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早上起床註意一些細節,就可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如廁時看便便,刷牙時惡不惡心等等細節,都可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那麼早晨哪些跡象說明體內濕氣重呢?出汗可以排濕氣嗎?下面為大傢詳細介紹。

中醫教你三招祛除體內濕氣

第1招勤運動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遊泳、瑜伽、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強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及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第3招避環境的濕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

早晨5個跡象說明體內濕氣重

自測體內濕氣一: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瞭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瞭。

自測體內濕氣二: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瞭,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瞭,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瞭。

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瞭,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自測體內濕氣三: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瞭。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瞭。

自測體內濕氣四:刷牙惡不惡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惡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惡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幹不凈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隻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自測體內濕氣五: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征。

中醫提醒:我們知道瞭怎樣自測體內濕氣,那麼,如何祛除體內濕氣呢?專傢指出,可點揉承山穴祛除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重吃什麼好

體內濕氣重吃什麼好 鮮土茯苓煲豬湯

對於鮮土茯苓煲豬湯的功效就是去濕效果特別好。其操作方法也比較得簡單,首先就是準備食材,土茯苓,豬肉以外就是多準備一些生薑。然後將土茯苓洗凈,豬肉可以不用切片,切成塊狀的就可以,然後和生薑一起放入開水中煮沸,燒好後改為小火慢燉。一天來一碗,去濕效果絕對看得見。

體內濕氣重吃什麼好 多吃蔥薑蒜

蔥薑蒜對於我們人體的作用相信是不用多說的,從古至今的中藥中很多都是離不開蔥薑蒜的,就是由於他們可以幫助人體去除體內的濕氣達到養生的功效。那麼蔥薑蒜應該怎麼使用效果才更好呢?其實平時用來泡茶,熬湯效果都是不錯的,泡茶的話一天喝起來比較方便,同時有利於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體內濕氣重吃什麼好的答案還是有很多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量的避開一些生冷刺激的食物,還有對環境的選擇上盡量以朝陽通氣性好的地方最為適宜。平時記得一定要多喝白開水,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抵抗外界病毒的入侵,同時還可以調養我們自己的身體,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檢查孩子體內有無濕氣的四大招

第一招:起床時看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看到寶寶特別疲勞,睡不醒,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瞭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是體內有濕瞭。

第二招:看寶寶舌苔顏色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寶寶的身體狀況的。平時在幫 寶寶清潔口腔時可以註意觀察寶寶的舌頭,看看舌苔的顏色和厚度。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瞭。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瞭。

第三招:寶寶的食欲下降,胃口不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濕氣重導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會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寶寶如果不願意進食,則說明很可能是濕氣瞭。

第四招:入廁時看大便

寶寶入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瞭,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瞭,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瞭。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瞭,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出汗可以排濕氣嗎

哪類人群特別容易被濕邪所困?

比如肥胖的人,往往是長期愛吃油膩、甜食、肉食,容易化生痰濁,代謝不瞭,在體內堆積。中醫講濕熱是痰積的,這種人能真正咳出有形的痰,有時候是無形的痰。這個時候往往還是糖尿病早期的表現。肥胖是萬惡之源,是導致很多病的源頭,早期的話要及早地遏制住肥胖,對以後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會有好處的。所以肥胖的人要特別註意健脾利濕,少吃多動,能量還得夠。

再有一個是脾虛的人,這個脾虛分為脾氣不足和脾陽虛,脾陽虛在脾氣不足的情況下還增加瞭怕冷。有些人夏天絕對不敢開空調,不敢開風扇,就是氣不足,而且是陽氣不足。氣不足可能愛出汗,除瞭說話聲音低,有氣無力的的表現之外還加上一個怕冷。所以脾陽不足、脾氣虛要格外註意,盡量別等到濕邪困脾,又導致大便稀溏再治,要及早用健脾的方法。我們知道茯苓餅,這是一個小吃,茯苓還可以加上陳皮煮水喝,也可以健脾,還有藿香、佩蘭,擺在床頭也有避暑濕、祛穢濁的作用。

有人說多出汗可以排濕氣,這種說法對嗎?

出汗的過程要散熱,如果出大量的汗還會丟失很多電解質,這個時候可不一定排濕氣瞭。汗水陰液,對於濕有一定利的作用,但是體內的濕還仍然存在,那是因為脾虛造成的,所以我們要通過健脾利濕的方法,增加脾的運化功能,把水谷輸佈到全身,重新利用。

而單純的出汗,不完全是中醫講的利濕的概念,大量的出汗是不利的,如果再不能及時補充,更加不利,這樣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