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孩子肚子疼,有說是受瞭涼瞭,喝點熱水就好,還有說生蟲子瞭,吃打蟲子藥等等。其實按摩的方法既簡便又安全,下次孩子肚子疼,媽媽們不妨先試試小兒推拿。那麼推拿的具體做法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寶寶吃藥9誡

吃藥是為瞭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時候,父母用藥的方式是錯誤的,反而損害瞭孩子的健康。

想想看,當孩子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時,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會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樣,趕快拿出傢裡的小藥箱,找一種對癥的藥給他吃,因為你們自己就經常這樣找藥吃。而且,心裡還在想,既然可以在藥店輕易買到藥,何必費周折去醫院呢,反正是非處方藥,不會有大礙。

如果你們做的一切都很正確沒有差錯還好,可有多少父母是專業醫生呢?這些非專業的“父母醫生”,很可能在給孩子吃藥時因為某種疏忽或錯誤,反而耽誤瞭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瞭病情。

下面有幾種常見的錯誤用藥方式,是父母應該避免的:

錯誤一:用茶匙給孩子喂藥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給孩子喂藥,那麼將冒兩種風險——用藥過量或用藥不足。用藥過量會損害健康,而用藥不足又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如果一個茶匙可以量出5毫升的藥,那麼在你給孩子喂

藥時,就可能量出4到9毫升之間的任一劑量。

正確做法:用帶有標準刻量的用具給孩子喂藥。小嬰兒不會吞咽時,可以用喂藥滴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喂藥器或專門給孩子用的藥匙。這些東西在藥店可以買到。

錯誤二:沒有遵循“用前搖勻”的指示

如果在藥瓶的標簽上寫著用藥前搖勻,那一定是因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則,沒有搖勻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藥液會比規定的濃度要淡,藥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濃,服用後會有損孩子的健康。

正確做法:遵循藥瓶標簽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搖勻。

錯誤三:不必要地用藥

很多時候,孩子喉嚨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藥的,即便你給孩子吃瞭非處方藥,它也隻能對付表面的癥狀,卻去不瞭病根。例如孩子因為身體的某個器官感染細菌而發燒,你給他吃退燒藥也隻能讓他身體舒服一點,卻不能治愈感染。

有的非處方藥還會帶來副作用,比如治療感冒的藥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與其漫無目的地用藥,還不如隻針對困擾孩子的某種癥狀用藥。而且在給孩子同時服用幾種藥物前要仔細閱讀說明,假如他們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為服用幾種藥物而造成某種成分的過量吸收,這可能帶來身體的傷害。

正確做法:對癥用藥,減少不必要的用藥

錯誤四:沒有按孩子年齡用藥

給嬰兒和給幼兒用的藥物濃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撲熱息痛,如果你給幼兒服用嬰兒劑量,孩子服用的藥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給小嬰兒服用瞭幼兒用劑量,藥物的有效成分就過量瞭。一兩次這樣的錯誤或許問題不大,但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帶來肝臟的損害。

正確做法:每次給孩子服藥前,都要非常仔細地檢查瓶貼上的劑量指示,嚴格按照年齡和體重計算服藥量,而且,不要隨便把成人用藥給孩子服用。

錯誤五:給嬰兒服用治療痢疾的藥物

隨便給嬰兒服用治療痢疾的藥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歲以內的孩子服用此類藥物還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所以要謹慎使用。另外,換一個角度想,腹瀉可以把消化系統內的黴菌排出體外,而治療痢疾的藥物可以對付胃腸感染,卻又可能導致黴菌在體內停留。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輕微腹瀉,盡量給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電解液。在最開始的8到12小時內,先暫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瀉很快就會好轉。

錯誤六:服用過期藥物

有些藥物比其他藥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經過瞭有效期的藥物,很難把握它的作用,也許失效不起作用,也許藥性更強瞭,這都對身體不利。

