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孩子就像春天的小樹,無拘無束地成長,雖然生機盎然,但也免不瞭時不時長出影響成長的“壞枝”——犯錯誤,這時,身為“園丁”的傢長對孩子的批評不可沒有,也不可濫用。要從孩子的出發點給孩子耐心的講解,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那麼批評孩子最忌的哪些事呢?如何正確的管教孩子呢?下面給大傢分享下。

批評孩子的三大原則

批評孩子的三大原則

批評的態度:批評不等於不尊重

批評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靈也該得到保護,怎麼拿捏其中平衡呢?對於眾多傢長的問題,教育專傢宮老師說,傢長們保護孩子自尊的意識強瞭,可有時,卻把“對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這兩件事給簡單對立起來瞭,好像保護孩子的尊嚴,就要放棄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評。

她說,其實,如果我們瞭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批評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據他的承受能力,進行適當的批評。並且,在孩子做錯事時,明確地告訴他“這件事你做得不對”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為擔心傷害,就不批評、不管教。

批評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們本著尊重孩子的出發點,來選擇批評的方式,批評便是公平的。不會以大欺小地指責、謾罵孩子,也不會因為他年齡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錯。宮學萍說,最簡單的批評,就是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對一個四歲的孩子,應當讓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媽媽的頭,媽媽會很痛,他也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攻擊別人。而這樣的批評,並不存在不尊重或傷害。

而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批評,往往是由於我們忽略瞭自己該告訴孩子的重點是什麼。就拿青琳的例子來說,孩子打瞭媽媽,我們可能一時氣極說,你竟敢打媽媽,真是個壞孩子!但這樣會把一件具體的事,擴大到“壞”和“好”的區分,給孩子留下長遠的影響。

批評的方法:一事歸一事

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隻要明白自己的批評,是為瞭他知道,做什麼樣的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而不是為瞭傷害他或給他打上“壞孩子”的標簽,就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宮學萍建議,我們的批評一定要針對具體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傢後又忘記洗手,我們應該告訴他,我們每個人回傢後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對的,而不要擴大到其它事情上。而當孩子的錯誤舉動涉及人際關系時,最理想的方式是用兩個步驟去“完成”一次批評——先把自己對於孩子某個行為的感受直接告訴他,然後,平靜地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隻是這次做錯瞭。

批評孩子最忌的三件事

忌諱一:不該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傷孩子自尊

5歲的宣宣彈琴時表現出極大的隨意性,老師講過的正確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腦子裡沒有留下絲毫的印跡,仿佛從來就沒有學過似的。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親自示范,可宣宣擺出瞭一副不合作的態度,在琴凳上扭來扭去,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沒過兩分鐘又嚷嚷著累瞭要歇會兒。

錯誤批評:

內心的怒氣終於沖破瞭忍耐的底線,媽媽一巴掌揮瞭過去,宣宣的手背頓時就紅瞭——說服教育升級為武力懲罰。

留下的傷痕:

從根本上說,武力懲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隻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繼續下去的學習中途擱淺;在父母的拳頭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敗塗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對所有的批評刀槍不入,那可真是兩敗俱傷。

忌諱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緒難以給孩子正確引導

陶陶每天都把傢裡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畫筆、畫紙攤滿瞭桌子,床上也堆著他的各種小玩意兒,自己最喜歡的書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時候不知道去哪瞭。多次的提醒仍然沒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觀。

錯誤批評:

屋內的一片狼藉點燃瞭媽媽心中的怒火:“跟你說過多少次瞭,從哪兒拿來的東西玩完瞭還放回哪兒去。你就是不長記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們扔掉!”說著假裝把孩子最心愛的玩具扔瞭,接著是一陣急風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傷痕:

不是你的嗓門越高就越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聲調和結果往往成反比;並且大喊大叫使孩子絲毫感覺不到尊嚴的存在,也把你的修養咆哮得無影無蹤。如果大人孩子都發脾氣,批評很有可能會升級為哭鬧和打罵,教育的效果抵消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媽媽嘴上說“扔掉”,但是手上卻沒有真正“扔掉”,媽媽的威信也由此喪失。

忌諱三:喋喋不休——過濫的批評引來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種形狀的小珠子,串起項鏈漂亮極瞭;但當她看到別的小朋友拿著幾個透明的圍棋棋子充當“夜明珠”時,哭著喊著要,對方不給,她就把人傢裝“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錯誤批評:

玟玟的舉動讓媽媽覺得很沒面子:“跟你說過多少次瞭,你怎麼就不明白呢?不能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好,你傢裡的玩具還少嗎?自己的東西扔在一邊不玩,一看到別人拿點什麼就跟寶貝似的,真沒出息……下次再這樣,我絕不再給你買任何玩具!”

