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萬物復蘇,但人們卻經常感到困倦、疲乏,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這就是所謂的“春困”。那麼可以防治春困的幾個中醫偏方有哪些,下面來瞭解一下。

可以防治春困的幾個中醫偏方

釋義:春日精神倦怠。

示例:宋曾鞏《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詩:“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是日(立春日)……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葉聖陶《城中?微波》:“此外完全寂然,什麼東西都在春困呢。”

生理反應

春困是因為季節轉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寒冷的冬天,人體受到低溫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進入春季後,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顯得不足瞭。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得睡不夠。但是值得人們註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現。比如:精神病發作前所出現的抑鬱癥狀;肝炎前期的低熱嗜睡現象;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因體虛引起的困乏。有人還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頻頻,很可能是中風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解決方法

睡眠調節

古語說“春眠不覺曉”,每到初春時分,想必有不少人變得特別好睡,而且睡醒後精神不佳,但是恐怕也有剛好相反的情況,晚上變得難以入眠。想要早點入睡,且睡醒後精神百倍的人妨試試以下小秘訣。

一、不要錯過入眠時機。人體到瞭夜晚,自然會體溫下降,新陳代謝減緩,身體進入放松狀。但是如果體溫太低,身體發冷,反而不容易入睡。因此一般理想的就寢時間是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左右,即使偶爾晚睡最好不要超過一點或二點。

二、給自己選一個好枕頭。睡眠狀態有周期性,剛剛睡著時睡得最深,之後又變淺、再變深,周而復始。最初的熟睡關鍵是枕頭,理想的枕頭是能夠維持頸部與頭部之間的自然曲線,又不會對頸部造成壓力。

三、睡醒的時間帶影響起床後精神。人體由深睡進入淺睡的睡眠周期通常是九十分鐘,如果選在淺睡時間帶起床,精神較為煥發,因此固定將鬧鐘調在九十分鐘的倍數加上入眠所需時間便是理想的起床時間。

四、起床後別忘瞭為大腦上發條。起床後喝一杯冷開水,或是淋熱水浴、簡單的體操,都有助於讓大腦清醒。

此外,起床後吃點甜食,有助於讓睡眠時下降的血糖上升,一樣有振奮精神的效果。

運動調節

慢跑

慢跑有助於細胞和組織得到額外的氧,促使大腦清醒。

遊泳

遊泳能增強身體的耐力,而不增加關節的負擔。抗擊春困,趕走疲勞。

蒸氣浴

每周一次蒸氣浴,可以消除冬季留在體內的“廢料”,從而使血管得以凈化,血液循環重新振作起來。

科學膳食

春天,身體非常需要水果和蔬菜,因此不妨吃幾天生的素食:蘿卜、辣椒、香蔥、水果等,能幫助您克服極度的倦意。

春天來臨,由於氣溫變化等原因,人體會感到疲乏,即所謂“春困”,但如能在飲食上加以調整,可以緩解“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一、早餐攝取較多的熱量。理想的飲食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二、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後產生疲憊現象,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宜清淡適口。

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所以從瘦肉、雞肉和低脂奶制品中攝取的蛋白,有助於提高人的精力。

四、常吃水果和飲果汁。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它是幫助維持細胞水分的主要礦物質之一。鉀的缺乏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註意力的集中,葡萄幹、橘子、香蕉、蘋果中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食用蒲公英

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進肝和腎的活動,促進消化,從而使人精神起來。蒲公英可以新鮮吃,也可以晾幹後泡茶。

養生食品

攝食適當的養陽之品,如羊肉、雀肉、黑棗等,恢復人體陰陽平衡,使人精神充沛。

解決春困多睡不是辦法,睡眠時間過長可能會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導致越睡越困,多喝些香茶能減輕春困,風油精,花露水等也是解困佳品。

快消妙招

刺激法

可以通過刺激人的感官而解除春困,如視覺刺激:感覺困倦時走出室外,仰望藍天白雲,綠樹芳草;嗅覺刺激:當困倦時,可嗅嗅清涼油、花露水,對消除春困有一定幫助;聽覺刺激:選一些能振奮人心的音樂,也可伴隨音樂的主旋律唱唱跳跳;感覺刺激:適度的冷水洗手刺激皮膚,或冷水洗臉,提高機體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從而達到消解春困的目的。嚼薄荷糖、吃一片香口膠或者薄荷糖或許有作用。

