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斷地改變,但是很多好習慣都被人們以簡單舒適的方式驅動,但是其實這些方式並不是最好的習慣。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具體的生活壞習慣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吧。

男人如何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1.沉思。

人們常常通過沉思來放松自己,而沉思確實可以幫助人們解除疲勞。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然後舒舒服服地坐著、放松,閉上眼睛,想象一個像“一”那樣簡單的字。當其他想法侵入時,集中精力,再去想先前的那個字。

2.慢慢地做一些伸展運動。

做伸展運動的效果跟做深呼吸差不多。它可以減輕肌肉張力,加速血液在體內的循環,以及幫助把氧氣輸送到大腦等。

每天開始時都來一次和緩的、適度的、給身體增加活力的伸展。彎曲脊柱可加速體內的循環。最好的伸展運動是:雙手和膝蓋著地,然後慢慢地、用勁地把背彎成弓形。保持這種姿勢10秒鐘,然後慢慢地放松。或雙腳以肩寬分開,身體略微向前傾斜、曲膝,把你的手放在大腿中部,然後輕輕地彎腰,保持10秒鐘,再放松。再重復做。

3.尊重你的生物鐘。

我們中的有些人早晨時精力最旺盛,而其他人晚上精力最好。“如果你起床後,需要喝三到四杯咖啡才能提起精神,那你很可能不是一個“早上精力旺”的人。”找出你的“黃金時間”,把你最重要的工作留到你“高能量的時間段”。比如,如果你是一個“雲雀”,那就在上午安排一天中最重要的事,而不要安排在下午。因為下午時,你的精力已經衰退瞭。

4.少吃多餐。

吃飯時,血液將跑到腸道,離開大腦,所以我們會變得遲鈍,不想動。有部分專傢,相信每天吃5到6頓,一頓吃一點點,那麼你的血糖將保持穩定。

為瞭能量起見,不要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冰淇淋等。消化這些事物,需要的時間長,因而血液離開大腦的時間也長。但是不要忽略那些帶有基本的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魚和堅果。它們是很重要的營養滋補品。

5.多曬太陽。

陽光能抑制身體中褪黑激素的生長。沒有充足的陽光,尤其是冬天裡的那幾個月,有些人就會患季節性的“情感性精神病”,一種可能引起疲勞的抑鬱癥。

6.註意站姿。

當你沒精打采地走時,你把你的重量從身體的中心處移開。因而你得耗費更多的氣力來保持身體的平衡,下面是一些保持平衡的簡單方法:保持你的頭在骨盆上方,耳朵在肩膀上方,腰背部向前傾。如果你坐在計算機前,你的眼睛應該與屏幕的中間在同一水平線上。女人們,脫下高跟鞋,把沉重的手袋留在傢裡——因為這

兩樣東西都會使你的體重偏離重心。

7.檢查你的睡眠習慣。

睡多久才夠?人與人不同。可以這樣測量:如果你在不想瞌睡的時候瞌睡,或者周末時睡到很晚,那說明你沒有得到充足的睡眠,這時你需爭取在以後的幾個星期裡每晚多睡一個小時,然後看看你感覺如何。

8.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減慢心跳的速度,減少神經張力,降低血壓。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練習,另外,任何時候,當你感覺緊張或壓力很大時,就做做深呼吸。讓空氣充滿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後再慢慢地呼出,建議每分鐘呼吸12~16次。

養成八大健康好習慣

多食綠色蔬菜

2012年,英國華威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莎拉·佈朗教授發表在《社會指數研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約85克,一個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狀況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夠提升生活滿意度、心理健康和快樂感。據2013年7月24日《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些地方甚至已將菠菜、甜菜等寫進醫生處方,旨在抗擊低收入傢庭的肥胖癥。

堅持睡午覺

關於午睡,近些年調查規模較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午5時,有3個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時的高峰較明顯。

宋崇升建議,日間午睡一刻鐘左右為宜,最好別超過半小時。如果午睡時間過長,反而會出現醒著卻反應遲鈍的感覺。

每周一條魚

2014年,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一項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非油炸魚,有助於改善腦部健康,提高記憶力。

戶外健走散步

身體懶得動,大腦更辛苦。

2014年,發表在美國《生態心理學》的一項研究稱,參加集體戶外散步就能明顯降低患抑鬱癥的風險,並減輕對生活壓力的感覺,提高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性。

