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自拔火罐的技巧以及註意事項?拔罐中會遇到哪些問題該怎樣處理?一起來看下。

自拔火罐的技巧以及註意事項

並非所有人都能拔

拔罐療法主要是通過機械刺激、負壓和溫熱作用,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人體局部微環境,從而起到醫療和保健作用,尤其是對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療效果更好。但使用時要視病情而定,並不是所有疾病都適合拔火罐,皮膚破損者、血液病患者、有肺部基礎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患者,以及體質太虛弱的病人和兒童、孕婦等,都不宜拔火罐。對於過度疲勞、饑餓、大渴、醉酒的人不宜馬上拔火罐,應休息恢復後再進行。

罐印並非越深越好

中醫學認為,拔罐後皮膚局部出現的不同顏色或形態的罐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患病的情況,但並非瘀青越深效果越好。從形態看,罐印有水皰、水腫,提示患者體內濕氣過重;如水皰色呈血紅或黑紅,提示體內濕氣重且有瘀血證;罐印深紅、紫黑或有丹痧紅點出現,碰起來覺得微痛,兼之身體發熱,提示患者有熱毒證;罐印紫紅或紫黑色,無丹痧和發熱現象,提示患有瘀血證;罐印出現微癢或出現皮紋,提示患有風證或濕邪。從罐印著色看,罐印色紫黑而暗,提示經絡不暢,且有瘀血存在;發紫並伴有斑塊,說明有寒凝血瘀證;罐印呈散紫點狀,提示有氣滯血瘀證;罐印鮮紅而艷,提示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罐印紅而暗,提示有熱邪;罐印灰白或無顏色改變,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拔火罐,要更換到相關穴位。

拔罐位置要選好

傳統中醫療法裡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達到治療目的。自己在傢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隻是哪裡痛在哪裡拔,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除瞭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其他部位的穴位拔火罐。很多人並不瞭解人體的穴位分佈情況等,最好在拔火罐前咨詢正規的中醫師。

時間不宜過長

很多人認為拔火罐時間越長越好,有的甚至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拔火罐時間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通常建議夏季留罐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冬季可以留罐15~20分鐘。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此外,拔罐次數也不應太頻繁,預防保健的話一周最多兩次,如是治療疾病,最好聽聽醫生的意見。

拔火罐後別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不宜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不少”。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註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由於拔火罐後,皮膚處於被傷害的狀態,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感冒。

火罐的選擇

在藥店購買火罐時,首先要註意火罐的罐口是否光滑,光滑的罐口可以避免皮膚劃傷;其次是罐子的大小,太大的罐子會使罐子對皮膚的作用力變小,太小的罐子則會使作用力太大,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大小的火罐,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在質地上,盡量選擇防碎產品。

此外,火罐最好選擇透明的,可以隨時觀察皮膚狀況。拔火罐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於濁氣的排除。但對於大部分在傢自療的人,拔火罐容易燙傷,抽氣式火罐則更適合使用,更容易掌握力度和控制松緊度。

隻要手法正確,自拔火罐的功效也是很好的。不過,在自己拔火罐之前先要瞭解一些事項,譬如自己是不是適合拔火罐,拔火罐的工具怎麼選擇,拔火罐時有什麼要註意的,拔完火罐後自己馬上洗澡麼等。瞭解瞭這些,才能正確的自拔火罐。

拔罐中會遇到哪些問題該怎樣處理

在拔罐過程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青紫 拔罐後可見有的拔罐部位青紫,有的殷紅,有的則不變色。青紫及發紅部位往往病情較重,瘀阻較重。有時這些部位並非是疼痛最重的部位,隻要堅持在原處拔罐,青紫就會慢慢消退,疾病也能治愈。

(2)發泡 這種情況比較多見。有的一日起泡,有的則至三五日甚至十餘日起泡。所起的泡有較為清亮的水泡,也有紫紅的血泡等。發泡現象多為局部病情的反映,一般受病情輕重(一般瘀阻較重的發泡較快)、季節(夏天較易發泡而冬季則較慢,這也是拔罐治療提倡冬病夏治的一個原因)、皮膚疏密(一般皮膚細嫩的易發泡,如青年女性,而壯年男性則發泡較慢)等因素影響。正常生理條件下,血管內滲透壓和血管壁通透性處在一較恒定的水平,拔罐的抽吸很難將其改變,不易起泡。