正確做法:為安全起見,每3個月檢查一次傢裡的藥箱,把那些已經過期或拿不準的藥物及時清理掉。

錯誤七:在孩子睡前使用解充血藥

使用此類藥物的一種副作用是使孩子煩躁不安,不易入睡。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流清鼻涕,保持屋內濕度或洗一個淋浴都能讓他感到舒服。采用這種物理的而不是藥物的方式就不會帶來副作用。

錯誤八:將藥品放進其他容器內

不要把一種藥放進其他的瓶子或小盒裡,如果在新的容器上你做的標註不清楚,比如名稱、服用劑量、有效期、副作用等等信息寫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時候犯錯誤。如果你給孩子服錯瞭藥物,或者用量不足或過量,後果是很難預料的。

正確做法:保持藥物原來的包裝。

錯誤九:持續服用不見效的非處方藥

很多父母在扮演醫生的角色時,總是希望孩子吃瞭藥就會好,但如果在給孩子服用瞭一種非處方藥兩三天後還是沒有緩解或好轉,就不要再耽擱瞭,你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還有,孩子發高燒或劇烈腹瀉或嘔吐,都需要及時去醫院,由醫生來診斷並開處方。

正確做法:如果你給孩子服用的非處方藥不能緩解他輕微的癥狀,帶他去看醫生。

寶寶肚子疼試試簡單的推拿

2、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推三關100次

位置:在前臂橈側(拇指側),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用拇指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二步:摩腹5分鐘

位置:腹部中間,肚臍周圍。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指指肚附著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操作:用手掌或三指並攏按在腹部輕輕的摩動,順時針逆時針各半,摩5分鐘。(此處配兩張彩圖,圖2-3-1為腹部范圍,圖2-3-2為摩腹的方向。)

要領:用力要輕柔適當,速度宜均勻協調,操作頻率為120~160次/分。指摩可稍輕快,掌摩可稍重緩。

3、審病求因

腹痛是臨床上小兒常見的一個癥狀。凡在腹部胃脘以下,臍的兩旁及小腹以上部位發生疼痛者,均屬腹痛的范圍。如果疼痛在兩側脅肋部則稱為脅痛,疼痛在臍上則稱為胃痛。

腹痛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涉及的范圍很廣,一般可以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大類。

功能性腹痛常因單純的胃腸痙攣引起,如消化不良、腸蠕動紊亂、過敏性腸痙攣和消化道寄生蟲病等。疼痛的表現通常是沒有很明確的疼痛點,而是一片,孩子常說不出具體疼的位置,而且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時間有時長有時短,最主要的腹部肌肉基本不會出現肌緊張,也就是硬硬的像塊石頭一樣的情況。

還有一些小孩是因為不想上學或飯菜不合口,也會說肚子疼。傢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臉色、表情、疼痛的時間,如果孩子肚子疼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要巧妙應對,甚至可以請教幼兒心理專傢。

4、相關病癥:蟲積、胃腸痙攣

胃腸痙攣 小兒腸管的相對長度較成人長,即新生兒腸管為身長的8倍,嬰幼兒腸管為身長的6倍,成人腸管為身長的4.5倍;大小腸的長度比也不同,新生兒為1∶6,嬰幼兒為1∶5 ,成人為1∶4。所以小兒腸管的面積相對較大,有助於腸管攝取營養,但腸系膜較長,活動度較大,容易發生腸套疊、腸扭轉。

蟲積 腸道寄生蟲病。

急性闌尾炎 在孩子中較多見。闌尾炎早期無典型癥狀,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伴嘔吐、腹瀉,按壓肚子時疼痛不明顯。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闌尾發炎易引起穿孔,如果傢長此時按揉孩子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癥化膿破潰穿孔。

腸套疊 多見於幼兒,特別是肥胖兒。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阻,引起疼痛,時間久瞭會發生腸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疊加深,加重病情。

5、飲食調理

以下是一些食療方法:

(1)黃芪飴糖粥:取黃芪10克左右,加入適量水煎煮取汁,然後再加入白米50 克,煮成稠粥,服時加飴糖15克,早晚溫熱各服1次。適於臟腑虛弱腹痛。

(2)茴香紅糖水:小茴香10克,水煎取汁,加紅糖適量服飲。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腹痛。

