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也會出現骨質疏松癥,但是青少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遠低於老年人,而且有其自身的特點。造成青少年骨質疏松有許多的特殊原因,主要在以下情況下青少年可出現骨質疏松癥。青少年骨質疏松6大原因?影響骨質的關鍵詞有哪些?一起來看下。

青少年骨質疏松6大原因

(1)佝僂病:佝僂病是指發生在嬰幼兒童,即骨骺閉合以前的骨缺鈣疾病。這種病的發生是由於孕婦在懷孕期間攝取鈣質過少及維生素D缺乏,或哺乳期喂養方法不當,或由其他原因導致鈣、磷比例失調而繼發的骨質疏松癥。

(2)軟骨病:是指發生在骨骺生長板已經閉合的成人骨化障礙。該病見於成年人,與體內鈣、磷代謝障礙及維生素D不足等因素有關。

(3)腎病:如腎功能衰竭、腎移植術後等原因造成鈣、磷從體內丟失過多,導致骨質疏松。

(4)消化系統疾病:如肝硬變、慢性胰功能不全。膽道瘺、胃腸部分切除術等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及維生素D缺乏。

(5)遺傳性疾病:如假性維生素D缺乏、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造成的骨骼代謝異常。

(6)藥物:服用某些藥物導致骨質疏松。如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引起骨質疏松癥,抗癲癇藥引起的骨質疏松癥等,這些藥物可幹擾維生素D的代謝過程,不利於骨骼的形成。

影響骨質的關鍵詞

骨量減少:絕經後婦女的骨骼變化歷程可以用三部曲來形容,隨著年齡的增長,絕經後婦女的骨骼經歷從骨量減少到骨質疏松癥,再到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過程。骨量減少是骨質疏松癥的必經階段,骨量減少的人數遠遠大於骨質疏松的人數。關註骨量及時補充,可以減少骨折發生。

骨折: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最大危害。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椎體的壓縮性骨折,腕部柯力氏骨折和髖部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的危害最大,約20%的病人可能在1年內死亡。

補鈣:面對鋪天蓋地補鈣劑的廣告,人們逐漸瞭解瞭缺鈣就會導致骨質疏松,但是骨質疏松不是光補鈣就能解決問題的,補鈣的同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

鈣在人體的“骨骼大廈”中就像磚頭,雖然至關重要,但光有磚頭沒有水泥、鋼筋還形不成人體堅固的“骨骼大廈”。要預防骨質疏松,靠每天一杯牛奶或幾片鈣片強化補鈣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從年輕時就養成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對於查出骨質疏松的人,專傢提醒,鈣片隻能作為保健品,起不到治療的作用;要避免骨折等病痛的發生,光吃鈣片還不行,必須及時就醫,規范用藥。

鋅與鈣有拮抗作用:在吸收的過程中競爭同一載體,從而影響吸收;如果確實兩者都需要補,建議之間間隔2個小時。

補鈣要排鉛:鉛與鈣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降低鉛的含量可有效地增加鈣在腸道內的吸收。

關註鈣磷比例:正常情況下,機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人們缺鈣的原因之一,它的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可導致磷比鈣的攝入高出數倍,甚至十幾倍,這樣,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帶出體外。

補鈣也要補鎂:很多人關註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其實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另外,鎂是骨細胞結構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對促進骨骼生長和維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記補充鎂。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子(向日葵、南瓜子)、谷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這些食物中含鎂較多,可以選擇食用。

維生素D:合適的維生素D和鎂可以有效地提高鈣離子的吸收度,維生素D將和甲狀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鈣素協同作用來平衡血液中鈣離子和磷的含量,特別是增強人體對鈣離子的吸收能力。

膠原和基質:骨骼中的有機物,在人體的“骨骼大廈”中類似於水泥的作用。

成骨細胞:“建築工人”,為我們的“骨骼大廈”添磚加瓦的辛勤的勞動者。

破骨細胞:“拆遷隊”,“骨骼大廈”的破壞者,專門破壞“骨骼大廈”,將骨骼吸收掉。

性激素(雌、雄激素)在骨骼中的作用:“城管”,專門對付“拆遷隊”——破骨細胞,阻止它對骨骼的破壞。

看癥狀診斷自己的骨質疏松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社會老齡化發展,骨質疏松已躍居中國最常見慢性疾病的第四位。據估計,中國骨質疏松患者人數超8800萬,每兩個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據骨科醫生介紹,更年期婦女更容易患骨質疏松,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最好去醫院早檢查早治療。