發泡後可用消毒針灸針將較大的泡刺破,放出其中的液體。對於發泡後的創面如何處理,如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為防止感染,用無菌紗佈覆蓋,按時換藥,直至愈合 另一種觀點則是繼續在發泡部位拔罐,以抽吸其中的病理產物。筆者比較傾向於後一種。大傢都知道,以前有血罐的治療方法,即在拔罐前先用三棱針或梅花針點刺拔罐部位,可以抽吸出一些暗紫色的血液凝塊,療效比較明顯。但缺點是如何確定被拔罐部位是瘀血瘀阻的部位呢?如果確定準確,能夠抽出瘀血,癥狀明顯減輕,如果確定不準,將會拔出紅色血液,癥狀也不能減輕。現在拔罐發泡已經證明局部有病,所以更應該在發泡處繼續拔罐以抽吸出病理產物。

實踐發現,在發泡處繼續拔罐,的確可抽吸出不同的病理產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暗紫色瘀血 大多病程較長,瘀滯日久,多因勞累引起。

②黃色粘稠膠凍樣物 多因感受寒濕引起。

③無色清稀水樣物 多因受涼引起。

如果病程較長,瘀阻較重,則這一階段歷時較長,一般10天左右病理產物出凈,出凈後拔罐處即結痂愈合。

在拔出病理產物的過程中,尚可見類炎癥反應,即發泡部出現紅腫,根部發硬,按之疼痛,這是病理產物聚集導致,一般隻需在原處拔,待病理產物抽吸凈後,類炎癥反應即可消退,根部自然柔軟,觸之如同正常肌膚,結痂愈合,疾病治愈。如發泡後不在原處拔罐,則拔罐出不易結痂,愈合亦慢。愈合後皮膚可留有黑疤,也可慢慢恢復至正常皮膚的顏色。

傳統的走罐療法,用新式拔罐更為方便。方法 在拔罐口塗適量潤滑油(用紅黴素或以凡士林和甘油按適當比例調和),拔住,不宜太緊,緩慢移動罐體,可同時起到拔罐和刮痧的雙重作用。適用於面積較大且平滑的部位,如頸、肩部及腿部等,皮膚有破潰者不宜用此法。

拔罐有哪些副作用

1、經常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很多人認為拔罐最少要半小時,這樣才能有效果,中醫提醒其實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2、拔火罐後洗澡很容易著涼

順序還真要註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看完拔罐的壞處的時候再看看拔罐的好處:

1、 減壓的作用

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2、 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

3、 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由於拔罐後自傢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拔罐吸拔部位的選擇

(1)就近拔罐

就近拔罐即在病痛處拔罐,也就是在阿是穴處拔罐;這是由於病痛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局部經絡功能之失調,如經氣不通所致;在病痛處拔罐,就可以調整經絡功能,使經氣通暢,通則不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阿是穴是中醫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部位的腧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靈樞經筋》說:“以痛為輸”、即根據痛的部位來定位。阿是穴這一名稱,是《備急千金要方》開始提出來的。它既無具體的穴名,又無固定的位置,臨床上多用於疼痛性病癥。阿是穴在疾病診斷上也有一定參考價值,如在足三裡下1~2寸間有明顯壓痛,結合臨床右下腹部疼痛等體征,有助闌尾炎的診斷。

(2)遠端拔罐

遠端拔罐就是在遠端病痛處拔罐。這遠端部位的選擇是以經絡循環為依據,刺激經過病變部位經絡的遠端或疼痛所屬內臟的經絡的遠端,以調整經氣,治療疾病。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拔足三裡,頸椎疼痛拔足三裡等。

(3)特殊部位拔罐

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因此,可根據病變特點來選擇拔吸部位。如:大椎、曲池、外關等有退熱作用。如治療發熱時,可以在上述部位處拔罐。內關對心臟有雙向調節作用,如心跳過緩、過急可以選擇此穴。