運動法

有困意時,活動活動肢體,可疏筋活血,通利關節,使大腦興奮起來。說不定伸懶腰就可以解決,因為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供給各個組織器官。同時,由於上肢、上體的活動,能使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給大腦,使人頓時感到清醒舒適(腦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4)。也可以正在周圍轉動,通過肢體活動,離開污濁的環境,呼吸新鮮空氣。新鮮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較多,可補充細胞的負電荷作用於人體神經末梢感受器,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大腦皮質功能,可緩解困倦。不過不能運動過度。

興奮法

一杯茶或咖啡或多吃巧克力等興奮食物,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對那些平時很少飲茶的人,效果則更好。

飲水法

機體呈酸性就容易困倦,多飲水,調整血液酸堿度,同時,飲水後經常上廁所,運動和休息結合有利於解除困倦。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舒筋活血,可增強抵禦春困的能力。按摩穴位有太陽穴、風池、內關、足三裡。每日早晚按壓一次,每次3~5分鐘。適當的頭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腦作用。將手指合攏,指尖輕輕按在太陽穴上,以順時針方向轉6次,再以逆時針方向轉6次。十指梳發、四指像彈鋼琴一樣彈打後腦勺、雙手按摩枕部或額頭,也有良好的效果。

起居事項

早睡早起

春季有瞭良好的休息睡眠,人體才能得到調整和補充,進一步促使機能承受緊張度能力的增加,減少白天的困倦。睡懶覺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反而會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懶。還有一點值得註意的是,春日裡盡量不要熬夜,以免誘發和加重春困。

做頭皮操

春季堅持做頭皮操,能消除大腦困倦。其方法是:先用雙手十指自然屈指並攏,用指端自前向後、自中繞兩側,對整個發際較有力地劃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順序較有力地一點一點地按壓3遍;再用十指依前順序做短距離往返搔抓3遍,每個搔抓區抓5下;最後用十指依前順序輕緩按摩5遍。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是消除腦疲勞困倦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視覺刺激

春季走出戶外,舉目遠眺,讓美麗的大自然景色盡收眼底,給自己以視覺的良好刺激,有助於消除春困。

飲食調攝

科學的飲食對解決春困也有積極的效果。春季飲食宜清淡、新鮮、易消化,青菜、胡蘿卜、馬蘭頭、芹菜、小白菜、荸薺等食物是最佳的選擇。盡可能少吃油膩的肉類食品,以便於腸道的消化吸收;適量多吃一些蔥、薑、蒜等辛味食物,它們具有祛濕、避穢濁、促進血液循環、興奮大腦中樞的作用。同時,還可用生薏米30克、扁豆20克、淮山藥10克煮粥吃,或用木棉花20克、赤小豆15克煎茶喝。采取上述方法,對消除春困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科學用腦

科學用腦,就是讓左腦半球得到適當的休息。大腦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兩個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中,左腦半球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抽象思維等,腦力勞動者的右腦半球較少應用,相對輕松一些。因此,當頭腦不清醒和脹痛時,應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音樂、賞賞花草、做做體操,讓右腦半球得到活動和使用,左腦半球適當休息。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人體耗氧量最大的大腦及時得到補充和供給,這樣有利於去勞解困。

第六是勤刷牙洗臉。刷牙洗臉是一種消除春困的較為簡便有效的方法。當困倦之意襲來時,可采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用冷水洗臉,這樣可以提神醒腦。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也是人們最愛犯困的季節,隻要人們正確認識,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就會克服春困帶來的煩惱,輕松愉快地度過春困季節。

春困背後隱藏的7大疾病

1、貧血

貧血可能在任何年齡段發生,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癥狀就是疲乏、困倦,此外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註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等。因此,如果貪睡同時伴有面色蒼白等癥狀,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盡快明確診斷。特別是找到貧血的真正原因,有時原發病比貧血本身危害嚴重得多(比如胃腸道腫瘤導致出血),其治療也比貧血更為重要。

2、大腦缺氧

很多中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時間長瞭會引起困倦、乏力、嗜睡等癥狀。如果春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反應遲鈍、個性改變等精神、神經癥狀,要高度懷疑神經系統和腦血管的問題,某些部位的腦卒中癥狀主要就是嗜睡及反應遲鈍。

3、肝臟疾病

肝病的表現通常比較隱蔽、遷延,疲倦乏力、不思飲食正是其主要臨床特點之一。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出現皮膚發黃粗糙、惡心、厭油膩、食後脹滿等癥狀,要盡早排查肝病。及時進行病毒學檢查、肝功能及肝臟彩超等非常重要。

