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雖然算不上什麼疑難雜癥,卻也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瞭不便,讓人們十分的困擾,我們把腹瀉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現在在夏季和秋季的發病率較高,那麼,腹瀉患者在飲食上需要註意些什麼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腹瀉患者的飲食療法

一慢性腹瀉飲食療法

1.低脂少渣飲食: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並加重胃腸道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並註意烹調方法,以蒸、煮、氽、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雞、蝦、魚、豆制品等。註意少渣,粗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當腹瀉次數多時最好暫時不吃或盡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給予鮮果汁、番茄汁以補充維生素;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故宜進食細掛面、粥、爛飯等。

2.高蛋白高熱能: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並造成體內貯存的熱能消耗。為改善營養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熱能飲食,並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營養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腸道負擔。可供給蛋白質LOOG/D左右,熱能10.46~12,55MJ2500~3000KCAL。

3.禁忌食物:如粗糧、生冷瓜果、冷拌萊等,含粗纖維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堅硬不易消化的肉類如火腿、香腸、醃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點心等高脂肪食物。

二急性腹瀉飲食療法

1.急性期禁食: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清淡流質飲食:不需禁食者,發病初宜給清淡流質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咸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產氣的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後常加重腹瀉。

3.根據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癥狀緩解後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4.飲食選擇:腹瀉基本停止後,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飲食或軟食。少量多餐,以利於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後逐漸過渡到普食。

腹瀉雖然是小病,但是如果長期不治療的話就會導致病情加重,讓患者出現肛裂、脫水等情況,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大便失禁,所以我們必須對腹瀉引起重視,腹瀉患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爭取早日趕走腹瀉。

秋季應對腹瀉有哪些誤區

秋季,很多人容易腹瀉。大多數腹瀉者因腸道所需消化酶的活性較差,營養食物攝入相對較高,腸道負擔重,同時,肌體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欠佳所以容易得病,而外因主要是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木業就是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物的食物或水進入消化道,這種境況多發生在所用的器皿或食物未經嚴格消毒。

秋季腹瀉也有部分病例可出現發熱、感冒癥狀。發生腹瀉前,不少病人先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而且病起突然。一般有輕度或中度脫水,抗生素治療無效,一旦出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就診。

誤區1:腹瀉來瞭,腹痛難忍,先止痛

腹瀉往往伴隨腹痛,讓人痛苦難受。然而,因此就吃止痛藥止痛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腹瀉伴有腹痛者,常見於感染性腹瀉和食物中毒。若此時應用某些止痛藥,如嗎啡、杜冷丁、復方樟腦酊(內含嗎啡),因其能減慢腸蠕動,收縮括約肌,減少消化液分泌,延緩腸內容物推進而止瀉。

但同時,可因強烈鎮痛作用而掩蓋病情發展,導致腸穿孔等嚴重並發癥,而被延誤診治甚至危及生命。

正確方法

凡有腹瀉伴有腹痛者,在沒有明確病因診斷之前,嗎啡、杜冷丁等阿片受體激動劑應列為禁忌。必要時,可慎用阿托品、山莨蓉堿等解痙藥。但患有青光眼的老人應禁用,以防不測。

誤區2:拉肚子,當務之急是止瀉

腹瀉的病因很多,常見的病因有腸道感染、中毒、過敏、消化或吸收不良、炎癥以及胃腸道功能失調等。如果不分清情況,一拉肚子就先用止瀉藥,可能掩蓋病情,影響醫生診斷,還有可能影響腸道對細菌及毒素的排泄,加重病情。

正確方法

在治療上,適當應用止瀉藥是必要的,但需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

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癥等全身性疾病。

原則上講,止瀉藥隻適用於非感染性腹瀉,而感染性腹瀉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癥及中毒癥狀(如高燒)較明顯、膿血便較多時,應視為止瀉劑的絕對禁忌;到瞭恢復期,病情明顯好轉,大便不帶膿血,僅是水分較多時,也可短時服用止瀉劑。

止瀉隻是一種對癥治療,病因治療才是根本。因此,止瀉補液的同時,切勿忽視對原發病的治療。

誤區3:急性腹瀉就是腸道有炎癥,要吃抗生素消炎

很多人一有腹瀉,就使用復方新諾明或諾氟沙星(氟哌酸)等抗生素。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

前面提到,腹瀉有感染和非感染性兩類,非感染性腹瀉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

更值得註意的是:抗生素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方面可以抑制或殺滅細菌,不好的一面,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比如毒性反應、過敏反應,還可導致腸道的菌群失調和二重感染,甚至耐藥反應。長期濫用抗生素者更是危險。

