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這種疾病會嚴重的影響兒童智力和身體的發育,有些腦癱患兒很大瞭還不會走這樣很多傢長感到著急,為此很多傢長紛紛尋找方法來解決,其實通過訓練腦癱兒童是能夠站起來的。那麼,預測腦癱愈後怎麼樣?下面一起瞭解一下。

腦癱有四種類型

1、手足徐動型: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入睡後多動消失。

多動癥狀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後方,搖動,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表情怪異。協同運動能力極差。由於顏面肌肉、舌肌及發聲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語言障礙。

2、痙攣型:腦癱患兒大多數屬於這種類型的,也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豎立抱起時兩下肢伸直、內收並內旋,兩腿交又呈剪刀狀。行走時呈剪刀狀”痙攣性癱瘓步態,足尖著地。上肢表現為肘、腕關節屈曲。

3、共濟失調型:這種類型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肌張力偏低,腱反射不亢進。

4、其他類型:

(1)強直型:主要表現為鉛管樣或齒輪狀肌張力增高等錐體外系癥狀,腱反射不亢進。

(2)肌張力低下型: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進。

(3)震顫型: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與錐體外系受累有關。

5、腦性癱瘓患兒常由於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所以合並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者較為常見。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並癲病等。

預測腦癱愈後

每1,000名兒童就有2-5名罹患腦癱,但引起腦受傷的原因不明。癥狀因人而異,但常常包括肌肉控制力差、強直活動和言語困難。需要給傢長更好的回答,這是激勵羅森伯姆和同事進行此研究的部分原因,“當傢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腦癱時,常常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情況有多糟糕?’‘孩子將來能走路嗎?

幾年前,這些研究者制訂瞭一種分類系統,用以描述腦癱兒童的5種運動功能水平,該系統由幾位不同的觀測者連續用來評估一個兒童,結果可以信賴。羅伯森姆將它比作腫瘤和其它疾病中所使用的分類系統。他和同事就用它對657名1-13歲的腦癱患兒――有不同程度的癥狀――進行瞭追蹤,在5年時間裡,這些患兒進行瞭四次評估。

羅森伯姆稱這些曲線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預後的預測相當理想。“我們希望這些曲線可以給所有提出問題或作這方面工作的人提供有用信息”。雖然這套曲線圖很有用,但也還有些問題還沒有描述,如兒童的興趣、活動、耐力和活動品質。另外,總共有五根運動發育曲線,每組兒童之間還有差異。”因此,即使是孩子們的運動發育情況全部表現出來瞭,達到瞭穩定期,也還是要繼續幫助他們,這很重要”。

那些渴望節省費用和減少服務者不要濫用本結論“。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這些傢庭重新調整他們的希望――通過人類精神和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生命的挑戰最終可以實現”。

新生兒腦癱如何檢查

(1)腦電圖

由於腦癱患兒合並癲癇者較多,故應常規進行腦電圖檢查以排除該合並癥。常見異常包括背景活動減慢、限局性慢波灶或發作性癇樣放電等。

(2)誘發電位

懷疑有視、聽功能異常的患兒可做視覺及聽覺誘發電位,以早期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幹預。

(3)腦電地形圖

檢測小兒腦發育與腦波變化。

(4)腦磁圖檢查

(5)肌電圖

瞭解肌肉和神經的功能狀態。小兒腦癱合並肌萎縮者盡可能作此檢查。

(6)腦阻抗血流圖(reg):檢查頭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況。

新生兒腦癱的篩查包括以下幾種檢查:

一、非凡檢查:

1.x射線頭顱平片,可提供顱壓增高及定位的證據。

2.超聲波檢查:中線波向健側移位。b超斷層顯像能看到占位病變位置的大小。

3.ct、mri掃描:可掃描出各層次具體的內部結構和腦組織的不同圖像,有病變處密度增高。

4.放射性同位素腦掃描,可見同位素濃集現象。

5.腦電圖檢查:對幕上腫瘤的定位陽性率高,病變區皮層出現慢波。

6.血管造影:可作定位以定性診斷。

7.腦室造影:對位於中線、腦室內性命及顱後窗的腫瘤適用。

二、體格檢查:除一般體檢以外,應註重有無淺表淋巴結腫大,及具體神經系統檢查,並結合病史而有所側重。如疑為鞍部病變應非凡仔細查視野,小腦病變應註重檢查聽力及前庭功能等。意識不清的病人應盡可能作神經系統檢查,包括眼底檢查。神經系統局限性體征是腫瘤定位的主要依據;在某些部位如前額葉、腦室內腫瘤等可無明顯局限性體征,因此需根據其他非凡檢查才能正確定位。

腦癱患者的飲食禁忌

腦癱患兒的五不要

1、不要吃油炸、辣、油膩、辛熱、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難消化的食物,因小兒體質多熱,再食油炸等辛熱食品易引起熱病。

2、不宜濫食溫補,因小兒為純陽之體,隻宜滋養清潤食物。

3、不要過多食糖,因口腔內的細菌會使糖發酵,易患蛀齒而影響食欲。

4、不要偏食,因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

5、不要過多食用薑、蔥、味精、胡椒、酒等調味品。

腦癱患兒的五要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系,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增強食欲,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障礙。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爛,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餃子、菜泥、菜湯,教育孩子養成吃蔬菜的習慣。

4、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欲。

5、每日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讓陽光照射皮膚,可增進食欲,幫助吸收。

通過訓練腦癱兒童是能夠站起來的

一、站立平衡訓練原理

為腦癱患兒逐漸縮減人體支撐面積和提高身體重心;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頭頸、軀幹和四肢運動;從睜眼活動逐步過渡到閉眼活動。

二、站立平衡訓練原則

腦癱患兒的平衡功能訓練的基本原則是從最穩定的體位開始訓練,逐步進展到最不穩定的體位,從靜態平衡進展到動態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難度。

三、站立平衡訓練具體訓練方法

在一個穩定的支撐點上進行訓練,要求選擇功能位,如坐在床邊,確保患者安全,必要時可給予支持或患者自己利用上肢支持。在訓練過程中,應鼓勵腦癱患兒頭部運動,幫助體重在小范圍內轉移,如重心從左臀部轉移到右臀部,體重從一側上肢轉移到另一側,旋轉軀幹,逐漸減少支撐,先活動單側上肢,然後活動雙側上肢。逐步增加軀幹運動的范圍、速度和難度。

讓腦癱患兒患者采用舒適的不同體位,如站立位、跪位。當患者能保持支撐點穩定時,可施加一定的外力。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從不同的方向輕輕拍打肩胛骨,也可把患者放在一種不平衡的體位,然後讓其自己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