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這5種最養生的食物一定要吃(圖)。《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3個月,草木凋零,自然萬物生機閉藏,此季節也正是所謂“養臟”的好時機,所以古人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我們如果能利用這一季節好好的養生,來年就不會生大毛病瞭。下面為大傢介紹。

在冬天,吃以下食物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1.大棚培育的蔬菜水果。大棚種植的植物對農藥需要量較大,再加上冬季寒冷,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能完全將農藥吸收,所以,清洗不凈會導致冬季吃蔬菜水果時農藥中毒。

2.腐爛的白菜。大白菜的葉子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腐爛後其含量會明顯增高。一旦大量進食,經腸道細菌作用,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發生中毒。主要表現為頭暈、嘔吐等,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為防止中毒,應避免蔬菜在高溫下長時間堆放。

3.生豆漿。其中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飲用後容易中毒。所以,豆漿一定要徹底煮熟後飲用。需要提醒的是,豆漿加熱到一定程度後會出現泡沫,這並不意味著它已經煮熟瞭,應繼續加熱5—10分鐘,至泡沫消失才可飲用。

4.發芽或未成熟的馬鈴薯。其中含有有毒物質龍葵素,攝入後易引起中毒。冬天應把馬鈴薯貯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燒煮時可加入少許的醋,能夠破壞毒素。

5.黴變甘蔗。其毒性非常強,進食2—8小時後會出現嘔吐、頭暈、頭痛、視力障礙等癥狀,嚴重者還會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現後遺癥率達50%,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措施。

冬季吃這5類食物容易傷脾胃

寒涼果蔬類。氣溫降低後,胃腸道對寒涼果蔬的適應力下降,如夏天常見的拍黃瓜、糖拌西紅柿等涼菜及西瓜、梨等涼性水果應少吃。長夏後很多人的脾胃較虛弱,冬季再多吃寒涼蔬果,就可能傷及脾胃。

生冷海鮮類。海鮮性寒,生食海鮮蛋白質不易消化,食用過多易導致腸胃消化能力下降。食用海鮮時應佐蘸薑汁等調料,中和海鮮的寒涼,並要註意給腸胃保暖。

甜膩多脂類。一些人天一涼就忙著攝入大量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但吃過多的肉類,會導致厭食、腹瀉,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過食甜食則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如巧克力、冰激凌等甜食有較高熱量,會增加腸胃負擔,還會加大齲齒、肥胖的風險。

辛辣刺激類。冬季天氣相對幹燥,人胃火旺盛,尤其不適合多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對脆弱的腸胃無異於“火上澆油”。辣椒、花椒、胡椒、生薑等食物都屬於熱性,食用後容易上火,帶來便秘、咽喉腫痛等問題。

油炸燒烤類。油炸燒烤類食物一般高鹽高油,很難被腸胃消化吸收,加重腸胃負擔。研究表明,食物在油炸烘烤過程中會產生苯並芘、亞硝胺等致癌物,加上天氣幹燥,身體較缺乏水分,這些致癌物易在胃腸道蓄積,影響腸道健康。

冬季養生這5種食物一定要吃

第一堅果:花生

上榜理由: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常吃花生能",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於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癥。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補:山藥

上榜理由:每個季節都講補,但進補方式不一樣,春天溫補、夏天清補、秋天要潤補。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的功效。

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中醫也認為,秋吃山藥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藥,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冬季養生 這5種最養生的食物一定要吃(圖)

第一肉:墨魚

上榜理由: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 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秋天吃墨魚,對女性尤其滋補。

墨魚具有益血補腎、健胃理氣的功效,秋吃墨魚能養陰生津。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熘、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第一飲:黃酒

上榜理由:"菊花開,飲黃酒"。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是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全面的飲料酒,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

黃酒的功能根基深厚。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黃酒的傳統飲法是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後飲用,以35℃-45℃為佳。在黃酒燙熱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最好搭配:烏梅。秋季講究飲食以"收"為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第一菜:蓮藕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幹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傢菜"。

