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感覺不適後去醫院檢查,醫生要求做血常規檢查,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覺得有些疑惑,不知道醫生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他們不明白血常規檢查項目有什麼意義,是用來檢查什麼的,下面,專傢就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有關血常規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以及它的作用。

兒童血常規檢查項目標準值是多少

很多做過血常規檢查項目的朋友一定會有共同的想法,就是常常會被兒童血常規檢查項目和成人血常規檢查項目弄得暈頭轉向,分不清是什麼兒童血細胞的結果,那麼今天我們就認真看一下兒童血常規檢查項目的標準是什麼。

1、紅細胞(縮寫為:RBC):兒童為6.0×1012~7.0×1012個。血紅蛋白(縮寫為:HGB或 Hb):兒童為180~190克。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

2、血小板(縮寫為:PLT)1.0×1011~3.0×1011個。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瞭。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計數是我們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註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兒童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3、白細胞(WBC)正常情況:(4-10)*10的9次方/L。一般來說,升高會有各種細菌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白細胞降低時會有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同時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會引起骨髓抑制,或者患有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血常規檢查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檢查項目在全身體檢中是基本的體檢項目,它的意義在於可以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診斷被檢查者是否患有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並能夠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規檢查的各項內容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通過對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指標的變化,來確定患者是否患病,患有什麼病癥。

白細胞標準值升高可以檢測身體是否發生炎癥、白血病、組織壞死等問題,標準值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紅細胞對身體貧血或者失血狀況很敏感,數值偏高可能使人體患有紅細胞增多癥,數值減少則可能是貧血。

血紅蛋白偏低能檢測出貧血問題,偏高可能是心輸血量減少。

血小板檢查主要是看人體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血常規檢查項目是十分重要的檢查,它能夠快速有效的查處被檢查者是否患有疾病,並能發現是哪一類疾病,從而進行及時的治療。一般來說血常規項目檢查是沒有規定的時間的,但是建議大傢每年定期做個檢查,可以及時查出身體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對癥下藥。

血常規檢查能看出膽固醇高嗎

血常規檢查不能檢查出膽固醇,看膽固醇高不高是通過檢查血脂能看出膽固醇是否在正常值內。血常規主要看的是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膽固醇是通過血脂檢查的,二者之間沒有聯系。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各種應酬的增加,導致飲食失衡,很多都會出現血脂異常,同時會出現脂肪肝等等代謝疾病的增加,同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幾率。

1血常規是血液檢查的最基本的指標,主要檢查的是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十幾項指標,當白細胞增高時多考慮為感染,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根據這幾種細胞的升高,考慮相關病毒或細菌的感染,給予對應的治療,紅細胞主要輸送人體內的氧氣,當血紅蛋白與紅細胞降低時,考慮為貧血,當血小板發生異常時,考慮凝血機制發生改變。

2膽固醇是通過血脂檢測出來的,當膽固醇升高時,即可診斷為高脂血癥,此時應進行吃降脂藥,並減少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多運動,少吃油膩的食物,少吃動物內臟、蛋黃蝦蟹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適當減肥和運動。

3當有感染、貧血時或吃對白細胞有損害的藥物時,應查血常規,及時給予對應治療,減少疾病或並發癥的發生,現在的醫療水平的提高,血常規已經普及各種醫院及醫療診所,因此及時檢查很有必要。當膽固醇升高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升高,應及時治療,減少疾病的發生。

註意事項:對於血常規異常的患者,應及時對應治療。對於膽固醇升高的患者,應註意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膽固醇物質的攝入,多運動。在檢查血脂時,應晨起空腹采血,前一天晚上應清淡飲食,以免影響檢驗結果。

白血病的血常規檢查

大傢都知道如果一不小心患有瞭白血病這個疾病,這是一種傷害身體很大的一種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疾病上的痛苦,也會使患者的傢庭出現大額的資金去治療,很多人因為患有瞭白血病沒有及時的救治,生命就結束瞭,白血病是一種很罕見的惡心腫瘤,現如今回傢治療白血病的方法也是越來越好,那麼患有白血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要註意什麼,那麼白血病的血常規檢查有哪些?