1-3歲幼兒營養食譜大全

1-3歲幼兒營養食譜一:番茄魚丸豆腐湯

主料:番茄240g、魚丸150g、豆腐150g、泡發木耳50g

輔料:油、鹽、小蔥1顆、蒜3瓣

做法:

1、首先將豆腐切方塊;木耳隨意切幾刀;番茄、魚丸切小塊;蔥蒜切碎。

2、在湯鍋裡倒適量的油,下蔥蒜,後接著下番茄炒至變色,再下木耳和魚丸一起翻炒均,加鹽和適量的開水。

3、待煮開水後便下豆腐,鍋開調入芡粉沸騰可盛起,最後散點蔥花即可。

小貼士:在起鍋時調點芡粉,可讓湯汁濃稠。

1-3歲幼兒營養食譜二:鮮蝦蒸水蛋

主料:雞蛋200g、鮮蝦100g

輔料:香油、鹽、蔥、白開水適量

做法:

1、首先將蝦去頭去殼去蝦線,用清水沖洗幹凈,加適量料酒去腥;雞蛋磕開打散打勻過篩去掉蛋液泡沫。

2、然後加入雞蛋液兩倍的白開水打勻,放入鹽,倒入上蒸鍋的碗裡,放入洗凈的蝦仁。

3、最後蓋上保鮮膜,用牙簽紮幾個小眼,冷水入蒸鍋,用大火蒸10-15分鐘,根據各人口味淋香油、生抽、撒香蔥碎即可。

小貼士:蛋液和水的比例約1:2。

1-3歲幼兒營養食譜三:高湯素絲面

主料:面條100g、雞蛋1個、娃娃菜1棵、小油菜2棵

輔料:油、鹽、小蔥、濃醇高湯1支、香醋半勺、醬油、白糖、花椒油、香油、大蒜適量

做法:

1、首先將娃娃菜和小油菜洗凈,每棵切成四瓣;小蔥切碎;雞蛋入冷水鍋煮熟,剝殼切兩半備用。

2、取一大碗,放入香醋、醬油、白糖、花椒油、香油和鹽攪拌均勻,然後在炒鍋內入適量油燒至五分熱,下入蒜沫和小蔥炒香,倒入大碗中。

3、同時在煮鍋內入適量水燒開,把娃娃菜焯熟,後取出,往煮鍋裡擠入一支濃醇高湯,放入面條煮開,撈入大碗中。最後放入小油菜焯熟,把煮鍋裡的湯汁倒入大碗中即可。

小貼士:煮面條的時間可根據各傢的火力決定時間。

寶寶生病沒食欲

寶寶從有生命開始到長大成人,始終處於生長發育的動態過程,由於年齡小,生病的機會就多。寶寶生病瞭不愛吃飯時很正常的,這也是寶寶身體不適的表現之一。除積極治療之外,爸爸媽媽為幫助寶寶早日康復,還要註意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

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的最佳方法之如何應對發熱

首先,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若寶寶想吃東西,應喂母乳或米粉、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使寶寶過度饑餓。

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的最佳方法之如何應對嘔吐

首先,及時去醫院查明寶寶嘔吐的原因。

其次,間斷地給寶寶喂點奶、米粉或粥。若是咳嗽引起的嘔吐,寶寶想吃,可以繼續喂。

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的最佳方法之如何應對腹瀉

排除受細菌感染的可能,寶寶腹瀉大多數都是因喂養不當引起的,常見於夏秋兩季。

母乳喂養的寶寶,不必停止喂養,需適當減少喂奶量,延長2次喂奶的時間隔時間,是寶寶胃腸得到休息。應停止添加輔食,隨著病情的好轉,再逐漸地小心恢復輔食。

牛奶喂養的寶寶,如果每日腹瀉超過10次,並伴有嘔吐,應禁食6-8小時,最長不超過12小時,使寶寶胃腸得到充分的休息。禁食時應保證對寶寶充足的水分供應。待情況好轉,逐漸改喝米湯、沖淡的脫脂牛奶、稀釋的牛奶等,至完全好轉再回復原來的飲食。切忌無論病情輕重,輔食一律停止添加,至痊愈後再逐一恢復。

