力;若腎精不藏反泄,健康和精力也會隨之流走,邪氣和疾病便會乘虛而入。

現在醫學理論也對“風藏腎精”的養生之法予以認可。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應適當進補,調養腎臟,這對保持健康、延年益壽不無裨益。

將“藏腎精”的方法歸結為三個字,即“補”、“治”和“養”。“補”即指先天不足的人要盡早補腎;“治”即對大小腎病不可忽視,應盡快治療,“養”即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切勿太累,在駕駛或做雕刻、電腦操作等首腦並用的工作時,要勞逸結合,以免用腎及用腦過度。

●腎不虛,手腳不涼

進入立冬以後,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手腳冰冷,在白天棉襖加身依然瑟瑟發抖,在夜晚被褥增厚仍舊徹夜感覺寒冷。最痛苦的是,感冒成瞭這部分人的“傢常便飯”,舊疾不斷累積使得他們的身體每況愈下。

有如此癥狀的人,十有八九腎脾虛弱,中醫將其多大歸為腎陽虛。由於身體內陽氣不足,致使他們格外怕冷。而陽氣乃人體之根基,陽氣匱乏,就如同汽車沒有汽油、飛機沒有燃料一樣,人體機能發揮作用根本無從談起。因此,在立冬時節及早補虛、調養腎臟是保證我們健康過冬的關鍵。

中醫認為,脾虛是導致腎陽不足的主要原因。脾氣弱直接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導致攝取的熱量不足,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滋養五臟。此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全身血液不暢,手腳冰涼。由此癥狀者可多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韭菜、蒜、羊肉、狗肉、牛肉、鱔魚、嚇、桂圓等。另外,肉桂、山茱萸、山藥、熟地、雲苓、牡丹皮、淫羊藿等中藥也對緩解脾虛有明顯的功效。

立冬養生飲食四要點

1、咸味入腎補益陰血

我們根據中醫說的,“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飲食就可以適量地吃一些鮮味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它們也有補益陰血等好處。

2、進補前先引補

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3、多溫熱少寒涼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4、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於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欲。

立冬吃什麼養生

十全文補湯

制作原料: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熟地、白芍各10克.當歸、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棗12枚,生薑20克,墨魚、肥母雞、老鴨、凈肚、肘子各250克,排骨500克,冬筍、蘑菇、花生、蔥各50克,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裝紗佈袋內,紮口,鴨、雞肉及豬肚洗凈,排骨剁開。薑、筍、菇洗凈,與以上諸料同放鍋中,加水,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煨燉,加黃酒、花椒、鹽調味。待肉熟爛後撈出,切成絲條,再放入湯內,去藥袋,煮開後,調入味精,食肉飲湯。每次一小碗,早晚服用。全部服完後,隔五日再服。

適宜人群:適用於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如體虛貧血、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頭暈目眩者。無病食用,能健身防病。

此湯有補陰陽氣血、調五臟六腑的功效。

花生煲豬蹄

制作原料:豬蹄500克,花生米適量,鹽、南腐乳等調味品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豬蹄洗凈開邊,油鍋燒熱後將生薑爆香,放入豬蹄,加入南腐乳,炒勻,然後加適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調味品,慢火煲兩小時左右,待豬蹄軟熟。

禁忌:腹瀉者少食。

適宜人群:適用於腎陰虛不足之腰膝酸軟,津液不足之皮膚幹燥,氣血不足之產後少乳及癰疽、瘡毒者。

此道菜肴有滋補陰液、補益氣血的功用。

歸參燉烏雞

制作原料:黨參30—50克,當歸20克,烏雞1隻,生薑、蔥、鹽、料酒等調味品適量。

制作方法:烏雞與當歸、黨參及適量調味品同放入燉盅內,隔水燉l一2小時, 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於肝’腎不足之遺精、帶下、白濁,血虛之月經不調,脾肺氣虛之消瘦及氣陰兩傷者。

黨參補益脾肺、補血生津。烏雞為傳統的滋補佳品,以其骨烏而得名。其味甘,歸心、肝、肺、脾、腎經。烏雞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鎂及尼克酸、泛酸等。加入當歸有補血活血的作用。故本燉品最適於冬季食用.尤其適合大病後、產後、手術後或素體虛弱之人。

白芨燉燕窩

制作原料:燕窩10克,白芨1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燕窩用溫水浸泡半日,去除雜質放入燉盅內,加水,加入冰糖.燉2~3小時即可食用。

適宜人群:適用於氣虛自汗、尿多、胃氣虛之反胃、千嘔,肺陰虛之盜汗、咳嗽、咯血及其他虛損者。

白芨滋養肺陰、補肺止血,燕窩可補肺養陰,用於補養和治療陰肺虛的咳嗽、盜汗、咯血等癥。又可養胃止嘔,治療胃氣虛所致的幹嘔、反胃。還可補氣止汗,治療氣虛自汗、尿多等癥。燕窩是一種珍貴的補品,配以白芨更增強瞭其滋肺止咳之功。肺陰虛之人冬季易復發咳喘、咯血,常食本燉品效果非常好。

立冬養生重在防寒健腎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防寒”。

燉補養生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制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以增強療效。燉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註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進補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應註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自身,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人參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服用的人多。但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進補過度對身體也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

補充水分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冬季北方水果較少,主要可以吃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性平。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視。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功效。入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幹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蘋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再有,冬季許多人進補過多,往往會出現上火的癥狀,而蘋果性平,可滋陰潤肺,又可殺菌,對預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裡可以多吃蘿卜和白菜。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蘿卜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中醫認為,大白菜可以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絕大部分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適於偏胖、內熱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士。冬天氣候幹燥,大白菜含水量極高,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陰潤燥、護膚養顏的作用。大白菜中的纖維素有潤腸排毒作用,還可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對於便秘人士尤為適宜。

但話又說回來,任何事物都有好與壞,大白菜也一樣。因大白菜偏寒,脾胃虛寒人士應少食。另因大白菜中含有少量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的物質,所以甲狀腺腫大患者應少吃,或與碘鹽、海魚、海產品等一起食用。

立冬前應該多吃三酸保健康

立冬多吃酸-檸檬

檸檬的味道比其他柑橘更酸、更苦,是因為其中有機酸的含量比橘子、橙子等水果高出十幾倍。有機酸是維生素C的“保鏢”,深秋多吃檸檬能行皮膚幹燥和上火。平時用檸檬泡水喝就行。

立冬多吃酸-酸梅

酸梅屬於堿性食物,特別適合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養肝臟,提高抵抗力。酸梅用來煮湯、燉肉都不錯。

立冬多吃酸-泡菜

建議自制泡菜,不放或少放辣椒,泡上20天到30天就能食用瞭。 泡菜是一種發酵食品,在保留新鮮蔬菜的大部分營養的同時,增加瞭乳酸等酸性成分,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且有利於提高鈣磷在腸道內的溶解度,冬天太陽曬得少,多吃點泡菜還能防止骨質流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