正確方法

近年的研究顯示,腹瀉中隻有30%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一般是菌痢、霍亂、沙門氏菌感染、各種重癥、免疫功能低下等情況下,或大便帶膿血、12歲以下的患兒,出現突然發熱、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肌肉發緊等癥狀者,以及特殊病患的腹瀉方可給予抗生素。但服用什麼抗生素、如何服用,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腹瀉是怎麼回事

一急性腹瀉 病程多不超過3星期,其最常見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

由於食物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產氣夾膜梭狀芽胞桿菌、肉毒桿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現為非炎癥性水瀉。

2.腸道感染

1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Norwalk病毒、腸腺病毒感染時,可發生小腸非炎癥非腹瀉。

2細菌感染

霍亂弧菌和產毒性大腸桿菌可致小腸非炎癥性水瀉。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彎曲桿菌屬、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Yersinia entcrocolitica、侵入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難辨性梭狀芽胞菌可致結腸炎,產生膿血腹瀉。

3寄生蟲感染

梨形鞭毛蟲、隱孢子蟲感染可致小腸非炎癥性水瀉。溶組織腸阿米巴侵犯結腸時引起炎癥、潰瘍和膿血腹瀉。

4旅行者腹瀉

是旅途中或旅行後發生的腹瀉。多數為感染所致,病原體常為產毒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梨形鞭毛蟲、溶組織阿米巴等。

5藥物引起的腹瀉

瀉藥、高滲性藥、擬膽堿能藥、抗菌藥和某些降壓或抗心律失常藥,在服藥期內不致腹瀉。

二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是本章討論的重點。

1. 腸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癥

①炎癥性腸病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癥性腸炎。

3.腫瘤

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病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等。

4.小腸吸收不良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2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

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瘺等;②雙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癥等;③膽汁排出受阻和結合膽鹽不足,如肝外膽道梗阻,肝內膽汁瘀積,小腸細菌過長盲袢綜合征等。

2小腸吸收面減少

①小腸切除過多短腸綜合征;②近段小腸-結腸吻合或瘺道等。

3小腸浸潤性疾病

Whipple病、重鏈病、系統性硬化癥等。

5.運動性腹瀉

腸蠕動紊亂多數為加速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胃大部切除術後,迷走神經切斷後、部分性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6.藥源性腹瀉

①瀉藥如酚酞、番瀉葉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新黴素等;③降壓藥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腦病用藥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發病機理

正常人每24小時有大量液體和電解質進入小腸,來自飲食的約2L,來自唾液腺、胃、腸、肝、胰分泌的約7L,總計在9L以上,主要由小腸吸收,每日通過回盲瓣進入結腸的液體約2L,其中90%被結腸吸收,而隨糞便排出體外的水分不到200ml,這是水在胃腸道分泌和吸收過程中發生動態平衡的結果。如平衡失調,每日腸道內隻要增加數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瀉。

一高滲性腹瀉在正常人,食糜經過十二指腸進入空腸後,其分解產物已被吸收或稀釋,電解質會計師已趨穩定,故空回腸內容物呈等滲狀態,其滲透壓主要由電解質構成。如果攝入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或藥物主要是2價離子如Mg2+或SO2-4是濃縮、高滲而又難消化和吸收的,則血漿和腸腔之間的滲透壓差增大,血漿中的水分很快透過腸粘膜進入腸腔,直到腸內容物被稀釋成等張為止。腸腔存留的大量液體可刺激腸運動而致腹瀉。

1.高滲性腹瀉的病因

1高滲性藥物

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制酸藥如氧化鎂、氫氧化鎂;脫水劑如甘露醇、山梨醇;降氨藥如乳果糖等。

2高滲性食物

主要是某些碳水化合物,由於水解酶缺乏或其他原因而不被腸粘膜吸收,形成高滲透壓的腸內容物引起腹瀉。常見原因是食物糖的消化酶不足,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最常見。乳糖吸收不良在我國很普遍,健康漢族人中的發生率為78%~88%。其中55%~65%的人攝入牛奶或乳制品後發生水瀉、腹絞痛、腹脹和排氣增多癥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癥。這是因為未消化的乳糖聚積,使腸內滲透壓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瀉。

2.高滲性腹瀉的特點

①禁食或停藥後腹瀉停止;②腸腔內滲透壓超過血漿滲透壓;③糞便中含有大量未經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藥物。

二吸收不良性腹瀉

許多疾病造成彌漫性腸粘膜損傷和功能改變,可導致吸收不良腹瀉。

1.常見原因

1腸粘膜吸收功能減損

熱帶性口炎性腹瀉、成人乳糜瀉等均有腸粘膜病變,可見腸絨毛變形,比正常粗短或萎縮,微絨毛雜亂或消失。成人乳糜演在國內極少見,是一種先天性腸吸收障礙,又稱麥膠性腸病qluten induced enteropathy,可能由於某種腸酶的缺陷以致麩質的消化不安全,產生對腸粘膜有毒的醇溶性崧蠼旱鞍姿。

