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很多人吃藥後發現效果不好,習慣性給自己加量。特別是在重要工作、長假前出現感冒、頭痛等“小病”,為瞭不影響工作和出行計劃,人們往往會自己加大藥量或增加服藥種類。其實這種做法效果並不好,還可能增大藥物副作用。

你會正確吃藥嗎

當醫生10幾年瞭,我深感大多數病人對用藥知識瞭解的貧乏,很想告訴那些不懂得如何吃藥的人,不僅要吃正確的藥,更要正確地吃藥。

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老師就曾經跟我們說:“怎麼開藥是學問,怎麼吃藥也是學問,所以醫生有時候也是老師,因為你不能看著患者吃藥,所以你必須教會他怎麼吃藥。”可是,我到瞭工作崗位上,一天的門診量就達到50多人,基本上不到10分鐘就要接待一個病人,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真的就忘記瞭囑咐病人怎麼吃藥。

吃藥也有學問

以前我的一個糖尿病患者,服用拜糖平,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後來我仔細詢問才知道,他根本沒有按照醫囑“在進食第一口飯時嚼服”,結果根本發揮不瞭藥效,幾百塊錢的藥就這麼白吃瞭。還有一個病人,發燒瞭在傢吃撲熱息痛,吃瞭兩片燒沒退,結果又吃瞭兩片,導致後來出汗太多而虛脫。另有一些病人,一給他開藥他就先問藥物有沒有副作用,隻要有副作用的都不吃。其他不正確的吃藥方法比如吃藥不喝水,不在乎飯前飯後,該忌口不忌口,這樣的患者就更加大有人在瞭。

用藥如用兵

雖然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有瞭很大的提高,藥品說明上也從隻寫“一日幾次,一次幾片”,進步到瞭寫上藥物禁忌,副作用等等註意事項。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藥吃瞭就好,而不知道正確地吃藥也同樣至關重要。所以,很想告訴那些不懂得如何吃藥的人,不僅要吃正確的藥,更要正確地吃藥。否則,於病無益事小,於體有害事大。正如古語雲:“用藥如用兵。”馬虎不得啊!

專傢談吃藥

首先,吃藥的時間很重要,直接關系到療效。

1.空腹指的是上頓飯吃完2小時以後,到吃下頓飯的1小時之前這段時間。一般的餐前服藥指的都是空腹。而飯後指的是隨餐或者吃飯後1小時之內,也就是肚子裡要有食物。

2.服藥的時間是與藥物種類有關的。有些止吐消脹藥,有些降三酸甘油脂藥,或是抗腸胃痙攣劑等都有指定的服藥時間,一般是飯前30分鐘。有些藥品必須隨食物一起吃才能發揮作用,例如:上面提到的拜糖平就要在進餐第一口嚼服;有些藥品應在飯後1小時吃效果最持久,例如:使用普遍的制酸劑(胃藥)。當然這還要看患者的耐受性,多數抗生素應該在飯前服用,但是有一些患者胃腸道反映比較嚴重,感覺到明顯的惡心或者胃痛,這樣也就隻能改成隨餐或者飯後服用瞭。

3.針對不同的病癥也有不同的服藥時間,治療失眠 ,通常應該在睡前半小時吃藥才能及時發揮藥效。每日一次的降壓藥物,最好在下午接近黃昏的時候吃,因為那是人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間。

其次,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或者醫囑去做,該含服的含服,該嚼服的嚼服,千萬不能覺得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1.除瞭一些含服的藥物之外,吃藥一定要喝水,吃藥不喝水的危害是很大的,輕則影響吸收,減低藥效,重則刺激食管引起表面潰瘍,甚至加重肝腎損傷,後果不堪設想。

2.不能根據自己的判斷隨便增減藥量或者停藥,例如發燒一定不可以盲目地吃退燒藥,要查清病因;腹痛不可以隨便吃止痛藥以免延誤病情;抗生素不能隨便減量,或者總是換著服多種藥物,以免引起耐藥。

3.所有的藥物都有好的作用和副作用,不能因為懼怕副作用而不吃藥隻能因噎廢食。

最後,就是要瞭解自己的病史,例如有慢性肝病患者,應該註意避免服用肝臟副作用大的藥物,有藥物過敏的患者服藥要格外小心。

吃藥萬不可自己加量

多吃一種同類藥,副作用可能更大。目前市面上常見感冒藥中,大多含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它主要用來緩解發熱和頭痛,但大量使用會傷肝。吃多種含此成分的感冒、止痛藥,並不一定加快癥狀的好轉,但會增加撲熱息痛的攝入,加重對肝臟的損傷。