4、睡眠性呼吸障礙

由於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白天很容易出現困倦、乏力、嗜睡等癥狀。對於肥胖或打鼾比較嚴重的人,出現上面的問題,最好觀察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必要時及時治療。

5、心臟病

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等心臟問題,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障礙,使血液循環不暢,乳酸等代謝產物積聚在組織內,使人產生疲勞感。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癥狀,特別是在活動後癥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6、糖尿病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多飲、多食、多尿的癥狀並不十分明顯,而是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貪睡且難以睡醒為首發癥狀。這是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

7、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比較隱蔽,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遲鈍、講話節奏慢、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經常犯困等。如在感覺慵懶疲倦的同時,伴有健忘、情緒不穩定等癥狀,要懷疑是否有甲減。

春季,人們易感疲乏、困倦、無精打采,中醫專傢指出,這是“春困”癥狀,是人們生理機能隨自然界變化和氣溫轉換發生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改善春困癥狀,不妨采用中醫的方法。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相應”,人要健康長壽就須順應自然變化規律。《黃帝內經》有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道也。”春季為一年之始,陽氣始生,清陽上升,人若應之,清氣升而濁氣降,升降和調,則神清而氣爽,若不能相應,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則失其生發滋養之用,就會表現出“春困”征象。若想擺脫“春困”的襲擾,須順應春季自然規律,做好以下三方面。

調攝身心,疏肝解鬱

春季與肝相通應,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則全身氣機暢達不易患病。肝主疏泄,有疏通、暢達全身氣血津液的功能。其生理特性是主升發,若升發作用正常,則氣血津液疏通和暢達。氣血通暢,清陽得升,上榮於腦,腦得其滋養,就不會“春困”。反之,若是肝氣鬱滯,失於疏泄,則氣機不暢,清陽被阻,“春困”就將不期而至。

中醫認為,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要保持肝臟的疏泄功能正常,需順應肝的生理特性。故春季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暴怒憂鬱傷肝。若能適當運動,如散步、郊遊等,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做足浴,用雅來基遠紅外足浴桶和按摩足浴桶不僅能舒張筋骨,還有助於陽氣升發,暢通血脈,振奮精神,如此氣血通暢,心曠神怡,就會精力蓬勃,遠離“春困”。

調整飲食,謹和五味

“三月養生重在陽”,如陽氣充實,氣機升降和調,則神清腦明,若陽氣虧虛,氣機升降失調,則易產生疲憊感。春季陽氣初生,為適應此特點,扶助陽氣,飲食方面應遵照《黃帝內經》“春夏養陽”原則,多吃辛甘發散、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蒜、香菜等。這類食物溫補陽氣,使人體陽氣充實,且辛溫發散有利於陽氣升發。

保證睡眠,起居有常

祛“內濕”,防“外濕”

前幾日“陽春”天氣乍然一現,隨後冷空氣伴隨著陰雨又“殺到”。這種冷暖寒濕的變化可以說把春天天氣無常的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春季的氣候特點是偏於濕。一方面是內濕,而另一方面則是外濕。內濕多因飲食不節制,或在冬季時吃多瞭肥甘厚膩的食物,讓體內濕氣內侵脾陽以至失運。而外濕是由於外界的濕氣過多,容易讓濕邪入侵。內外因相互影響,容易引發疾病。

中醫認為,“濕邪”是“六淫”之一。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濕氣就容易入侵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在初春既要做好保暖,防止外界陰冷的刺激和寒氣的入侵。也要註重祛濕健脾,將身體裡面的濕邪驅走,讓脾胃順利運轉起來。

那麼應該怎麼辦?春天的飲食中可以加入茯苓、淮山、薏米等食材,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還可以將切成薄片的黨參用開水浸泡代茶飲,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和胃健脾的功效。

輕重濕癥,祛濕有側重

在春季,本身體質偏弱偏濕的人更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應加強祛濕工作。此外,中醫認為“肥者多濕”,肥胖者往往也是濕癥的高發人群。但祛濕也要對癥,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祛濕。一般來說,身體有“濕”會引起食欲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癥狀;同時精神上可能會出現萎靡、嗜睡、易怒、煩躁等狀態;而身體、四肢會感覺較為沉重等一系列“濕濁內盛”的表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建議及時看中醫生診治調理。

