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我國有很多獨有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如針灸,如拔罐,這些治療方法傳統悠久,並且有意想不到的療效,這些方法可以被應用於很多疾病,那麼,中醫是如何利用拔罐療法治病的?大傢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拔罐操作的分類

拔罐方法是指將罐具吸拔在應拔部位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拔罐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以排氣法分類

(1)火罐法

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去空氣。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於皮膚上,稱火罐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幾種操作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於側面橫拔位。操作時用軟紙條稍折疊,或卷成紙卷(較罐的深度約長2cm),點燃後燒去3cm左右時,迅速投入罐內,在火旺時立即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2)貼棉法:本法多用於側面橫拔位,但用於小型罐具時吸拔力較小。操作時用0.5~1cm的脫脂棉一塊,四周拉薄後略蘸酒精,貼於罐內壁上中段點燃後迅速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3)滴酒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操作時在罐內上中段滴乙醇數滴(也可用藥酒),然後將罐橫轉1~3周,使乙醇均勻附於罐壁上(勿使乙醇黏到罐口,以免灼傷皮膚)點燃後平持罐底迅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4)閃火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及罐法,尤其適用需要連續拔罐的情況,在臨床中最為常用。操作時止血鉗或鑷子夾住醇棉球或紙片,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片刻,速抽出棉球或紙片,速將罐子罩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住。需要較大的吸拔力時,可將燃燒的乙醇棉球在罐內上中段的罐壁旋轉塗擦,使乙醇沾在罐壁上燃燒,然後迅速將棉球抽出並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為提高效率,臨床中常用細鐵絲將紗佈纏繞在7~8號的粗鐵絲上,制成閃火器備用。操作時,將閃火器伸入乙醇瓶內蘸一下乙醇,然後輕輕擠壓或甩出多餘的乙醇,再點燃使用。每蘸—次乙醇,連續拔多次罐,不用時吹滅即可。註意必須在乙醇即將燃盡時及時吹滅火焰,若需要繼續拔罐時再重新蘸乙醇點燃。閃火器上的紗佈燒得不完整時及時更換,以保證火力充足,並防止紗佈脫落而致燙傷。

5)架火法:本法適用於俯臥、仰臥的大面積部位及四肢肌肉豐厚的平坦部位,施術部位不平時,可在施術部位塗些凡士林,以利於黏著架火物品。然後用不易燃、不傳熱、直徑2~3cm的物品,若用墨水瓶蓋、藥瓶蓋等膠木或橘皮等物品,置於應拔部位的中心,再放一乙醇棉球於其上,點燃後立即將罐扣上。它的特點是不受燃燒時間的限制,吸拔力強,但適用部位限制。

(2)水罐法

是指用沸水煮罐以形成罐內負壓的排氣方法。先將竹罐放在沸水中煮2~3分鐘(不宜超過5分鐘),再用筷子或鑷子將罐夾住(罐口朝下),將水液甩幹凈,迅速地用折疊的消毒濕毛由捂一下罐口,吸去水液,立即將竹罐扣在應拔部位,扣罐後,手持竹罐按於皮膚約半分鐘,使之吸牢。此法是民間常用的方法之一。

(3)抽氣罐法

先將抽氣罐緊扣於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註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住。它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燙傷,操作容易掌握,負壓的大小可以調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空氣唧筒排氣法:將用青、鏈黴素空瓶1個(瓶口加蓋挖皮塞,將瓶底切去,邊緣磨平),緊貼皮膚扣於被拔部位,然後將10~20ml註射器針頭穿過橡皮塞刺入瓶內,把瓶內空氣抽出,使產生負壓,即可將瓶吸住。

2)橡皮球排氣罐排氣法:用橡皮排氣球連接罐具而成。操作者用一手將罐具底部緊按在應拔部位,另一手不斷擠壓排氣球,達到所需負壓時停止擠壓。橡皮球尾部若安裝有開關旋鈕時,排氣前要打開旋鈕,達到負壓時再關閉旋鈕。組合式罐具在排氣時可以用一隻手進行操作,達到所需負壓時停止擠壓並關閉氣門,然後取下橡皮排氣球。

3)電動吸引器排氣法:首先通過接通電動

吸引器的電源,啟動機器,把負壓控制旋鈕順時針方向調到最大負壓值,用手掌將吸管口堵住,觀察真空表,證實機器性能良好時,再將負壓調節到所需數值即可應用。一般拔罐約需40~53.31kPa,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調節負壓值。使用時,將吸引管連接在罐具頂端的接口處進行排氣,待罐內形成適宜負壓時拔下吸引管即可。根據負壓大小,具體部位和病情需要決定防置時間。

二、以拔罐形式分類

(1)單罐法

用於病變范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可按病變或壓痛范圍大小,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法

用於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疾病。可在病變部位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個罐,也稱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療某些內臟器官瘀血時,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法