自己加量,效果不一定更好。很多人認為多吃點藥,就會好得更快。實際上,藥物的劑量都是經過臨床驗證的安全、有效劑量,藥效並不會單純隨著藥量增大 而成倍增加。吃得過多,超過瞭腸道的吸收限度,療效並不會增大,但會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治療心衰的藥物地高辛,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擅 自加量會造成心臟毒性,嚴重時危及生命。

需要提醒的是,吃藥除瞭不能擅自加量以外,還有些細節需要註意。例如服用含撲熱息痛的感冒藥時不能飲酒,以免加重傷肝;服維C銀翹片等含有撲爾敏的感冒藥時,不要馬上開車或進行高空工作

妊娠高血壓要不要吃藥

妊娠高血壓要不要吃藥?很多患者都想問這個問題,高血壓讓這些懷孕女性陷入瞭兩難境地:吃降壓藥害怕對胎兒造成傷害,不吃藥又怕發生危險。那麼妊娠高血壓要不要吃藥呢?

其實,高血壓患者在妊娠期的治療總原則是不能隨便停用降壓藥,但對降壓藥的種類、用量可有所調整。隻要把握得當,患高血壓的準媽媽是可以順利渡過這個特殊時期的。

患高血壓的女性如果準備要孩子,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首先將血壓控制平穩再考慮妊娠。

提前降壓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可減少孕期發生危險,而且由於妊娠早期(前3個月)用藥對胎兒的影響最大,致畸性最強,如果患者能夠在受孕前將血壓控制得比較好,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減少妊娠前3個月的降壓藥用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暫時不用藥,從而盡量減少藥物對胎兒產生的副作用。

對於這部分特殊人群一般建議用長效鈣離子拮抗劑類降壓藥,此類藥物在降壓的同時還有抑制子宮收縮的作用,對於妊娠期患者比較合適,而且一天隻需服用一次,就可以24小時平穩控制血壓。

而其他種類降壓藥對胎兒一般都有影響,比如β受體阻滯劑會抑制胎兒的心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會影響到胎兒腎上腺系統的正常發育,隻有鈣拮抗劑對胎兒的負面影響最小。

患高血壓的女性在懷孕期間,除瞭應按照醫生的要求按時服用降壓藥,還要特別註意定時監測血壓。盡可能做到每天早、晚各測一次血壓,並做好血壓和異常情況的記錄,每個月到心血管科醫生處就診時,提供給醫生,以便及時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不孕先別忙著吃藥

生病瞭就要吃藥,這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並非生病瞭都能吃藥,有些病吃藥的後果更嚴重。尤其是對於不孕不育這樣的疾病來說,由於治療心切,不孕不育患者更容易踏入盲目用藥的誤區。不孕不育專傢指出,女性不孕患者千萬不可盲目用藥,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哪些情況導致的不孕不能用藥?

器質性不孕

器質性不孕指的是由於生殖器的病理解剖變化所引起的不孕癥,如子宮粘連、子宮發育差、腫瘤、畸形、輸卵管堵塞等。這些由於器官發生病變引發的不孕都屬於器質性原因,通過吃藥根本就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比如輸卵管堵塞,隻有通過疏通輸卵管,使精子和卵子得以相遇並結合,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精神過度緊張致不孕

心情可以影響內分泌變化。如果女性長期處於精神過度緊張、焦慮的狀態、受到強烈刺激,那麼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的功能就會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女性正常排卵。諸如此類的功能性不孕也不應該通過藥物解決,盲目用藥反而會影響自身的調節,使情況變得更為復雜。

營養不良或者性生活不當致不孕

現在,許多女性都在追求苗條,為瞭減輕體重極力克制飲食,但是由於大量減少飲食,人大腦內的下丘腦攝食中樞和飽食中樞發生功能紊亂,當人們發生厭食或主觀上強制性地減少飲食時,大腦皮層就會發生強行抑制。如此長期抑制下去,就會使下丘腦的兩個食欲中樞發生功能性紊亂,引起人的體重減輕,並進一步影響下丘腦的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分泌中樞,使之分泌減少,進而使腦垂體分泌的促黃體生成素和卵泡生成素也減少,引發瞭所謂的飲食性閉經,最後導致不孕。

此外,不潔的性生活、性生活過與頻繁等不健康的性生活方式也有可能引起生殖器發生感染而導致不孕。

對於這兩種情況引起的不孕,使用藥物調理也是不恰當的。

不孕不育該如何調理?