若隻出現輕度不適的人群,屬於輕度濕癥,並不建議藥物調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飲食和運動進行調節。飲食方面需多吃清淡食物,盡量避免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時不要吃得過飽而傷脾胃。在陽光較好的日子,可以多到戶外走走,有助於驅散體內的濕氣,提高身體抵抗力,維護自身的正氣。春天天氣多變,外出最好帶夠衣服,註意把防寒保暖放在第一位。

提神抗春困飲食

防止春困的營養元素

多食堿性食物 堿性食物能中和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消除疲勞感。每天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明顯改善春困。常見弱堿性食物有紅豆、蘿卜、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中堿性食物有蘿卜幹、大豆、紅蘿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檸檬、菠菜等;強堿性食物包括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等。

增加維生素的攝入 維生素是很好的清醒劑。胡蘿卜、大白菜、韭菜、馬鈴薯、柑橘、菜花、卷心菜、甜椒、芹菜、馬蘭、春筍等富含維生素,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補鉀 缺鉀會使人疲倦無力,因此在春季應註意補充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如黃豆、莧菜和柑橘等。

補鋅 海產品如紫菜、海帶,含有豐富的鋅,每周可進食1—2次。

防止春困的食品

脫脂酸奶 多數婦女在月經前後都會感到疲乏、嗜睡,一項研究表明,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脫脂酸奶等,可以明顯改善這種狀況。如果每天吃3小杯脫脂酸奶或兩大杯牛奶,就可使腹痛、疲乏,心情煩躁等癥狀有所減輕,因為鈣具有緩解肌肉緊張、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麥片 研究發現,纖維能使消化的速度放慢,持續不斷地向血管供應碳水化合物,使人體源源不斷地獲得能量。燕麥片是一種富含纖維的食物,能量釋放緩慢而又均衡,可使人體血糖水平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因而不會很快感到饑餓且精神飽滿。

草莓 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質,使細胞獲得滋養,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

豆類 人的生存不能少瞭鐵質,如果人體內缺乏鐵質,就會導致貧血,使人感到頭暈,乏力。雖然豬肝和瘦肉是鐵質的最佳來源,但經常吃一些赤豆、黑豆或黃豆,也能起到補充鐵質的作用,並能有效地改善疲憊、無力的狀況。

防止春困的飲品

薰衣草檸檬茶:振奮精神

制作:選取5—6顆幹燥的薰衣草花蕾,與檸檬片一起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加蓋5—10分鐘,如果是與檸檬汁一起搭配,待茶呈淡綠色溫涼後加入即可。

功效:因為薰衣草裡面含有的特殊的營養成分能夠緩解疲勞,而且還具有消除壓力的作用。而檸檬則具有利尿並且促進消化的功效,經常食用檸檬還可以緩解頭痛,其散發出的香味可使人精神振奮,但孕婦不宜飲用含有檸檬的茶。

蜂蜜菊花茶:提神健身

制作:將1公斤鮮菊花瓣搗爛,加水煎半小時,連續兩次等量提取,濾除殘渣,合並兩次提取液,小火濃縮至500毫升,待涼至60℃以下時加入500克蜂蜜調勻。每日飯前服用,每次20毫升。

功效:此款花草茶可以提神健身,消除疲勞。

養成四種習慣可解“春困”

春困雖不屬於病態,但疲憊的精神狀態給工作生活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大傢試試下面的方法,對預防和減輕春困有一定效果,讓人能夠充分享受春天帶來的快樂。

1.飲食結構合理調配。 春季尤其是早春時節天氣寒冷,人體為瞭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可以選用谷類、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高熱量食物為主,及時補充能量。從“春夏養陽”的角度出發,要少吃黃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多吃蔥、薑、蒜、韭菜等溫性食品,以祛陰散寒。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中的酪氨酸是腦內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春季又是生發季節,在飲食上應多吃雞肉、動物肝臟、魚類、瘦肉、蛋黃、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食物。另外,還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春天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總之春季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和刺激性食物,防止人體飯後體溫、血糖和情緒發生變化,產生疲軟現象。

2. 多到戶外走走。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泉側、海濱、山巔,舉目眺望。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於消除春困。

3.聽聽音樂。困倦時,可以常選聽一些能振奮人心、富有韻味的音樂,也可隨著節拍唱唱跳跳。

4.合理運動。有困意時,活動活動肢體,可疏筋活血,通利關節,使大腦興奮起來。春天乍暖還寒,考慮到身體的適應度,進行有氧運動時強度不宜太激烈。可以選擇每周3次進行徒步快走,每次30分鐘,步頻控制在每分鐘60~80步。此外,再結合瑜伽、普拉提、太極拳,可起到伸展關節,放松肌肉、緩解身心疲勞的作用。