閃罐法指將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後隨即用腕力取下,反復操作至皮膚潮紅為止的拔罐方法。若罐子已熱,可換罐拔之。若連續吸拔20次左右,又稱連續閃罐法。此法的興奮作用較強,適用於肌肉萎弱、局部麻木或功能減退的虛弱病癥。此法不僅可避免非治療所需要的瘀斑,還增強瞭對某些病癥的療效,擴大瞭拔罐法的適應范疇。

(4)留罐法

留罐法指將罐吸拔住後,在應拔部位留置一段時間,又稱坐罐法。留罐時按皮膚表面的反應情況,又可以分為充血性罐和瘀血性罐。上罐後留置時,達到皮膚潮紅,即起罐,為充血性罐。達到皮下出血,皮膚有紫點或紫斑時,為瘀血性罐。對於某些不能用其他罐法的部位,可選用留罐法。如治療肩周炎,後背可以搖罐,前胸則采用留罐。一般留置5~10分鐘,吸力強的留罐時間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時間長些。此法是臨床常用方法之一。在背部拔多個罐時,宜遵照從上(頭部方向)往下用留罐法的順序,先拔上面,後拔下面,同時罐具型號也應當上面小,下面大。

(5)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將罐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又稱拉罐法、推罐法、行罐法、移罐法、旋罐法、滑罐法等。走罐法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分上塗一層潤滑劑作為介質,再以閃火法或滴酒法將罐吸附於所選部位的皮膚上。然後,醫者用左手扶住並拉緊皮膚,右手扶住罐底,用力在應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緩慢地來回推拉旋轉移動;移動時,將罐具前進方向的半邊提起,以另半邊著力,一般腰背部宜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胸脅部宜沿肋骨走向平行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自轉或在應拔部位旋轉移動,四肢部宜沿長軸方向來回推拉。需加大刺激量時,可以在推拉旋轉的過程中對罐具進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轉即用力將罐取下重拔,反復操作多次,至所拔部位皮膚紅潤、充血,將罐起下。用水、香皂液、酒類等容易揮發的潤滑劑時(用香皂液作潤滑劑拔走罐時,又稱滑罐法),應隨時在前進方向塗擦潤滑劑,以免因潤滑劑不夠引起皮膚損傷。此法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癥。若吸附時間較長,皮膚隆起明顯,則不易推移,強行推移則易撕破皮膚。過度肥胖、皮膚松弛者,應在火罐的上方壓緊皮膚後推移。一般,走罐可先走督脈,兩走夾脊,然後膀胱經,亦可以膀胱經為主。

走罐法操作的關鍵在於,當罐具吸拔住之後,立即進行推拉或旋轉移動,不能先試探是否拔住,因證實拔住後就較難移動,用力過大會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膚損傷。在推拉旋轉幾次之後,才能補充潤滑劑或停歇。此外,推拉旋轉的速度宜緩慢,怏則易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動的距離不宜過長。

(6)搖罐法

搖罐法是指先用閃火法將罐拔在皮膚上,然後均勻而有節奏地搖動吸拔在皮膚上的火罐。這樣反復的牽拉,增加瞭對穴位或皮膚的刺激量同時也起到瞭按摩作用。搖罐時應註意用力要柔和,速度不宜過快,搖動的角度要適宜,太大容易把火罐搖掉或者病人不能耐受,太小達不到刺激量,起不到揺罐的作用。

三、 以綜合運用分類

(1)針罐法

針刺拔罐應用非常普遍,掌握好針灸療法,針刺前後配合拔罐,治療的病癥及療效均會有所擴大。

1)留針罐法: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針剌,待施畢補瀉手法達到一定刺激量後,將針留原處,再以針刺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療效果的一種方法。此法能起到針罐配合,加強針刺效果的作用。用針罐法應該註意手法的掌握,防止滯針、斷針。不宜使用過長過細的針,留在體外的針身、針柄不宜過長。此法多用於風濕痹痛。此法不得在胸、背部使用。

2)刺絡拔罐法:是刺絡放血與拔罐配合應用的一種拔罐方法。是指用三棱針,皮肢針(梅花針、七星針等)刺激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以拔罐的一種方法。方法:先在局部刺絡出血,然後再進行拔罐,留罐5~10分鐘左右取下,再用幹棉球擦凈皮膚即可。此法在臨床治療中較常用,而且適用證廣,見效快,療效好,具有開竅泄熱、活血祛瘀、清熱止痛、疏經通絡等功能。凡屬實證、熱證者,如中風、昏迷、中暑、高熱、頭痛、咽喉痛、目赤腫痛、麥粒腫、急性腰扭傷、癰腫、丹毒等,皆可用此法治療。此外,對重癥、頑癥及病情復雜的病人也非常適用,如對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神經衰弱、胃腸神經痛等療效尤佳。

3)火針拔罐法:通過將火針針尖燒紅至發白,其高溫速刺選定的腧穴或病位,勿過深,快速出針,出針後立即拔罐5~10分鐘,能夠造成病變局部完全開放,再加上火罐強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與惡血盡數裹挾而出,受損周部得到新血充分濡養從而達到止痛和愈病之功。註意避開血管、神經及顏面等暴露部位。本法適用於寒濕性關節炎、良性結節腫塊等,有溫經散寒、軟堅散結的作用。