留下的傷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鮮感的批評,不能給孩子大腦以明顯的刺激,說得越多,孩子越會把這些話當成耳邊風。而且,別看孩子小,對語言的領悟能力一點不差, “沒出息”、“占有欲”一類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話很容易引起他們內心的反感,明著或暗著和你對著幹,身上的毛病很可能會有增無減。

孩子自戀是在成長 傢長要合理贊美批評

孩子自戀是天生的需要被認同

一般來說,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戀,別人的認同和贊許。這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種培養。但若父母一成不變地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正確,或毫無選擇地竭力滿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話,那他們就是在制造一個自戀者。

自戀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因而也無法區別“自我”與“他人”。在他們看來,餓瞭,馬上就有得吃;冷瞭、熱瞭,馬上就有人照顧;拉臭臭瞭,馬上就會幫換尿佈……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大傢都會圍著自己轉,隨時隨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是“自戀”的萌芽。

到瞭1歲左右,他們漸漸開始有瞭自我意識,逐漸可以區分“我的”、“你的”、“他的”。此時,如果媽媽和傢人的關註和愛一如既往地持續,那麼,孩子自己也會在內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接納的”、“我很不錯”。這就是孩子“自戀”形成的基礎。

再長大一點兒,孩子的主客體分離更趨完善,開始產生強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與此同時,他的能力也增長到足以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瞭。此時,他對自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以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嘗試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個。這些信念對2-3歲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真實的,更重要的是,其中還包含著無畏的精神、勇於探索和嘗試的能量,應該被鼓勵。

孩子自戀是在成長

自戀,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過程,也是個體心理能量的基礎。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健康地度過這個階段,那麼,對他今後自信心、安全感、勇氣、責任感等發展會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反之,若是這種“自戀”沒有獲得滿足,甚至被扼殺,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內心很容易就會以為自己“有問題”,而產生自我貶抑的心態。這種內化瞭的自我輕視,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就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讓他很難肯定自己、接納自己。

這樣"處罰"孩子最有效

1、規勸

案例: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註意和關註;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建議:勿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勿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孩子不是;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亂丟東西……

方式:用報紙制作一紙棒,外觀可包上一層裝紙;賦予它一個名稱,如警惕棒、陳傢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為警惕。

建議:在心情好的時候制作,可與孩子一起討論制作警惕棒的原因;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註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為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3、罰坐

案例:吵鬧不休、吵架……

方式: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

建議:處罰地點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講處罰多久的時間;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教育孩子父親該怎麼做?

《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德國哲學傢弗羅姆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

再好的母親也無法替代父親的角色,因為父教與母教是不同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規則教育。與孩子交往時,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父親則多是通過運動和孩子進行遊戲交流。在遊戲規則方面,母親傾向於遷就孩子,而父親則更註重“立規矩”。也就是說,孩子會從父親這裡知道什麼是規則,孩子會觀察爸爸怎樣面對出言不遜的人,怎樣面對挫折、化解危機,然後進行模仿。

第二,形成性別意識。父愛對男孩和女孩的性別化發展進程具有重要影響。男孩會模仿父親的角色和行為,形成自己的性別特征。女孩往往從父親身上找到未來生活的參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會把父親作為未來丈夫的標準。

現在,很多傢長都擔心影視娛樂節目會對孩子的性別意識造成影響,“偽娘”和“假小子”會讓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國父親角色研究專傢羅斯·派克認為,如果父親在傢中是果斷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現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親在傢裡表現比較軟弱,而母親具有支配性,男孩會表現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爸爸應該怎樣做,才能正確影響孩子呢。在0~3歲嬰幼兒時期,爸爸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專心跟孩子玩。可以一起做遊戲,看動畫片等。要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