春困多因濕困脾

春天到,天氣漸漸暖和,嶺南地區開始潮濕多雨的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讓人由內到外都感覺不爽,不少人感到犯困、四肢困重,像被裹住瞭手腳。這其實就是中醫眼裡的“水濕困脾”引起的春困。本期的“妙用點穴”欄目,為讀者推薦如何通過指壓或懸灸中脘穴來達到健脾和胃、祛濕除困的效果。

我們為何會“春困”?冬天,人體受到低溫寒冷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進入春季後,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開始旺盛起來。如此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顯得不足瞭,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得睡不夠。

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容易出現木乘脾土,而損傷脾胃。同時,降雨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讓人困乏、疲倦。所以,春天要註意養肝疏肝,並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中脘穴為胃的募穴、又為腑會之所。脾胃互為表裡,同為後天生化之本,共同協作以化體內水濕。因此,艾灸中脘穴能夠溫中散寒、健脾祛濕、和胃理氣,是有效預防和治療春困的方法之一。

中脘穴又名胃脘穴,是陽明胃府的募穴。中醫認為,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的穴位,分佈在胸腹部經脈上;根據“陽病行陰”的原則,募穴多用於六腑病的治療。因此,中脘穴還主治胃腑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痛、嘔吐、呃逆、反酸、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腹痛、便秘、黃疸等病證。

《黃帝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中醫認為,脾胃居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則聚濕成痰或宿食停滯,壅遏中焦,濁氣不降,上擾心神,而出現“臥不安”。因此,通過刺激胃腑的募穴中脘穴亦能治療胃氣不和所致的失眠等病證。

取穴方法

仰臥位,腹正中線上,臍中上四寸(見右圖)。

操作方法

1、懸灸法: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在施灸部位上進行一上一下的熏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指壓法:患者坐位或者臥位,5手指並攏,中指指尖垂直按壓在中脘穴上,另一手覆於其上協助用力,緩慢加壓,使局部感到明顯酸脹痛感、但能夠耐受為度。按壓時間為2~3分鐘。再用手掌的大魚際按揉放松。重復上述治療3~5次。

春季導致春困的幾個原因

易犯春困的原因

專傢解釋,因為在漫長的冬季,大腦逐漸習慣瞭在氧氣充足的狀態下工作。春天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開放。但是,人體血液總量並未增加,致使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溫暖的氣候和較高的濕度,對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一種良好的鎮靜和催眠作用,自然會感到頭腦發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覺。

同時,“春困”還與天氣、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其中,吃熱性食品、開空調可算是兩大“禍首”。吃過多熱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類、火鍋等,容易導致胃火上升,陰陽上亢,出現眼睛腫痛、臉腫,嚴重者還伴有臉色潮紅,乃至心火上升。內火易傷人體氣陰,導致人體體質、免疫力下降,從而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情緒,出現勞累、嗜睡、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而長期處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的空調環境中,也會加重“春困”癥狀。

對抗春困的飲品推薦

薄荷綠茶

是很值得推崇的飲品,提神且健康。制作方法:將買來的中藥薄荷葉洗凈放入杯中,加入適量綠茶,加熱水,等15分鐘左右香味散出後即可飲用,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蜂蜜或冰糖。薄荷性味辛涼,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有薄荷醇、薄荷腦等,具有疏風散熱、提神醒腦的功效;綠茶中的咖啡因對大腦皮層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雙劍合璧,防困效果極佳。

茉莉花茶

民間有春宜飲花之說,茉莉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花茶上品。《中藥大辭典》中有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鬱、辟穢和中的功效,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消炎解毒、降血壓、抗衰老的功效。春季飲茉莉花茶,還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生發,促進血液循環,香而不浮、爽而不燥,令人神清氣爽,使春困自消。

檸檬果汁

對抗春困的另一個辦法,就是給味覺來點刺激,山楂、話梅等口感較酸的食物值得推薦,飲品當屬檸檬果汁。檸檬汁含有煙酸和有機酸,不但具有抗氧化、美容養顏的功效,根據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攝入量達到均衡標準,有助於強化記憶力,提高反應靈活度。來一杯酸酸的檸檬汁,不但能消除困意,而且明目清腦、改善記憶力,何樂而不為呢。