1血常規的典型血象顯示貧血、血小板及白細胞質與量的改變,白血病檢查之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一般顯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片中有時可見幼紅細胞。網滯紅細胞常減少,但少數病例可有輕度增多!

2建議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上要特別的註意,避免吃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避免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高或者富含蛋白質高的食物,養成不抽煙喝酒的習慣以免病情惡化!

3建議患者可以在患病的時候要適當的進行運動,不要因為病情的原因影響到自己,出門去人多的地方可以戴著口罩,以防吸入過多的灰塵,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要及時就診,避免病情惡化!

註意事項:不管怎樣患者要把自己的健康放第一位,很多人當自己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去就診,這樣很容易使病情嚴重影響,服藥的時候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藥!

血常規檢查檢查有多重要

體檢中心專傢提醒:血常規檢查很重要,當人身體發生變化時,常引起血液質和量的變化,血液發生病理變化時,常影響全身的組織和器官。因此醫務工作者常將血常規檢查作為臨床診治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

1、血液分為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常規檢查是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的量和質進行化驗檢查,包括:紅細胞(RBC)計數、血紅蛋白(Hb)測定,白細胞(WBC)計數及白細胞分類(DC)計數、血小板((Pt)計數。

2、在通常情況下,單位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量的數值大致呈平行的關系,故兩者測定的意義大致相同;但在某些具有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濃度改變的貧血,如低色素性貧血時,紅細胞與血紅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紅蛋白降低較紅細胞為明顯,故同時測定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量以作比較,對診斷就更有意義。

3、一般經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5.5×1012/L、血紅蛋白》160g/L時,即被認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這種情況可分為相對性增多和絕對性增多兩類。前者是因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所致,常見於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等;多引起紅細胞增多的原因,繼發性可見於高原地區居民,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氣腫和肺原性心臟病,還見於腎癌、卵巢癌以及腎孟積水、多囊腎等。原發於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細胞增多癥也可引起紅細胞持續性顯著增多,紅細胞數可高達(7-10)×1012/L、血紅蛋白達180-240g/L。

4、成年男性血紅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紅蛋白《110g/L即可視為貧血。嬰兒從出生3個月起至15歲以下的兒童,因身體生長發育迅速而紅細胞生成相對不足,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數值可較正常成人低約10%-20%;妊娠中、後期的孕婦血漿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釋;可導致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以上統稱為生理性貧血。病理性貧血見於各種貧血,如腫瘤、再生障礙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

5、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N)、嗜酸性粒細胞(E)、嗜堿性粒細胞(B)、淋巴細胞(L)和單核細胞(M)5種。由於各種白細胞各有其生理功能,在不同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白細胞發生質或量的變化。

6、白細胞總數》10×109/L稱白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20%-40%。兒童期淋巴細胞較高,嬰兒出生時淋巴細胞約占35%,粒細胞占60%,4-6天後淋巴細胞可達50%;4-6歲時,淋巴細胞比例逐漸減低,逐漸達正常成人水平。淋巴細胞增多,病理性的常見於感染性疾病、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細胞減少主要見於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的治療,以及接觸放射線、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正常人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0.5%-5%,其增多常見於寄生蟲感染和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反應等)。

7、血小板(Pt)的正常范圍為(100-300)×109/L。血小板對止血、凝血及血塊收縮均有密切關系。血小板增多(》300×109/L),常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後、急性失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血小板減少(《109/L);如降低太多(《6×109/L),有可能造成大出血休克或顱內出血死亡。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癱、再障、急性白血病、脾亢、藥物中毒等。

當然,血常規檢查隻是輔助性診斷方法之一,若要確診,還需要醫生結合臨床和其他相關檢測結果作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