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中就有關於“五谷雜糧可養五臟”的記載,而早在古代民間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其實所謂的“五谷”主要是指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中醫認為,五谷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具體有哪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吧。

如何保養五臟六腑飲食按摩告訴你

十指連心。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拇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

的確,雙手匯通全身經脈,翻開記事本後面密密麻麻的手部穴位圖便可略知一二,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等到頭痛、胃痛、肚子痛……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再頭昏眼花的比對著穴位圖,而是從平常就開始捏捏手保健康。

開井穴,調節五臟六腑

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那位於手足之端、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黃帝內經.靈樞》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精氣所出的部位,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裡頭也提到,“病在臟者取之井”。顯見,透過井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脾;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胃;中指的中沖穴對應心包、肝;無名指的關沖穴對應三焦、膽;小指的少澤穴對應心、腎;少沖穴對應小腸、膀胱。

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平時醫師會藉由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中醫則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

開井穴依序是,按壓手指第一個指節以上的指甲兩側,然後再捏緊指甲上下方的指頭,一指大概20秒,十指開過隻需要三分多鐘,就能有效刺激。

此外,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中醫建議,平常空閑時按一按、或用桌上的熱水杯熱敷,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

按壓食指下的第二掌骨側,速診全身

除瞭平時的保養,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窺見身體的健康狀況。

中醫提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半有不明原因的頸部酸痛、喉嚨痛、胸痛、胃痛,甚至小指內側、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會麻、有緊縮感,所以問診時就會特別留意。

然而,一般人對經絡循行以及相關癥狀的對應並不熟悉,因此,中國全息生物學創始人張穎清提出的第二掌骨側速診法,倒成瞭方便民眾留意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問題的參考。

全息指的是人體的縮影。張穎清提出,食指下的第二掌骨直接對應全身,從最靠近指尖的位置算起,分別對到:頭、頸、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腸、腎、腰、下腹、腿足,堪稱是人體縮小版。

不過中醫提醒,局部有出血、皮膚病的人要避開傷口,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反應遲緩,小心別太用力壓破皮膚,而孕婦也不建議亂按,以免按錯穴位造成子宮收縮、導致流產。中醫也特別叮嚀,一旦身體很不舒服,還是要透過專業醫師望聞問切找出病因,捏手指並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

五味與五臟保養

《彭祖攝生養性論》中說:“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

酸多傷脾。酸能補肝,但過多的酸味食物會引起肝氣偏勝,克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脾主肌肉,其華在唇,因而酸味的東西吃得過多,嘴唇也會失去光澤,並往外翻。建議飯後容易消化不良,且有大便稀、說話聲音低微等脾虛癥狀的人,少吃酸食。

甘多傷腎。甜味可以補脾,過多的甜食卻會引起脾氣偏勝,克伐腎臟。由於腎主骨藏精,其華在發,因此甜味的東西吃多瞭就會使頭發失去光澤、掉發。常會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的人,多有腎精虛的癥狀,建議不要多吃甜食。

苦多傷肺。苦味能補心,過多的苦食則會克伐肺臟。所以當我們吃入的苦味東西過多時,就會損傷肺的功能。肺主皮毛,苦東西吃多瞭,皮膚會枯槁,毛發會脫落。易咳嗽、咳痰的人,多為肺氣虛的表現,要盡量控制苦味食品的攝入。

辛多傷肝。過食的辣的東西會引起肺氣偏勝,克伐肝臟。由於肝藏血,主筋,辣的東西吃多瞭,會導致筋的彈性降低,血到不瞭指甲,就會易脆、易裂。因此,常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視物模糊等肝血虛癥狀者,應少吃點辣。

咸多傷心。咸味可以補腎,但吃多則會克伐心臟,損傷心的功能。心主血,咸味的東西吃多瞭,就會抑制血的生發,使血脈凝聚,臉色變黑。因此,常會出現心悸、氣短、胸痛等心氣虛癥狀的人,咸要少吃。

五谷如何強效滋補五臟

一、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制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癥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隻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三、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谷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谷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五臟有毒都有哪些癥狀?

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是人體的五臟,如果五臟積累毒素沒有及時排出,就會出現以下癥狀。

口臭:如果肺、脾、胃積熱或食積在體內排不出去,時間一久就會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毒素,人體就會出現口臭。

色斑:色斑可以是人體內分泌紊亂引起的,也可以是長期服避孕藥、肝臟疾患、腫瘤、光照等引起。

便秘:如果超過3天沒有排便的話就可以認定為便秘,便秘使身體堆積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反而被人體反吸收,繼而發生腸胃不適和口臭等。

肥胖:肥胖的標準是超過正常體重的20%,肥胖是營養過剩的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疾病。如果長期使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體內毒素就會堆積,從而引起肥胖。

痤瘡:痤瘡是一種皮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當體內毒素堆積無法排出的時候,就會進入血液,隨血液流遍全身。當毒素停留在皮膚表層的時候,就會出現痤瘡。

如果肝臟有毒素就會出現以下癥狀:指甲表面會出現凸起或凹陷的棱線;女性會出現乳腺增生;情緒容易激動或者抑鬱;偏頭疼、臉部長痘痘,女性會有痛經的癥狀。建議多吃青色的食物,枸杞有利於提升肝臟的耐受性,還有可以按太沖穴排毒。

如果心臟積累瞭毒素就會出現以下癥狀:舌頭潰瘍、額頭長痘、失眠、心悸、胸悶。舌頭與心臟有密切的關系,心臟有火毒就會表現在舌頭上。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心火旺額頭自然會長痘,同時還會讓我們失眠、心悸和胸悶。

如果脾臟有瞭毒素會出現以下癥狀:面部長色斑、白帶變多,脾濕氣變多就會有白帶增多的表現。吃酸有助於脾臟排毒,其次多按壓商丘穴也有助於脾臟的排毒。

肺臟有毒素主要有以下表現:肺管理全身的肌膚,皮膚是否潤滑都要靠肺。如果肺有毒素就會表現在皮膚上,使皮膚看起來暗沉,沒有光澤。肺臟不好者還會出現便秘的癥狀,其次精神狀態也會不佳,變得多愁善感。

如果腎臟有毒素的話就會有以下癥狀:月經量少、月經期段、容易疲倦、水腫、下頜長痘等癥狀。

五谷雜糧的8種營養吃法

五谷雜糧 保健作用大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幹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幹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幹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幹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傢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吃。用黃豆制成的各種豆制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