嘗試多聊天

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心理學博士詹妮弗·波森的一系列實驗性研究發現:當幾個人在一起閑談,甚至說別人壞話時,他們之間的友誼往往可以突飛猛進地發展。

看似閑聊,其實對體力和腦力都是種鍛煉。聊天是一個動腦過程,老年人與人交流過程也是鍛煉反應和語言能力的腦部訓練。

呼吸新鮮空氣

一天之計在於晨。清晨8點,一覺醒來,你最需要的或許是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都是不錯的選擇。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記憶力提高瞭20%,大自然能讓人平靜放松,有助於註意力集中。

而曬太陽也能讓心情愉悅,預防維生素D缺乏。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平介紹,2014年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雜志上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缺乏和嚴重缺乏者顯示出更高的癡呆事件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率。

挑戰記憶力

腦子越用越聰明的老話是有科學根據的。

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久恒辰博在美國《神經元》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人在記憶某些東西時產生θ波會傳遞到大腦海馬區,刺激該部位腦神經細胞記憶功能。

勤做傢務事

很多人覺得做傢務瑣碎麻煩。其實,傢務事做得好,大腦的規劃統籌能力也好,把東西收拾還原,也能減緩記憶力衰退,對放松和鍛煉大腦都有好處。

起床五個習慣註定短命

起床太猛人在睡眠時,血壓比較低,剛蘇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現象的高血壓患者,起床過快、過猛,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由於動脈硬化等原因,出現血管運動障礙,如果體位變動過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或是暈厥。建議起床堅持“221”原則,即剛蘇醒時,睜開眼在床上躺2分鐘,起來後坐2分鐘,坐到床邊等1分鐘再站起來活動。

不愛喝水清晨的血液比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起床後,應盡早喝一大杯溫開水,這樣能較快稀釋黏稠的血液。水10分鐘就可通過胃和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生。

解便太用力臨床上,確實有部分患者因解大便發生腦出血。 晨起時,血壓本來就高,如果用力排便,腹壓增大,血壓會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腦內小動脈硬化,一用力就可能發生腦內小動脈的破裂出血。出現大便幹燥、排便不暢時,千萬別過度用力或屏氣,或一邊屏氣一邊過度用力,生活中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香蕉等,實在不行應去看醫生,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

早餐吃太油太咸油條、煎雞蛋等都是高脂高熱量食物,不少高血壓患者合並有高血脂癥,吃得太油太咸會使動脈粥樣硬化惡化。早餐可以喝杯牛奶或一碗粥,隔天吃個煮雞蛋,再加份果蔬。

晨練這點主要針對於秋冬季,秋冬室內外溫差在逐漸加大。有些人四五點鐘就外出晨練,此時人容易受寒冷的刺 激,讓早晨本已較高的血壓上升更快,從而增加瞭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建議大傢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4點左右。健身操、太極拳、快走等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 盲目過度鍛煉也可能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生活中最臟的六個習慣

1、睡覺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

43%的人承認,她們睡前偶爾忘記刷牙。專傢提醒,人在睡眠過程中,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許就會造成口腔細菌趁虛而入,其結果是齲齒及牙周病危險大增。另外,許多研究證實,導致牙周病的細菌同樣會導致你的心臟出現問題。

2、用清水洗澡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松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調查顯示,近1/3的婦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沖沖而已。專傢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據你的出汗情況而定。導致人體發臭的細菌以汗液,特別是腋窩和腹股溝排放的汗液為生。汗多時,光用水沖是洗不幹凈的,會導致細菌滯留,滯留的時間越長,人就越“臭”。

3、上廁所後不用肥皂洗手

連小朋友都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幹凈瞭呢?調查顯示,隻有38%的人如廁後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專傢表示,當你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在上完廁所後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並且用清水沖洗幹凈。

4、內褲不是每天都換

女性內衣褲一定要勤洗勤換,但是調查顯示,52%的女性不是每天都換內褲的。微生物學傢查爾斯·格巴博士指出,內褲穿一天,上面就會留有約0.1克的糞便,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這些細菌會附著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東西吃,就會因此而染上疾病。

5、食物掉瞭撿起來再吃

40%以上的女性示,她們吃過剛掉在地上就被撿起來的食物。以前也有種叫做“5秒鐘規則”的說法,指落地食物隻要在5秒之內撿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說法會對人造成極大的誤導。實驗證明,食物掉到地上後,僅僅兩三秒鐘就會被細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應該立即扔進垃圾桶。年輕媽媽們在教導小孩時要特別註意這個情況,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因為小孩很會模仿。