(2)藥罐法

藥罐法是拔罐法與中藥療法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法:將配制成的藥物裝入佈袋內,紮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利用高熱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竹罐吸附於施術部位,這樣通過拔罐的操作,有利於藥物的滲入和吸收,以溫通經絡,祛風除濕,舒筋止痛。在臨床上可根椐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證選擇不同的中草藥。具體操作方法是用特大號的陶瓷鍋或一種特制的電煮藥鍋,先將中藥用紗佈包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煎出藥性後,將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藥中,煮10分鐘左右(一般可根據藥性決定煮沸時間),兩用攝子或筷子將罐夾出,迅速用幹凈的幹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去藥液,降低罐口溫度,保持罐內的熱氣,趁熱迅速將罐扣在所選部位,手持竹罐稍加按壓約半分鐘,使之吸牢即可。本法的優點是溫熱作用好,可起到罐與藥的雙重作用,多用於風寒濕痹證。藥罐法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哮喘、風濕病、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所用的藥液,可根據病情靈活改變,一般多選用性味辛溫,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藥制成。

2)貯藥罐法: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1/3~2/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常用於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貯藥罐法有利於藥物更多地被皮膚吸收。用藥不同,藥效各異,局部作用更為明顯,兼有拔罐、藥物的雙重作用。

中醫是如何利用拔罐療法治病的

拔罐療法的治病機理可以從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兩種角度來解說。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當人體受到風、寒、暑、濕、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內傷情志後,即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病理產物,如淤血、氣鬱、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這些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滯留臟腑;淤阻經脈,最終導致種種病癥。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並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

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儒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如經絡不通則經氣不暢,經血滯行,可出現皮、肉、筋、脈及關節失養而萎縮、不利,或血脈不榮、六腑不運等。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佈,鼓動經脈氣血,儒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治療時罐內形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紅細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現自傢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組胺和類組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動,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負壓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改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增強機體體能及人體免疫能力。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內壓對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加快肌肉和臟器對代謝產物的消除排泄。

拔罐後有哪些註意事項

1、拔罐後出水泡

如果出現瞭水泡也不需要特別的緊張,這主要是由於留罐時間太長導致的。如果皮膚上出現的是小水泡,那麼不需要特別的緊張,也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處理,隻要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就可以瞭;如果是打水泡,那麼最好用幹凈的針挑破,令裡邊的液體流出來,然後塗上紫藥水,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出現感染的情況。

2、拔罐後出現出血情況

拔罐後出現出血情況並不需要很緊張,而是應該用幹凈的幹棉球吸幹血跡就可以瞭。出血的原因是由於拔罐之後局部皮膚出現瞭紅暈或者是淤血,這都是正常現象,過段時間之後會自行小時的。如果淤血的情況比較嚴重,那麼這個位置不能夠進行再次拔罐哦,而是應該換一個位置。

3、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這是拔罐後註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很多人喜歡在拔罐之後立即洗澡,認為這樣更加的神清氣爽。但是專傢告訴我們,拔罐之後最好不要立即洗澡,這容易造成我們肌膚的二次傷害,對於身體非常的不利。

這主要是因為拔罐其實就是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在拔罐之後皮膚就會變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洗澡,那麼皮膚很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如果是洗冷水澡,那麼情況會更加的糟糕,不僅僅是皮膚受傷,同時水汽會從大張的毛孔之中進入體內,非常容易出現感冒。找來那個的情況。所以說,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4、拔罐後要註意保暖

拔罐之後患者的身體都會比較虛弱,並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張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註意保暖,令風邪入侵體內,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快速的恢復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並且患上風寒感冒,這對於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5、消毒

拔罐結束之後應該將所有的用品進行消毒,同時施術者的雙手也要進行常規消毒,這樣對於下一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九個拔罐養生保健穴

一、足三裡

足三裡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裡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裡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裡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佈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裡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裡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三、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四、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為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佈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六、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為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發,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百會穴位於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

七、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大椎位於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陽氣,聯絡一身陰氣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八、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經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陰心包經歷經上、中、下三焦,對肺臟、胃腸道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泄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

三類人不適宜中醫拔罐療法

1、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癥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皮膚上如果有潰破,就絕對不能在破損處進行拔火罐治療,拔罐後也不能著急洗澡,避免皮膚破損、發炎,一般人每周拔罐一次是比較適合的頻率,拔罐過程中,還要註意“火候”,時間不要太長。一旦出現起水泡、燒傷等意外情況,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3、身體弱的人。拔火罐、刮痧消暑雖然見效快、無副作用,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種治療。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皮膚損傷、結核病、骨質疏松、晚期癌癥及各種傳染病、體質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而更重要的是,拔火罐和刮痧時千萬不能對著空調或風扇風口,以防風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