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水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需要多喝水,而有些人則要少喝水!到底水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什麼樣的人一定要喝水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不同人對於水的需求量吧。

最該喝水的9個時刻你做到瞭嗎?

早上起床後

人體水分每晚約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後會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在尚未進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溫的白開水是最好不過的瞭,這樣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釋,改善夜間脫水。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加一片新鮮檸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臨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應該抿兩口再睡覺。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緩解該現象,從而降低發生腦血栓的風險。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會因忙碌的八小時工作而忽略瞭飲水,建議這些人養成下班前喝幾口水的習慣。因為,長期飲水不足,膀胱和腎都會受到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響工作效率。此時不需要喝太多,一紙杯的量就足夠瞭,否則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吃咸瞭後

吃太咸會導致高血壓、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水腫等。如果吃咸瞭,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涼白開或檸檬水,盡量不要喝含糖的飲料或者酸奶,糖分反而會加重口渴感。淡豆漿90%以上都是水分,並且含有豐富的鉀,可促進鈉排出,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飯後半小時

飯後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建議一般人飯後半小時飲水,200毫升左右。喝時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則頻繁、大量飲水容易燒心。容易燒心的人宜在飯後2—3小時,每間隔20—30分鐘喝3—4小口。

開空調半小時後

空調房內空氣幹燥,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鼻腔等處黏膜過幹,甚至引發支氣管炎。因此,在空調房逗留超過半小時以後,就要及時補充水分,白開水、礦泉水、檸檬水等即可,水溫以40℃左右為宜。

洗澡後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覺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殊不知,洗熱水澡後,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會比平時快些,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應該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溫水。

便秘時

缺乏水分是便秘的原因之一。便秘的人可以適當多喝點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動作快一些,這樣水就能盡快到達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可以吃些韭菜、芹菜、蘋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緩解便秘的效果更佳。

發燒時

人在發高燒時,會以出汗的形式散熱,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嚴重的會引起脫水。因此,發燒期間及時補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溫開水或溫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時喝一次。喝點小米粥、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7類人要多喝水6類人要少喝水

哪些人要多喝水?

1.血壓高的人

一天當中,第一杯水應該在剛起床時喝。因為經過一整夜,體內的水分會隨著流汗、蒸發排出體外,起床時血液呈缺水狀態。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顯示,血液黏稠使早上6~9點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的幾率明顯高於其他時段。尤其是晨練的人,喝一杯涼白開再運動,可以減少發生意外的危險。

2.上班族

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平時多喝水,可抑制尿道中的細菌繁殖,避免膀胱炎。上午八九點鐘,進入辦公室後,馬上倒一杯水,並在午餐前喝完;到瞭下午三四點,補充一次水分,還能緩解緊張的情緒;下班前再喝一次水,以防路上身體缺水。

3.感冒的人

體內水分充足有助於提高抵抗力,像輕微感冒這類疾病,可以通過多喝水緩解。專傢介紹,如果感冒時怕冷,體溫又不是很高,頭痛、鼻塞、流清涕,幾乎沒有出汗,一般是風寒感冒,可以喝些熱水、熱湯或熱粥,讓身體出汗,有助於驅散風寒。如果體溫比較高,容易出汗,咽喉紅腫疼痛,有濃痰、鼻塞、流黃涕、口渴,一般是風寒感冒,可以喝些薄荷茶,有助緩解癥狀。

4.便秘的人

早起後喝水,有助於腸道蠕動,對常受便秘所苦的人來說,是個好方法。專傢介紹,便秘患者每天飲水量應不少於1.5升,便秘較嚴重的最好喝些“毛尖”綠茶。

5.胖人

體重越大,需要的水分就越多。每公斤體重每天應喝30毫升以上的水。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肥肥胖胖”,胖人在飯前喝點水或湯,有助於增加飽腹感和胃腸蠕動,對減肥有很大的幫助。最好喝冬瓜湯,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

6.脾氣差的人

脾氣不好,大部分是因為肝鬱氣滯,這類人不妨喝杯玫瑰花茶。中醫認為,玫瑰花能夠溫養心肝血脈,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不過需註意的是,玫瑰花具有活血的作用,經期女性最好不要喝。

7.喝酒的人

很多人醉酒後嗓子不舒服,感覺發幹,這主要是酒後失水引起的,建議喝幾杯溫開水,稀釋酒精、保護肝臟、補充水分。還可以喝些新鮮的葡萄汁,能減輕酒後反胃、惡心的癥狀,達到醒酒的目的。

