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常見的後遺癥包括口幹、重聽、齲齒、張口困難、頸部纖維硬化等。一般來說,以上癥狀都比較輕,不會顯著影響生活和工作,這在腫瘤根治性治療中是難免的。許多人在生活中一定都聽過鼻咽癌,該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癌癥疾病,患者在積極治療的期間也應該做好日常護理,下面為大傢介紹鼻咽癌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供大傢瞭解。

鼻咽癌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

鼻腔沖洗

患者取坐位,上身微向前傾,用溫鹽水進行沖洗,以保持鼻腔清潔,減少感染,提高放射的敏感度。沖洗時不能用力過猛,並觀察沖洗液的顏色,如有頭痛或血性沖洗物,立即停止沖洗。

功能鍛煉

經常進行轉頸運動、叩齒、鼓腮、微笑、張口等鍛煉。口幹的患者可以采用口含梨片的方法減輕不適;出現放射性咽炎的患者,三餐前和睡前含漱口炎合劑。

加強營養

飲食宜清淡、高營養、易消化,少食多餐,並註意食物的色香味和環境整潔。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胡蘿卜、白蘿卜、番茄、蓮藕、柑橘、檸檬、山楂等。

鼻咽癌患者為何會出現放射性腦病

放射性腦病是鼻咽癌放射治療中常見且嚴重的並發癥之一。晚期遲發性REP影像表現形式多樣,為腦組織損傷的不可逆改變,常導致嚴重後果,MR可有效地發現REP病變特點。磁共振波譜(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從比較微觀的水平去認識研究鼻咽癌放療後放射性腦損傷的改變,有助於加深對放射性腦損傷的瞭解及早期診斷。本文擬探討鼻咽癌放療後顳葉放射性腦病的1H-MRS表現。

放射性腦損傷是鼻咽癌放療中常見且嚴重的並發癥,以顳葉受累最為常見,可表現為一側或雙側顳葉受累。早期放射性腦損傷主要表現為腦水腫,而遲發性REP以放射性腦壞死為其主要的特征。常規的MRI對放射性腦損傷的診斷價值已得到公認,鼻咽癌放療後遲發性放射性腦病影像表現具有多樣性,除瞭常見的腦白質病變外,腦灰質病變、腦出血及含鐵血黃素沉著及血腦屏障的破壞均比較常見。本組遲發性放射性腦病的MRI表現也支持這一觀點。本研究放射性腦病MRI主要表現為:放射性腦損傷病灶可累及單側或雙側顳葉,病灶多局限於放射野內顳葉,以白質受累最為明顯,文獻[1]認為白質對放射損傷的敏感性高於灰質,可能是源於兩者之間血供的差異,灰質血供豐富,白質血供相對較少。本組16個(57.5%)病灶同時伴有腦灰質受累,表明單獨的白質病變並不十分常見,與Norris等[4]報告一致, 可能是因為鼻咽癌放療病例中顳葉基底部灰質受到瞭高劑量照射,但仍以白質病變嚴重。腦白質水腫T2WI表現為均勻性的信號增高,T1WI為均勻低信號影,腦壞死時T2WI異常高信號區內可出現混雜信號影,T1表現為顳葉不均勻低信號影。遲發性放射性腦損傷中囊性變(腦軟化)為放射性腦損傷的較晚期改變,4個(15%)顳葉病灶伴有腦白質壞死囊性變,T1WI表現為類圓形邊界清楚的如腦脊液樣低信號,T1WI Gd-DTPA增強掃描囊壁可有輕度強化。

放射性腦損傷的確切發病機理還並不十分清楚,病理上血管性損傷和脫髓鞘改變是放射性腦損傷主要的病理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放射性腦損傷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放射線對腦組織的直接損傷及對血管的損傷。

目前普遍采用1H-MRS,其與MRI的基本原理是相同, 本研究所采用的多體素波譜與MRI一樣在頻率和相位編碼方向上分別進行傅立葉轉換以定位像素。

鼻咽癌患者在治療期間適合吃哪些食物

一、治療期間鼻咽癌患者應多飲水,喝淡飲料、果汁、牛奶等。主食應以半流食或軟爛食物為好,副食方面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胡蘿卜、荸薺、白蘿卜、蕃茄、蓮藕和白梨、柑桔、檸檬、山楂等果品。飲食口味要清淡甘潤,又不宜過飲生冷,以免生寒傷胃,口含話梅、羅漢果、橄欖、青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減輕幹燥癥狀。

二、鼻咽癌治療期間飲食應配餐輔食應少用生濕化痰、粘膩重濁、肥甘醇釀,可選用有化痰散結功效的食品,如海帶、紫菜、龍須菜、海蟄等。出現頭暈目眩,耳聾口苦、急躁易怒等肝火上炎癥狀時,宜選清肝瀉熱、滋陰潛陽之品以減輕癥狀,如菊花代茶,炒決明子代咖啡,食用苦丁茶、黃花菜、苦瓜、枸杞苗、李子、鮑魚、芥菜等。

三、鼻咽癌患者在治療期間適合吃哪些食物?治療期間鼻咽癌患者多屬氣血不足,毒火上炎,食欲極差,所以鼻咽癌治療期間飲食應刺激食欲,增加攝入是保證治療的根本措施。故宜選易消化、營養充足,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如粥、羹、湯、汁等。調配飲食又應以滋潤適口、芳香化濁為好,如冰糖苡米粥、香菜清燉大鯉魚、鮮石榴、鮮烏梅、廣柑、香櫞、菠蘿、青梅、菱角、荸薺、白梨等。平時口含藏青果和鮮山植,有消炎殺菌、清咽生津的作用。