2腸粘膜面積減少

小腸被手術切除超過全長的75%或剩答卷腸段少於120cm可致短腸綜合征,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均不完全。回腸末段被切除或病損時,膽鹽重吸收障礙,總量減少,可致脂肪吸收不良。

3細菌在小腸內過長

也屬於盲袢綜合征的性質,細菌分解結合膽鹽,影響微膠粒形成,導致脂肪瀉。

4腸粘膜阻性充血

常見於門靜脈高壓和右心衰竭,腸粘膜充血水腫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瀉。

5先天性選擇吸收障礙

以先天性氯瀉congenital chloridorrhea最為典型,但此病罕見。

2.吸收不良性腹瀉的特點

①禁食可減輕腹瀉;②腸內容物由未吸收的電解質和食物成分組成,滲透壓較高。

三分泌性腹瀉

腸道分泌主要是粘膜隱窩細胞的功能,吸收則靠腸絨毛腔面上皮細胞的作用。當分泌量超過吸收能力時可致腹瀉。

刺激腸粘膜分泌的因子可分為四類

①細菌的腸毒素,如霍亂弧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的毒素;②神經體液因子,如血管活性腸肽VIP、血清素、降鈣素等;③免疫炎性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等;④去污劑,例如膽鹽和長鏈脂肪酸,通過刺激陰離子分泌和增加粘膜上皮通透性而引起分泌性腹瀉。各種通便經如蓖麻油、酚酞、雙醋酚汀、蘆薈、番瀉葉等也屬於此類。

腸道分泌大量電解質和水分的機理相當復雜。近年發現,腸粘膜隱窩細胞中的第二信使如環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鳥苷cGMP、鈣離子等的增加是誘導粘膜分泌的重要環節。以霍亂弧菌和VIP為便,都是先與上皮細胞刷狀緣上的受體結合,激活腺苷環化酶-cAMP系統,致cAMP濃度增高,引起大量腸液分泌。不是所有刺激腸粘膜分泌的因子都通過cAMP而梭狀芽胞菌C.difficde是通過鈣離子增加而引起分泌性腹瀉。

四滲出性腹瀉

腸粘膜炎癥時滲出大量粘液、膿、血,可致腹瀉。滲出性腹瀉的病理生理是復雜的,因為炎性滲出物可增高腸內滲透壓;如腸粘膜有大面積,損傷,電解質、溶質和水的吸收可發生障礙;粘膜炎癥可產生前列腺素,進而刺激分泌,增加腸的動力,引起腹瀉。

1.腸道炎癥的病因

①原因不明的,如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②感染性炎癥:來自侵入性病原體和基細胞毒,如志賀氏疾病桿菌、沙門氏菌屬、螺桿菌、耶爾林氏菌Yersinia、結核桿菌、阿米巴原蟲、難辨性夾膜桿菌等的感染;③缺血性炎癥;④腸放射損傷;⑤膿瘍形成,如憩室炎、腫瘤感染。

2.滲出性腹瀉的特點

①糞便含有滲出液和血,結腸尤其是左半結腸炎癥多有肉眼粘液膿性便,如有潰瘍或糜爛,往往帶有血液。小腸炎時,往往無肉眼可見有膿血便。②腹瀉和全身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取決於腸受損程度。

五運動性腹瀉

許多藥物、疾病和胃腸道手術可改變腸道的正常運動功能,促使腸蠕動加速,以致腸內容物過快通過腸腔,與粘膜接觸時間過短,因而影響消化與吸收,發現腹瀉。

1.運動性腹瀉的常見病因

①藥物性腹瀉,如普標洛爾心得安、奎尼丁可改變腸道正常的肌電控制;②神經性腹瀉,如糖尿病、甲亢、迷走神經切除後引起的腹瀉;③胃腸切除後腹瀉,如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回盲部切除可分別使幽門和回盲部的活瓣作用消失而致腹瀉。大段小腸切除也可致腹瀉;④類癌綜合癥;⑤部分性腸梗阻;⑥腸易激綜合征。

2.運動性腹瀉的特點

①糞便稀爛或水樣,無滲出物。②腹瀉伴有腸鳴音亢進和腹痛。

哪些是腹瀉的癥狀

腹瀉雖然很常見,但腹瀉一旦加重,帶來的危害可不小,希望大傢對腹瀉引起一定的重視。疾病的治療都講究對癥下藥,針對疾病的癥狀就更能找到疾病的病因。那麼,腹瀉都有哪些癥狀呢?詳細的為大傢講解一下。