看牙齒。人到中年,原本沒有牙病,但牙齒也開始松動瞭,這時你要警惕是否是骨質疏松在搗亂。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的狀態也開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來越低,導致牙槽骨不堅固,牙槽骨骨質疏松就很有可能發生。發生這種情況沒有太好的補救辦法,但我們可以提早預防,如提早服用鈣片,進行跳躍式鍛煉,經常叩齒等。

看指甲。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質會流失,引起指甲變軟。

看體重。體重的改變會導致骨礦物質密度的變化。更年期體重下降是非常令人煩惱的事情,因為它會帶來骨質丟失。研究人員預計,大約有7%體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內會出現骨質疏松,而骨質的丟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看後背。脊柱是支持身體的支柱,負重最大,因此發生骨質疏松癥時,脊柱更容易出現癥狀。骨質疏松癥首先會出現椎體內部的骨小梁破壞,數量減少、負擔能力下降,疏松而脆弱的椎體受壓,易導致椎體變形和身高縮短。

看走路。有的人走路時感覺東倒西歪,站立時不穩,要當心是骨質疏松在搗亂。骨質疏松後,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蘿卜變糠瞭、木頭變朽瞭,再加上肌肉能力隨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走路不穩,容易摔倒。

看皮膚。皮膚厚提示骨骼好。因為鈣參加全身所有組織器官細胞代謝,同時也具有營養皮膚及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同時也會傷及皮膚。

三級預防骨質疏松

一級預防: 兒童、青少年多補鈣 擺脫骨質疏松“危險因子”

所有的嬰幼兒與青少年都要註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有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蝦皮、海帶、牛奶、乳制品、骨頭湯、雞蛋、豆類、精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盡量擺脫“危險因子”,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食用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各自的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措施。

醫院與醫生們應該加強對骨質疏松的基礎研究,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要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二級預防:絕經後婦女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查

人到中年,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其骨丟失量會加速進行。在這個時期內,中年人,特別是絕經後的婦女,應該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加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

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或用固體骨肽制劑骨肽片進行預防,以安全、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

國際醫學界一般主張用活性維生素D及鈣預防骨質疏癥,並且還要註意積極治療與骨質疏松癥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旁亢/甲亢、骨轉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級預防:中老年骨折患者積極手術 綜合治療

對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鈣等)、促進骨形成(活性維生素D)、骨肽片等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處理,實行堅強內固定,早期活動,采用體療、理療、心理治療、營養、補鈣、止痛、促進骨生長、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

骨質疏松的10個認知誤區

誤區1 :骨質疏松就是缺鈣,補鈣就行瞭。

其實,骨質疏松不僅僅是缺鈣,骨質疏松的原因或誘因很多,如:①體重過低;②性激素低下;③吸煙;④過度飲酒;⑤過度飲咖啡、碳酸飲料;⑥體力活動缺乏;⑦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⑧患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如甲狀腺、甲狀旁腺疾病、糖尿病等;⑨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劑等;⑩老年人群:女性≥50歲,男性≥60歲時。其中,缺鈣隻是諸多原因之一,當然單純補鈣也不足以預防骨質疏松。

誤區2 :骨質疏松與年輕人無關。

事實上,骨質疏松可以分為三大類型:(1)原發性骨質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質疏松和絕經後骨質疏松,這一類型的骨質疏松發病率最高,主要影響老年人,與年輕人無關。(2)繼發性骨質疏松:繼發於其他原因所致,如:繼發於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糖尿病等。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類疾病很少被人瞭解,單純補鈣遠遠不夠,還需要診治原發病。另外,散發的其他類型的骨代謝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狀旁腺疾病、成人維生素D缺乏癥等,常常發生於年輕人。(3)特發性骨質疏松,發生於年輕人,包括:青少年骨質疏松;青壯年、成人骨質疏松;婦女妊娠、哺乳期骨質疏松。因此,年輕人如出現腰背酸痛、骨關節疼痛或輕微外傷後骨折也應及時就診以排除繼發性骨質疏松或特發性骨質疏松。

