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人穿得多,行動不便;加上天冷路面容易出現霜凍、結冰,導致路滑,因此在這個季節,特別容易發生跌倒。尤其是老人因為身體靈活性差,不少人都有骨質疏松癥,很容易造成骨折,一旦出現如饅頭發酵似的紅腫時,應警惕骨折,及時就醫,反之骨折移位,導致疼痛、殘疾等後遺癥。容易造成骨折的因素有哪些?骨折和扭傷怎樣區別?一起來看下。

容易造成骨折的因素有哪些

1、一般是因為某些東西直接撞擊到小腿使骨骼中的某一部位骨折,並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被破壞。

2、間接暴力造成的,例如從某個高處摔瞭下來足部著地時,而造成的壓縮性骨折。

3、患者因為長期、反復的損傷也可使肢體的某一部位發生此病。

4、此病也可以在沒有任何明顯外傷的情況下出現,例如長時間的步行,就可導致足部的蹠骨前端腫脹。

5、有些疾病也可以使骨質脫鈣、骨質疏松等原因,再加上輕度的外傷也可造成骨折。

治療方法一些患者選擇微創治療,因為無痛苦、見效快、復發率低。微創介入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比較常用的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30-50歲的人群,微創治療是在C型臂X光機的電腦可視系統監控下,將骨折復位,采用小切口或不切口,將固定骨折的髓內釘、銅板或鋼針置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由於不切開整復骨折,不破壞骨折局部的血液供應,所以骨折愈合更可靠,時間更短。

不要把骨折當扭傷

骨折是因摔倒或打擊造成的骨骼折斷或破裂。表現為疼痛及腫脹,有時會因畸形使肢體彎曲到相當不自然的位置。如果碰到骨折部位,疼痛會加重,需使用石膏或高分子夾板固定,個別的還需要外科手術治療,這取決於骨折的嚴重程度或是否穿透瞭皮膚。

扭傷是韌帶等軟組織受傷。扭傷經常會發生在手腕、腳踝、膝蓋或足弓處。表現為疼痛及腫脹,在受傷24~48小時後就可以慢慢消退。大多數醫生會建議你在傢接受治療,其內容包括:保護,休息,冰塊冷敷,彈性繃帶包紮和抬高角度。如果出現爆裂聲音,或接合處根本不能活動,那麼韌帶很可能完全撕裂瞭,必須馬上到醫院就醫接受正規治療。

骨折造成瞭哪些不適

骨折的全身癥狀:

骨折患者一般體溫多無改變,嚴重損傷者由於血腫吸收,體溫可上升,通常不超過38℃。若體溫持續升高長時間不退,超過38霓以上,伴有頭痛惡寒,周身不適,局部腫痛掀熱。白細胞分類計數升高者,應考慮感染。骨折後,由於血換氣滯。伴有口渴、口苦、心煩、便秘、小便短赤、夜寐不安等癥,脈多浮數而緊,舌苔黃膩或白膩。若出血過多或體虛者,多出現頭暈、心悸、氣短等癥,脈多充或澀,舌質淡紅等。

骨折的局部癥狀有以下幾個:

第一,局部疼痛和壓痛。骨折後因局部組織損傷,或部分肌肉痙攣,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骨折部位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和縱軸叩擊痛.常是判斷有無骨折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二,局部腫脹、瘀斑和皮膚擦傷。骨折後局部血脈損傷,阻塞絡道,可出現腫脹。若骨折處出血較多,溢於皮下,即成察斑。若骨折處肌筋膜完整而使出血不能外溢,或因折端壓迫,循環受阻,可使肌筋膜問區內壓力持續增高,影響動脈血的灌註,從而造成肌肉的缺血、缺氧,嚴重者可導致肌肉壞死和缺血性肌攣縮。

第三,局部功能障礙。骨折後,由於肢體內部支架遭受破壞,肢體失去應有的杠桿作用,同時因疼痛而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肢體功能可部分受限或完全喪失,但青枝骨折、嵌插骨折不一定有明顯的功能障礙,須仔細檢查,以防漏診

溫馨提示: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發生骨折的,這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時刻註意就能減少骨折發生,兒童走路不穩,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處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兒童,避免摔傷,少年玩耍較多,好奇心強,傢長及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墻上樹,中青年在工作及騎車時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要註意安全,老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騎自行車,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骨折吃什麼好

骨折後2~4周。食療方: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田雞煲湯。制作材料。主料:雞400克、豬肉(瘦)200克。輔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調料:薑5克。制作工序。

1.雞切去腳,洗凈,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取起洗凈,滴幹水。豬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起洗凈。

2.杞子洗凈,田七洗凈,搗碎。

3.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滾,放入雞,豬肉,杞子,田七,薑煲滾,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骨折後5周以上。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羊骨湯。做法:

1.將黃豆洗凈,浸半小時。

2.蠔豉洗凈。

3.羊骨洗凈,斬件。

4.把黃豆、蠔豉、羊骨一起放火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食物相克蠔豉:蠔豉不宜與糖同食。

骨折怎麼辦

1.骨折愈合過程

骨折的愈合過程可分血腫機化期、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三個階段。

骨折臨床愈合標準:臨床愈合是骨折愈合的重要階段,此時病人已可拆除外固定,通過功能鍛煉,逐漸恢復患肢功能。其標準為:①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②局部無反常活動;③X線片顯示骨折處有連續性骨痂,骨折線已模糊;④拆除外同定後.如為上肢能向前平舉1kg重物持續達1分鐘;如為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連續步行3分鐘,並不少於30步;⑤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檢查肢體反常活動和肢體負重情況時應予慎重,不宜於解除固定後立即進行。