水對人的重要的意義

 水對於人類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義。新生兒出生後,就要與水打交道瞭,新生兒體液占體重的4/5,水在維持人的生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方面起著主要作用。人體所需要的水主要來源通過飲水和從食物當中得到,對於新生兒來說,身體所需的水要從一定量的飲水和牛奶中攝取。

新生兒新陳代謝比較旺盛,而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全,但相對來說,需要水的量卻比成人要高,孩子越小,需要水份越多,但是,並不意味著飲水越多越好,所以,傢長應該掌握孩子的飲水量,以滿足孩子生長的需要。

新生兒,每日需水量為150毫升/公斤,人工喂養時每天除瞭喂奶時給予的水份外,還要再補充少量的水。開始時每次可以給10——20毫升的水,逐漸憎加到每次50毫升左右,在兩次喂奶之間給一次水,在給新生兒喂水時,要註意不要過急、過多,冷熱也要適宜,同時,還要註意奶具清潔與消毒,給孩子喂水時,還要靈活掌握飲水量,天氣熱時,雖說新生兒不易出汗,但由於氣溫高,身體丟失瞭一定量體液,這種情況下,要多給孩子一些水,但一次攝入量不要過多,可以多給幾次,如果孩子生瞭病,特別是發燒,身體的消耗,或者因嘔吐、腹瀉引起孩子身體當中水的丟失過多的時候,都要多給孩子飲些水,以彌補身體中水份的不足。

但是應該提醒傢長們,盡量不要給孩子喝桔子水或糖水,以免影響孩子牙齒的正常發育。給孩子喝水也很重要,這樣才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使孩子健康成長。

以下的飲水量可供參考:生後第1周,每次喂水30毫升;第2周,45毫升;1—3個月。60—75毫升;4—6個月,90一100毫升。

冬天幹燥的氣候,加上寶寶生命力極旺盛,新陳代謝很快,而平常的奶粉、米粉等蛋白質含量很高,但寶寶的腸胃還在發育過程中,消化等功能都不完善,容易造成營養物質過剩,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物質過剩積著會引發便秘。 而便秘是引發“上火”的原因之一。

對於容易發生便秘的孩子,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每天堅持做腹式呼吸運動或腹部按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短期食用蜂蜜茶,或服用三公仔小兒七星茶等中成藥,幫助下火通便。拉綠巴巴不是嚇著瞭,應該是消化不良或者是肚子著涼瞭,註意寶寶的小肚子。

多喝水,就是白開水不要加糖,不要用果汁代替,就是多喝點水。媽媽也可以給寶寶做撫觸的時候,替寶寶做做腹部按摩,首先讓寶寶平躺。往自己的手心裡倒一些強生嬰兒潤膚油,雙手手心揉搓,然後順時針在寶寶的腹部按摩,雙手交替。像畫個圓圈一樣,從肚臍開始,按順時針螺旋向外按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這樣的大便頻率是有點多瞭.

飲用水基本安全知識

飲用水基本安全知識

一、選擇飲用水常識

(1)優先選擇飲用瓶裝水或開水,如果沒有條件燒開水,可飲用消毒藥劑消毒後的水;不喝被污染的水,不用渾濁、有顏色水洗漱等。

(2)取水優先選井水、泉水,也可選用河岸滲濾水。

(3)盛水器具要經常消毒,並用幹凈的水沖洗。

(4)有消毒劑味道的水是較安全的飲用水。

(5)選擇水源的順序為井水、泉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庫水、湖水、池塘水,但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水源水質分析的結果來劃定水源保護區,對水源地進行標識,加強保護水源地。

(6)要共同保護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二、保護生活飲用水水源措施

(1)水源井周圍50米或地表水源沿岸30 米范圍內,禁止建廁所、牲畜圈,禁止排放糞便、污水或傾倒垃圾,不得在水源邊噴灑農藥等。

(2)糞便進行統一消毒和管理,動物牲畜屍體等及時清除並立即進行填埋處理。填埋地點應距水源地150米以上並遠離居民日常生活區,填埋深度應在40厘米以上,填埋按比例加入生石灰(重量為動物屍體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後對填埋地進行標識。

(3)在水源地設置簡易導流溝,避免雨水或污水攜帶污染物直接進入水源地或其上遊地區;對於水井,應在周圍設置攔截措施,要建井臺、挖排水溝,並對水井進行加蓋處理,嚴防污染物進入。每天定時對井水消毒,用公用水桶進行取水。

