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夏季感冒和冬春季節的感冒在發病原因及癥狀等方面不完全相同,據對門診患者觀察,夏季感冒多為貪涼所致。避高溫不貪涼謹防小兒感冒。怎樣做好小兒感冒的保健護理?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怎樣做好小兒感冒的保健護理

1、註意休息

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癥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2、合理飲食

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欲減低、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表現,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強求寶寶進食,將導致寶寶胃腸負擔重,對身體和疾病恢復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數可多些,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鮮橙汁等。發熱消退和消化能力較好的寶寶飲食可稠一些。隨著寶寶病情的好轉,一般1周左右可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

3、環境適宜

保持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對發熱的寶寶,新鮮的空氣有助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應避免直接對著寶寶吹風,而導致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盡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松,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勵寶寶多飲水。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可以有效出汗,有利於降低體溫。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溫

寶寶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其中以局部散熱降溫法最簡單易行,適合傢庭常用。

避高溫不貪涼謹防小兒感冒

■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讓孩子多喝水,註意休息,一般7-10天就可自愈。如果伴有咳嗽、發燒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用藥對癥治療。有很多傢長一看孩子發燒心裡就著急,要求給孩子輸液,甚至點名要用“最高檔”的抗生素。其實,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使孩子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所以小兒感冒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原則上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當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時,才可考慮使用抗生素。但無論用什麼藥物,都要註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服藥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小兒感冒用藥要特別謹慎

中醫認為感冒是感受風邪所致,分風寒、風熱、內熱外寒等不同的癥候,強調要辨證施治,對癥用藥,這一點對小兒尤其重要。有的傢庭備有“小藥箱”,孩子感冒瞭不到醫院看,拿傢裡儲存的感冒藥給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藥店給孩子買藥吃,這樣做很危險。許多退燒藥如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遊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有些中藥對小兒感冒效果較好,如猴棗散、柴胡等,可給孩子選些中藥吃。

■避高溫、不貪涼,謹防小兒感冒

中醫有“以熱攻熱”的說法。夏天不能怕熱,不要貪涼,是中醫自古以來講究的度夏準則。現在條件好瞭,多數傢庭都裝瞭空調,如果天氣真是太熱還是可以開空調的,關鍵是溫度不要太低,溫差不要太大,孩子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中容易感冒;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最好不要讓孩子到戶外去玩,帶孩子外出時最好戴上遮陽帽,以避高溫,防止中暑;要保持充足睡眠,尤其是中午要讓孩子睡午覺,嬰幼兒睡眠應在10小時以上,年齡較大的小兒也要在8小時以上;晚上睡覺時以開窗通風為好,少開空調,尤其不要讓空調對著孩子吹;平時不要給孩子吃太多涼的東西,以免傷腸胃引起腹瀉;要多喝水,有條件的可給孩子熬點綠豆湯,既可解渴消暑,又可清熱解毒;夏季小兒應食用營養價值高又容易消化的食物,且飲食不可過量,不要吃油煎及刺激性食物,可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有利濕解暑的效果,但不要給孩子吃冰鎮西瓜。

小兒感冒不能吃什麼

一忌寒涼食物: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中醫認為身體一旦受瞭寒,就會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此時如果再吃冷飲,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同時,痰的多少還跟脾有關。過多進食寒涼食物,還會傷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

二忌肥甘厚味:中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會產生內熱,加重咳嗽。此外,油炸食物也不宜多吃。因為油炸食品會加重胃腸負擔,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三忌魚腥蝦蟹:咳嗽患兒在進食魚腥類食品後咳嗽會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尤其是對某些魚、蛋過敏的孩子更應註意避免這類食物。

四忌甜酸食物:酸食會斂痰,使痰不易咳出,導致咳嗽難愈。多吃甜食會使炎癥難以痊愈。

五忌食用橘子: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其實,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會生熱生痰。

六忌吃得太咸:吃得太咸易誘發咳嗽或使咳嗽加重。

七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上述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後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八忌食用補品:不少傢長會給體質虛弱的孩子服用補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使咳嗽難愈。

暑濕感冒食療

主要癥狀及病因:多見於暑天的感冒,表現為高熱無汗、頭痛困倦、胸悶惡心、厭食不渴、嘔吐或大便溏泄、鼻塞、流涕、咳嗽。舌質紅,舌苔白膩或黃膩。清化濕熱,解表宣肺。多因為夏季潮濕炎熱,貪涼(如,空調屋溫度低)或過食生冷,外感表邪而發病。

