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設卡查酒駕時,發現一名司機有酒駕嫌疑。但是司機堅稱自己沒喝酒,隻是開車途中吃瞭幾顆荔枝。民警做瞭一個實驗。當民警吃瞭一顆荔枝後,立即對酒精檢測儀吹氣,酒精檢測儀上馬上顯示其酒精值為9.3mg/100ml。吃荔枝也能吃出酒駕?

酒後多長時間能開車

酒後多長時間能開車

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後駕駛有關,酒後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國每年由於酒後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後駕車有關,酒後駕車的危害觸目驚心,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

國內對於酒駕處罰措施不斷升級,專項整治行動也是接二連三實施,但酒駕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歸根到底司機缺乏對飲酒後駕駛的危害認知以及盲目相信自己的駕駛能力,實際上飲酒後即使是駕駛高手也難於幸免交通事故,而還有一些酒駕肇事司機在飲酒一段時間後駕車被查,依然被查出涉嫌酒駕,那麼飲酒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呢?

酒駕的判定標準

人們對於酒駕的判定標準可能比較熟悉: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屬於飲酒駕駛。而血液中含量高於80mg/100mL就屬於醉酒駕駛。

但很多司機總是傾向於以自我感覺作為評判標準,實際是最不靠譜的,畢竟測試標準是基於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飲酒後多長時間可以駕車呢?

嚴格的說:由於人體存在個體差異,對酒精分解能力不同,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科學描述:人飲酒後5分鐘即可在血液中發現酒精,2個多小時後酒精會被人體全部吸收。隨著時間推移,酒精在體內會逐漸被吸收、分解,含量會逐漸降低。

通俗的說: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小時可以代謝10-15克的酒精。人與人的代謝能力不一樣,有的人稍快,有的稍慢,不僅僅是人與人不一樣,一個人的代謝速度,由於不同的時間、環境、等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以飲酒量1斤(500克)來計算,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以每小時代謝10克計算,大概需要20個小時才能將1斤白酒完全代謝完。所以晚上大量飲酒後,第二天起床後體內酒精含量依然較高,對於一些代謝較慢的司機,即使24小時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駕。在這裡給出一個通俗的判斷標準1斤白酒24小不駕車,半斤白酒12小時不駕車。

另外司機還可以通過單腿直立來確認是否酒駕。將其中一條腿直立,另一隻腳距離地面15厘米以上,腳底跟地面平行。這樣持續30秒,如果在30秒內發生左右搖擺15厘米以上,發生為保持平衡而單腳跳的現象,或者維持不瞭30秒就把提起的腳放下,這說明暫時喪失駕駛能力,不能開車。

另外司機如果想加速酒精代謝,可以喝一些解酒茶或進行體育運動,這樣可以加速體內酒精代謝。

吃瞭這些食物小心酒駕

其實植物在無氧或缺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不徹底的氧化分解成酒精或乳酸。所以水果有可能產生酒精,例如蘋果放久瞭,尤其是密閉放置就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消耗瞭糖,就會有酒味。還有前一陣子很火的“水果酵素”,喝下去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駕。

其實有幾種食物也能被查出酒駕:

蛋黃派:蛋黃派產品包裝上,大多標明含有食用酒精,但這為瞭保證蛋黃派的口感。

漱口水:漱口水主要組分為香精、表面活性劑、氟化物、氯化鍶、酒精和水等,其中含有酒精查出酒駕也就不奇怪瞭。

藿香正氣水:在藥品說明書上寫道“該藥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後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服用藿香正氣水後不應再駕車瞭。

酒駕的危害性有哪些

1.飲酒後,駕駛人的中樞神經受到麻醉和抑制,觸覺能力降低,手腳動作反應較慢,甚至造成動作失調,手腳失控。

2.飲酒後,駕駛人判斷能力降低,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操作錯誤增加,從而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3.飲酒後,駕駛員視覺能力變差,視覺敏銳度下降,對色彩感覺能力降低,對運動的物體難以看清,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會使視力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力下降,因此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飲酒後視野還會大大減小,視像模糊,眼睛隻盯著前方目標,對處於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

4.飲酒後,駕駛員有飄飄然的愉悅感,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開快車、隨意變道,易發生交通事故。

5.飲酒後,駕駛人易困倦,駕車行駛不規律。

隨著傢用汽車的逐漸普及,人車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而酒後駕車致人死亡的事故頻頻發生,也足以說明其社會危害性之大。因此,他認為可以討論增設酒後駕車罪。如果駕車的人飲酒達到瞭一定的度(可以通過血液中酒精濃度的檢測確定),就應該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上面介紹的這些就是酒駕的危害性瞭。在平常的時候我們就要積極的避免喝酒,尤其是喝多。另外在喝完酒之後不要開車。否則的話會很容易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交通事故,對於自己和他人來說都是很不好的事情。傢人和朋友也都應該要多勸誡。