三、簡易判斷飲用水水質方法

看:幹凈水應該無色、無異物、無漂浮死亡的動物屍體等;

嗅:幹凈的水沒有異味;

嘗:幹凈的水沒有味道,如果發現有酸、澀、苦、麻、辣、甜等味道則不能飲用;

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利用水質(快速)檢驗設備等對水質進行快速檢驗,合格後才能飲用。

四、飲用水消毒方法

(1)傢庭和個人用水: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簡便易行。也可用漂白粉等鹵素制劑消毒飲用水。

①漂白粉精片消毒法:清潔水10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1片,混勻靜置30分鐘後可飲用;

②二氯異氰尿酸鈉藥片消毒法:清潔水100公斤加二氯異氰尿酸鈉藥片(泡騰消毒片)5片混勻攪拌,靜置30分鐘後即可飲用;

③氯亞明消毒法:先將氯亞明配成10%溶液,每100公斤水中加5~6毫升混勻攪拌,靜置30分鐘後即可飲用;

④次氯酸鈉消毒法:清水100公斤加入10%次氯酸鈉5~6毫升混勻攪拌,靜置30分鐘後即可飲用;

⑤個人飲水每升加凈水錠2片或2%碘酒5滴,振搖2分鐘,放置10分鐘即可飲用。

(2)井水:按井水深度和直徑計算出井水量,按比例計算消毒劑投放量進行投加。

(3)集中式供水單位:清除災害留下的污染物、污泥,清洗制水設施、設備,必須保證消毒劑投加後,在清水池停留時間達30分鐘以上,檢測出廠水遊離餘氯含量在0.5~1.0毫克/升范圍內,或保證管網末梢水遊離餘氯含量達0.1毫克/升。

(4)應急飲用水的處理步驟:粗濾-→靜置/沉淀-→過濾-→消毒

3種水不宜多喝會致癌

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A、 首先水參與人體新陳代謝的全過程,消化、吸收、循環、代謝等。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種營養物質,脂肪和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等要成為懸浮於水中的膠體狀態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細胞之間川流不息,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組織細胞,再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總之人的各種代謝和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B、水在體溫調節上有一定的作用。當人呼吸和出汗時都會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熱季節,環境溫度往往高於體溫,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來降低體溫,使人免於中暑。而在天冷時,由於水貯備熱量的潛力很大,人體不致因外界溫度低而使體溫發生明顯的波動。

C、水還是體內的潤滑劑。它能滋潤皮膚。皮膚缺水,就會變得幹燥失去彈性,顯得面容蒼老。體內一些關節囊液、漿膜液可使器官之間免於摩擦受損,且能轉動靈活。眼淚、唾液也都是相應器官的潤滑劑。

D、水還有保健和排毒的作用;主要是因為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當感冒、發熱時,多喝開水能幫助發汗、退熱、沖淡血液裡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同時,小便增多,有利於加速毒素的排出。

盤點3種水不宜多喝

1、剛燒開的自來水

很多人喜歡喝白開水,但你知道嗎?水不能一燒開就喝。因為我們的自來水都經過氯化消毒,其中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結合,會產生鹵代烴、氯仿等多種致癌化合物。

正確的做法:首先將自來水接出來後先放置一會再燒;水快開時把壺蓋打開;最後,水開後等3分鐘再熄火,就能讓水裡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飲用標準,是真正的“開水”。

2、久置水

開水久置以後,其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尤其是存放過久的開水,難免有細菌污染,此時含氮有機物分解加速,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更多。飲用這樣的水後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結合,會影響血液的運氧功能。

所以,在暖瓶裡多日的開水、多次煮沸的殘留水、放在爐灶上沸騰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經發生變化而不能飲用瞭。應該喝一次燒開、不超過24小時的水。此外,瓶裝、桶裝的各種純凈水、礦泉水也不宜存放過久。大瓶的或桶裝的純凈水、礦泉水超過3天就不應該喝瞭。

3、瓶裝水

攜帶方便、開蓋就能喝,瓶裝水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青睞。但是,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物質,尤其是當瓶子在高溫環境中,或開啟後沒及時喝掉,有害物質會滲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裝水一定不能受熱或暴曬。

很多人喜歡在車裡放一箱水,這也是不對的,因為後備箱溫度非常高,容易讓有害物質進入水中。最好的辦法是買個質量好的水壺自己帶水,安全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