腹瀉以便血為主者應考慮小腸淋巴瘤、腸結核、結腸癌、惡性組織細胞病和缺血性腸病。脂肪性腹瀉者,因其脂肪酸及羥基脂肪酸對腸黏膜刺激,水電解質分泌增加表現為水瀉,大便油膩,量多,氣味難耐,不易從便池沖洗,如胰腺病變、乳糜瀉等。糖吸收不良者常有腸鳴、腹脹、大便有泡沫及酸臭味,除見於脂肪瀉外,大便惡臭者,尚提示未吸收的氨基酸由細菌腐敗分解,見於小腸淋巴管擴張所致的蛋白丟失性胃腸疾病。

大便量多而水樣,提示分泌性腹瀉,如結合膽酸缺乏、VIP瘤、促胃液素瘤或腸瘺、小腸切除等引起。糞便中僅見黏液無膿血者,常為腸易激綜合征。有大量黏液者,提示結腸絨毛狀腺瘤。

大腸源性腹瀉則次數頻繁,大便量少,常伴黏液或血液。急性菌痢先為稀便後呈膿血便,伴裡急後重;空腸彎曲菌、小腸結腸耶爾森菌、侵襲性大腸桿菌等所引起的腸炎,亦可有同樣表現。此外,還應除外急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和胃腸型惡性瘧疾。典型阿米巴痢疾大便為深紅色果醬樣。糞便稀薄如水,伴明顯惡臭、嘔吐者,多見於食物中毒性感染,食後2~5小時發生者,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食後6~24小時發病,則以沙門菌、變形桿菌、A型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引起者可能性大。腹瀉嘔吐物呈米泔水樣,失水嚴重,應考慮霍亂。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的大便帶有惡臭,呈紫紅色血便。尿毒癥時亦可有血便發生。

通過對上述文章的學習,你是否反對腹瀉的癥狀有瞭一個簡單的瞭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許僅僅是因為飲食不當,也會帶來腹瀉。這時,我們就需要對腹瀉有一個簡單的瞭解,註意區別腹瀉的輕重緩急,保證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檢查腹瀉有哪些項目

腹瀉腹痛是我們常常聽見的肛腸疾病,出現腹瀉,您及時檢查過嗎?經常腹瀉折磨著自己不能睡個安穩覺,對身體更是一個摧殘。那麼,出現腹瀉癥狀需要做哪些檢查呢?請看看下面醫院肛腸中心專傢的介紹,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一、病史

腹瀉的伴隨癥狀常有助於提示診斷。結腸性疾病常伴下腹疼痛,排便後腹痛往往減輕或消失;小腸病變疼痛常在臍周或右下腹,腹瀉之後腹病一般不緩解。腹瀉伴有裡急後重提示直腸與乙狀結腸疾病。腹瀉伴有發作性絞痛、局限性腹脹與腸蠕動亢進,提示不完全性腸梗陰,可見於腸結核、克羅恩病、小腸不斷改進性淋巴瘤、結腸直腸癌等。

二、體格檢查

腹瀉常為某些疾病的癥狀,體格檢查常可發現原發病的體片。急性腹瀉常有脫水的體征,如眼窩下陷、皮膚幹燥而缺乏彈性。

腹部壓痛,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可有左下腹部壓痛,右下腹部觸到腫塊、腸結核、克羅恩病、阿米巴腸病、克羅恩病、腸結核。小腸病變的壓痛多在臍周圍。腹部腫塊、腸結核、克羅回民病、阿米巴腸病有時可在右下腹部觸到腫塊,結腸的癌腫可在相應的部位觸到腫塊。直腸癌可通過肛門指栓發現。

三、實驗室檢查

1、糞便檢查為腹覺悟珠最基本檢查,包括外觀、鏡檢與培養等。鏡檢註意有無紅細胞、白細胞、蟲卵、原蟲等,塗征的不同染色可達到不同的檢測目的,如幹革蘭染色可做細菌學檢查,註意球桿比例蘇丹Ⅲ染色可檢查有無脂肪滴,碘染色雞窩有無淀粉顆粒。糞便的真檢查、菌譜分析都有助於腹瀉的病因學診斷。

2、其他檢查血常規、血沉、電解質、尿素氮、二氧化碳結合力等。如懷疑為胃源性腹瀉,應進行胃液分析。對疑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做相關檢查如基礎代謝率、甲狀腺吸碘率等。

3、吸收功能檢查

D-木糖吸收試驗、維生素B12吸收試驗、胰功能試驗等。主要用於診斷脂肪瀉,表明腹瀉為胰源性。

檢查腹瀉有哪些項目?以上就是肛腸專傢為我們介紹的全部內容瞭,由於每位患者的情況不同,所做的檢查項目是不同的,不過大傢在檢查時,一定要聽取醫生的意見,做好疾病的診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