蘋果泥、胡蘿卜湯、紅茶等食物雖然可以幫助治療腹瀉,但是這些食物熱能低、營養素含量少,不宜長期食用,以免影響寶寶的營養狀況進而影響生長發育。

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的最佳方法之如何應對便秘

首先,特別註意給寶寶補充水分。

其次,多給寶寶喂一些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及蔬菜,如蘋果、南瓜、地瓜等食物。還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樣可以加快胃腸的蠕動,有利排便。

寶寶生病期間飲食調理的最佳方法之如何應對食欲不佳

寶寶生病食欲不佳屬正常情況,不要強迫寶寶進食。可以少量多次喂給寶寶喜歡的食物。既要保證基本營養,又要飲食清淡易消化,目的是讓寶寶漸漸恢復食欲。如果是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厭食,本著“藥補不如食補”“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安排合理飲食或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補充。

寶寶在感冒發熱或腹瀉期間,身體處在高致敏狀態下,抵抗力低下,若這時再為寶寶加輔食,就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容易導致身體過敏或引發胃腸道疾病。可在痊愈後再逐一恢復。

如果寶寶咳嗽不止,喉嚨中痰聲不斷、既吐不出又咽不下,可經常給寶寶翻身或拍背,這樣可以促進肺部的血液循環,使支氣管內的痰液松動而易於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寶寶側臥或抱起側臥,寶寶五指微屈成半環狀,即半握拳,輕拍寶寶的背部,兩側交替進行。拍擊力量不宜過大,由上而下,從外向內,依次進行。每側拍3-5分鐘,每天2-3次。

如果寶寶在咳嗽的同時,伴有明顯的炎癥現象,如發熱、痰色黃而粘稠、血常規白細胞增多等,則應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

寶寶生病先喝水

寶寶一生病,很多年輕父母就開始慌亂,馬上給孩子用藥,生怕用藥晚瞭而耽誤病情的恢復。其實,兒童與大人不同,肝腎以及消化器官還未發育完整,太早用藥可能破壞其正常的機能,也影響自身免疫的發展。

嬰幼兒解毒排毒功能弱

一歲以內的小孩,我們稱之為嬰兒,再將其細分,0-1個月的叫做新生嬰兒,而2-6個月的叫做小嬰兒。

對於新生嬰兒來說,腎臟還未發育成熟,腎皮層的腎單位會繼續發育,使腎小球濾過率逐漸增強。另外,新生嬰兒的許多消化酶還不全面,一些淀粉類的食物尚不能消化,若此時添加米湯、淀粉糊等食物,可能會引起小兒腹瀉。

到瞭嬰幼兒時期,其肝臟解毒功能還很弱,腎臟的排毒功能也差,此時服用藥物,即便劑量很小,也可能造成肝腎損傷。加上嬰幼兒胃中胃酸和酶的分泌量較少,腸壁薄且通透性高,藥物毒素難以消化,還易被腸道吸收。

(孩子生病要多喝水)

生病喝水好處多多

兒童生病的時候,多多少少帶有炎性癥狀,這其實是其免疫系統在與體內的病毒、細菌等外來不良物質作鬥爭。孩子隻要一生病,傢長就給藥,久而久之就阻斷瞭免疫機能的強化,還會使孩子對藥物產生依賴,導致其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降低。

水是人體重要的養分,兒童生病的時候多喝水,可以稀釋體內的毒素,並且能加快新陳代謝,促進機體以自身的能力將毒素排出體外,這同樣對兒童消化和免疫機能的成熟有很大幫助。

傢長可以通過孩子每天的排尿次數、尿量和尿的顏色判斷其飲水量是否足夠。若孩子每天排尿6-8次,尿色呈淡黃無異味,嘴唇不幹燥,則說明飲水充足。

寶寶生病的時候傢長不要著急用藥,不妨讓孩子多喝些水觀察一段時間,若病情未得到好轉,再向醫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