(4)中間結合,強調脊椎

頸椎部是指頸椎到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頭部、頸部、肩部、上肢及手部的病變和功能異常。如頭暈、頭痛、頸椎病、落枕、肩周炎、手臂肘腕疼痛等。

胸椎上部是指第一胸椎到第六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心、肺、氣管、胸廓的病變。如心悸、胸悶、氣短、咳喘、胸痛等病癥。

胸椎下部是指第七胸椎到第十二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肝、膽,脾、腸等器宮的痛癥。如肝區脹痛、膽囊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腸炎、腹痛、便秘等病癥。

腰椎部是指腰椎以下的腰椎部,主要治療腎、膀胱、生殖系統、腰部、臀部、下肢各部位的病變。如腎炎、膀胱炎、痛經、帶下、陽痿、腰椎增生、椎間盤脫出、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癱瘓、疼痛等病癥。

拔罐操作的分類

一、以排氣法分類

(1)火罐法

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去空氣。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於皮膚上,稱火罐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幾種操作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於側面橫拔位。操作時用軟紙條稍折疊,或卷成紙卷(較罐的深度約長2cm),點燃後燒去3cm左右時,迅速投入罐內,在火旺時立即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2)貼棉法:本法多用於側面橫拔位,但用於小型罐具時吸拔力較小。操作時用0.5~1cm的脫脂棉一塊,四周拉薄後略蘸酒精,貼於罐內壁上中段點燃後迅速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3)滴酒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操作時在罐內上中段滴乙醇數滴(也可用藥酒),然後將罐橫轉1~3周,使乙醇均勻附於罐壁上(勿使乙醇黏到罐口,以免灼傷皮膚)點燃後平持罐底迅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4)閃火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及罐法,尤其適用需要連續拔罐的情況,在臨床中最為常用。操作時止血鉗或鑷子夾住醇棉球或紙片,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片刻,速抽出棉球或紙片,速將罐子罩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住。需要較大的吸拔力時,可將燃燒的乙醇棉球在罐內上中段的罐壁旋轉塗擦,使乙醇沾在罐壁上燃燒,然後迅速將棉球抽出並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為提高效率,臨床中常用細鐵絲將紗佈纏繞在7~8號的粗鐵絲上,制成閃火器備用。操作時,將閃火器伸入乙醇瓶內蘸一下乙醇,然後輕輕擠壓或甩出多餘的乙醇,再點燃使用。每蘸—次乙醇,連續拔多次罐,不用時吹滅即可。註意必須在乙醇即將燃盡時及時吹滅火焰,若需要繼續拔罐時再重新蘸乙醇點燃。閃火器上的紗佈燒得不完整時及時更換,以保證火力充足,並防止紗佈脫落而致燙傷。

5)架火法:本法適用於俯臥、仰臥的大面積部位及四肢肌肉豐厚的平坦部位,施術部位不平時,可在施術部位塗些凡士林,以利於黏著架火物品。然後用不易燃、不傳熱、直徑2~3cm的物品,若用墨水瓶蓋、藥瓶蓋等膠木或橘皮等物品,置於應拔部位的中心,再放一乙醇棉球於其上,點燃後立即將罐扣上。它的特點是不受燃燒時間的限制,吸拔力強,但適用部位限制。

(2)水罐法

是指用沸水煮罐以形成罐內負壓的排氣方法。先將竹罐放在沸水中煮2~3分鐘(不宜超過5分鐘),再用筷子或鑷子將罐夾住(罐口朝下),將水液甩幹凈,迅速地用折疊的消毒濕毛由捂一下罐口,吸去水液,立即將竹罐扣在應拔部位,扣罐後,手持竹罐按於皮膚約半分鐘,使之吸牢。此法是民間常用的方法之一。