睡眠不足開車等於酒駕

日漸嚴重的睡眠問題增加瞭交通事故的發生風險。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昨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8成重大交通事故與司機睡眠不足有關。連續17個小時不睡覺再駕車,肇事風險“等同於醉酒駕車”。該研究會還特別提醒說,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司機是潛在的馬路殺手,很容易影響到公共安全,但該問題尚未引起社會重視。

常見的因“疲勞駕駛”引起的車禍多發生在凌晨三點前後。但是,如果你每天大清早上班路上就感覺困得慌,甚至因此發生車禍,應建議司機檢查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國睡眠研究會有關專傢表示,這是一種睡眠疾病,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現象,低氧導致器官功能降低,睡眠質量差,白天嗜睡,反應遲鈍。大約每100個人中有9個人患有該癥。但由於這是一種“睡著時才發生的疾病”,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是否得病。

如果市民知道自己患有睡眠障礙,就應該不再駕車。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韓芳昨天就透露說,最近至少有5次警察找上門來,查看相關病例,要求出具病人患有“睡眠障礙”的證明。“也就是說,我的至少5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瞭車禍,甚至已經被拘留瞭。”韓醫生解釋說。

據悉,很多國傢已意識到睡眠障礙對公共安全造成的影響。不少國傢就規定,發放駕照時,必須檢查司機是否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相關新聞

每天睡7至7.5小時更長壽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為“美好睡眠放飛夢想”。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的發生率高達38%。

睡眠研究會還研究發現,1900年以來,人們的日睡眠時間以每年0.71分鐘的速度在遞減。換句話說,我們當前的日睡眠時間比1900年減少瞭1.5小時。一項調查顯示,48%的人睡前看手機、玩電腦;34%的人睡前打電話,閑聊,聽音樂。社會上廣泛存在“睡眠被剝奪”的現象。

專傢否認“人越老睡眠越少”的說法。人老瞭,“連續睡眠”的能力下降,但是白天打盹可以補充睡眠,總睡眠時間應保持7小時左右。此外,專傢也表示,每天睡眠在7小時至7.5小時的人,生命更長。多於或者少於7小時,都會提高死亡率。

用瞭這些藥你可能被酒駕

喝瞭藿香正氣水後,血液裡會有酒精含量?

綜合消息:近日,有人親身體驗瞭一番,在喝瞭這種解暑藥水後,用交警的酒精檢測儀檢測瞭一下,竟然顯示是“酒駕”,直到15分鐘後,測試結果才恢復正常。南京專傢告訴記者,其實有些藥是含乙醇(酒精)的,吃瞭之後,還真有可能“被酒駕”。

乙醇是罪魁禍首

介紹,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十味中藥。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在夏天使用比較多。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藿香正氣藥品有含酒精的和不含酒精的兩種。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是將十味中藥用40%~50%乙醇做溶劑靜置、過濾、灌裝,說明書上一般都明確寫有“本品含乙醇,服藥後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的字樣。此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藿香正氣口服液,就是升級版的“藿香正氣水”,其成分不含乙醇。

藿香正氣水吃多瞭,確實有可能因為乙醇而誤認為是“酒駕”,因為機器是隻分析成分的。不過,現在醫院的藥房基本不用藿香正氣水瞭,都用軟膠囊或者口服液,這兩種藥都不含乙醇,藥效同樣很好。

多種藥品含乙醇

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劑科主任介紹說,其實不僅藿香正氣水,還有一些註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氫化可的松註射液(註射劑醇型中含有50%乙醇,常用於各種危重病人的搶救)、尼莫地平註射液(適用於各種原因的蛛網膜下隙出血後的腦血管痙攣和急性腦血管病恢復期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栓通註射液、尼麥角林註射液(改善腦動脈硬化及腦中風後遺癥引起的意欲低下和情感障礙)、多西他賽(適用於選期化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等也含有乙醇成分。不過,專傢表示,這些註射用的制劑,雖然含有乙醇成分,但都是皮下註射,並沒有經過胃,也沒有人測試過,因此不好證明是否會有“被醉駕”的危險。

一些藥酒、糖漿以及酊類藥物基本上都有乙醇成分,比如十全大補酒、復方五味酊、養陰清肺糖漿、人參蜂王漿等。

用藥前多問幾個為什麼

昨天,江蘇省第二屆安全用藥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專傢提醒說,用藥前,多問幾個為什麼。

高先生今年不到30歲,去年體檢被查出得瞭脂肪肝,從那以後他每天都要吃一點保肝藥,有時候甚至是兩三種保肝藥一起吃,他認為這樣治療可以快一點。

藥師協會理事長告訴記者,藥物是把“雙刃劍”:合理使用可以治愈疾病,緩解病痛;如使用不當可使病人反受其害。比如治療脂肪肝類的藥物,如果大量服用,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臟中毒。

說,患病需要用藥的時候,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要用這種藥?要用多久?有什麼不良反應?總之,當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時,一定做到使用“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法,正確的療程”。在用藥過程中,一旦發生不舒服或不適應,要及時向醫師或藥師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