治療方針:清化濕熱,解表宣肺。

食療:

1.清暑祛濕茶。鮮扁豆花、鮮荷葉、鮮玫瑰花各20克。

先將荷葉切成細絲,與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內,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2.荷葉菊花苡米湯。鮮荷葉一張(或幹荷葉12克),菊花12克,苡米30克,加水煮湯,去渣服食。此湯清暑利濕作用俱佳,用於暑濕傷及上中二焦者為宜。

3.藿香葉粥。鮮藿香葉20克,煎湯加白糖,每天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適量服用。藿香為治療暑濕證要藥,辛散發表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既能解表邪,又可化內濕;鮮品芳香化濕作用更強。於夏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者適宜。

4.釀冬瓜。冬瓜一個約500克重,海米10克,豬肉末10克,香菇20克,麻油、味精、精鹽、淀粉適量。先將海米用溫開水發好,香菇切成細丁,與肉末等攪拌均勻備用。把冬瓜洗凈,切頂取瓤,將海米、香菇等倒入瓜內,將瓜頂復蓋,蒸15分鐘,蒸熟後放冷即可食用。冬瓜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是清暑除煩的良品;海米有補氣作用,暑多傷氣故用之;香菇、豬肉亦有補中益氣的功效。本方適宜於氣虛感受暑濕者。

5.西瓜汁:將西瓜去子取瓤,紗佈絞汁,代茶頻服。

6.冰糖西瓜翠:黑木耳10克,西瓜翠衣50克,冰糖20克,橘子數瓣,櫻桃數個。將冰糖打碎與洗凈泡漲之黑木耳放入碗內,置籠上蒸5分鐘,待取出冷卻後加入西瓜翠衣、橘瓣、櫻桃,攪拌均勻後放入冰箱,備服。

7.三花湯:白菊花15克,金銀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三味放搪瓷容器內,加水煎湯代茶飲之。

8.三汁飲:檸檬汁、葡萄汁、鮮橘汁,三味等量,加溫開水等量,放涼飲用。

9.綠豆稀粥:綠豆20克,粳米30克。先將綠豆煮沸,待稍軟後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為度,加適量冰糖食用。

小兒感冒的種類和治療

一般夏天小兒感冒常見以下三種類型:

皰疹性咽炎:小兒往往有發熱,因咽痛而流涎、拒食。嬰幼兒不能訴說就日夜哭鬧,不能睡眠,仔細檢查可發現口腔內出現小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治療應該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果病情比較重,孩子高燒,不能進食,可以靜脈點滴病毒唑之類的藥。病輕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並且應對癥治療,如用一些退熱藥。中藥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藥、板蘭根沖劑、靜脈點滴雙黃連註射液。高熱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湯藥常用銀花、連翹、板蘭根、薄荷、生石膏、竹葉、生地等清熱解毒的藥。

孩子患皰疹性咽炎時,應多飲水有利於降溫。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米粥、果汁。飲食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食品。

咽結膜熱:常是由腺病毒引起的。表現為發熱、嗓子痛、咽部明顯充血還可見兩眼紅赤,此種結膜炎分泌物不多,而且還可引起耳前淋巴結腫大。本病多在5-6天內痊愈。治療咽結膜熱的方法與皰疹性咽炎大致相似。還可應用一些能抗炎的眼藥,如用利福平眼藥水點眼,或紅黴素眼藥塗眼,每日二次。中藥可口服小兒熱速清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藥、清開靈口服液均可。湯藥應以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為主,如用野菊花、大青葉、薄荷、紫草、赤芍、丹皮、黃苓等。應註意多飲水,補充既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飲食。

胃腸型感冒:本病既有發熱、頭痛、咽痛的感冒癥狀,又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胃腸道癥狀,以病毒感染居多。治療這種類型的感冒,如果發熱不重可用藿香正氣沖劑治療。病情較重時中醫多以清暑解表、和中化濕的辦法,一般常用藥有:藿香、佩蘭、蘇葉、銀花、連翹、半夏、白芷、黃苓、陳皮、元一散、砂仁等。西藥是根據病情用抗病毒藥或抗炎藥如阿莫西林治療,同時對癥處理發熱用退熱藥、嘔吐用維生素b6或嗎丁林、腹瀉用金雙歧或思思密達。

護理時應給孩子多吃具有清暑作用的食品,例如:綠豆湯、豆瓜汁、冬瓜湯等。盡量少吃油膩甜食。同時要註意夜間不能長時間用電扇、空調降濕,避免再受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