2.骨折的急救

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為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搶救生命、保護患肢、迅速轉運,以便盡快得到妥善處理。

(1)搶救休克首先檢查病人全身情況,如處於休克狀態,應註意保溫,盡量減少搬動,有條件時應立即輸液、輸血,合並顱腦損傷處於昏迷狀態者,應註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2)包紮傷口:開放性骨折,傷口出血絕大多數可用加壓包紮止血。大血管出血加壓包紮不能止血時,可采用止血帶止血,並應記錄所用壓力和時間。創口用無菌敷料或清潔佈類予以包紮,以減少再污染。若骨折端已戳出傷口,並已污染,又未壓迫重要血管、神經者,不應將其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到傷口深處。應送至醫院經清創處理後,再行復位。若在包紮時,骨折端自行滑入傷口內,應做好記錄,以便在清創時進一步處理。

(3)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應按骨折處理。閉合性骨折者,急救時不必脫去患肢的衣褲和鞋襪,以免過多地搬動患肢一增加疼痛。若患肢腫脹嚴重,可用剪刀將患肢衣袖和褲腳剪開,減輕壓迫。骨折有明顯畸形,並有穿破軟組織或損傷附近重要血管、神經的危險時,可適當牽引患肢,使之變直後再行固定。

3.治療要點

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即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復位與固定

(1)手法復位與外固定:

①手法復位

時機:復位越早越好,因數小時之後患處腫脹漸加重,造成一定復位難度。但對復雜性損傷,因全身情況不好或局部損傷不能及時復位時,可臨時固定制動,待條件成熟再處理骨折。註意延遲復位一般不要超過1~2周。

方法:先用麻醉(多用局麻)解除疼痛,然後置患肢各關節於肌肉松弛位,沿肢體縱軸牽引骨折遠端;並保持骨折近端的有效對抗牽引,使骨折的重疊、成角、旋轉等移位初步矯正。掌握以骨折遠段(活動端)去對骨折近段(固定端)的原則,采用與骨折發生機理相反的手法達到理想整復。最後,必須經X線檢查復診。

標準:理想的復位是解剖復位,即兩骨折端接觸面(對位)和兩骨折端在縱軸線上的關系(對線)完全良好,恢復瞭正常解剖關系。但並非所有骨折都能達到解剖復位;反復的操作常加重局部損傷或引起嚴重並發癥。故功能復位也是可以的,即兩骨折端對位欠佳,但對線基本良好,愈合後肢體功能正常。

②外固定

小夾板固定:用有彈性的柳木板、竹板或塑料板預制成與肢體各部位大小相應的規格不同的小夾板。以繃帶將其捆縛於骨折肢體的四周部位,並在其下墊以適當的軟質固定墊。此法主要適用於四肢長骨的較穩定骨折,但用於股骨幹骨折及其他不穩定骨折時常需配合牽引方法。優點是固定范圍不包括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利於早期功能鍛煉;缺點是綁紮太松易致骨折移位甚或畸形愈合,綁紮太緊影響肢體血運甚或發生缺血性肌攣縮。

石膏繃帶固定:石膏繃帶浸水後制成多層重疊的石膏托或反復纏繞於骨折肢體外周而成圓筒形,按肢體形態塑形後約10~20分鐘即凝固為硬殼;廣泛使用於骨折、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及畸形的預防和矯正等。優點是可按肢體形狀塑形,固定可靠;缺點是無彈性,不能隨肢體腫脹增減而調節松緊度,也不宜加用固定墊;同定范圍較大,不利於肢體功能鍛煉。

其他:有各種支架(上肢外展架、脊柱支架、頸托等);小鋁板用於指(趾)固定,小巧可靠。

(2)持續牽引:常用於手法復位有困難或夾板、石膏固定有困難者。持續牽引有皮牽引和骨牽引兩種方法。前者是用寬膠佈粘貼在患肢皮膚或使用預制的牽引帶而掛上重量作牽引,後者是通過貫穿在骨組織內的鋼針作牽引,兩者均需要相應的滑輪裝置。

(3)切開復位與內固定:有些特殊情況不得不考慮手術治療,如骨折端有肌肉等軟組織嵌入者、有較大肌肉附著的撕脫骨折,關節內骨折、合並重要血管或神經損傷的骨折、陳舊性骨折或骨折不愈合、手法復位及持續牽引失敗的骨折等。方法是手術切開後直視下骨折復位,同時使用對人體組織無不良刺激的金屬內固定物,如髓內針、螺絲釘、接骨鋼板等。對骨不愈合等情況還可作自體或異體骨片移植。

手術治療的優點是復位準確,固定牢靠。但有嚴重缺點:①手術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及骨膜,使局部血供破壞而致不同程度愈合障礙;②使骨折開放,可能致感染;③骨折愈合後常需二次手術去除內固定物。

(4)其他方法:

①手法復位與內固定,用於某些手法復位後必須嚴格固定的骨折,如股骨頸內收型骨折常用多針內固定,兼取瞭手法復位和內固定兩者的優點。

②經皮穿針骨外固定,是介於內固定與外固定之間的一種方法。新型外固定器具有復位和固定雙重作用。功能鍛煉骨折復位與固定後,為促進愈合和肢體功能恢復,應根據骨折愈合的不同階段,指導病人按一定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