鼻咽癌檢查診斷

一、前鼻孔鏡檢查 鼻粘膜收斂後,經前鼻孔鏡可窺到後鼻孔和鼻咽部,能發現侵入或鄰近鼻孔的癌腫。

二、間接鼻咽鏡檢查 方法簡便、實用。應依次檢查鼻咽的各壁,註意鼻咽頂後壁及兩側咽隱窩,要兩側相應部位對照觀察,凡兩側不對稱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結節更應引起註意。

三、纖維鼻咽鏡檢查 進行纖維鼻咽鏡檢查可先用1%麻黃素溶液收斂鼻腔粘膜擴張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後將纖維鏡從鼻腔插入,一面觀察,一面向前推進,直到鼻咽腔。本法簡便、鏡子固定好,但後鼻孔和頂前壁觀察不滿意。

四、頸部活檢 對已經鼻咽活檢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一般均可在局麻下進行,術時應選擇最早出現的硬實淋巴結,爭取連包膜整個摘出。如切除活檢確有困難,可在腫塊處作楔形切取活檢,切取組織時須有一定深度,並切忌擠壓。術畢時術野不宜作過緊過密的縫合。

組織病理學檢查 在有腫塊處或懷疑有腫瘤區咬取組織,受累淋巴結也應取出進行病理學診斷。鱗狀細胞癌胞體大,細胞間橋可見,故細胞邊界清楚。胞質多,嗜酸性,部分角化;核明顯,染色深,核異形性大,核分裂可見。在癌巢中心部分細胞角化,形成角化珠。根據角化程度或角化珠多少以及細胞間橋的數量可將鱗狀細胞癌分為高度、中度和低分化3類。鼻咽、口咽鱗狀細胞癌的特殊類型為淋巴上皮瘤(lymphoepithelioma),分化差,甚至在原發灶以前可能已侵犯眼眶,發生淋巴轉移。有時原發灶很小,定位活檢困難,多數盲目活檢可能揭示原發灶。1/3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顱底破壞,多數腦神經受損,最先為展神經損害,以後其他神經癱瘓。淋巴上皮瘤又分為兩個亞型:

1、Regaud型:細胞大、分化差,核呈圓形或橢圓形,空泡狀,核分裂多的癌細胞呈條索或小梁狀分佈在豐富的淋巴基質中。

2、Schmincke型:類似於網狀細胞退行性變的癌細胞,呈小巢或團狀分散在淋巴基質中。

這兩型缺乏角化,故診斷困難。但電子顯微鏡見細胞質內有張力原絲和細胞間橋粒連接,Keratin染色陽性可證實來自上皮。

五、細針穿刺抽吸 這是一種簡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腫瘤診斷方法,近年來較為推祟。對疑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者可首先使用細針穿刺取得細胞。具體方法如下:

1、鼻咽腫物穿刺:用7號長針頭接於註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後,在間接鼻咽鏡下將針頭刺入腫瘤實質內,抽取註射器使成負壓,可在腫瘤內往返活動兩次,將抽取物塗於玻片上做細胞學檢查。

2、頸部腫塊的細針穿刺:用7號或9號針頭接於10m1註射器上。局部皮膚消毒後,選擇穿刺點,沿腫瘤長軸方向進針,抽吸註射器並使針頭在腫塊內往返活動2~3次,取出後將抽吸物做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

六、EB病毒血清學檢測 目前普遍應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檢測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體滴度。前者敏感度較高,準確性較低;而後者恰與之相反。故對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時進行兩種抗體的檢測,這對早期診斷有一定幫助。對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見異常,亦應在鼻咽癌好發部位取脫落細胞或活體組織檢查。如一時仍未確診,應定期隨診,必要時需作多次切片檢查。

七、鼻咽側位片、顱底片及CT檢查 每例患者均應常規作鼻咽側位照片和顱底照片。疑及鼻旁竇,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應同時作相應的攝片檢查。有條件的單位應作CT掃描瞭解局部擴展情況,特別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間隙的浸潤范圍。這對於確定臨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療方案都極為重要。鼻咽側位片,見頂後壁軟組織彌漫增厚或局部突出。顱底位片,若顱底骨質受侵犯,見邊緣不規則的溶骨性缺損或孔道擴大。CT掃描 分辨率高,能清楚地顯示軟組織密度的腫塊影及骨質破壞區,鼻咽旁各間隙病變的范圍(圖3)。眼眶、各鼻竇、翼腭窩和海綿竇受累的情況(圖4)。CT檢查對放射治療的設計、手術方式選擇和隨訪觀察意義重大,應作為常規檢查。

長期鼻塞是鼻咽癌

長期鼻塞警惕鼻咽癌

71歲的趙大媽,近幾年來鼻子一直不通氣,自以為是鼻炎就沒太在意。後來鼻塞加重,鼻涕倒流並帶血,還經常頭痛,自用消炎藥也不見效。最近竟然發展到看東西重影、視力下降,並伴有頸部腫塊,傢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送她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鼻咽癌。像這樣的患者,放療一科去年一年就接待瞭60多位,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83歲。

出現耳鳴血涕應及時就醫

捕捉鼻咽癌早期的蛛絲馬跡,對日後能否延長患者生命十分重要。出現以下癥狀應引起警覺:咯血、回涕帶血,鼻塞,耳鳴、聽力減退,視力障礙、復視、眼球固定、眼瞼下垂,頭痛、面麻、張口困難,耳後乳突部位有腫塊,嚴重時還有吞咽困難等。鼻咽鏡或鼻咽部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幫助明確診斷。在發現異常腫物時,應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

放療一直是鼻咽癌的首選療法,鼻咽癌單純放射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55%~60%,如為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可達80%~90%。即使是晚期鼻咽癌患者,隻要經過積極的治療,仍有約1/3的人能獲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