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多於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幹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幹,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茯苓如何辨別?茯苓藥膳有哪些?一起來看下。

茯苓如何辨別

茯苓辨別

茯苓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內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子實體傘形,直徑0.5~2毫米,口緣稍有齒;有性世代不易見到,蜂窩狀,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擔子棒狀,擔孢子橢圓形至圓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性狀鑒別

藥材: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茯苓皮: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較松軟,略具彈性。

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飲片:白茯苓:為不規則的片塊,長1-2cm;表面白色至類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質堅硬。氣微,味淡。

赤茯苓:形同白茯苓。表面淡棕紅色至棕褐色。

茯苓皮:為不規則形的片塊,長約至4cm。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具不規則皺紋及疣狀突起。內表面類白色至淡棕色,質柔軟,略具彈性。氣微,味淡、微澀。

茯神:為方形的片塊,邊長4-5cm,厚0.5-0.7cm。表面白色至類白色,較平坦,中間或一側有類圓形松根木。質硬,折斷面較粗糙。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灰白色。

① 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

② 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化學鑒別

1.取該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熱回流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硫酸1 滴,顯淡紅色,後變為淡褐色。

2.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鉀碘試液1 滴,顯深紅色。

檢查

水分:不得過15.0%。

總灰分:不得過4.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

中藥八珍之茯苓

中醫認為,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有健脾安神的功效,適用於中老年人脾虛、水腫及失眠等證。茯苓藥性平和,既能健脾滲濕,又可扶正祛邪,有補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點,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適宜長期服用。

茯苓中還含有許多營養物質,能夠補充機體的營養並能增強體質。老年人多有脾虛、濕盛、多痰等病證,適量地服用茯苓有利於中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茯苓含有多糖類、三萜類及麥角甾醇、卵磷脂、膽堿、組氨酸、腺嘌呤、多種酶及微量元素等。茯苓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並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實驗證實其既有直接的抑瘤作用,又可通過增強免疫功能來間接地抑制腫瘤。

肺癌患者服用茯苓多糖後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並能提高多項免疫指標,特別是對細胞免疫功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茯苓還有強心、保肝、治療胃下垂及胃腸炎等作用。

茯苓藥膳有哪些

1、茯苓餅

白茯苓、大米粉、白沙糖各250~500克。先將白茯苓研細粉,過100目篩;再將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人面盆攪勻,加水調成糊狀, 用平底鍋,以微火攤成薄煎餅。此餅有健脾益氣之功,尤適於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氣虛體弱、納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療程5~7天,隨意食之。

2、茯苓貝母梨

茯苓16克,川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把茯苓切成小塊,貝母洗凈,梨切丁。將茯苓,貝母放人鋁鍋內加適量水,煮至茯苓、貝母熟透,加入梨與蜂蜜,煮至梨熟。本品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抗癌的作用。3、茯苓酒

茯苓60克,米酒1000克。先將茯苓洗凈,研碎,人米酒中,加蓋密封,浸泡7天即可飲用。本酒有健脾利濕、益氣安神之功,可用於慢性泄瀉,慢性胃炎等。每次飲20~30毫升,每日1~2次。

茯苓用法禁忌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苓茯苓的菌核。茯苓生於松樹根上。分佈於吉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通常栽後8至10個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標志為苓場再次出現龜裂紋,若見菌核表皮呈黃褐色而又未出現白色裂縫,即可收獲。選晴天挖出後去泥沙,堆在室內蓋稻草發汗,等水氣幹瞭,苓皮起皺後削去外皮,幹燥。

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菌核呈類球形卵狀橢圓形致不規則形,長10至30厘米或更長,一般重500至5000克,外面有深褐色多皺褶的皮殼,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茯苓補充信息:炮制:取原藥材,大小個分開,浸泡,洗凈,潤透,稍蒸後趁熱切取外皮(另作茯苓皮藥用),切厚片或塊,幹燥,炮制後的藥材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潮。

茯苓適合人群:

1. 適宜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大便泄瀉、水腫漲滿、癌癥、肝病、糖尿病患者。

2.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療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氣微性和,可升可降。

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嗽,食少脘悶,嘔吐,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茯苓食物相克: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茯苓做法指導:

1. 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

2. 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等同用。

3. 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山藥等配伍。

4. 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同用。

5.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6. 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用法禁忌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1.《本草經集註》:“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2.《藥性論》:“忌米醋。”

3.《醫學啟源》:“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損元氣,夭人壽。”

4.《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幹俱禁用。”

茯苓的副作用

任何事物有好的方面,同樣也會隱藏著不好的一面,所以人們應該對息息相關的事物,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那麼茯苓有副作用嗎?

我們都知道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一旦過量服用,那麼就會導致小便次數過多,從而傷瞭身體的根本,令人元氣大傷。同時腎虛患者食用之後,會加重疾病癥狀,甚至出現滑精等情況,所以應註意服用劑量以及特殊人群的服用。

同時常常容易口幹以及氣虛體弱的患者應該避免服用,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服用茯苓應避免米醋,濃茶等物質,以及註意服用劑量,否則不僅僅影響藥效,同時還會發生中毒過敏癥狀,比如腹痛,皮膚紅腫,支氣管哮喘發作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