誤區3 :沒有外傷史,就不會發生骨折。

患有骨質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輕微動作常常不被感知(也即沒有明顯的外傷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噴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常見的骨折部位:脊椎骨、肋骨、橈骨、股骨上端,這些輕微的骨折可以給病人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應註意檢查及早明確診斷並及時治療。

誤區4: 已明確有骨質疏松,無需做骨密度測定。

骨密度測定不但可用於診斷骨質疏松,也可用於隨訪骨質疏松的病情變化和評價骨質疏松藥物治療的效果,因此,已經明確患有骨質疏松的病人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測定,以瞭解骨質疏松的病情變化與評價骨質疏松藥物治療的效果。一般來說,可以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

骨密度檢測質量非常重要,許多醫院骨密度掃描草草瞭事,病人擺放位置不正確,圖像不規范,錯誤的診斷不僅延誤病情,而且誤導醫生,影響治療效果。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非常重視骨密度檢測,華東醫院中心作為亞太地區的質量控制中心,承接瞭多項國際多中心和國內多中心的臨床藥物及基礎實驗研究,擁有美國ISCD頒發的AAA級質控證書。

誤區5 :血鈣正常,就是不缺鈣,就沒有患骨質疏松。

血鈣正常不等於骨骼中的鈣正常。血液中的鈣含量通過多種激素的調節使其維持在狹小的正常范圍內,這些激素是: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當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導致機體缺鈣時,骨骼這一巨大的鈣儲備庫中的鈣將釋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鈣維持於正常范圍內,此時骨中的鈣發生流失;當膳食中鈣攝入增加時,則通過成骨細胞重新形成骨質而重建鈣的儲備,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發骨質疏松。需要強調的是原發性骨質疏松即使發生嚴重的骨折,其血鈣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補鈣不能簡單地隻根據血鈣水平而定。

誤區6:骨質疏松癥隻需在傢靜養,多躺多坐便能預防骨折。

防治骨質疏松,適量的運動非常重要。一些已經確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聽說這種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動,片面地認為隻能在傢裡靜養或躺著、坐著。實際上,運動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增強骨密度,減緩骨質疏松的進程。特別是在戶外陽光下活動,還能增強維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有助於鈣在體內的利用。

專傢表示,如果長期臥床和靜坐,會加速骨質疏松癥的發展,導致惡性循環。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中老年人,建議在堅持正規治療的基礎上,每周至少維持3~4次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以上的運動量。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散步、打太極拳、或健身操等比較緩和的運動方式。在運動中需格外小心,加強防護,以免運動不當發生意外。

誤區7 :骨質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無需治療。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齡人口不斷增加,一些與增齡相關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關註的四大疾病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與骨質疏松,這些疾病的發生均與增齡有關,也可以說與自然衰老有關,但是並非不需要治療或沒有辦法治療。事實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其中骨質疏松即可通過生活方式幹預、補鈣,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而減輕病人的疼痛、預防骨折的發生,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並延長其壽命。

誤區8: 喝骨頭湯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松。

很多人認為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這是不科學的。骨頭湯裡的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但經檢測證明,骨頭湯裡的鈣含量非常少,如果要補充人體每天所需要的鈣,需要每天喝500碗骨頭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骨頭湯裡也更缺少具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老年人應註意多喝骨頭湯可能會引起血脂和血尿酸升高。

誤區9: 有骨質增生,就不可能患有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常常合並骨質增生(也即“骨刺”),而骨質增生常常是繼發於骨質疏松後機體的代償過程中發生鈣異位沉積所致,這時鈣常常沉積於骨關節表面而形成瞭“骨刺”,治療骨質疏松可以糾正機體缺鈣狀態,從而部分糾正這一異常過程,減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減少,因此骨質增生合並骨質疏松的患者仍然需要抗骨質疏松治療。

誤區10 患有“腎結石”,說明體內鈣太多瞭。

導致腎結石的原因很多,如尿路畸形、尿路梗阻、尿液過度堿化或尿中草酸過多,甚至因骨骼中鈣流失過快過多,而導致尿鈣排出過多,均會引起腎結石,所以腎結石的患者應當警惕是否有骨鈣流失的情況。當然過多補鈣或應用活性維生素D也可導致腎結石,所以在骨質疏松治療中,補鈣應適當,及時監測血鈣、尿鈣、尿鈉與尿pH值,及時調整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