1、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科學研究表明,任何不良情緒均可導致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的功能受到抑制,從而出現不孕。因此,患者一定得保持精神愉快。

2、控制性生活的頻率。過度頻繁的性生活會使精子質量下降,也會使女方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月經不調,更不利於受孕。

3、提高性生活的質量。性生活的質量對於受孕來說也十分重要。由於女性在性高潮時子宮內出現正壓,性高潮之後急劇下降呈負壓,精子易向內遊入宮腔。此外,性興奮時,子宮位置升起,使宮頸口與精液池的距離更近,有利於精液向內遊入。

4、加強骨盆肌肉的鍛煉。據研究,相當一部分婦科疾病與女性骨盆肌肉的功能有關。在排便或臥床時,屏氣收縮尿道、直腸以及陰道括約肌100~200次,然後放松,隻要能持之以恒,就可使骨盆肌肉強大起來。

讓孩子乖乖吃藥有技巧

天氣忽冷忽熱,孩子容易生病。看病麻煩不算什麼,傢長說給孩子喂藥才是最令人頭疼的。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乖乖吃藥呢?醫生跟記者分享瞭他的經驗。

經驗1:從“下頜部”喂藥不會嗆咳

給孩子喂藥,成人都是參照自己吃藥的方式———張口、灌藥、吞下。但半歲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藥雖然簡單,卻難免太急引起嗆咳和嘔吐,並不是好方法。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餘明醫生說,要讓小寶寶比較輕松地吃藥,姿勢一定要正確。“先把寶寶的頭抬高,讓臉側偏,然後將勺或吸管從下頜部(口腔靠下牙的一側)伸進去慢慢喂藥,勺或吸管不要急著拿出來,等孩子把藥吞下瞭再拿出來。”

經驗2:鼓勵大孩子自己吃藥

孩子到瞭2歲,多半已經學會自己用勺。這時孩子生病,除非身體很虛弱,如果精神和食欲還不錯,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吃藥並給予贊揚。一旦孩子覺得自己吃藥是很勇敢的事,今後就不害怕吃藥瞭。不過,這有賴於從小的潛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時,不願意吃藥,傢長不忍心強迫,想著孩子不吃就算瞭,生病可以打針,結果強化瞭孩子不吃藥的想法,畢竟打針的副作用和風險性要比吃藥高很多。有的傢長則把吃藥當成懲罰手段,孩子不聽話就嚇唬說要吃藥,還強調是苦藥,孩子當然更加不願吃藥。

餘明說,小孩3至6個月時,要適當給他們喝多種口味的果汁和湯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湯、芥菜湯(湯要是滾湯,裡邊不加鹽)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讓孩子慢慢適應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藥的時候,自然就不怕苦瞭。另外,傢長什麼東西都帶頭吃,對孩子也有很好的影響。

經驗3:孩子吃藥嘔吐咋辦

孩子小時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會吐,吃藥更是如此。這種嘔吐是無意識的,隻要是喂藥後不久,吐掉的藥量都要及時補回,否則達不到藥效。但3歲以上的孩子吃藥嘔吐常常是傢長慣的,孩子不願意吃,吃藥就覺得惡心,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所以也要從小引導,方法和上面講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實在不肯吃藥,嫌藥苦,特別是片劑的藥,可以用孩子愛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兌著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上的量來控制,否則也會失效。牛奶可能和藥物起反應,不建議和藥物摻在一起。

經驗4:吃藥要謹遵醫囑

所謂謹遵醫囑,就是要嚴格聽從醫生的指導,醫生說藥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隨意加減,減瞭沒有藥效,加瞭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副反應。

每次的藥量需要精心計算好。隻有在吃藥立刻嘔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補回相應的量,否則該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藥後半個小時嘔吐瞭也不用加。醫生若一次開瞭好幾種藥,隻要沒交代分開吃,通常都可以把幾種藥混在一起吃,但要註意搭配後不能放太長時間。

另外,思密達和嗎叮嚀必須在飯前(含喝奶前)半小時吃,前者是讓腸黏膜形成保護膜,後者是促進胃腸排空,不提前吃就沒有效果。但多酶片是開胃的藥,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熱、退燒的藥物,飯後吃即可。若孩子頻繁嘔吐,則最好在兩餐之間吃藥。

最後,要強調一點,除瞭退燒藥,不要把孩子的藥常備在傢,小孩不舒服應該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