6、光著腳健身

調查發現,32%的人都是光腳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時。專傢建議,這時最好穿一雙輕便的鞋子。因為健身時腳會大量出汗,潮濕的環境最利於細菌滋生,這些細菌會通過別人的腳遺留在地板上,當你的腳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腳癬(俗稱“香港腳”)或蹠疣(一種足底疣)。

怎樣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1傳統蹲在上廁所。

原因:現在很多人都選擇馬桶代替瞭傳統的地“蹲坑”,但是這樣的方式其實不利於健康。這是因為現在的馬桶坐便讓很多人利用方便的時間玩遊戲、看報紙、抽煙等等。而長時間的久坐,會造成身體和有毒物質之間形成瞭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長瞭,這些毒氣會引發痔瘡、肛門炎、慢性陰道炎,甚至宮頸癌等婦科腫瘤。尤其是喜歡在上廁所時候抽煙的人,這樣的危害加倍。

建議:蹲便器取代馬桶,最好上廁所要短平快,不要一味的舒適娛樂而加長坐馬桶的時間。這樣能盡量

2少坐有靠背的椅子。

原因:靠背椅是現在常見的一個小傢具,但是有瞭靠背椅的出現後,無靠背椅就被逐步地遺忘在一邊。我們的身體並不適於坐一般的直靠背座椅。當站立或是坐無靠背椅子時,腹肌都在起作用,幫助脊椎支撐我們的體重。而坐在靠背椅上時,這些肌肉就會呈放松狀態,隻有脊椎來承受整個上半身的重量,額外的壓力都加在瞭脊椎盤上,最終導致長期背痛。直背椅並不符合身體力學,如果人完全靠在直背椅上,雙腳會自然懸空,身體得不到合理的支撐,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背痛等情況。(來源《人體醫學》的原理進行解釋)

建議:少坐有靠背的椅子,尤其是在辦公室上班的孩紙們,如果都是有靠背椅,最好不要完全倚靠,為後背和椅背留下一些間隙。此外,多參加戶外運動,加強並鍛煉腰背的肌肉及力量。

3 飯後10分鐘後再刷牙。

不正確的習慣:吃過東西後刷牙本來是一個好習慣,但有些人恨不得飯後馬上就刷,有些人是飯後很久才想起來刷牙,還有些人甚至不管吃瞭點什麼都要刷牙。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這幾種刷牙方式反而不利於牙齒健康。

建議:在飯後10分鐘左右漱口或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出現的幾率。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在吃瞭比較酸的食物後,最好先馬上用清水漱口,過半小時再仔細刷牙。因為酸性物質會使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軟化,如果此時立即刷牙,牙刷的機械性摩擦作用會損傷牙釉質,反倒損害瞭牙齒健康。(參考《人體醫學》的提示)

4睡覺要分段,最好不要連續睡覺超過8個小時。

原因:熟睡中突然出現清醒是一種自發性的正常生理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噩夢、噪音等,如果可以再次自然地睡著就不用擔心。如果經常性出現這種情況,並且每次都超過30分鐘,最好去醫院尋求解決方法。

建議:分段式睡覺,睡3—5個小時,期間醒一會,再繼續睡3—5個小時,同時睡前不要做一些過於劇烈的運動,容易讓人的神經產生亢奮。

5學著用腹部呼吸。

危害:現在許多人都習慣於隻用胸部呼吸,呼吸時橫膈膜的運動較小,呼吸多集中在肺的上、中部進行,肺的下部由於運動較小,時間長瞭會逐漸形成肺泡關閉,導致肺組織萎縮。(來源《人體醫學》)

建議:多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氣時擴張腹部、呼氣時收腹,這樣能有利於加強並充分利用橫膈膜,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縮,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同時盡量少用過於刺鼻的香水或者香料等等,這樣對於心肺功能的刺激。

6不要過於頻繁洗澡。

原因:現在人經常使用沐浴露或者香皂,而這些物質即使是天然的,也會破壞人體脂肪層,導致皮膚幹燥,並容易出現瘙癢等癥狀,加速皮膚老化。尤其是老年人,本身的皮膚較為幹燥,皮脂分泌也較少,更不能頻繁洗澡。

建議:盡量減少沖涼次數,尤其是幹燥的秋天和冬天,兩三天洗一次,同時不用或少用沐浴清潔產品,清水沖洗最好。老年人要更加減少洗澡沖涼次數,不能用刺激性較大的沐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