(3)抽氣罐法

先將抽氣罐緊扣於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註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住。它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燙傷,操作容易掌握,負壓的大小可以調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空氣唧筒排氣法:將用青、鏈黴素空瓶1個(瓶口加蓋挖皮塞,將瓶底切去,邊緣磨平),緊貼皮膚扣於被拔部位,然後將10~20ml註射器針頭穿過橡皮塞刺入瓶內,把瓶內空氣抽出,使產生負壓,即可將瓶吸住。

2)橡皮球排氣罐排氣法:用橡皮排氣球連接罐具而成。操作者用一手將罐具底部緊按在應拔部位,另一手不斷擠壓排氣球,達到所需負壓時停止擠壓。橡皮球尾部若安裝有開關旋鈕時,排氣前要打開旋鈕,達到負壓時再關閉旋鈕。組合式罐具在排氣時可以用一隻手進行操作,達到所需負壓時停止擠壓並關閉氣門,然後取下橡皮排氣球。

3)電動吸引器排氣法:首先通過接通電動

吸引器的電源,啟動機器,把負壓控制旋鈕順時針方向調到最大負壓值,用手掌將吸管口堵住,觀察真空表,證實機器性能良好時,再將負壓調節到所需數值即可應用。一般拔罐約需40~53.31kPa,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調節負壓值。使用時,將吸引管連接在罐具頂端的接口處進行排氣,待罐內形成適宜負壓時拔下吸引管即可。根據負壓大小,具體部位和病情需要決定防置時間。

二、以拔罐形式分類

(1)單罐法

用於病變范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可按病變或壓痛范圍大小,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法

用於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疾病。可在病變部位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個罐,也稱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療某些內臟器官瘀血時,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法

閃罐法指將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後隨即用腕力取下,反復操作至皮膚潮紅為止的拔罐方法。若罐子已熱,可換罐拔之。若連續吸拔20次左右,又稱連續閃罐法。此法的興奮作用較強,適用於肌肉萎弱、局部麻木或功能減退的虛弱病癥。此法不僅可避免非治療所需要的瘀斑,還增強瞭對某些病癥的療效,擴大瞭拔罐法的適應范疇。

(4)留罐法

留罐法指將罐吸拔住後,在應拔部位留置一段時間,又稱坐罐法。留罐時按皮膚表面的反應情況,又可以分為充血性罐和瘀血性罐。上罐後留置時,達到皮膚潮紅,即起罐,為充血性罐。達到皮下出血,皮膚有紫點或紫斑時,為瘀血性罐。對於某些不能用其他罐法的部位,可選用留罐法。如治療肩周炎,後背可以搖罐,前胸則采用留罐。一般留置5~10分鐘,吸力強的留罐時間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時間長些。此法是臨床常用方法之一。在背部拔多個罐時,宜遵照從上(頭部方向)往下用留罐法的順序,先拔上面,後拔下面,同時罐具型號也應當上面小,下面大。

(5)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將罐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又稱拉罐法、推罐法、行罐法、移罐法、旋罐法、滑罐法等。走罐法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分上塗一層潤滑劑作為介質,再以閃火法或滴酒法將罐吸附於所選部位的皮膚上。然後,醫者用左手扶住並拉緊皮膚,右手扶住罐底,用力在應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緩慢地來回推拉旋轉移動;移動時,將罐具前進方向的半邊提起,以另半邊著力,一般腰背部宜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胸脅部宜沿肋骨走向平行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自轉或在應拔部位旋轉移動,四肢部宜沿長軸方向來回推拉。需加大刺激量時,可以在推拉旋轉的過程中對罐具進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轉即用力將罐取下重拔,反復操作多次,至所拔部位皮膚紅潤、充血,將罐起下。用水、香皂液、酒類等容易揮發的潤滑劑時(用香皂液作潤滑劑拔走罐時,又稱滑罐法),應隨時在前進方向塗擦潤滑劑,以免因潤滑劑不夠引起皮膚損傷。此法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癥。若吸附時間較長,皮膚隆起明顯,則不易推移,強行推移則易撕破皮膚。過度肥胖、皮膚松弛者,應在火罐的上方壓緊皮膚後推移。一般,走罐可先走督脈,兩走夾脊,然後膀胱經,亦可以膀胱經為主。