鮮藕除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冬季進補食譜

不同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飪所具有的功效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進補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這樣才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進補食譜。具體的進補食譜如下:

第一:黑豆大棗粥

材料:黑豆、大棗、紅糖

做法:將黑豆清洗幹凈,然後提前一個小時放入清水中浸泡;將準備好的黑豆以及大棗一起放入鍋中燜煮一個小時,起鍋之前加入紅糖。

功效:建議最好在每天飯前的時候服用,並且不要急於吞咽,最好能慢慢的咀嚼,這樣效果更好。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補腎作用,並且對於體虛的身體也具有很好的字眼效果。

第二:五元補雞

材料:母雞、龍眼肉、荔枝肉、枸杞、蓮子、黑棗、冰糖、料酒、蔥薑蒜、食鹽

做法:將母雞宰殺幹凈,然後將其他的食材清洗幹凈,去除果核備用;將其他的食材一起放入母雞肚子之中,隨後將母雞放入砂鍋中,放入蔥薑蒜以及料酒,然後蒸煮大約兩個小時就可以服用瞭。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補氣補血以及滋陰養腎的功效。特別適合那些身體虛弱或者是大病初愈的患者。建議在飯後服用,這樣能夠更好的增加身體營養,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雞肉具有很好的補虛效果,服用之後不僅能夠暖胃,同時還具有活血、強身健體的效果,分娩之後的女性也適合服用;蓮子則是具有補脾養腎的功效;荔枝肉補血益氣;黑棗保健脾胃;所有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烹飪之後所制作成為的五元補雞,能夠很好的保健身體,起到益氣活血的效果。

第三:蒜味荸薺

材料:大蒜、荸薺、食鹽、白糖。食醋、麻油

做法:將新鮮的荸薺清洗幹凈,然後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鹽水浸泡,十分鐘之後取出瀝幹水分;將準備好的荸薺放入盤子中,放入一些食鹽醃漬十五分鐘,最後瀝幹水分備用;大蒜去皮之後清洗幹凈,隨後剁成蒜末;將蒜末灑在荸薺上面;在鍋中將白醋以及白糖溶解混合,最後倒在荸薺上面,蓋上蓋子燜制十分鐘撒上麻油就可以服用瞭。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清熱化痰的效果,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出現咳嗽、發燒的情況,服用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荸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馬蹄,中醫認為性寒,服用之後具有清熱祛痰的效果,所以適合一些發熱、咳嗽的癥狀。現代醫學也發現,荸薺中含有的成分具有抑菌的效果,經常服用還能夠起到防癌、降低血壓的作用,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多吃。

第四:山藥炒魚片

材料:草魚、山藥、生粉、料酒、蔥薑蒜、食鹽

做法:將草魚宰殺幹凈之後切片,然後用生粉攪拌備用;將山藥去皮之後切片備用;在油鍋中就加入蔥薑蒜爆香,隨後放入準備好的山藥、魚片爆炒,隨後放入蔥薑蒜以及食鹽、料酒;炒熟之後就可以起鍋瞭。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健脾益氣的效果,所以非常適合那些由於脾虛所引起食欲下降、拉肚子的患者服用。山藥具有很好的止瀉以及補腎的效果,和草魚搭配烹飪之後,大大的提高瞭健脾的功效。本道食譜味道鮮美,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冬季進補食譜。

冬季要註意保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瞭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嚴寒的冬季,朔風凜冽,草木凋零,陽氣潛藏,陰氣旺盛,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所以,冬季精神調養也要著眼於“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靜。此外,就是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癥。它是指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這種癥狀主要是寒冷的氣候所致。但一味保暖不能達到預防效果,正確的方法是多曬太陽。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盡量避免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易怒、抑鬱等狀態。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 “養腎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