走罐法操作的關鍵在於,當罐具吸拔住之後,立即進行推拉或旋轉移動,不能先試探是否拔住,因證實拔住後就較難移動,用力過大會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膚損傷。在推拉旋轉幾次之後,才能補充潤滑劑或停歇。此外,推拉旋轉的速度宜緩慢,怏則易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動的距離不宜過長。

(6)搖罐法

搖罐法是指先用閃火法將罐拔在皮膚上,然後均勻而有節奏地搖動吸拔在皮膚上的火罐。這樣反復的牽拉,增加瞭對穴位或皮膚的刺激量同時也起到瞭按摩作用。搖罐時應註意用力要柔和,速度不宜過快,搖動的角度要適宜,太大容易把火罐搖掉或者病人不能耐受,太小達不到刺激量,起不到揺罐的作用。

三、 以綜合運用分類

(1)針罐法

針刺拔罐應用非常普遍,掌握好針灸療法,針刺前後配合拔罐,治療的病癥及療效均會有所擴大。

1)留針罐法: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針剌,待施畢補瀉手法達到一定刺激量後,將針留原處,再以針刺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療效果的一種方法。此法能起到針罐配合,加強針刺效果的作用。用針罐法應該註意手法的掌握,防止滯針、斷針。不宜使用過長過細的針,留在體外的針身、針柄不宜過長。此法多用於風濕痹痛。此法不得在胸、背部使用。

2)刺絡拔罐法:是刺絡放血與拔罐配合應用的一種拔罐方法。是指用三棱針,皮肢針(梅花針、七星針等)刺激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以拔罐的一種方法。方法:先在局部刺絡出血,然後再進行拔罐,留罐5~10分鐘左右取下,再用幹棉球擦凈皮膚即可。此法在臨床治療中較常用,而且適用證廣,見效快,療效好,具有開竅泄熱、活血祛瘀、清熱止痛、疏經通絡等功能。凡屬實證、熱證者,如中風、昏迷、中暑、高熱、頭痛、咽喉痛、目赤腫痛、麥粒腫、急性腰扭傷、癰腫、丹毒等,皆可用此法治療。此外,對重癥、頑癥及病情復雜的病人也非常適用,如對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神經衰弱、胃腸神經痛等療效尤佳。

3)火針拔罐法:通過將火針針尖燒紅至發白,其高溫速刺選定的腧穴或病位,勿過深,快速出針,出針後立即拔罐5~10分鐘,能夠造成病變局部完全開放,再加上火罐強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與惡血盡數裹挾而出,受損周部得到新血充分濡養從而達到止痛和愈病之功。註意避開血管、神經及顏面等暴露部位。本法適用於寒濕性關節炎、良性結節腫塊等,有溫經散寒、軟堅散結的作用。

(2)藥罐法

藥罐法是拔罐法與中藥療法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法:將配制成的藥物裝入佈袋內,紮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利用高熱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竹罐吸附於施術部位,這樣通過拔罐的操作,有利於藥物的滲入和吸收,以溫通經絡,祛風除濕,舒筋止痛。在臨床上可根椐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證選擇不同的中草藥。具體操作方法是用特大號的陶瓷鍋或一種特制的電煮藥鍋,先將中藥用紗佈包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煎出藥性後,將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藥中,煮10分鐘左右(一般可根據藥性決定煮沸時間),兩用攝子或筷子將罐夾出,迅速用幹凈的幹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去藥液,降低罐口溫度,保持罐內的熱氣,趁熱迅速將罐扣在所選部位,手持竹罐稍加按壓約半分鐘,使之吸牢即可。本法的優點是溫熱作用好,可起到罐與藥的雙重作用,多用於風寒濕痹證。藥罐法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哮喘、風濕病、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所用的藥液,可根據病情靈活改變,一般多選用性味辛溫,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藥制成。

2)貯藥罐法: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1/3~2/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常用於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貯藥罐法有利於藥物更多地被皮膚吸收。用藥不同,藥效各異,局部作用更為明顯,兼有拔罐、藥物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